“大电光绕北斗枢星”:几千年前的古人,怎样理解地光和极光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样去南极看极光最好 “大电光绕北斗枢星”:几千年前的古人,怎样理解地光和极光的?

“大电光绕北斗枢星”:几千年前的古人,怎样理解地光和极光的?

2024-07-10 21: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陵县志》记载:公元1631年8月15日深夜,湖北江陵发生地震之前“天忽通红”。

《沅江县志》记载:公元1637年4月8日湖南沅江发生地震前,“子时天响有光,移时地震一刻”。

《颖上县志》记载:公元1652年8月24日,安徽颖上地震发生时,“红光遍邑”。

《潥阳县志》记载:公元1846年秋天,江苏溧阳地震前,“有赤光自北而南”。

所有这些文字里的“火光”、“电火”、“红光”、“赤光”、“碧光”等等都是古人形容地光的名词。上述这些记载是如此确切、生动,它们是科学史上极其珍贵的资料。它们的意义在于地光能够反映岩层的活动,和地震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有助于临震预报。

例如1976年5月29日云南省的龙陵、潞西一带发生强烈的地光,当地有关人员即据以发出地震警报,疏散群众,避免了重大的伤亡。

二、古人对极光的认识和记载

极光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给人们以迷人的感觉。由于它通常出现在两极地区而得名,极光有北极光和南极光。我国地处北半球,故只能看到北极光。一般来说,高纬度地区看到极光的机会比较多,但在中低纬度地区偶尔也可以看到,不过亮度要弱得多。

在晴朗的夜晚,我国最北部地区有时会看到天空中出现条光弧或光带,犹如蛇龙游动,彩练飞舞;有时也会看见云状的光块或光幕,似乎是红霞映天,礼花飞,光怪陆离,千变万化。

这瑰丽的极光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很早就有人提出,战国时代的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就发问道:“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就是说北方的上空既然不能受到太阳光的照射,那么烛龙(极光的一种古代名称)之类的大气发光现象的能源来自何方?

一般认为极光的原因在于:太阳发射出来的无数带电粒子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它们沿着地球磁力线降落到南、北磁极近的高空层,并以高速钻入大气层,这些带电粒子眼大气中的分子、原子碰撞,致使大气处于电离并发光,这就是极光。各种原子发出不同的色光,所以极光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一般为黄绿色,也有白色、红色、蓝色、灰紫色,或者兼而有之。

我国古代关于极光的记载很早。远在几千年前传说的黄帝时代曾出现过“大电光绕北斗枢星”。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极光记录。

《汉书》上载有世界上较早且最精确的极光记录:

“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成子,有流星出文昌,色白,光烛地,长可四丈,大一围,动摇如龙蛇形。有顷,长可五六丈,大四围所,诎折委曲,贯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间。后出如环,北方不合,留一刻所。”

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戊子,相当于公元前32年10月27日;“流星”就是极光;“文昌”是文昌星座,就是指极光出现的方位;“色白,光烛地”是记录下来的颜色和亮度;“长可四丈,大一围”和“长可五六文,大四围所”是描写极光的大小范围。文章又描写了极光的变化:“动播如龙蛇形”,指极光开始时摆动的状态;“诎折委曲”(“诎”通“屈”),意思是说后来屈折得更厉害,“贯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间”,就是说极光贯穿紫官星座西面,直到北斗西北方向,子(正北)亥(北30°西)之间。“后诎如环,北方不合”,就是说极光最后弯曲成环状,只留下北方缺口。“留一刻所”表示极光逗留一刻钟左右(相当现在的14分)。

上文仅有七十多字,就描绘了极光出现的时间、地点、色彩、明亮度、运动状态、范围、大小、方位与停留时间等。如此精辟齐备的记录,完全符合现代世界上极光观察站的要求。难怪日本科学家与史学家大加赞赏:“我们对公元前一世纪汉代人自然科学记述的精确不能不感到惊异。”

我国古代关于极光的记载是很丰富的,大多数记载是比较明确的。当时没有极光的名称,而是根据各种极光现象的形状、大小、动静、变化、颜色等分别加以称谓。

这种分类命名法,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可见至少在公元前世纪就有这种分类命名法。清顺治九年(1652年),黄鼎的《管窥辑要》卷16“祥异”部分就绘有极光的草图,其中有些图绘制得很好,与现代极光摄影几乎完全一样,但也有些图是牵强附会的。

极光是研究日地关系的一项重要课题,它眼天体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古代,既无精密的天文仪器观察太阳活动,又无仪器记录地磁、电离层各种扰动情况,所以古代记载下来的极光史料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太阳活动、地磁、电离层等变动的规律,还可以探讨古地磁极位置的变迁过程。

上面所列举的电学知识,当然还是零星的、点滴的,大都是对一些电现象的记录或描述。尽管如此,这些知识仍不失为电学发展史的一部分。电学也和一切学科一样,不可能是突然诞生的,而必然遵循着辩证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各个阶段。我国古代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产生近代电学,但它仍然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所可能作出的光辉贡献,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能低估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