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积食怎么办?(小儿积食的中医辨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看出小儿积食 孩子一直积食怎么办?(小儿积食的中医辨证)

孩子一直积食怎么办?(小儿积食的中医辨证)

2024-03-18 10: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运 —— 饮食入胃,经胃的受纳和腐熟作用,并下达于小肠,使之进一步消化,分解成水谷精微和糟粕两部分。此时必须在脾的升清作用下,将被消化的水谷精微吸收,并向上输送至心肺,“散精”至全身,“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脾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并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将水谷精微向体内各脏腑组织布散,以营养和滋润脏腑组织,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见没有肺朝百脉、心肺的配合,其“散精”至五脏六腑的功能,也是无法完成的。

3、小儿积食

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我们说不能给孩子吃多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小儿积食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吃的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中医称之为积食。也叫食积。

4、小儿积食的中医辨证

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两种,有型积和无型积。

有型积还分两种:一种为吃多了积,我们叫胃积。

胃积:就是食物积在胃肠道上,这样的孩子一般表现在舌苔厚、黄、肚子胀、有口气、大便干结、腹部胀满。《素问·逆调论》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有:食滞于中→气滞不行→胀满、腹痛→不眠不安。另外,还会积滞化热→内扰心脾→惊啼不止。

胃积,以消食导滞为主,对于这样的积食很好处理,我们一般采取的推拿处理办法热敷肚子,顺时针揉肚子等消食导滞、通便的方法。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

脾积:孩子平常吃得并不多,但因为孩子的脾胃功能差,我们通过食物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不能通过脾传输到肺,运达到我们的五脏,包括我们的皮肤和毛发,而是全部积蓄在中焦,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

脾积,以健脾助运、消食,消补兼施为主。

无型积:就是我们讲的气积,现在的孩子都是我们四个人六个人养的宝宝,关注太多,孩子小心眼,爱发脾气,容易形成气积。症见腹痛啼叫,利如蟹渤,吐乳泻乳,其气酸臭。 

还有一种情况,食物里面含蛋白类的食物和根茎类的食物多,容易导致孩子气积。

气积,治宜行气导滞,消乳化积。

5、积食的治疗方法

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还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食积的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对于食积的治疗,首先是控制饮食,特别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暂时禁食8~12小时,待呕吐停止后,给予清淡的流质口服,如藕粉、蔬菜汤等。

6、积食的小儿推拿方法

基本原则|只推左手

小儿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刚开始手法以轻柔为主,不要追求效果,用太重的手法,让孩子疼痛或害怕,一开始要让孩子能适应推拿。

推拿频率

基础保健:可每天推拿一次

系统调理:每周一至二次

疾病状态:每天2-3次都可以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2.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3.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4.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5.推小横纹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关节横纹处

作用:退热、消胀、散结

6.掐揉四横缝(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

7. 下推七节骨

位置: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8.分腹阴阳

位置: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缘(也可以说是自中脘到脐)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等症。

9.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10.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11.揉足三里【健脾】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小儿推拿也要辨证论治

小儿自身调节能力较差,抵抗力弱,在退热方式选择及治疗方案上需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而定,调整用穴。

中医脱离了整体观就失去了灵魂,丢开中医的整体观去研究中医只能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推拿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也要辨证论治、病证合参”,推拿应做到“用推如用药”,按照“君臣佐使”轻重关系,选取合适的推拿手法和治疗穴位,有的放矢,才能达到绿色疗法的治疗效果。

“推拿必须掌握中医基本理论。推拿手法多样性,要搞清楚哪个先用、哪个后用,哪个起主要作用、哪个起辅助作用,要提高少儿推拿的治疗效果,精准辨证和熟练的技术手法是必不可少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雷龙鸣教授指出,不谈技巧、不谈理论,推拿就无从谈起,那是盲目治疗。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雷龙鸣教授

20余年小儿推拿诊疗经验倾囊传授

10月12日-13日开班

雷龙鸣教授小儿推拿课程优势

雷龙鸣教授的小儿推拿集湘西派、三字经派及张席珍派等流派小儿推拿之精华,并借鉴了神经生理学、组织胚胎学、体表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其最大特点在于:理论通俗易懂,能解释临床现象;操作执简驭繁、点面结合,每次治疗操作程式高度相似,但具体细节又会因病情变化而灵活多变,真正实现理论与实操的“大道至简”。其特点还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取穴点面结合,以不变求万变。

2、用时短。单次治疗时间平均不超过10分钟,每天可轻松接诊患儿50例以上。

3、起效快。1~3次见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