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样画马车 历史的“车轮”

历史的“车轮”

2024-06-29 1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尸子》中记录:

“造车者,奚仲也。”;

在《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中记录: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昆吾作陶,夏鲧作城。”;

在《淮南子·修务训》中记录:

“奚仲为车。”;

在《论衡·对作篇》中记录:

“造端更为,前始未有,若仓颉作书,奚仲作车,是也。”

等等。

▲ 奚仲造车的传说

这些文献记载可说明,

中国最迟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已有了马车。

而目前考古发现

最早的双轮马车始见河南安阳殷墟出商代晚期。

中国古代马车已涉及很复杂的机械设计,

其中所包含大量零部件和工艺充分彰显古人的智慧。

▲ 安阳殷墟遗址的马车遗存

这里,

我们来了解一辆“古代马车”的

主要构成及相应汉字表述:

“车”的后部——

【轴】——

一根大圆木,

负责承担车载的重量,

两头穿车轮。

轴中间粗,两头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转动,

车轴则不转动,

而是跟车体固定在一起。

【轮】——

圆形,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

通常用火烤木料后輮成弧形拼接而成。

【毂(g%u1D4)】——

车轮中心的圆木,呈纺锤型,

中有圆孔,使轴可以穿过,

表面有一圈榫眼,用来插辐条。

为了保持行车平稳,防止转弯时车辆侧翻,

毂一般会做的很长,来提供足够的支撑面,

有时还会在外面套一个金属套。

▲ 青铜“毂”饰

(洛阳博物馆藏)

【辐】——

也称“辐条”,

车轮中一根根的木条,可支撑轮圈。

【舆】——

车厢,

通常为长方形,人所立之处。

【軎(w%uE8i)】——

车轴两头的圆形金属套,防止轮子在转动时飞出。

(从车象形。谓以口象毂端之孔,而以车之中直象轴之出于外。)

▲青铜车“軎”,可见用于穿辖的孔

(固原博物馆藏)

【辖】——

车轴两头垂直穿入軎的金属条,防止軎脱落。

▲人形“车辖”

(洛阳博物馆藏)

▲ 组装好的“辖軎”

【轸(zh%u11Bn)】——

舆的底座和架子,由四根方木组成,

有点类似现在的床架。

古人会用皮条等编织成网状绷在轸上,仿佛绷床,

上面再放置垫子,褥子一类。

不但舒适,还能缓震,

减轻车载疾驶或磕碰时造成的颠簸。

【轼】——

车厢前部的一根横杆,

便于人驾车中倚靠或扶握,以保持平衡。

▲ 车“軎、轸、轼”示意

“车”的前部

“辕”——

车厢前架牲畜的木杆,另一端与轴相连接。

“辕”亦被成为“辀(zh%u14Du)”。

“马车称辀,牛车称辕;

单根称辀,两根虽装在马车上,亦多称辕”

(《中国古独辀马车的结构》孙机),

可曲可直。

▲ 车“辕、衡、轭”示意

“衡”——

车辕前端的横木,

便于使拉车的牲畜始终在一个水平线上前行。

“轭”——

驾车时正好卡在牲口脖子上的部件,

双轭装在衡上,以衡与辕的交叉点为中心,

分别固定在左右两段的中间。

轭一般为人字形,底部两端向外卷曲,

方便固定在马颈处。

▲ 铜轭(平原博物馆藏)

“銮”——

纯粹的青铜装饰,也称“銮铃”。

内部的铜丸会在马车行进中发出响声,

《诗.大雅.韩奕》中就有“百两彭彭,八銮锵锵”

( 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的记载。

▲ 青铜“銮”铃

“伏兔”——

由于轴和辕是十字交叉连接在一起,

辕的一端置于轴的正中心,

辕本身的厚度会使得轸和舆放在上面时很难固定,容易晃动。

古人为了让车厢部分平稳地放置,

于是在轴的两侧放置两块伏兔(厚度与轴直径相当),

垫出一个水平面。

▲ “伏兔”与“轴、榖”示意

秦始皇陵铜车马二号车底部

相关“马具”

“辔(p%uE8i)”——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的统称。

【辔(p%uE8i)】=【丝+軎(w%uE8i)】

会意。从丝,从軎(w%uE8i)。

“丝”,与绳索有关。

“軎(w%uE8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

上有穿口,用以纳辖。

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靷(y%u1D0n)”——

帮助车辆前行的皮带,

将牲口与轴垂直相连,提供向前的拉力。

“衔”——

指的是马口“衔”之“金”,以控制马“行”。

由于马的口腔内部有一块中空区域,

将衔放在马嘴中勒住,如果有转向需求,

御者只需扯动马衔,疼痛将使马快速反应。

▲ “辔、靷、衔”马具示意图,

以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为例

“当颅”——

即“当卢”,

系于马头部的饰件,

放置在马的额头中央偏上部,

形态各异,

如同花钿之于美人。

▲ “辔头”及“当卢”示意

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

以上仅为车马具的主要部分,

其余细节可根据这张详细的示意图对照。

▲ 车马具示意图

我是 @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全语文素养、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汉字博物世界】

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汉字师!请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