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消息不段,新冠或很长时间内都将是流行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样才能确诊是新型冠状病毒 “二阳”消息不段,新冠或很长时间内都将是流行病?

“二阳”消息不段,新冠或很长时间内都将是流行病?

2023-05-18 1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3至6个月内发生一次小流行病,每一次流行病的强度都保持不变或减弱。

2023年5月7日,

工作于杭州的苏子再一次迎来了阳关。

两天前,苏子前往福建参加一个100多人参加的宴会,当晚,一名客人因为发烧而被检测出病毒抗原呈阳性。顾念之连忙做了个自我检测,结果三个抗原都是阳性的。从她第一次被感染,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五一”长假期间,部分地区的疫情有小幅回升的趋势。从整体上看,目前国内的疫情仍然是局部的、零星的、零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健,60多岁,三年来一直完美地躲避着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直到5月8日,他才第一次被检测出阳性。两天前,他患上了严重的感冒,发烧,喉咙疼痛,血氧饱和度低于平时。

就在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是一个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虽然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新冠疫情紧急事件委员会承认,病毒可能发生变异仍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但是,该委员会认为,“现在是时候向对新冠疫情进行长期管理了”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结束,更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危害已经消除。

疫情防控尚未“剧终”,将来疫情将如何蔓延,我们又该如何处理?

为什么会接二连三的爆发?

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后,康健果断停止了外出的行程,在家中静养,并服用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他的身体状况很差,在此之前,他一直很谨慎,即使在公共场合,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做,但他还是坚持戴着口罩。但他的工作还在继续,出了两次门,他就被确诊为“阳”了。

刘清在5月8日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由于接种疫苗后免疫能力及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在2023年4月上旬,全国疫情降至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并于近期开始缓慢回升,这一变化趋势与预期一致,且与奥密克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波动性流行趋势相一致。

“五一”过后,由于人群聚集性强,流动性强,客观上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局部地区疫情有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不太可能发生地区性大流行。

根据以往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新冠疫情数据分析,小流行周期为3-6个月,每轮疫情强度不变或减弱。美国赛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前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张洪涛告诉《财经》记者,新冠疫情监测工作做得很好的国家,总感染人数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以南非为例,在2022年之前,每隔五到六个月,就会有一次疫情的高峰。

尽管这一流行周期因国而异,例如,日本受到的保护相对较好,截至2022年1月,全国感染率仅为20%至30%。即使如此,新冠疫情仍呈现出数月一次感染高峰。

不同于每年冬天都会爆发的流感,这种流感的季节性并不明显。张洪涛解释道:“与流感病毒不同,气温对病毒的影响并不大,在冬季更容易生存和传播。”

在2022年末至2023年间,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肆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从2022年12月5号到2023年1月1日,全世界共报告1450万人以上,新增死亡人数46000人以上,分别比前28天增长25%和21%。

中国也受到了这次集中爆发的波及,使得该人群获得了五到六个月的免疫保护。张洪涛认为,经过这一轮循环后,部分保护性较差的人群可能会再次被感染,但再次发生八九成以上人群大规模感染的机率不大。毕竟,经过上一次的感染,人们的免疫力得到了增强。

至于未来是否每五到六个月就会在中国流行一次,目前尚无定论。张洪涛分析道:“第一,病毒会不会不断变异,让人产生免疫逃逸,如果是的话,之前已经免疫过的人也会被感染。二是,感染有没有同步发生?如果不是所有人都做好了防护,新冠病毒将是一种持久性病毒,它的传播周期可能会变得更短。”

事实上,在2022年之后,由于各国对新冠病毒的保护和监测力度相对较弱,疫情数据所呈现出的周期性虽然仍然存在,但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未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国际间的交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研究员陈操5月8日表示,目前,中国主要新冠病毒毒株的构成也明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影响。从监测数据来看,截至4月底,输入病例中 XBB系变异株占97.5%,与全球 XBB系变异株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在本地病例中, XBB系列变种所占的比例,从二月中的0.2%,上升到四月底的74.4%。此外, BA5.2, BF 7, BA 2及它们的亚分支加在一起也有25%左右的比例。目前,中国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已转变为目前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 XBB系列变种。

刘清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当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放宽,可能加速病毒输入和传播。

新冠的危害已经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虽然新冠疫情仍将频繁发生,但其对健康的威胁却在逐渐减少。

在2022年底,康健所表现出的症状比其他同龄人要轻。5月8日证实抗原呈阳性;9日下午,他的温度开始降低;10号早上,他的咳嗽看起来也有缓解的迹象。虽然核酸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对于他的家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发生变异,部分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致病性、致死率等基本没有改变。目前中国主要流行的 XBB系列变种,为奥密克戎重组变种,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及免疫逃逸能力,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种相比,该变种变种更具优势。

陈操分析说,从监测资料看,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包括 XBB毒株,其毒力和早期亚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从目前疫情的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重症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处于较低水平并在持续下降。

“总的来说,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的杀伤力正在逐渐减弱,至少目前来说,已经不可能再像最初那般,对人类造成伤害了。”张洪涛分析认为,即使出现二次感染,“二阳”患者症状也较轻,这是由于上一次感染有增强免疫效果的缘故。

苏子属于“二阳”之体,比起康健来,症状要轻上许多,也就是说,她除了疲惫之外,并没有任何不适。新冠阳性对她来说并没有减少一天的工作时间,唯一的变化就是原定的接种计划,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似乎都不用再接种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说,不管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型变种引起的感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们的临床表现都很相似,以上呼吸道为主,以无症状或者轻的病例为主。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三个年头里,世界卫生组织共收到近七百万的新冠死亡报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彻底杜绝这种病毒,几乎是不可能的。张洪涛认为,如果未来有了更好的疫苗、药物,也许新冠病毒就会像以前的冠状病毒那样,一直持续下去,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感觉。

康健依然很小心,为了避免传染,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卧室里,每次开门都要带上口罩,并坚持通风、消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