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彻底改掉考试“粗心”的毛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改掉叛逆的毛病 如何彻底改掉考试“粗心”的毛病?

如何彻底改掉考试“粗心”的毛病?

2024-06-28 05: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情绪过分紧张,或毫不紧张时,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差的;当情绪在中等强度的紧张状态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最好的。

因此,保持适度的紧张情绪,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

如果考试前你想着:“这次考试题目这么简单我一定能拿满分”,那就离杯具不远了。

智商总要通过各种考试去证明和反省。试题不会出问题,公式不会出问题,要么是自己粗心,要么是自己蠢。接受了智商高低这件事情,人人都驾轻就熟。——刘同

其次,不要把“粗心”当借口。考试中没有“粗心”这回事儿,“粗心”的本质就是学习方法的不科学、不熟练。

想象一下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成年人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成年人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工作和这类的计算有关系,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研究表明,对于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所以说刷题很重要,但是怎么刷更重要!

学过不等于学会,融会贯通才是真正掌握。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可以有哪些变化?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素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所以考试订正时,这类题目,不妨再变形或者深究一下,这时会发现同学们又疑惑或者糊涂了。所以,学过,并不等于是学会,更不等于融会贯通。

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最根本的就是从平时就要杜绝一切“凑合”“差不多”心理!考试中粗心大意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也是一个不认真的人。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平时发短信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平时是不是就经常丢三落四,事情做个差不多就放弃了?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 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投入和沉稳,还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但凡觉得“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的事情,常常是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水准。

喜欢本文,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朋友圈,期待下方出现你的留言

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优方法,耀全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