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讲课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做好讲课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讲课稿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讲课稿

2024-06-30 05: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提纲:……一是要来源于实践,二是要高于实践,三是要能够指导实践1、调查要广2、分析要深3、建议要准一是要对症下药,二是要有可操作性1、结构的安排一是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象这次大家参评的6篇文章二是总结做法,推介经验2、观点的提炼二是小标题的制作3、材料的选择一是点和面的关系二是详和略的关系三是结果与做法的关系4、语言的锤炼三是承上启下的段落一是多学习二是多思考三是多积累四是多借鉴……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讲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年轻朋友:

首先,要感谢县委组织部的领导,给我一个向各位领导学习、与各位年轻干部相互交流的难得机会。

下面,按照会议的要求,我就调查研究这个课题,谈四点粗浅的体会。

第一个问题,评价调研报告的基本标准

面对一篇调研报告,怎么来评价它的高下呢?我觉得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要有实践性。具体讲,一是要来源于实践,二是要高于实践,三是要能够指导实践。这是调研报告的应用文性质决定的。因为我们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的目的,并不是为作文而作文,不是抒发感情、状物言志,而是要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必须紧密结合实际。

我讲这个观点,一是对我前面点评标准的一个总的说明,很多调查报告只要稍微认真看一下,就大概知道有没有做调查、有没有研究的深度;其次也是说明我平时起草公文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无论是起草文件、领导讲话还是调研报告,我觉得都要站在这个立足点出发。

第二个问题,做好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

1.调查要广。这是对应我前面所说的要“来源于实践”。毛主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觉得可以更进一步,叫做“没有深入广泛地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什么这么讲?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上个月,我和几位同志做了一个茶叶产业的调查,先到茶叶加工企业,再到乡……(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9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能相对容易,难的是有可操作性。关键是要站在全局看问题,或者说站在领导的立场看问题,出的点子才会准、才会灵。包括我们平时写汇报材料向上级提建议,起草文件和领导讲话,也要如此,才能得到领导认可。但是领导很多时候既没有授意,平时也没有全面、系统表明他的观点,我们应该怎么去把握?我觉得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坚持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为英明的领导看问题也是按照这样的思维来看的,事物的发展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只要运用好这些观点,提出的建议也不会相差十万八千里。这些观点,_哲学里面都有具体解释。那么在调查研究中具体怎么运用,我举几个典型例子。①关于全面的观点。前几年经常有乡镇的干部在座谈时讲,国家给农民发补贴,每家每户1-200块钱,对老百姓增收意义不大,不如集中小钱办大事,修建农村基础设施,可能效益还要高。站在基层的位置,有没有道理呢?我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绝对不可行。我的理解,_考虑的不仅是农村的发展问题,还有稳定问题,不光是经济问题,还有政治问题。所以你如果提这个建议,无论对哪一级,肯定是不会有领导赞成的。②关于联系的观点。2007年,我参与过起草解决七里湖移民社保问题的文件,讨论的时候,大家感到不仅仅要考虑七里湖的问题,还要考虑不同_的平衡,包括官垸移民的问题,城区失地农民的问题,甚至还有城区十多年前失地的农民问题,另外还有各种社保政策的衔接问题。所以,我们考虑问题要细一点,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③关于发展的观点。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一方面,要以客观的态度看历史。比如,以前生态、资源保护不够,是不是_以前的政策方针有问题呢?我觉得不全是,因为特定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当时的政策方针。“落后就要挨打”,以前的发展压力远远大于资源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要以创新的思维看未来。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只有创新,才能适应这个发展,我们的调研报告也才有新意。比如**县的城市管理_问题,现在到了20多万人口,每个社区少的1万多人,多的4-5万人,但只有7-9名干部,我们还能按照过去的模式来管理新型城市吗?还能依靠这几名干部来管理和服务上万名群众吗?所以,县委多次提出要创新城市管理_,唐部长到**县来以后,对中心工作最看重的也是社区,做了很多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第三个问题,撰写调研报告的基本方法

主要是一些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包括结构的安排、观点的提炼、材料的选择、语言的锤炼几个方面。这些东西,实际上教科书上都有,只是需要我们多加运用、多加体会。我今天讲这些,主要是和大家共同温习。

1.结构的安排。调查报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象这次大家参评的6篇文章;二是总结做法,推介经验。最基本的写法都是“三段论”。第一类分为现状、问题、建议三部分,第二类可分为特点、做法、启示三部分。从这次参评的文章来看,大家都掌握得非常好。当然,也有很多高明的、非常规的,难以一一列举,我们平时可以多留意、多借鉴。

2.观点的提炼。首先是大标题。现在大家最经常用的是“关于***的调查”,类似这样的标题也不是说不行,我也经常用。但我觉得从高标准的要求出发,还可以进两个层次。一个,至少可以直接说明你想要表达的中心观点。比如这次第二课题组写的“关于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建议”,第五课题组写的“加快管理创新,为大学生‘村官’保驾护航”。还有一个更高层次,就是借鉴新闻标题,吸引眼球,然后加一个副标题。比如前几年有人写的一篇反映洞庭湖区饮水不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标题就叫“水窝子里面为什么缺水?”。

二是小标题的制作。最基本的要求是“精准”,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_,直截了当地说明问题,让人一目了然。我曾经参与写过一个乡镇的典型发言材料,把关的是市委组织部的几个副部长和科长,他们提出的要求,就是小标题就能让人看清做法,当时觉得很苛刻,现在想来很有道理。因为人家看文章的,第一眼扫瞄的就是几个黑体字。所以,在做到“精准”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琢磨词句,做到更加吸引眼球,但是切忌为了对仗、为了凑几个相同的中心词,勉强拼凑、因文害义,否则可能弄巧成拙。

3.材料的选择。选三种材料:①要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就是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②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说明观点的材料。③选择对比鲜明的材料。另外,还要注意三点:一是点和面的关系。既要有反映全貌的材料,也要有反映典型的材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有数据、有典型。二是详和略的关系。对人们不熟悉的、急于了解的、人无我有的、意义很深的、生动感人的东西,应该多写;对一看就 ……(未完,全文共4950字,当前仅显示250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讲课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