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回应舆论关切 化解舆情风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怎么买精准客户资料给客户 如何精准回应舆论关切 化解舆情风险

如何精准回应舆论关切 化解舆情风险

2024-07-04 08: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回应舆论关切,是指舆情事件发生后,主管部门在发布官方通报或回应时,需准确把握舆论关注焦点、事件痛点,精准地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回应。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群众对相关部门的质疑,同时可以提高舆情处置部门的公信力,这是舆论话语权的价值所在。

但在舆情处置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对舆论关切认识不够、把握不准,在回应时未能抓住舆论关注的核心与重点,回应内容流于形式,反而引发次生舆情。

例如,2017年11月,宁波发生一起爆炸案。当日,舆情处置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发出一则情况通报。这则情况通报共243字,其中220字都在写各级领导的职务和“高度重视”,对于舆论关注的“事故是否存在伤亡及伤亡人数”,通报却以一句“到目前为止,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其他轻伤人员尚有16人”带过。

事故发生后,舆论普遍关注的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否存在伤亡情况以及目前的救援进展,但当地通报却把90%以上的笔墨用在罗列各级领导的职务、姓名和表达领导重视上,这样的通报忽视了舆论关切,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通报中,各级领导“电话询问”“到医院慰问”“召开紧急会议”“组织救援组”“督促工作进展”“现场部署救援”等描述,在当时的舆论心态下,不仅不利于舆情事件的顺利处置,更加深了公众对涉事部门的负面印象。

在舆情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或部门由于舆情素养不足,因而面对舆论关切和诉求遮遮掩掩、慢慢吞吞,以致激化矛盾、猜疑四起。待舆情发酵后又急于灭火,匆匆忙忙、疲于应付,常常慌不择路、急不择言,在未清楚了解舆论关注焦点和事件痛点的情况下,作出“所答非所问”的回应。这种硬生生地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做法,易使舆情工作陷入被动。

能否准确把握舆论关注焦点、事件痛点,精准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回应,成为考验地方政府舆情应对能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回应舆论关切,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坦诚的态度。舆情事件发生后,面对各方观点和媒体的追问,处置部门保持坦诚的态度,是顺利处置舆情危机的前提。保持坦诚的态度能够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对于疏解舆论情绪、缓解紧张氛围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相关部门切不可关门闭户逃避采访,也不可以用“无可奉告”等说辞进行敷衍应对。若事实原因暂未查清,涉事部门对事件信息了解暂时较少,也应当以坦诚的态度提供阶段性的调查结果,并表达严肃处理的决心。

其次,加强监测,通过各种渠道挖掘舆论关注焦点、事件痛点,分析公众关注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和潜在谣言。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的发展,网民在网上发表观点更为便利。观察发现,在微博、微信、知乎、抖音和B站等不同网络平台上,网民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有时会呈现出一定差异。因此,舆情事件发生后,还需广泛搜集各个平台的舆论观点,并将其进行整合、将舆情关切进行分级(可分为:迫切想要知晓的信息、非迫切但关键的信息、潜在的谣言等)。经过对舆情关切点的梳理、对相关问题及回复内容的准备,舆情处置部门才能在公开回应中更加从容、精准地通报舆情事实,打消舆论质疑,化解舆情风险。

精准回应舆论关切,不仅有利于舆情事件的顺利处置,也体现着处置部门的舆情意识和素养。在对舆情事件做出回应时,既要及时主动,更要审慎精准,双效合一,才能有效缓解舆论紧张氛围,给线下处置留出足够的时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