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有感:上海人,空有其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忍耐的极限英语 看完《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有感:上海人,空有其表

看完《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有感:上海人,空有其表

2023-09-19 09: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早上,有朋友跟我分享,说昨天有篇文章特别火,叫《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阅读量没有一亿也有几千万,置顶评论都有60万+的点赞。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找来看看。没找到文章的出处,不过找到了原文的完整截图,包括评论。

看完文章后,我有点懵,为什么这篇文章能火?

文章无非是把上海封城以来,各种负面新闻加以汇总,再加上各种抱怨和质疑,阴阳怪气,仿佛让我们看到了2020年的“方方”。文章这么火,如果这代表大部分上海人的真实反应,那我只能说:上海人,你们空有其表。

负面新闻的传播能力,比正能量强得多,有说3倍的,有说10倍的,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文章中关于癌症患者死亡,护士死亡的内容,以前新闻中早有报道,但放到一起,就给人的感觉:因为疫情封城,所以死了很多人。

如果有人和我一样偶尔看看台湾绿媒,只看他们的新闻,就会感觉乌克兰明天就能打到莫斯科,台湾的“雄风飞弹”比东风导弹还厉害,台湾南波万!

如果大家关注美国新闻,可能会觉得:美国天天“枪战”,随时可能被干掉。全美今年截止到4月13日,已有12007人因为枪支而死亡,其中6798人为他杀,5209人为自杀。

如果按照《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作者的逻辑,是不是要写一篇《美国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文章,关于每个因为枪支而死的美国人。不过我怀疑他能否坚持得住,因为平均每天要写100多个人的生平。可不像上海封城这般,写来写去就那么几个人。

作者一句“从东方医院的周护士……他们没有得到一个说法,就憋屈地离开了人世,成为'大局为重'中的一粒尘埃”,多么地让人有“共鸣”,让人唏嘘,让人无奈。有人可能会批判我,你不在其中,怎么懂得其中滋味。

其实我是怀着沉重的心情跟大家讲,本人就是一名癌症患者的家属。我母亲3年多前查出肺腺癌,从开始化疗21天一个周期,到现在一个月左右一个周期,最近一次化疗还是在过年前。上个月底刚准备再去省城医院化疗,结果省城又封城了。而且我母亲因为化疗的原因,没有打新冠疫苗,属于“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

那无法化疗怎么办?我是不是要斥责省城为什么又要封城?万一我母亲发生意外怎么办?

但是我转念一想,幸好省城及时封城。如果我母亲去到省城住院化疗,刚好碰到封城怎么办?如果运气再差点,我母亲被感染新冠病毒怎么办?我不敢往下想。所以我母亲现在能好好待在老家,那里没有新冠病毒,有新鲜的空气,或许比急着打化疗药更好。

上海,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大家认为上海人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所以素质也高,但似乎思想觉悟和受教育程度并不成正比,反而愈发重视“个人私利”。我能想明白的道理,他们却想不明白。所以,我要说:上海人,空有其表,一点都没有大城市人的“大气”。

《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中反复强调买菜难,没得选,价格高。不知道的还以为上海封城已经一年了,可是才刚刚半个月而已。

对于我这个有着2个多月封城经历的人来说,我是无法体会作者口中的“艰难”。可能是我们出身低微,小时候干过农活,偶尔一两顿饭没吃也觉得无所谓,但这在上海人眼里可是大事情。即便他们平时可以为了减肥一天只吃一顿,即便每次只吃半碗饭,但封城时期,就必须冰箱塞满满,米缸囤满满,这样才有安全感,要不然很担心自己会饿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如果今天有上海人说,我已经两天没吃饭了,快饿死了。这时候他跑出家门要吃的,谁敢责怪他?谁会责怪他?谁都担心这种事情发生,包括作者一直明里暗里影射的政府。

外国是“小政府”,这届干不下去,下次换一群人,结果都是只会选举的人,本质是一类人。就像灯塔国,换了特没谱,来了拜老登,疫情有好转吗?没有,那关政府什么事?只要经济好,有资本家支持选举,普通人死不死关政府什么事?呵呵,灯塔国的人还就真吃这一套,哪怕流落街头,也是自己的事。

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大政府”,就像大家长,人们的吃喝拉撒都要管。你没饭吃,没地方住,你一抱怨,政府有关部门就得马上出来道歉,是我们做得不到位。你要是说我不在乎病毒,我不怕死,政府说不行,我们要对你负责。富人永远有更好的途径获得更多的权利,比如花钱买机票跑路;而普通人怎么办?封城,然后尽快“清零”,是现阶段国家为诸多“普通的你”集体负责的最佳方法。

如果说全国是个大家庭,那上海就是这个家庭的“长子”。很显然,他这次没有起到作为长子的表率作用。

从防疫部门一开始的轻敌,到急急忙忙封城,这就为接下来的乱象埋下了种子。基层人员物质分发不均,志愿者、医务人员工作时间过长等,都看得出某些基层组织管理混乱,没经住困难的考验。市民缺菜少粮,外来物资却运不进来,因为有关人员只考虑自己的位置,怕犯错担责任,却忘记了为官为民的使命。

经此疫情,上海人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的真正含义:上海平时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遇到困难时,更离不开其他省市的支持,包括偏远的农村。

《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文中还拿老教授、老专家说事,说他们经历过浩劫年代,2022年了却吃不上饭。

同样年纪的人,只有上海的老教授老专家经历过那个年代吗?全国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吃得苦就少了?

当年领袖说要发展重工业,全国支持;朴素的农民虽然不懂发展重工业的好处,但就是简单地相信。国家一穷二白,老本从哪来?还不是农民从地里刨出来的。不但要供给大城市粮食蔬菜,还要出口粮食赚外汇;大城市产生的通胀,最后还是农民存钱来消化。自己舍不得吃,也尽量不能饿着大城市的“老教授老专家”。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说的虽然没这么严重,却是类似的道理。现在上海这种大城市先发展起来了,吃苦耐劳的老农民后代,反而成了某些上海人眼里低人一等的存在。

上海防疫出现种种乱象,并不是中央政策的问题,而是上海地方治理本身的问题。出现的问题,地方也没有隐瞒,不管是官媒还是自媒体,都有报道。

出现问题怎么办?都像《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作者一样抱怨、制造焦虑,有用吗?当然有用,因为有流量。但对现实中封城老百姓有什么帮助?如果能促使政府出台更人性化的政策,无异是好的。

上海有一个视频博主想组织小区居民一起买光明牛奶,就在群里发布消息,问一下到底有谁要一起团购,结果群里回复五花八门,搞了大半天才登记不到200盒,他也深刻体会到基层“团长”的不易。

我回想了一下,我们当时隔离2个多月,为什么社区各方面组织比较顺畅?因为我们每个小区,不仅有以小区为单位的微信群,每栋楼还有“楼长”组建的微信群,高层楼房还不止一个“楼长”,每个“楼长”负责几十个家庭。居民急需什么物资,直接在“楼长”的微信群里发布;“楼主”也会在群里及时提示明天会到什么菜,提醒居民及时在群里预定;然后“楼长”及时统计,再上报给小区负责人。这样就保证了从家庭到小区之间信息的流畅。这样一来“楼长”工作量不是很大,小区负责人也不会特别累。

所以,我们希望关于疫情的讨论,多一点防疫经验的交流,少一点抱怨。大家应该群策群力,为封城状态下的上海出谋划策。

上海疫情暴露出大城市治理的不易,也希望国家和社会更加重视农村建设,这才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不管什么大风大浪,只要农村稳定,就能补给大城市。

用不了多久,大家会逐渐明白,农村的户口,农村的宅基地,比大城市的户口还要“香”。在大城市住小区,要面对物业的管理,要处理好上下楼的关系,养宠物还怕伤到人。但在农村,自由度就大得多。现在交通发达,物流快速,农村和城市的距离并没有那么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