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心身疾病不等于身心疾病,看了这篇,告别傻傻分不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身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 Health|心身疾病不等于身心疾病,看了这篇,告别傻傻分不清

Health|心身疾病不等于身心疾病,看了这篇,告别傻傻分不清

2024-05-11 18: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3)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

(4)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5)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

(6)泌尿系统:夜尿症、神经性尿频。

(7)皮肤:神经性皮炎、瘙痒症、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多汗症。

(8)耳鼻喉:梅尼埃病、过敏性鼻炎、耳鸣、晕车。

(9)生殖系统:月经不调、无月经症、痛经、更年期综合征、阳痿、早泄、痛痹、不孕症。

(10)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关节炎、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症、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颈腕综合征、面部痉挛。

(11)恶性肿瘤:在有的心身疾病分类中,未将恶性肿瘤列入,但据许多临床体会,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人曾对245例癌症住院患者做过调查,66.9%的患者在病前有负性情绪,而对照组仅有15.5%。格瑞等对3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后指出,癌症的发生与刺激性生活事件有明显联系。艾勒希德在其名著《心身医学》中,将癌症列入心身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社会因素也有关系,吸烟、环境污染等都能致癌。

三、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

心理因素指情绪、人格、错误信念等。社会因素指各种生活事件、生活方式。后者也是通过前者起作用,心理因素必须通过生理的中介才能引起心身疾病。

(1)心理活动对生理活动的影响:心理活动产生于脑,可通过脑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从而调节机体各器官的活动。如怒的情绪在脑产生后,通过下丘脑-交感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等,引起血压升高、胃肠道抑制、胃肠腺分泌抑制等。此外心理活动如怒的情绪还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及通过肾上腺-儿茶酚胺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相应受体使细胞和体液免疫力降低。

(2)人格也通过经常影响心境、情绪、认知方式对生理活动持续影响,发生心身疾病。人格是指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如A型人格易发生心血管疾病,C型人格易发生肿瘤。人格特点与疾病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但对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复发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3)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方式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车祸、自杀。压抑、强制的社会生活方式也易导致一些心身疾病发生。

(4)心理生理活动的统一性:心理和生理活动是统一不可分的。心理是占支配、主要的方面,生理是从属的、次要的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依从,作为整体对外界产生心身两方面的反应。如任一刺激在引起生理变化的同时也引起心理变化;脑的任一部位损伤时在引起生理功能障碍的同时也引起心理变化。脑是调控各种生理活动的“司令部”,同时也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器官。

四、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

具体的预防工作包括: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其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总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是多层次、多侧面的,这其实也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归纳总结如下几点:

(1)心境乐观、心胸宽大,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2)健全人格,正确认知各种生活事件。

(3)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

(4)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学会心身放松技术。

五、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这两个词乍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其实,心身疾病不等于身心疾病。人类的疾病,就病变实质来讲,有两大类:躯体疾患和精神疾患。躯体疾患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又可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是两类不同的疾病,对它们的研究、处理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身心疾病是因为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它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影响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变化的转换,导致癔症、心因性阳痿、强迫行为等。身心疾病、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按照中医学说,心身疾病为先郁而后病,身心疾病则先病而后郁,二者均可用疏肝解郁法进行治疗。西医治疗心身疾病一般用谷维素、维生素B1或小剂量地西泮等药物;对身心疾病则以治疗原发病灶为主,同时给以精神、心理上的疏导。

本文摘编自于皆平 沈志祥 罗和生主编的《实用消化病学》(第3版)一书,内容略有删节。

《实用消化病学》(第3版)共6篇97章,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详细介绍了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此外,根据国内外新进展对相关章节的名词、定义及诊疗规范等做了必要的更新。本书内容新颖,文字流畅,结构清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实用消化病学》(第3版)不仅可供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基础和科研工作者参考查阅,也可作为内科医师、研究生和相关学科医师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期责编: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