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雷锋》这些小人书是怎么画出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理画怎么画简单 《红日》《雷锋》这些小人书是怎么画出来的?

《红日》《雷锋》这些小人书是怎么画出来的?

2023-06-21 15: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红日》《雷锋》……还记得这些经典小人书吗?

小人书,也叫连环画,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巴掌大小的小人书不仅图文并茂,而且便于携带,适合传看。

新中国成立后,小人书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文化形式,深受读者喜爱。其中,改编自“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经典红色作品的小人书,都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小人书不“小”。小人书的创作者们,从汉代画像石、敦煌壁画等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汲取灵感,通过对经典小说的改编与浓缩,加上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凝结了一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创作了一本本时代的经典。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翻开这些短小精悍的小人书,当时的作者是怎么创作出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总台记者走进小人书《红日》作者、92岁的著名画家汪观清家中。

创作“小人书”不简单 他在山东“下生活”半年

汪观清告诉记者,《红日》小人书出版后的数十年间,他遇到不少读者,口气很肯定地说他当过兵打过仗,否则不可能画得那么真实。他总是笑着回答:“我没有打过仗,是山东沂蒙山区的老乡、解放军战士教我画得这样生动的。” 

1960年,不到30岁的年轻画家汪观清接到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一项重要任务——创作长篇小人书《红日》。当时社里要求他“下生活”,必须到几个战役的发生地实地采风。汪观清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走。按照采访顺序,他先后去了江苏涟水、山东莱芜和山东蒙阴孟良崮等地。

小说《红日》主要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的故事。即便过去了十多年,汪观清在孟良崮的山上仍然能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激烈。“整个山上还有很多炮弹的痕迹,我闭上眼睛,好像当时战场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汪观清就这样在孟良崮住了下来。刚开始村民对这位年轻的画家还很好奇。他早上跟孩子们下山挑水,往返几里山路,白天跟村民一起上山劳动、“压地瓜苗”。渐渐地,村民和汪观清熟悉起来,他们带着汪观清,翻越一座座大山,回忆起当时战场的很多细节。炮弹落在哪里?敌人在哪个山洞负隅顽抗?解放军如何迂回至山顶?汪观清的脑海中逐渐“复原”出了当年的战争场景。在村民的讲述中,画稿也一改再改,每个细节都力求真实。

1961年,为了创作小人书《红日》的第三、四册,汪观清再次去了山东,在孟良崮山脚下生活了近6个月,还在那里过了春节,这一次完成了270余幅画稿。

“我前后两次在孟良崮创作生活半年多,老区人民那种真诚、豪爽、无私的精神和高贵品质,永远铭记在我心里,值得我学习受用一辈子。”汪观清说。

朝夕相处的战士成为他小人书里的“模特”

1960年,刚从山东回到上海的汪观清,为了进一步深入刻画人物形象,他还到部队去,和解放军战士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了一个多月,从身经百战的英雄老兵那里挖掘到了更多的作战细节。

汪观清说:“那些战士真朴实啊,他坐在你边上,拉着你的手,你坐一个小时他就不放,拉着你,就对你笑。”他把见过的很多人物都记在脑子里,后来就以这位战士为依据,创作了《红日》小人书里王茂生的形象。

在画好一部分画稿后,汪观清请解放军战士给他提出修改意见:冲锋时要侧身向前,正面冲就不对了;手榴弹要放在身体左侧,否则会与枪械发生碰撞;打绑腿是三条绑腿绑在一起……正是凭借这些深入生活的体会,《红日》中的人物才被塑造得性格鲜明、质朴真实。

之后,他又到了北京,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写生,回上海后,又拜访《红日》小说的作者和更多当事人……就这样,汪观清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跑”出来了400多张画稿。

历时三年,汪观清创作的四册《红日》小人书圆满完成,荣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几十年来,《红日》再版九次,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

《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从1952年出版第一本小人书,到1982年退休前最后一本《检察官》为止,汪观清一共画了约六十种、百余册小人书。

如今,92岁的汪观清还在创作。他说,自己的这些作品能流传下来,是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人民的画家,要深入生活,沉下心去,“心中一定要有人民,这些经典作品的根就在这里”。

监制:胡姗姗

策划:许梦可

记者:吴琼 周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