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理开导师陕西有几家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07-16 17: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Email:wangzhenhong@snnu.edu.cn

*        主要研究领域

情绪与动机;学习心理;儿童青少年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       主要经历

2005年8月至今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1997年西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4-1988,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

 

*       已担任的主要课程

心理测量学

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

生理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多元心理统计与应用

 

*       近五年来为本科生讲授的主要课程

1.教育心理学(双语),专业课,3学时/周,2届,学生人数86人.

2.教育心理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2届,学生人数89人.

3.教育心理学,公共课(教师教育课程),6学时/周,1届,142人.

4.学习心理学,专业课,2学时/周,5届,学生人数230人.

5.心理测量学,专业课,6学时/周,2届,学生人数168人.

6.情绪心理学,专业课,2学时/周,1届,学生人数29人

 

*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学生人数24人。

2.担任本课程导师3届,指导本科生56人。

3.指导本科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课题7项,参加学生人数56人。

 

*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教育心理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主持人,2009-2010年

2. 《教育心理学》校级精品课程,主持人,2009-现在

3. 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 985平台项目建设项目,主持人,2008-2009年

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校级教改项目,2010-今

5. 基础心理学国家教学团队,第一参加人,2009-今

6. 心理学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2010-今

7. 心理学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第一参加人,2009-今

8. 陕西省双语示范教学课程——《教育心理学》(双语)的第一参加人。2008-今

 

*       与教学相关的论文

1.王振宏, 刘萍(2006). 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心理学报,32(1):65-68

2.王振宏. (2005).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15(1):39-42

3.王振宏、王克静、游旭群、党怀兴:《教师效能、工作动机、心境对教学创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10第2期。

4.王振宏主编  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       主持课题

1.中小学生情绪发展与情绪健康研究(08N008)。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2009。

2.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08JAXLX01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08-2011。

3.中小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内部机制及其克服策略研究(BBA090030)。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2009-2012

4.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促进效应的内部机制及其神经生理基础研究(3097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2012。

 

*       发表论文

1. Wei, Lü., Zhenhong, Wang(corresponding author,2011, in press). Emotional Expressivity,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ood of College Students: A Cross-Ethnic Study.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SSCI)

2.Zhenhong, Wang(corresponding author)., Wei, Lü., Jinxia, L. (2011, in press).Free Labeling of Facial Expressions and Emotional Situations in Children Ages 3 to 7 Year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and a Face Inferiority Effect. Cognitive Development. (SSCI)

3.王振宏(通讯作者),姚昭,(2011).情绪名词的具体性效应:来自ERP的证据,心理学报. 1341-1252.

4.何晓丽,王振宏(通讯作者) .(2011).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线索效应,心理学报.43(11),1237-1247.

5.刘亚,王振宏(通讯作者).(2011).情绪STROOP效应与STROOP的关系,心理科学,34(3).411-417.

6.秦荣彩,王振宏(通讯作者), 吕薇.(2011).情绪与社会行为的迷走神经活动基础,心理科学进展,20(5), 853-860.

7.王振宏(通讯作者),吕薇,杜娟,王克静.(2011).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人资源的中介效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5(7):521-527.

8.王振宏(通讯作者),郭德俊,游旭群,高培霞.(2007).身体攻击行为学生自主神经活动的情绪唤醒特点,心理学报,39(2),277-284

9.王勇慧,朱昭红,汪萍,王振宏.(2008).奖惩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情感决策的影响.心理学报,40(9),975-986

10.王振宏(通讯作者),刘萍.(2000).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心理学报,32(2),286-293

11.王振宏(通讯作者),田博,石长地,崔雪融.(2010).3~6岁幼儿面部表情识别与标签的发展特点.心理科学,33(2).325-328

12.王昱文,王振宏(通讯作者),刘建君.(2011).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7(1), 65-70

13.刘亚,王振宏(通讯作者),孔凤.(2011).情绪具身观:情绪研究的新视角.心理科学进展,19(1),50-59

14.王振宏(通讯作者),王永,王克静,吕薇.(2010).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4(9),716-717.

15.王振宏(通讯作者),王克静,游旭群,党怀兴.(2010).教师效能、工作动机、心境对教学创新的影响.心理科学,33(5),1254-1257

16.崔雪融,王振宏(通讯作者),蒋长好,田博. (2009).面部表情信息的上下不对称性.心理科学,32(5),1183-1185

17.王永,王振宏(通讯作者) ,( 2011)..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1),130-132.

18.吕薇,王振宏(通讯作者),付成荣. (2010).不同民族大学生情绪表达、情绪调节与心境特点的调查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2),87-92

19.张月娇,王振宏(通讯作者) . (2010).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发展及适应意义.心理研究,3(2),20-26

20.王永,王振宏(通讯作者) . (2010).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3(2),85-89

21.王振宏(通讯作者),王克静,游旭群.(2010).论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当代教师教育,3(1),6-10

22.王永,王振宏(通讯作者). (2010).书写表达及其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心理科学进展,18(2),314-321

23.吕庆燕,王有智,王振宏. (2010).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模式下的情绪差异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8(6),90-94

24.赵丽,王勇慧,王振宏,游旭群,岳彩群. (2009).情绪状态对不同年龄儿童定势转换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5(1), 21-26

25.张建飞,王振宏(通讯作者),杨哈韬. (2009).同一性地位理论及其扩展模.心理科学探新,114(6),11-14

26.叶文晖,王振宏(通讯作者),郭小艳,董康乐. (2009).斯尔文绘画测验中文修订版的信效度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3(2), 123-126

27.王振宏(通讯作者),张美玲,刘燕,卢胜利.(2008).122名初中工读学生的情绪反应与表达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3),202-205

28.王振宏(通讯作者),蒋长好.(2008).情绪记忆的理论模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5(4),112-117

29.李博阳, 王振宏(通讯作者).(2008).情绪工作的理论模型及策略研究综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3),101-105

30.王振宏(通讯作者),郭德俊,马欣笛.(2007).初中生情绪反应、表达及其与攻击行为.心理发展与教育(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3(3),93-97

31.郭小艳,王振宏(通讯作者).(2007).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心理科学进展,15(5),810-815

32.蒋长好,郭德俊,赵仑,张钦,王振宏,方平.(2007).大中学生对悲伤与愉快面孔区分的特征比较,心理发展与教育,23(4),38-44

33.蒋长好,郭德俊,赵仑,方平,王振宏.(2006).悲伤和抑郁的脑机制.中国临床康复,10(2),141-143

35.蒋长好,郭德俊,王振宏.(2008).面部表情研究的生物观和社会观,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6(2),114-116

36.王振宏(通讯作者),郭德俊.(2005).情感风格及其神经基础,心理科学,28(3),751-753

37.王振宏(通讯作者),郭德俊,方平.(2004).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心理科学,38(3),602-605

39.王振宏(通讯作者),郭德俊.(2004).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1(6),629-634

40.王振宏(通讯作者).(2005).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第1期。

 

*       著作与教材

1.王振宏(著):《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2.王振宏(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       获奖情况

1.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甘肃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1

2.学习动机理论:社会认知的观点,甘肃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1

3.学习动机理论与实践研究,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12

4.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先进个人,2011.6

  File0014

 

File0028

 

 

 

File0027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