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文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徽州文化博物馆地址 墨韵文脉

墨韵文脉

2024-07-03 0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 祝昌 《山水图册之二》 纸本设色 22cm×21.7cm 安徽博物院藏

【明】 詹景凤 《柳汀春涨图扇页》 纸本水墨 16.6cm×51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汪之瑞 《万壑无声图》 纸本水墨 23cm×50.5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祝昌 《山水图册页之一》 纸本设色 22cm×21.7cm 安徽博物院藏

【明】 程嘉燧 《远山古屋图》 绢本水墨 72cm×29.5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汪家珍 《黄山卧游图》 纸本设色 90.5cm×36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孙逸 《溪桥觅句图》 纸本设色 150.6cm×56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程邃 《山水册之一》 纸本水墨 35.6cm×57.6cm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藏

【清】 雪庄 《花卉图册之一》 纸本设色 30.5cm×28cm 安徽博物院藏

【明】 李流芳 《雨中山色图》 纸本水墨 29cm×282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渐江 《晓江风便图》 纸本水墨 28.5cm×243.2cm 安徽博物院藏

【明】 李永昌 《山水册页之一》 绢本水墨 41.5cm×33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戴本孝 《山谷回廊图》 绫本水墨 165cm×51.5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梅清 《鸣弦泉图》 绫本设色 184.5cm×54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查士标 《谡谡松风图》 纸本水墨 安徽博物院藏

【清】 吴定 《山高水长图》 纸本设色 123.8cm×36.2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江注 《黄山一角图》 纸本水墨 105.5cm×38.5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郑盿 《溪山亭子图》 纸本水墨 133.9cm×46.9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姚宋 《仿王蒙山水图》 绢本水墨 139cm×44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方士庶 《峨眉双涧图》 纸本设色 304cm×138cm 安徽博物院藏

黄宾虹 《连山绝险图》 纸本水墨 95.5cm×32.5cm 1947年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藏

  2024年3月10日,由中国美术馆、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墨韵文脉——新安画派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安徽徽州地区古称新安,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新安画派”植根徽州自然与文化沃土,主要成员为徽州籍画家,他们的作品笔墨简淡而意境幽邃,文化心性与自然造化并重,具有典型的隐逸风格与地域特质。“新安画派”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绘画流派,也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载体。此次展览精选了“新安画派”绘画精品及相关文物100余件(套),分为三个单元:“一脉赓续”“群峰竞秀”“徽韵远播”。展品涵盖了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程邃、戴本孝、孙逸、黄宾虹等“新安画派”代表人物的重要绘画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安画派”的独特风貌和艺术成就,同时也彰显出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脉赓续  徽州既是一个地域名词,古称新安,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自古以来钟灵毓秀,文化昌明,人才璀璨,被誉为“东南邹鲁”。至明清之际,徽州商业兴盛,促进了文化繁荣。加之黄山、白岳(齐云山)、新安江的奇山秀水,冠于天下的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的制作,遂使新安地区书画艺术日趋繁荣兴盛。明末,新安前贤一方面参鉴学习元代黄公望、倪瓒的绘画风格,一方面以新安大好山水为师法对象,文化心性与自然造化并重,为“新安画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初张庚在《浦山论画》云:“新安自渐师(渐江)以云林(倪瓒)法见长,人多趋之,不失之结,即失之疏,是亦一派也。”后人多沿用,“新安画派”之称或即此始。“海阳四家”亦是张庚提出,又称“新安四家”,即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其画风高逸绝俗,意境幽邃,是“新安画派”的中流砥柱。此后,“新安画派”在数百年间名家辈出,各呈风流,自成一脉。近代以来,黄宾虹等新安画家赓续传统、开辟新境,推动了新安绘画乃至中国画坛的不断发展。   群峰竞秀  “新安画派”以李流芳、程嘉燧、李永昌等为先声,继以“新安四家”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中坚,既有鲜明的隐逸格调,又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亦如黄山、白岳(齐云山)群峰竞秀。   “新安画派”诸家崇尚黄公望、倪瓒等元代画家的笔墨语言与艺术思想,以“敢言天地是吾师”的精神,放怀丘壑,貌写家山,广采博取,别开生面,将苍凉孤傲之情化作冷逸清疏之境,不仅在题材上拓宽了对自然的感受与表现,更在意境上将艺术修养与笔墨意趣融为一体,振奋了清初画坛,并由此不断发展。   从技法上看,“新安画派”不仅在线性勾写与焦墨渴笔的运用上有着独到之处,在空间处理上亦多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山石树木的勾勒多简洁刚劲,水墨设色亦清新淡雅,仿佛洗尽铅华,具有突出的士人逸品风尚。   徽韵远播  “新安画派”对明清以降的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新安后起之秀如江注、祝昌、吴定、姚宋、郑旼等师法前贤,以及雪庄、方士庶等各臻妙境,更具抒情和个性化表达,推动了“新安画派”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梅清为代表的“宣城画派”、萧云从为代表的“姑孰画派”等与“新安画派”画家时有交流,同声相应。   并且,随着众多徽州籍画家的携艺旅居,开辟了“新安画派”更广阔的传播交流空间,甚至“扬州画派”“海派”等都深受“新安画派”的影响,可谓芳馨远传,蔚为大观。   近现代以来,黄宾虹、汪采白等新安画家继承“新安画派”传统,深入黄山,潜心创作,同时借鉴现代美术思想与创作语言,卓然成家,为传统“新安画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博物馆之博,在于浓缩历史精华;美术馆之美,在于紧扣时代脉搏。博物馆的文物与美术馆的创造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2023年以来,中国美术馆持续与各博物馆展开深度合作,联手打造“墨韵文脉”系列展览。墨韵,饱含着书画挥笔留痕、墨色生香的韵味;文脉,则反映了中华文明包容万象、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墨韵文脉”系列展览不仅是中国美术馆对新时代博物馆与美术馆合作新范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推动。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展览部馆员、该展览策展团队成员)

  展览信息  主办:中国美术馆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      黄山市人民政府   承办:安徽博物院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地址:中国美术馆五层19/20/21展厅   时间:2024年3月10日—6月10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