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阳市是不是要划给成都市管 主要活动

主要活动

2023-04-05 15: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将办赛成果和团结奋斗精神转化为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的强劲动力

11月2日,成都世乒赛总结座谈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等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更好地将办赛成果和团结奋斗精神转化为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的强劲动力,久久为功做好每一项工作,务实担当打好每一场硬仗,以行动诠释对“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两个维护”的忠诚践行,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谢瑞武出席。

会议听取了世乒赛工作情况的汇报。世乒赛工作代表钟海岩、张瑞琴、廖三怡、赵晨雯、甘立军、熊艳先后发言,围绕坚持国际标准办赛、精细做好个性化服务、做好赛事属地保障、讲好世乒故事传播成都好声音等主题作了交流。

施小琳在讲话中指出,本届世乒赛是继今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后、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在国内举办的唯一一项单项国际顶级赛事。这次赛事筹备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8月以来出现高温、限电、地震、疫情等多重复杂考验,对筹办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切实履行主办城市政治责任,全力克服境内外疫情形势复杂、国际赛事组织涉及面广等困难挑战,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充分学习借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经验,集全省资源、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组织筹办工作,向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乒乓盛宴,得到国际乒联、参赛各方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国际乒联主席索林称赞“让所有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了历史性时刻”。

施小琳指出,这次世乒赛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得益于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是各级党员干部齐心拼搏的结果,是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事实证明,筹备工作队伍是一支团结奋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施小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世乒赛成功举办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的广大党员干部、全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示诚挚慰问和衷心感谢。

施小琳强调,要将世乒赛筹备组织工作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当前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强化政治担当、服务“国之大者”。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昂扬斗志和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的顽强作风,加压奋进、迎接挑战,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打好全年目标任务收官战攻坚战,以一域担当为全局作贡献。要坚持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强化分工协作、增强协同联动,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团结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坚持精益求精、履职尽责。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超大城市现代治理、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网上网下群众工作、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新任务新挑战,不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谋深谋实本职工作,往深处想、往实处做,掌握方法、增长本领,坚定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目标迈进。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应施策。积极主动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特别要树牢极限思维、底线思维,前瞻研判问题、主动防范风险,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片区综合开发、智慧蓉城建设等重大部署,集中精力做好一系列稳当前、打基础、利长远的发展要事,推动城市发展行稳致远。

王凤朝指出,当前,全市上下正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要充分发扬世乒赛精神,汲取宝贵经验做法,加强经济运行调度,主动作为、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全力冲刺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一要锚定全年目标决战决胜。倒排时间、抢抓进度,强化“清单制+责任制”管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快速的行动、最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任务分解落实。二要全力以赴抓生产促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开足马力稳产增产、扩能增效,拉满生产“进度条”;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招商引智,加快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有效投资,跑出招引“加速度”;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和“六个一批”分类推进,按下建设“快进键”。三要千方百计激发消费活力。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大力鼓励新模式新业态,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性、主动性,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力;聚焦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办好各类促消费活动,稳定扩大大宗消费,升级打造更多高品质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消费动能。

市领导陈彦夫、刘筱柳、杜海波、刘任远、刘旭光、鲜荣生、林楠,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余辉参加会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张家华 常斐)

相关新闻

成都世乒赛向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乒乓盛宴

成都世乒赛的成功举办,为成都今后举办国际大型赛事提供了有益经验

2022年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成都的成功举办,为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提供了加速度,也为成都今后举办国际大型赛事提供了有益经验,写下了“样板”。昨日,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总结座谈会召开,来自赛事组委会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各自实践出发,把赛事期间的收获与心得进行了分享。

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成都世乒赛组委会竞赛和场馆运行部竞赛处处长钟海岩全程参与了世乒赛从申办到筹备举办,直至赛后封闭训练的各项筹办工作。“赛事的成功举办源于我们能够在坚守国家疫情防控和信息安全等原则底线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按照国际体育组织对赛事的软硬件标准要求组织实施比赛,坚持按照国际思维、国际表达和国际惯例对赛事进行服务保障。”钟海岩说道。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的筹办工作克服了诸多实际困难,最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团队零感染,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办赛效果,赢得国际乒联、中国乒协等有关各方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誉。

在成都世乒赛期间,酒店群专班承担了比赛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成都世乒赛团体赛闭环区域内的文化街区给赛事参与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天府文化”与国球碰撞出火花,让闭环办赛“体验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为可能。酒店群专班负责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张瑞琴表示,我们充分借鉴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模式,在充分尊重客群感受的基础上,“严而有度”地做好疫情防控。“赛事泡泡”的闭环管理实践,实现了“防疫”“办赛”两不误,这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做出了有力探索。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还以国际赛事为平台,积极开展了文化交流和文旅活动。成都世乒赛组委会办公室策划处处长廖三怡介绍说,成都世乒赛组委会以购物节让参赛者“把成都带回家”,成都文旅集团等相关单位快速行动,以宽窄巷子商家为主,甄选具有东方美学、成都元素、物美价廉的文创产品近1000个品类,让带得走的成都传播天府文化。一个全新的文旅消费场景,“把成都带回家”线上线下购物街同步呈现,跨境电商实现环内下单、环外接单的购物销售新模式。国庆期间宽窄巷子联合成都世乒赛赞助商“为世乒赛‘乒’一把”,把乒乓球台搬进宽窄巷子,游客市民挥拍体验、留言祝福,为成都点赞、为国乒加油,弥补了球迷不能去现场的遗憾。

既锻炼了队伍更增强了信心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的比赛场馆位于高新区,赛事属地保障工作也获得了各方赞扬。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介绍说,成都高新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组建高新区筹委会,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安排部署、调度推动,始终坚持6个“最”的工作标准,落细落实各项工作。世乒赛的成功举办,既锻炼了队伍,更增强了信心。下一步,高新区将最大程度地用好世乒赛成功举办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围绕落实市委“三个做优做强”决策部署,以文商旅体载体建设和产业引育强功能,加快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以做强优质体育场馆载体,推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全域化开展,促进“体育+”融合发展,为助力拼经济作出贡献。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国内举办的又一项国际大型赛事,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媒体累计推出宣传报道3.5万余条、累计电视观众创世乒赛观赛纪录达12.4亿人次,全网阅读量超100亿次,赛事转播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都大运会官网首席记者、成都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双语记者赵晨雯是这次参与世乒赛报道的近百名媒体记者之一,她表示成都世乒赛正是“讲好世乒故事、传播成都好声音”的绝佳契机。正如“乒世界,品成都”所传达的口号一样,当全世界目光聚集到这里,成都也展现出了迷人的一面。赵晨雯说道:“成都世乒赛是大运会宣传团队实际参与、全程实战的首个国际顶级赛事,也是我们难得的一次实战练兵机会。以大运经验服务世乒,以世乒经验推动大运,以大运机遇助力赛事名城。此次实战演练,进一步树立了我们通过赛事报道扩大成都城市影响力的坚定信心,从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浩 文/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