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德法战争爆发,法国差点被灭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军法国屠城 1914年,德法战争爆发,法国差点被灭国

1914年,德法战争爆发,法国差点被灭国

2023-05-27 16: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和法国的关系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法国方面一心想着武力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法国方面一边组建了庞大的陆军部队,并在边境线上,建造了大量防御设施。一边和英国和俄国联系,尤其是俄国人,只要他们愿意出兵进攻德国,高傲的法兰西人愿意和他们一起瓜分德国。

当然现实很骨感,英国方面并没有参与德法战争的想法,他们的目标很简单,让德国和法国互相消耗军事力量,到时候英国就能称霸整个欧洲。至于俄国人,他们既不愿意贸然参战,又不想放弃瓜分德国的诱惑,于是双方就开始了扯皮。

另一边的德国人也没有闲着,1897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作战计划。按照施里芬的计划,假如俄国真的和法国联盟一起进攻德国的话,那么德国一定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按照德国军方的计算,以当时俄国的军队部署,俄国方面想要集结足够的部队进攻德国,最少也需要40天的时间。这就表示着,德国如果想要赢得战争,必须要在40天内击败法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计划,德国方面一共调动97个陆军师。其中主力部队,有79个师大约120万人,部署在右路的比利时沿线,至于中路和左路分别部署9个师。

按照计划,德国和法国开战以后,左路和中路率先进攻法国防线牵制住法国军队,而右路的主力部队,直接横穿比利时全境进攻法国北部,接着快速攻占法国首都巴黎,最后再迂回到法军防线后方,配合中路左路部队,一举歼灭法国主力,到时候整个法国都将沦为德国的领土。

ps:这个计划和二战时德军进攻法国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都是绕开法军主力,从侧翼快速攻占巴黎。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非常大胆,在当时也确实是非常完美的计划,可惜施里芬到死也没等到开战。1913年1月4日,也就是德国和法国开战的前一年,施里芬死在了自己家里。

接替他成为德国总参谋长的是,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因为他有一个叔叔也叫毛奇,所以当时大家也叫他小毛奇。)和施里芬不同,小毛奇性格谨慎,他觉得施里芬计划太过于冒险,如果德国军队不能快速攻破巴黎,到时候法国军队击溃了德军中路和左路以后,直接进攻柏林的话,那么到时候就是德国被灭国了。小毛奇上台以后,从右路主力部队里调走了26个师补充中路和左路防线。

德国人准备得这么热闹,法国人当然也没有闲着,法国方面同样制定了一个代号为17号计划 的作战计划。当时法国统帅是约瑟夫·霞飞,这位将军有一个响亮的外号【迟钝将军】。因为他有一种蜜汁自信,他坚定地认为,当时法国的军队实力比德国更强大,所以他把主力部队都部署在东北部国境线上。

按照约瑟夫·霞飞的17号计划,开战以后法国陆军直接东进,只要十天的时间法国陆军就可以一路平推到柏林消灭德国。这个计划其实和德国差不多,但唯一的问题就是,统帅阁下高估了法国士兵的勇气。

1914年8月,德国方面率先开战,德军按照改良版的施里芬计划,中路和左路牵制法国军队,右路借道比利时入侵法国北部。本来按照施里芬的计划,在德国79个陆军师面前,比利时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勇气。结果等到开战以后,79个师被减少成了53个师,比利时觉得可以打一打,于是比利时方面依托大名鼎鼎的烈日要塞和德军方面打了个狙击战,虽然最终还是以德军胜利为结束,但这场战争也牵制了德军一个星期的时间。

就在德军参谋部以为错失良机的时候,没想到搞笑的事情来了,当比利时奋勇反抗的时候,法国军方不仅没有制定任何增援计划,其主力部队更是和德军左路部队打得不可开交。甚至我估计,当时法国军方都在认为,和法军主力打得不可开交的部队就是德军主力。

等到德军右翼部队把法国北部打成筛子的时候,法国军方才反应过来,下令让驻守在阿尔萨斯地区的主力部队全面进攻德军防线。结果比较尴尬,前前后后打了好几次,法国陆军不仅没有击溃德军防线,反而遭受了30万人的巨大伤亡。到了这个时候法国军方知道,他们的17号计划已经没希望了,只能调动军队回防巴黎。

法国军队撤退以后,德军开始大规模入侵法国本土,但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德军的部队不够用了。本来按照施里芬的计划,右路79个师的力量足够攻占巴黎,但被小毛奇调走了26个师以后,德军右路的军队在攻占法国北部以后,已经没有多余的部队进攻巴黎。即便硬着头皮打下巴黎,德军也没有足够的军队驻守在这里,更危险的是,因为右路部队进攻速度太快,后勤补给也出现了问题,于是德军只能暂时停下快速进攻的脚步。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9月初,等到德军出现在巴黎城外的时候,从法国各地赶来的援军,法国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已经在东北部建立了强大的防线。此时摆在德军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强攻。当时主攻巴黎的是德军第一和第二集团军,因为兵力不够德军开始收拢防线,准备一举歼灭驻守在巴黎城外,已经强弩之末的法国第五集团军。

当时巴黎城防司令名叫加利埃尼,和主张迁都的法国总统不同,加利埃尼认为凭借巴黎现有的军事力量,法国完全拖住德军主力,只要拖到英国支援法国的远征部队和法国海外殖民地驻军的到来,法国方面就有机会在巴黎城下全歼德军主力。

在加利埃尼的指挥下,法国第六集团军趁着德军第二集团军主力进攻法国第五集团军的时机,对着德军侧翼疯狂进攻,另一边驻守在马恩河附近的迟钝将军约瑟夫.霞飞突然开窍了,他指挥军队牵制住了德军第一集团军,防止德军主力部队会合,就这样德法双方在巴黎城外打得不可开交。

很快破局的时机就来了,当时支援法国的英国远征军已经抵达巴黎郊外,9月6日凌晨,加利埃尼调动一个师的兵力配合支援法国的英国远征军,对着马恩河北岸正和法国第六集团军打得不可开交的德军第一集团军发起反攻。

这里顺带说一句,本来已经被打得摇摇欲坠的法国第五集团军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他们一边顶着德国第二集团军的炮火,一边还派出半数的兵力配合英法联军强攻德国第一集团军。

9月9日眼看战局越来越不利,德军第二集团军指挥官下令撤退,此时被多支部队围攻的德军第一集团军虽然还有交战的能力,但战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于是同一天德军第一集团军也开始撤退,到了9月11日德军所有部队都撤出了巴黎。

之后就不用多说了,随着法国各地援军的到来,以及英国和俄国的压力,德军不得不放弃已经占领的法国北部地区全线回防。在这场短短一个月的战争中法国方面损失巨大,北部地区几乎被德军打成了筛子,陆军主力30万人的伤亡更是让法国军方心痛不已。

不仅如此,法国方面还要向英国交付大量利益,因为此时正驻守在巴黎城外的英国远征军漂洋过海可不是白“飘”的。唯一的优点就是,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他们赶跑了德国人,至于他们野心勃勃的17号计划,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德国方面损失同样不小,为了准备这场战场德国方面计划了十几年的时间,征调了国内大量青壮年参军,结果就在最后一刻败在了巴黎城外。于是当时指挥这场战争的,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不出意外地背下了这口黑锅。

军方大佬们指责小毛奇没有远见,不应该更改施里芬的作战计划,导致右翼部队实力不足等等。总之就是一句话,打赢了是咱们军方的本事,打输了是你总参谋长的黑锅。在各方的压力之下,小毛奇只能宣布辞职。

反观法国方面,虽然约瑟夫.霞飞的17号计划简直就是一堆无用的草纸,但借着马恩河会战的出色表现,他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还获得了迟钝将军的外号,真乃人生赢家。

其实从战后双方的部署来看,如果小毛奇没有更改施里芬计划的话,当时德军左路9个师的部队很可能在法军主力的进攻下崩溃,到时候法军不仅会抢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甚至还能攻入德国本土,给德国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从战争的角度来说,施里芬计划并不算完美,小毛奇的部署也有起到了防御作用,但 刚刚战败的德国军方总要给皇帝陛下一个战败的理由。于是身份地位都足够显赫的小毛奇,就当仁不让背下了这口大黑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