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如今的德云社,终于明白,曹云金和李菁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云社的人员名单照片 看了如今的德云社,终于明白,曹云金和李菁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看了如今的德云社,终于明白,曹云金和李菁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2024-06-28 09: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提起德云社,不免让人想起那绘声绘色、惹人开怀大笑的相声表演。

可现如今的德云社在相声表演上近年来表现一般,佳作无几。

观众之所以至今一说起德云社还能想到相声,不过以往作品太过辉煌、令人深刻,让观众的印象延续至今罢了。

走到今天这个局面,人前带给大家欢声笑语的德云社,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一面呢?

01

说到德云社早期的成功,不得不提它的开山鼻祖,相声界的泰斗郭德纲了。

郭德纲,1973年1月18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

从小便热爱相声表演,为了逐梦他三次北漂求学。

从一开始的打杂、端茶倒水做起,逐步开始学习说学逗唱。

即使台下只有一名观众,也没有打倒他对相声表演的热爱,意志之坚定,可见一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后他终于学有所成。

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希望将自己的相声发扬光大。

随后他开始招揽与他志同道合的相声爱好者。

张文顺和李菁的加入为他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两位都是有深厚功底的有才之士。

张文顺师承佟大方,擅长传统单口相声。

李菁是相声名家师胜杰先生的第十三位弟子,擅长京东大鼓、快板和双簧。

创业初期李菁甚至为了他们的事业不要工资,一心一意做事。

人力、资金、场地齐全后他们开始了开班教学,广收学徒,事业蒸蒸日上。

德云社的作品逐步显露头角,屡上春晚,开始大红大紫。

《我要上春晚》《我这一辈子》《我要幸福》这些相声家喻户晓,不论小孩、老人均耳熟能详,随口就能说出来两句。

每场巡演所到之地万人空巷,场馆座无虚席。

02

除了创业前期的艰难,德云社就没经历过其他较大危难吗?

那当然不是表面的那么一帆风顺。

在收纳学徒的同时,也有很多弟子离开了德云社。

一个公司人员流动在所难免,但曹云金不得不提。

他和郭德纲当年可以说是撕破脸面,闹得人仰马翻,争议不断。

曹云金曾是郭德纲最喜爱的徒弟,他本人和郭德纲当年求学时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了。

在学徒班里,跑腿打杂,什么都做任劳任怨。

即使前期不讲授任何学艺本领,也从无怨言,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他的表现最终得到了郭德纲的另眼相看,熬出了头,获得郭德纲精心培养倾囊相授。

学艺仅仅四年首次上台表演的他就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聪明有天分的他,很快又凭借自创作品《拴娃娃》、《大保镖》、《这事儿不赖我》红极一时。

正是德云社的当红台柱子的他,却和郭德纲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大闹郭德纲的生日宴,放出狂言:“我一人养活了半个德云社。”

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德云社。

更是洋洋洒洒六千字发文控诉郭德纲。

也曾面对采访说道:“我在德云社这么多年,一个月参加三十多场演出,但是工资却只有4000元,然后我走出去,随便一场商演都是几百万,我为什么不走?”

随后,郭德纲在网上发博清理门户,愤怒指控曹云金。

两人之间持续多日地对峙无外乎曹云金指控郭德纲欺压徒弟,郭德纲谴责曹云金诬告、欺师灭祖。

是是非非、谁对谁错,作为不清楚内幕的观众很难分辨。

不过有一点,大家还是十分确信的。

那就是曹云金这人当年确实是张狂嚣张、目中无人。

偌大的德云社没了你曹云金又怎么样?往后几年还不是发展得好好的?

什么“一人养活半个德云社”这种话真是可笑至极,不知天高地厚。

03

走了一个台柱子,还有下一个。

曹云金出走后不久,德云社很快就捧出了下一个红人。

岳云鹏凭借搞怪逗趣的面部表情、犀利的吐槽很快一炮而红,被观众亲切地称呼为“小岳岳”。

可说相声成名的他,并没有专注于相声表演,很快进军娱乐圈,演起了电影、上起了综艺。

《祖宗十九代》《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大闹天竺》等电影一部接一部地拍。

《极限挑战》《周六夜现场》《无限歌谣季》《我们的挑战》《欢乐喜剧人》众多大火综艺也是一个不拉。

比起说相声,趁着成名获得的关注和大众的喜爱,演影视剧上综艺赚的流量和钱可多多了。

后续德云社捧出来的红人类似郭麒麟、张云雷等人有哪个还在踏踏实实地说相声呢?

无疑是逐渐放弃了说相声,走上了流量奶油小生的路线。

对比岳云鹏,他们外表上更加迎合追星的女性观众。

说个相声也像在开演唱会。

场下不再是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少各色群体,变成了清一色举着相机、摇着荧光棒的年轻追星少女。

现场各色海报、手账,呐喊声、助威声阵阵。

不禁让人感慨这是来听相声,还是单纯来看个偶像现身呢?

这些人恐怕根本就不在乎这相声表演得精彩不精彩吧?

郭麒麟呢?

大众更多的是从《庆余年》《赘婿》《平凡之路》这些大火电视剧了解到他。

作为一代相声大师郭德纲的儿子,相声不能说完全不会,不过他的相声又给观众留下几许印象呢?

04

不难发现德云社已不像当年,它早在改变,更换了主战略方针,开始向新的方向疾驰。

变得更加娱乐化,更加急功近利。

如今的德云社更像一个艺人娱乐公司,而不是曾经那个以“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为要旨的专业相声社团。

德云社从什么时候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其实早在他的三大创始人之一的李菁离开时,就可窥见一二。

李菁在德云社期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不仅要上台表演、教学门下徒弟还要管理各种杂事,就是这么一个在德云社创业初期不离不弃、付出良多的人却在2010年毅然决然选择退出。

他离开之时,也是备受非议,不少人觉得他落井下石,不仁不义。

因为他离开的那年,德云社正好因为遭逢大难。

郭德纲的徒弟李鹤彪打人被拘留影响恶劣。

郭德纲也被举报私建别墅、侵占公地,德云社被整顿关停。

加之当时台柱子曹云金出走,那年的德云社,可谓正当危急存亡之时。

作为郭德纲的好兄弟却在这紧急关头离开,没有与郭德纲共扛风雨。

不过,遥想当年创业初期,可没比10年危机好到哪去?

那时候的李菁都扛过来了,这次退出不像是因为面对艰难的退缩。

那么,李菁离开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多年后,一次采访总算是揭开了答案。

概括地说,李菁觉得自己和郭德纲管理理念不同,德云社的内部风气不再像从前让他感到轻松愉快。

创业初期,师兄弟们汇聚一堂,互相指点学习,大家都很勤奋地在一起研究相声,是真正为了艺术。

而德云社开始风光后呢?

有了名气、金钱后的德云社内部变得不像从前,竟然开始了明争暗斗。

郭德纲在时,装模作样地练习两下子;要是不在,就开始偷懒耍滑。

而郭德纲呢?

也开始专挑有热度的新人上场演出,力捧年轻小鲜肉,老人出场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在这里,即使老人勤学苦练,登台机会少也很难出头。

这年代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得有靠山、有关系。

李菁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力不从心。

结语

李菁因为德云社不再将精力放在相声这门艺术上、过度重利而去追求娱乐化、饭圈化而离开。

结合当年曹云金的那句狂言:“我一人养活了半个德云社。”

是否让人有了新一轮沉思?

他这句狂言虽然嚣张至极,却也正好反映了德云社现状。

在追名逐利、明争暗斗的风气下,德云社里能够沉下心来用心研究相声的人越来越少,人才少佳品也难产出。

现在的德云社里有才之士又有几个?何尝不是缺少人才,靠着一两个流量小生在支撑着表面风光?

可娱乐圈的热度来去匆匆,新人辈出,更新换代非常快,没有扎实的实力傍身何以长久?

很快就会被人取代。

德云社未来的路要如何走?该往何方前行?

老一辈人逐渐隐退后,新人又能力不足,谁去扛起大旗,担当大任呢?

如今的德云社前方一片迷茫,不妨回头看看来时走过的路。

拾起初心、不忘初心,用心做事,切忌急功近利,不断创新出好的作品,才能不被观众遗忘,持久红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