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笔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微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微观经济学》笔记

《微观经济学》笔记

2024-07-16 04: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微观经济学起源

早在200多年前,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这本书是公认的第一版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而斯密本人也被认为开创了近代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斯密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把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提出了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批判了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认为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的产业,重商主义则认为商业流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斯密在理论上批判了它们的偏见,认为只要是包含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具有价值 提出了政府的职能,即建立国防、建立严正的司法机构、建立并维持必要的公共工程,这被后人称为小政府的标准 提出了赋税的四项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节省,直到今天这仍然是各国税收的指导原则 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学说。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秩序。斯密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李嘉图、马尔萨斯和凯恩斯等人。

自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登堂入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历久不衰,甚至被称为所有社会科学的“皇后”。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其中《国富论》正式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地位。

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

 

2、微观经济学的内涵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

经济学原本没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行为。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假如宏观经济学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简单来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研究的为归结为四个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大?:生产什么,产量多大是由供求关系(看不见的手)决定的,取决于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然政府(看得见的手)也起一定的作用,通常政府是通过调节供求关系间接地影响生产关系 产品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涉及生产方式、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大多数经济体系中,产品的生产方式由厂商来决定,同样也有政府的参与,比如一些管理条文、经营许可证的颁发等 产品为谁生产?:产品生产出来,就面临了分配问题,即为谁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较高的人可以购买较多的产品和服务。而民众所接受的教育、拥有的储蓄、所持的观念、政府的税收和再分配计划等又决定了我们的消费水平 谁做出经济决策,依照什么程序做出决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负责经济活动的一切决策。在这个问题和上述三个问题都是由政府来给出答案。与计划经济相对应,另外一个是市场经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由谁来消费主要依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自由交换,通过市场条件来实现。

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产品怎么产生? 个人消费贷(MBS)、抵押贷款(MBS),这些业务的开展和经营并不是随便哪个企业都可以做的,企业需要得到政府颁发的牌照后可以可以开展业务 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大?: 啤酒消费量,市场上有啤酒销量萎缩经济必然低迷的看法。 当失业率高企公司随时裁员,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没心情与同伴吹水轰引,大多买酒回家消愁.但在家中不能痛快狂饮更不能烂醉,啤酒销量于焉下降。 的士司机的谈吐,有这么一个指数,“读饱书的士司机指数”,每当乘坐的士随时碰上谈吐文绉绉的司机时,不必查询GDP数据,便可断定经济已陷入不将其或快将进入衰退。 产品为谁生产? 女服务员的美貌程度,据纽约观察家的解读,当活色生香的女服务员随店可见,经济必陷困境,反之则显示经济兴旺。换句话说,当你到处碰见美女服务员,便可考虑抛售股票。何故?观察家的解释是,当经济红火,颇有点“资本”的女性很容易找到工作环境舒适即不属厌恶型行业的工作,诸如商品模特、推销员等,此外,男性经济宽裕后更容易“金屋藏娇” 谁做出经济决策,依照什么程序做出决策? 男士内裤,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提出过一个着名的“男性内裤销量反映经济形势”的理论,即经济形势良好,内裤销量会平稳上升,反之则下降。原因很简单,经济萧条时,男性会节俭开支,少买内裤。 女性裙摆长度,“美国仲裁之父”佐治?泰莱指出,裙摆离地尺码与股市盛衰成正比,即裙脚愈高股市愈旺,裙脚着地则股市“衰到贴地”,而此观点已被论证。从那张根据纽约名店Smith Barney不同长度裙子的年销售量配合、印证股市指数绘制的走势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在1897年至1990年间,裙摆短长与股市升降的确有正比关系。为什么呢?佐治?泰莱说,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口红效应,经济景气与否,看口红销量。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4、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0x1:资源徐缺与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资源的稀缺性“。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即:资源 << 需求。

笔者认为这是微观经济学中最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假设,也是微观经济学大厦的底座基石。正是因为资源有限而需求又无限,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就需要通过经济学来进行协调,即资源合理分配。

资源的稀缺性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命题,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愿望,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从最早有经济活动的远古类人社会开始,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就开始存在了。在原始社会,事物是稀缺的,而生存需要很多事物提供能量,因此人们需要通过物物件换来实现需求的彼此实现,你擅长打猎,我擅长捕鱼,我们彼此用多余食物进行交换满足彼此的需求。

到了近代社会,社会的生产力水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比人们的需求(更大的房子、更美味的食物)还是处于稀缺的地位,因此出现了钱币、社会阶层的分布等情况,拥有更多社会能力的人可以相对地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货币和价格并不是人为制定的,既不是商家任意制定,也无法完全由政府操控,价格本质上是一种供需关系程序的发现机制。价格通过在大量的由供给和需求组成的交易活动中,通过回归均值的方式,被动地”发现“出一个最优的价格信号,这个价格信号可以相对精确地代表。

从这个概念我们继续往下推演,如果在某个地区,当地的民众的需求萎缩,集体进入低欲望状态。也许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状态更容易提高普遍的幸福感,但相对的,因为需求下降,所以资源就相对需求处于富余状态,供需之间的矛盾就不那么强,也就没有需求调节和分配的必要。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发生资源错配的现象,即资源被错误分配到了本不该分配的地方,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0x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概念,即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通俗的说,就是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选择了读大学的就意味着要放弃4年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机会。

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

每一个社会和个人都必须作出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但在做选择时,务必请记住:一定要仔细权衡一下你的机会成本,这是提高选择能力需要培养的基本习惯之一。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是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理论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第一,合乎理性的人,”经济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充分、完全的信息。市场上的”经济人“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的信息是指消费者了解欲购商品的价格、性能、使用后自己的满足程度等。

这两个基本假设总结起来就是,动机利己和信息透明。

 

6、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主体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

消费者选择 厂商进行的共计 收入分配

微观经济学主要理论有:

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 分配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策略

 

7、市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0x1:市场的初始意义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在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当城市逐渐成长并且繁荣起来后,住在城市邻近区域的农夫、工匠、技工们就会开始互相交易并且对城市的经济产生贡献。显而易见的,最好的交易方式就是在城市中有一个集中的地方,比如市场,可以让人们在此提供货物以及服务,方面人们寻找货物及接洽生意。当一个城市的市场变得庞大而且更开放时,城市的经济活力也相对增长起来。

0x2:市场的今日意义

今日的市场是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或现实表现。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范围和容量就越大。

市场具有相互联系的四层含义:

一是商品交换场所和领域 二是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汇总 三是有购买力的需求 四是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市场体系是由各类专业市场所共同组成,它们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社会经济,如:

商品服务市场 金融市场 劳务市场 技术市场 信息市场 房地产市场 文化市场 旅游市场

在所有市场中,商品服务市场与我们的关系最紧密。商品服务市场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常见的大、小商场,各种各样的理发店、家具店、农贸市场、宾馆、饭店等,都属于商品服务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不一定是真实的场所和地点,随着社会交往的网络虚拟化,当今许多买卖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的,例如淘宝、天猫就是一种虚拟市场。

0x3:市场的基本特征

市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一是平等性:平等性是指交易双方互相承认对方是各自产品的所有者,对其所消耗的劳动通过价值形式(常常通过货币实现)给予社会承认。市场行为的平等性是以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它不包含任何阶级属性,它否定了经济活动中的特权和阶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等性,促进了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流动 二是竞争性:竞争性是指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等。市场的竞争性来自要素资源的自由转移与流动,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对要素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8、市场功能:市场贸易促进社会福利

市场是应运而生的交易场所,是社会和文明发展选择的结果。市场的发达程度也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

市场为自由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场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概括来讲,市场和贸易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一、市场贸易促进了社会分工:自由贸易科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往往是因为某一地在生产某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如有较佳的技术、较易获取原料等。在自由贸易下,各个国家可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紧缺状况,专门生产其有利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这种国际分工可带来很多利益,如专业化的好处、要素的最优配置、社会资源的节约以及技术创新等 二、市场贸易创造了财富:真实扩大国民收入。各国根据自己的禀赋条件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要素就会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运用,再通过贸易以较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从而增加国民财富 三、市场贸易增加了社会福利

 

9、供给和需求:市场运行的左右手 0x1:供给的概念

对于生产面包的工厂来说,买多少面粉(原料),生产多多少面包,全部由自己决定。就算市场上有再多的人需要面包,也要面包厂愿意做、能做出来才行。也就是说,要想在市面上消费某种商品,首先就要有这种商品的供给。

根据供给的概念,它描述的是生产者提供商品的能力。它的构成需要两个条件:

生产者的意愿:指的就是生产者愿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生产多少商品或者服务 生产者的实际生产能力:指的是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下,生产者能够生产多少商品或服务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可以推导出,市场上的供给量不等于生产量,在生产的过程中,将有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或储存,即受生产者意愿影响。因此,在自由健康的市场上,供给应当是卖者用于交换的数量。

0x2:影响供给的因素 生产成本:对于生产者来说,生产成本就是其为了制造产品所要付出的原料、资本及其他资源。通常情况下,当其他条件都不变时,生产成本的上升,会导致赚取到=的利润减少,则生产者会减少生产,商品供给量下降。在实际经济统计中,我们通过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价格指数)来衡量生产成本的波动情况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在商品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生产技术和管理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就直接影响了生产者生产的效率。当两者升高时,就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使生产者增加商品供给的数量 相关产品的生产情况: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里,生产者提供的商品可能会遇到相关的竞争产品。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相关产品销售情况的低迷,生产者为了扩大市场,就会提高供给数量 生产者对商品的未来预期:生产者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对商品未来发展形势的预期,也将极大地影响产品的供给量。当生产者对未来商品的销售预期乐观时,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未来的产品供给 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干预也会对生产者提供商品的数量产生影响。当政府采用税收或补贴等政策手段调节某些产品的生产时,就会影响商品在市场上的供给 0x3:需求的概念

根据需求的概念,它描述的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意愿和能力。它的构成需要两个条件:

消费者的意愿 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 

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例如一些奢侈品对于收入不算太高的人群来说,即使他们有很强的奢侈消费欲望,但却没有实际的购买能力,因此也不能算是有效需求。再比如国家大力实行脱贫攻坚,就是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普遍提高购买能力,在原有购买意愿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人民收入而间接提高有效需求。

0x4: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 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 消费者的嗜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之前购买产品 人口规模 0x5:价格弹性:价格对市场的敏感度有多大

需求规律表明,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明显,可以说这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缺乏价格弹性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房价,由于房子具有自主和投资双重属性,在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由于刚需的存在,房价的弹性很弱,房价的上涨并不能显著抑制购买的需求。

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明显,可以说这种商品的供给是富有弹性的。供给价格弹性取决于卖者改变他们生产的物品产量的伸缩性,例如,核心城区的土地供应是缺乏弹性的,因为土地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随着土地价格的增加而无限制的增加(虽然也会相应水涨船高),相反,书,汽车这类制成品的供给富有弹性。

1)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同时意味着它的可替代性就越强),当它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少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的各种用途上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种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2)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时间因素: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厂商对产量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 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就生产成本来说,如果产量增加而引起边际成本的轻微的提高,则意味着供给的价格弹性可能是比较大的。因为增减产量可以提高企业利润进而覆盖一部分增加的边际成本 产品的生产周期: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于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厂商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较及时地调整产量,供给的价格弹性相应就比较大

 

10、规模经济: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0x1:规模经济定义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

一般来说,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最终厂商扩大规模使得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

0x2:规模经济的原因 第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实际生活中,机器、设备往往是有不可分割性,有些设备只在较大的生产规模下才能得到使用 第二,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 第三,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随着厂商产量的增加,这些优势逐渐体现出来 第四,随着规模扩大,厂商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随着厂商产量的增加,这些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11、沉没成本:不可收回的损失 0x1:沉没成本的定义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例如:

你花30块买了一张《英雄》电影票,电影开场后,这张票就可不退了,此时30块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企业的机器、厂房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丧失其价值,会无形之中就贬值了。这源自两方面原因:一是机器和厂房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超过了这个年限就得报废;二是由于有新的技术和生产手段会大量涌现,机器和厂房会无形中贬值 每个人的时间也是沉没成本,每天下班后的空余时间你用来玩游戏看电视,浪费的时间就是沉没成本,因为你本来可以用这些时间来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你因为浪费时间导致相比同龄人的差距,本质上就是沉没成本

 

12、产权 0x1:产权的含义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

财产的所有权 占有权 支配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置权

从私有财产的出现到市场经济确立的这几千年历史中,产权最初指的是财产的实物所有权和债权,它侧重于对财产归属的静态确认和对财产实体的静态占有,基本上是一个静态化的范畴。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产权更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它不再是单一的所有权利,而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

0x2:产权的三层含义 原始产权:也称资产的所有权,是指受法律确认和保护的经济利益主体对财产的排他性的归属关系,包括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法人产权:即法人财产权,其中包括经营权,是指法人企业对资产所有者授予其经营的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利。法人产权是伴随着法人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权利 股权和债权:即在实行法人制度后,由于企业拥有对资产的法人所有权,致使原始产权转变为股权和或债权,或称终极所有权。原始出资者能利用股东(或债权人)的各项权利对法人企业产生影响,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0x3: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就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

“制度化”的含义就是使既有的产权关系明确化,依靠规则使人们承认和尊重,并合理行使产权,如果违背或侵犯它,就要受到相应的制约或制裁。

现在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

 

13、完全竞争:没有干扰的自由竞争 0x1:完全竞争的含义

完全竞争又称为自由竞争,是指一个市场完全靠一只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来调节供需。

要实现完全竞争,需要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所提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不存在产品差别 卖者和卖者都很多且规模相当,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家或者卖家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外汇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进行外汇的买卖交易,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影响价格,且外汇是以一般等价物货币计量的,所以交易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

0x2:完全竞争的特点 第一,生产者所能提供的服务是无差别的。所有商品提供者的服务都是一样的,因而购买什么样的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没有差别的 第二,在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买者和卖者很多,大家都购买或出售相同的服务,并且其中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的需求量或供给量都只占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大家都无法左右市场价格,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price seeker) 第三,在这个市场上,各种资源能够自由流动。也就是说,要想加入这个市场并无任何阻力,任何人都有资格进入该市场。另外,退出这一市场原则上也不存在任何障碍 第四,在这个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对市场的情况有充分的信息。买者和卖者都掌握市场的信息和动态。 0x3:自由竞争的好处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会有什么不利,因为完全竞争的存在,迫使商品生产者竞相在降低成本、压低售价上做文章,可以使消费者按实际可以达到的最低价格来购买,而生产者按照此价格出售也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从社会角度看,完全竞争促使社会资源可以有效地分配到每一个部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使之得到充分的利用。

生产效率低的企业在竞争中逐步被打败,就使得它的资金、劳力、设备等社会资源重新组合到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中,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类似的,人才的跳槽本质上也是一种完全竞争的表现,人才和企业的关系是租用的关系,每个企业本质上只是在某个时间段雇佣了人才,之所以人才会留在这个企业,是因为该企业可以最大效率地发挥该人才的能力并获得回报。换言之,如果某企业不再能有效使用该人才或者有其他企业可以更高效地使用该人才,人才就会发生流动,即跳槽。

 

14、垄断竞争:垄断企业之间的差异生存 0x1:垄断竞争的含义

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成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垄断竞争在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日用品行业中尤为常见。

垄断竞争是与自由竞争相对的概念,是指排斥、限制自由竞争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它与不正当竞争同属于竞争法的调整范围,但二者又有本质的差别:

不正当竞争并不限制、排斥自由竞争,它是在承认并准许其他竞争对手参与自由竞争的前提下,采用了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从事经营活动 垄断的本质则是从根本上排斥、限制自由竞争,与自由竞争不存在相容之处 0x2:垄断竞争的条件 第一,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即彼此之间存在差别。例如牛肉面和鸡肉面 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报复措施的影响 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垄断竞争的市场组织在零售业和服务业是很普遍的,如修理、糖果零售业等 第四,互补依存,市场上的每个竞争者都自以为可以彼此相互独立行动,互不依存。一个人的决策对其他人的影响不大,不易被察觉,可以不考虑其他人的对抗行动

 

15、差别定价:同机不同价的缘由 0x1:差别定价的含义

差别定价是企业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来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即价格的不同并不是基于成本的不同,而是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者层次的要求而构建的价格结构。

0x2:差别定价的方法

价格歧视的前提是市场分割。如果生产者不能分割市场,就只能实行一个价格。如果生产者能够分割市场,区别顾客,而且要分割的不同市场具有明显的不同支付能力,这样企业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商品价格,尽最大可能实现企业较高的商业利润。

顾客细分定价:企业把同一种商品或服务按照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顾客。例如学生票、成人票、儿童票这种门票结构;电力局将点分为居民用电、商业用电、工业用电 产品形式差别定价:企业按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式样,制定不同的价格,但不同型号或式样的产品其价格之间的差额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不成比例的。比如,33英寸彩电比29英寸彩电的价格高出1倍,可其成本差额远没有这么大 形象差别定价:有些企业根据形象差别对同一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 地点差别定价:企业对处于不同位置或不同地点的产品和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例如,火车卧铺从上铺、中铺、下铺,价格逐渐升高,因为消费者对不同铺位有不同需求,但对火车运营商来说,其实成本都是一样的 时间差别定价:价格随着季节、日期甚至终点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航空公司或旅游公司在淡季的价格便宜,而旺季一到价格立即上涨。

 

16、成本最小化:控制成本才最具竞争力 0x1:成本最小化原则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投入要素进行最优配置以使成本最小。

成本,其实是会计学中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学的分析也广泛使用。成本是指为了得到一定的预期结果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有不同的分类,包括:

生产成本 管理成本 交易成本 0x2:如何控制成本 1)面向市场需求提升技术先进性

首先,重视技术进步。企业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对经济有帮助作用的技术,从技术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出发,重视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有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技术上的新成果只有在经济上被市场需要且有采用条件时,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如新产品开发、质量的提高等,因而能够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又通过技术进步对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达到经济和技术的统一 2)控制无效消耗

其次,将无效消耗控制到最低点。从获得产品和发生消耗的关系来看,在企业的全部消耗上,

有一部分是有效消耗,它是获得社会产品(即合格品)的必要消耗; 另一部分是无效消耗,是获得产品不应该发生的消耗,如废品消耗、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等,再比如科技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而进行了大量DEMO试验,试验失败的样品就是无效消耗

对于获得一定产品而发生的有效消耗,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是一定的,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而对于获得一定产品而发生的无效消耗,是相对变化的,是普遍存在的。后者是控制的对象,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对这一消耗进行控制,使其降低到最低点。

3)支出管理

对于支出管理来说,由于企业可以通过再循环的方式来提高对任何成本支出的控制,分析支出以及制定出最合理的运作流程并制定采购战略则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人员的薪水支出、投资性支出外,我们要对所有的支出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途径。包括:

买什么 从哪里买 什么时候买等等

确定了采购方式后,就要寻找合格的供应商,并进行商务谈判等。

接下来就是合同的执行和贷款的支付。

最后是制定对供应商进行长期有效管理的流程和制度。

 

17、兼并:企业扩张的快捷方式 0x1:兼并的含义

企业兼并在当今已经屡见不鲜。当优势企业兼并了劣势企业,后者的资源便可以向前者集中,这样一来就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显著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企业兼并有利于其调整产业结构,在宏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这里,读者要明确一下兼并、合并、收购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这三种行为都是企业产权的有偿转让,即都是企业的买卖,都是企业为了谋求发展而采取的外部扩张措施,但具体来说,

合并是指两家以上的公司归并为一个公司 兼并是指把其他企业并入本企业里,被兼并的企业将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 收购在操作程序上与合并相比要相对简单,只要收购到目标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进行董事会、监事会改组就可以达到收购目的

因此,综上可以概括为:收购是兼并中的一种形式,即控股式兼并,而兼并又是合并中的一种形式,即吸收合并,收购 < 兼并 < 合并。

0x2:企业兼并的主要形式 购买兼并,即兼并方通过对被兼并方所有债权债务的清理和清产核资、协商作价、支付产权转让费,取得被兼并方的产权 接收兼并,这种兼并方式是以兼并方承担被兼并方的所有债权、债务、人员安排以及退休人员的工资等为代价,全面接收被兼并企业,取得对被兼并方资产的产权 控股兼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共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企业以其在股份比例上的优势,吸收其他企业的股份份额形成事实上的控制关系,从而达到兼并的目的 行政兼并,即通过国家行政干预,将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企业,划归为本系统内或行政地域管辖内最优经营优势的企业,不过这种兼并形式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企业兼并 0x3:跨国并购的意义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部署下,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选址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国家的差别正在日益淡化。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拓展中,产业分布越来越多地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结果,而越来越少地继续作为本国产业政策的体现。

在从本国经济条件上形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产品的交换是基本的和首要的形式。

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比商品的国际流动更高级的形式,它可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这是跨国并购的经济意义。

 

18、公平和效率:政府调控市场的目的 0x1: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65年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

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

0x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效率原则

效率优先,对于企业来说,在竞争中,在同一市场条件下,效率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应以效率为先,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内部,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企业的效率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效率原则是过程公平的一种体现,即原则上,所有人的竞争条件都是公平的,竞争的结果是能力的体现。

2)公平原则

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弱势群体,对这些弱势群体,政府应该注重公平。通过种种措施,如:

向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把这部分资金转移给弱势群体 发放失业救济金,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

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部分人得到应用的帮助,以获得应有的教育机会和参加职位竞争的机会,挖掘这部分人的潜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率。

公平原则体现了结果公平的理念,这是一种人文关怀思维。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即不能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

0x3:凯恩斯主义

相比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认为,凡是政府调节能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凡是个人无法进行平等竞争的事务,都应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

凯恩斯强调政府的作用:即政府可以协调社会总供需的矛盾、指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大比例的协调和产业调整。

凯恩斯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理论,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0x4:宏观调控

经济学认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和作用是:

通过制定计划(经济手段),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 通过制定法规(法律手段),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 通过采取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行政手段),直接迅速地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补救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失效。

从这个角度出发,国家对房地产市场采取的限购、限价(行政手段),紧缩个人房贷(经济手段),出台房产税、阶梯契税(法律手段)等措施,本质上就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宏观调控。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微观调控常常会失灵,由于投资者和刚需购房者对未来的一致性预期导致房价不可逆地不断上涨,加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造成需求侧不断增加。如果不采取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对低收入购房者来说,买房就会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甚至不可达成的目标。

 

19、社会再分配:最正当的“劫富济贫”计划 0x1:再分配的原因

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第一,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求。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得了原始收入,而非物质生产部门要获得收入,必须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解决。例如,将收入分配给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家行政和国防安全等部门发展的需求 第二,加强重点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它们的发展速度、生产增长规模、技术结构等互不相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比例不协调现象和薄弱环节。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宏观调控的全局出发,有计划地将国家集中的纯收入,通过再分配,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调节使用,以加强重点建设,克服薄弱环节,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第三,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需要。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证基金,以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基金,除企业、个人负担外,有一部分也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保证基金来解决。 第四,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为了应付各种突然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来满足这些临时性的应急需要 0x2:再分配的手段 收入税 财产税 社会缴费 社会福利 其他转移支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