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作揖礼考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微信身份验证不了怎么办 明清作揖礼考辨

明清作揖礼考辨

2023-09-07 17: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汉代人那里,认为作揖是要把手推出去的。那么推出去的起始动作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拱手,因为古人以拱手立为尊。《说文》“手着胷曰揖”。贾谊《容经》“平肩正背,臂如抱鼓。”,在《论语》有“子路拱而立”。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后世文献仅供参考)“推手曰揖。凡拱其手使前曰揖,”所以在周代(汉代人那里看待)作揖就是——拱手前推的。

同时,一个恭敬的站立是要有“磬折”,即鞠躬的姿态的,《容经》“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作揖必辅以磬折,即鞠躬。《礼记•玉藻》:“进而揖之,退则扬之。”郑玄注:“揖之谓小俯也。扬之谓小仰也。”

在周代,作揖的种类很多,天揖、时揖、土揖(按动作),旅揖、特揖、旁三揖(按组合)。《周礼》曰:王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郑玄曰:庶姓,无亲者也。土揖,推手小下之也。异姓,昬姻也。时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举之。

洛阳博物馆 战国铅跪俑

信阳长台关2号墓春秋末战国初木俑

由此可以大概推测,知道周代作揖是 拱手状态——躬身推手——返回到拱手状态。

东岛展示视频-推定“(1)天揖、(2)时揖、(3)土揖”

这时候作揖并不像后世那样躬身那么厉害,以及手往下走。所以有些类似与后世的拱手。故而宋代戴侗《六书故》解释揖为“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礼也,”清阎若璩注释《论语》“古之揖,今之拱手”,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指出:“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

三、汉代没有那么多作揖的分类,主要强调,手的自上而下动作

在汉晋时候已经有了关于肃拜的一种说法,就类似当时的“撎”,清《说文解字注》“跪而举其首惟下其手是曰肃拜。汉人曰撎。”,而撎与揖在汉代类似。唐《经典释文》“撎,于至反。卽今之揖”《周礼•大祝》,“辨九拜”,东汉郑司农云:“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左传•成公十六年》曰:“为事之故,敢肃使者。”西晋杜预注释到:肃,手至地,若今撎。

根据以上注释,可以看到,汉晋时候作揖礼,被认为是周的肃拜,主要形态是手从上往下做动作,但是这其中并非提到是否鞠躬。所以有可能,鞠躬角度不会很大,但是手部已经开始强调一个从上往下的动作。《说文》版本很多。

(1)唐李善注《文选·西征赋》中说“《说文》曰:撎,拜举手下也。”

(2)汉典版本《说文》:举手下手也,从手壹声。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撎,举首下手也。六字各本作举手下手也五字。左传成十六年释文引字林举首下手。

清段玉裁也提上了以上的几种版本,最终定稿为“举首下手”,意思是头抬着,手(从拱手或者举起的状态)往下。因郑注《少仪》曰:‘肃拜,拜不低头也。’但是段玉裁认为在周代“肃拜者,跪而举首下手也。揖者,立而举头推手也,肃者,立而低头下手,如今人之揖也。跪而举头下手为肃拜,下手如拱,并未分散。”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凡揖皆推手,至于撎即引手,为异也。”去汉已远,又因“郑玄曰:推手曰揖,引手曰厌。今文皆作揖。”,故汉时,揖、撎已同。

《宾退录》(宋)赵与时“古人之坐者,两膝着地,因反其跖而坐于其上。正如今之胡跪者,其为肃拜,则又拱两手而下之至地也。其为顿首,则又以头顿于手上也。其为稽首,则又却其手而以头着地。亦如今之礼拜者”

甘肃博物馆-汉代木俑

上海博物馆-汉代陶俑

综合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汉晋的作揖,基本是 拱手——俯身,手从上往下——回到拱手状态。 而头部是否低头是没有明确说的,但是低头肯定是更为礼貌的,故而有“足下”之类的尊称。

东岛展示视频-(4)推定汉代一般性作揖

四、汉代还出现一种“长揖”,是自上而下的

《汉书·高帝纪上》:“ 沛公 方踞牀,使两女子洗。 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 秦 ,不宜踞见长者。’” 唐颜师古注:“长揖者,手自上而极下。”顾名思义,长揖,必然是要么时间很长,要么距离(手往下的)很长的作揖,其实两者皆长,根据颜师古注释,其动作应该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因为要做的很长,及下,而且普通汉代作揖一般也是有鞠躬动作的,那么长揖礼的鞠躬动作必然也是有的。

长揖礼,从汉代一直流行到清代,有时候作为十分尊重人的礼仪,有时候在应该跪拜的时候却做长揖礼,以表现傲骨。

明代《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一日,有真君弟子曾亨入于城市,见二少年,状貌殊异,鞠躬长揖,向曾亨问曰:“公非许君高门乎?”从此明代小说也可以看到,起码明代的长揖确实是要躬身的。

东岛展示视频-(5)推定长揖

一人以作揖快甚,屡得罪于人。或(有人)教之曰:“汝揖时口念正月二月至十二月,乃完一揖,则自迟矣。”一日,遇友于途,如其言作揖,又迟甚,及揖完,友已去矣。乃问傍(靠近,近旁)人曰:“是哪一月去的?”(选自明·浮白主人《笑林》)

一人以作揖快甚,屡得罪于人。或(有人)教之曰:“汝揖时口念正月二月至十二月,乃完一揖,则自迟矣。”一日,遇友于途,如其言作揖,又迟甚,及揖完,友已去矣。乃问傍(靠近,近旁)人曰:“是哪一月去的?”(选自明·浮白主人《笑林》)

这个笑话可以看到,作揖时候如果慢一些,就看不到对方了,也就是主体动作放在身体往下弯上,而不是身体往上抬的过程中。在从汉至清文献中很多“长揖”实例。这里贴出两个,不做过多讨论。

《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

《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

《女聊斋志异》(清)贾茗-卷三:“某至,但长揖不跪。甲问:‘汝居何官?’”

《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

《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

《女聊斋志异》(清)贾茗-卷三:“某至,但长揖不跪。甲问:‘汝居何官?’”

同时文献中还经常有“高揖”,在秦汉晋既有此名,可推策其实即“自上而极下”的“自上”,或者是类似“天揖”,表示十分的尊重,有时候也用在辞别中,因人已远,故而高举手晃动行礼使对方能看到。

李白《古风》第十九“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南朝宋·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韩愈《通解》:“(许由)乃脱屣其九州,高揖而辞尧 。”

李白《古风》第十九“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南朝宋·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韩愈《通解》:“(许由)乃脱屣其九州,高揖而辞尧 。”

这类高揖,也就类似与举手向上长揖,所以在一些文献中也提到“向上长揖”,并不是说,先鞠躬,手自下向上,而是就是类似于“高揖”。

清《淞滨琐话》王韬仲弢甫:“着柳见羽士,向上长揖,谢拯救恩。”

清《锦香亭》李渔抄本:“他一毫不受。向上长揖,飘然而去。”

清《淞滨琐话》王韬仲弢甫:“着柳见羽士,向上长揖,谢拯救恩。”

清《锦香亭》李渔抄本:“他一毫不受。向上长揖,飘然而去。”

五、清末有资料显示,有从上而下的作揖礼

我们可以确定在汉晋时代,作揖礼是从上而下的,但是我们看清末的视频,以及现在民俗的视频,很多都是从下往上。

清末作揖视频

民国前7年(光绪30年,公元1904年)法国驻云南省代表Auguste Francois 会晤云贵总督丁振铎片段。

其中他们之间行拱手礼,拱手礼,举手加额。与清末作揖礼后半部分类似。

清末作揖教程照片

东岛展示-(6)清末作揖动态展示

东岛展示-(7)清末民俗夸张版

很多民间多如此,民间动作多不一。

六、清末民俗作揖是有一定地域限制的

南方地区在宋之后保留传统较多,包括所谓文天祥“南揖北跪”的故事。南方受北方政治影响小,传承较好。在明代初年,南方也保留更多的作揖礼习惯,而北方则收到了影响常常“胡跪”,后来满洲人来了,北方人也有的因此学会了“请安”。

包天笑《青州府往事》六十四、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有这么一段文字:

到青州府中学堂后,有一事,觉得很难忍受。便是学生见了老师,必定要「请安」。所谓请安者,就是屈一膝以施敬礼,那个风气,是满洲入关带进来的,在北方是盛行的,而且他们已习惯成自然,见了尊长,必须如此。即使一天见几回,便请几回的安,在路上遇见,亦当街请安。可是我们南方人,实在觉得不惯。我一到学堂,便想改革此风。

一则,像那种屈膝请安,不免带有奴性(在南方仆役对主人带点官气的,也行此礼),二则,他向你请安,你也要还礼吧?不回礼似乎有点倨傲(本地尊长对于下辈是不回礼的),如果要回礼请安,我们很不习惯。

于是我们南来的教员们提议,把请安改为打拱、作揖,然而学生们对于打拱、作揖都不习惯,他们的打拱作揖,自下而上,好似在地上捧起一件东西来。见了这种打拱作揖,各教师均掩口胡卢而笑。于是我出了一个主意:以后学生见师长,既不要请安,也不要打拱作揖,只要垂手立正就是了。这个礼节,起初学生们还不大习惯,忍不住还有请安,后来渐渐地矫正了。

谈起请安,在北方,子弟见尊长,仆役见主人,下属见上司,都要请安。他们做官的人,很讲究此道,请安请得好,算是风芒、漂亮、边式。做大官的人要学会一种旋转式的请安,假如你外官初到任,或是到一处地方,有许多比你低级的,环绕着向你请安,你要环绕着回礼,这种请安,名之曰「环安」。你耍弄得不好,踏着自已的袍子,一个失错,向前跌冲,那就要失态了。还有所谓请双安的,屈两膝,身体一俯,也要讲究姿势,满洲妇女优为之,从前的官宦人家都要讲求那种礼节。”

到青州府中学堂后,有一事,觉得很难忍受。便是学生见了老师,必定要「请安」。所谓请安者,就是屈一膝以施敬礼,那个风气,是满洲入关带进来的,在北方是盛行的,而且他们已习惯成自然,见了尊长,必须如此。即使一天见几回,便请几回的安,在路上遇见,亦当街请安。可是我们南方人,实在觉得不惯。我一到学堂,便想改革此风。

一则,像那种屈膝请安,不免带有奴性(在南方仆役对主人带点官气的,也行此礼),二则,他向你请安,你也要还礼吧?不回礼似乎有点倨傲(本地尊长对于下辈是不回礼的),如果要回礼请安,我们很不习惯。

于是我们南来的教员们提议,把请安改为打拱、作揖,然而学生们对于打拱、作揖都不习惯,他们的打拱作揖,自下而上,好似在地上捧起一件东西来。见了这种打拱作揖,各教师均掩口胡卢而笑。于是我出了一个主意:以后学生见师长,既不要请安,也不要打拱作揖,只要垂手立正就是了。这个礼节,起初学生们还不大习惯,忍不住还有请安,后来渐渐地矫正了。

谈起请安,在北方,子弟见尊长,仆役见主人,下属见上司,都要请安。他们做官的人,很讲究此道,请安请得好,算是风芒、漂亮、边式。做大官的人要学会一种旋转式的请安,假如你外官初到任,或是到一处地方,有许多比你低级的,环绕着向你请安,你要环绕着回礼,这种请安,名之曰「环安」。你耍弄得不好,踏着自已的袍子,一个失错,向前跌冲,那就要失态了。还有所谓请双安的,屈两膝,身体一俯,也要讲究姿势,满洲妇女优为之,从前的官宦人家都要讲求那种礼节。”

尚秉和正是清末河北行唐县人,1870年生。包天笑1876年生,江苏吴县人。是同年代的,但是包天笑却说“他们的打拱作揖,自下而上,好似在地上捧起一件东西来。”南方教师自然忍俊不禁,也即说明北方民俗的这种作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种捧起来的作揖在现在丧祭当中也依旧存在。那么在清代是否有自下而上,但是没有那么像捧起来一件东西似的作揖方式呢?也许是有的,就是做的不夸张,比如清末视频中那个,还算比较正常。

七、我们看看宋明以来的作揖礼是怎么样子的,先看明代

有人认为从宋明以来都是从下往上的,主要依据是宋王虚中《训蒙法》明屠义英《童子礼》,在明代,儒家士大夫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大约从正德时期,童子习礼开始成为各地社学普遍性的教育活动,推动这一活动的有影响的人物当首推王阳明。吕坤在《养蒙礼》中指出:儿童手足能动,不可妄有执持,令之作揖拱手。小儿初学,不可令其学打人、骂人以为乐,而要使之学习深揖、高拱、徐拜、应对、揖让、称呼、定省等礼仪。

叶春及于隆庆四年任惠安知县,让社学学生演习揖拜之礼:每班十人出先生位前,东西向。立东先出位,北面立,长东少西,揖拜;拜毕复位,西揖拜如仪,退。先生坐观,其容体恭敬舒迟者,赏之;鄙倍者,责而教之。如有善拜揖者,免习。仍教以子事父母礼,如定省之类。

明代儿童礼仪教学成为一种非常正规化的体系了,具体可以寻找相关论文。其中比较有代表教材的就是屠义英的《童子礼》。其中谈到了作揖。明代一般称之为“肃揖”。

凡乂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须令稍离方寸。礼称手容恭教。童子乂手有法。 则拜揖之礼。 方可循序而进。

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凡与尊者揖。举手至眼而下。与长者揖。举手至口而下。与平交者揖。 举手当心而下。手随身起。乂于当胸。

凡乂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须令稍离方寸。礼称手容恭教。童子乂手有法。 则拜揖之礼。 方可循序而进。

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凡与尊者揖。举手至眼而下。与长者揖。举手至口而下。与平交者揖。 举手当心而下。手随身起。乂于当胸。

(以上文字根据清代续修四库全书刻本《养正仪规》校对)之所以把乂手也列出来,是说明,作揖的初始状态是乂手。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不谈乂手的动作,仅说作揖。关于这段话,一般理解为如下动作:

站立叉手——举手至眼(口、心)——曲身,圆拱下手——手到膝盖——起身,手望上——叉手直身。

东岛演示视频-童子礼作揖“(8)尊者揖、(9)长者揖、(10)平者揖”

而韩国对于《童子礼》却又另外一种解读,其主体动作是由下往上的。

叉手站立——曲身,手拱着下垂——手到膝盖——起身,手往上——直身,举手至眼(口、心)——放下手。

韩国作揖礼

韩国的网址,可能网速不是很好。所以我这里做一个示范。

东岛演示视频-韩国作揖(11)上揖(12)中揖(13)下揖

其实韩国作揖不能反映真实的《童子礼》情况。其实这之中的矛盾就在于“举手至眼而下”的这个“下”指的是什么,其实根据上下文,很容易理解,这也是正常的语言描述。

我先给这段话加一个注。

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以上几句是描述整体,弯腰动作)两手圆拱而下(手往下的动作)。凡与尊者揖。 举手至眼而下。与长者揖。 举手至口而下。与平交者揖。 举手当心而下(手往下的动作)。手随身起。 乂于当胸(起身的动作)。

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以上几句是描述整体,弯腰动作)两手圆拱而下(手往下的动作)。凡与尊者揖。 举手至眼而下。与长者揖。 举手至口而下。与平交者揖。 举手当心而下(手往下的动作)。手随身起。 乂于当胸(起身的动作)。

也就是举手至口而下,即是圆拱而下的下。即描述如何圆拱而下,何为“圆拱”?这里很明确的是说手。而不是身体弯成圆,网络中有道教礼仪教学说圆拱是身体弯如月。这是有误解的。手圆拱,那么是手拱起来的形状比较圆幺?并不是,虽然在明代《洪武正韵》云:“叉,手相错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而《童子礼》的叉手,右手皆张,无法“圆”,所以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 手的轨迹是圆弧的。所以强调圆拱而下,弯腰的时候手圆弧往下到膝,很多文献中也提到了“圆揖”。然后,身体与手都起来,回复到叉手动作。

如果按照韩国作揖,第一次曲身时候不抬手,直接从叉手当胸的状态鞠躬,手垂下去。那么什么是“圆拱而下”?只能理解为手是圆拱着的,这明显与《童子礼》的“叉手”条不同了。然后身体与手往上走,拱手到眼,“举手至眼而下”被他理解为身体起来,手举起来,到了眼位置,然后放下,放在叉手当胸的位置。为什么这种理解不对呢?因为如果按照其理解的话。这个“手随身起”一句,就应该放在“两手圆拱而下”“凡与尊者揖。 举手至眼而下”之间,否则这两个“下”自然是一个意思。再者,全文没有一个“向上”的描述,只有一个“举”字。还有就是,“手随身起。 乂于当胸”,这是一句话,都是说的手的事情,手随身起来的时候,即叉于胸前了,不会在往上举到“眼口心”处了,这时候作揖礼已经结束了。故而这个“举手至心而下”只能是开始躬身的时候,手往举而后圆拱下躬身。所以韩国作揖这种礼仪是与《童子礼》不吻合的。

那么韩国的作揖是怎么回事呢?韩国现在网站中也有很多作揖教程,翻译的教材如下。

1.拱手向着对方,(舒服的姿势)把两脚张开,低头,看自己的脚(脚的最前面)

2.弯腰(拱着手)到膝盖下面,手不可以进到膝盖之间

3.直起腰的同时把手臂弄成圆形的,边起身把胳膊变成水平的,这个时候手掌要朝下

4.上揖礼:弯曲胳膊,把手抬到眼睛那;中揖礼:把手抬到嘴巴那;下揖礼:把手抬到胸部

5.手(拱着的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韩国老师教授作揖礼

在这里疑心是韩国人理解错了《童子礼》,或者是继承自宋代《训蒙法》,又受明代官场简化作揖影响,即躬身同时拱手(后文有细说),以及清末民俗礼仪(其也广泛存在于官场)影响。这种理解的错误刚才已经解释了。我们看文中,同时韩国人把圆拱,理解成手臂是圆的,也是十分搞笑的,中国以叉手、拱手抱拳为主,手臂是不会成圆的,且原文说的“圆拱”是“而下”的时候,并不是“向上”的时候,如果《童子礼》是圆拱而“上”,也许还有一些靠谱。韩国礼仪好加额头,手掌朝下,这在中国是无的,比如韩国的肃拜,也是加额,盘腿坐然后俯伏(网络资料)所以韩国视频不足为证。韩国有礼学大师金长生,其生活在明代,也有礼学著作,但是因为没有资料,所以不能知道那时候韩国人是如何行礼的。但是可以肯定韩国现行的,以及清末中国行的是不符合中国明代《童子礼》的。

韩国虽然继承了很多大明的礼制与礼服,但是还是有他们自己的理解与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比如服饰的不同,往往能看出来,还有一些,诸如祭祀仪轨也是具有一些不同的。

朝鲜官员行礼记载与明代规定类似

金长生 三等别揖图

在清末视频以及官员教程之中,可以看到,两人都是同行 抱拳拱手至于口之处。两人如果是平辈的话,应该是都到心。按照《童子礼》应该是到口是对长者。如果一方是尊长,应该两人动作有所区别才对。所以清末这种所以也并不是《童子礼》体系的。

八、童子礼的传统延续到了清代

刚才说到童子习礼的传统在晚明已经形成比较有体系的教学,这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明代遗民胡渊,徽州歙县人(今属安徽省黄山市)写过《蒙养诗教》,其中也提到了“作揖”项。

○笼手 :缘何舞弄好嬉玩,两袖垂来欠雅观。若肯习仪都可学,只消笼起甚无难。手心略与中心近,右掌开平左掌安。再得从容通礼数,谁人见汝不欣欢。

○拱手 :须记逢人把礼施,人因拱手作威仪。初逢用此相参见,临去还将作别辞。中礼不过令并口,至恭方举到平肩。少时若未先娴习,试诵鄘风相鼠诗。

○肃揖 :南北先分左右施,次将两足立教齐。从心抄满圆舒翼,近额提高勿过肩。渐次屈来同磐折,从容弯下记头低。起时尤要身平直,方见趋庭迈等夷。

○笼手 :缘何舞弄好嬉玩,两袖垂来欠雅观。若肯习仪都可学,只消笼起甚无难。手心略与中心近,右掌开平左掌安。再得从容通礼数,谁人见汝不欣欢。

○拱手 :须记逢人把礼施,人因拱手作威仪。初逢用此相参见,临去还将作别辞。中礼不过令并口,至恭方举到平肩。少时若未先娴习,试诵鄘风相鼠诗。

○肃揖 :南北先分左右施,次将两足立教齐。从心抄满圆舒翼,近额提高勿过肩。渐次屈来同磐折,从容弯下记头低。起时尤要身平直,方见趋庭迈等夷。

在诗教中,首先讲了“笼手”,在胡老师看来或者明末人看来,垂手是不雅观的,所以要先学会笼手,类似所谓拱手,其位置差不多当心。然后讲了“拱手礼”与“作揖礼”。其实我们可以根据文字描述,再对照清末视频,清代也流行这种拱手礼,同时知道清末的作揖,实际是“鞠躬+拱手”,而“肃揖”与《童子礼》差别不大。首先是拱手当胸,即“笼手”,然后“从心抄满圆舒翼”,这其实类似于所谓的 拱手向上。“渐次屈来同磐折”,这应该说的是身体弯曲如同磬折。弯腰低头,然后起身平直。这里并没有提到手什么事情,那么基本便就是手随身弯、起。根据这个描述做视频如下。

东岛演示视频——(14)《蒙养诗教》作揖

这也说明,作揖礼也并不是完全一模一样,在不同时间会有一些不同,乃至不同地域会有些不同,所以包天笑等老师们看到北方民俗作揖时候会发笑。但是《童子礼》《蒙养诗教》,尽管有一些不同,但是整体一直,都是 拱手当胸——高举(《童子礼》到眼口心,《蒙养诗教》到额)——弯腰,手随身下(童子礼手下到膝,诗教手不自主下)——起身,手随身起。这与清末作揖并不同。

清代汪志伊,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也写过一部幼学礼教书籍《节韵幼仪》

其中有“揖”:

开其足,则稳立。直其膝,则贞一。必折腰,敬乃昭。两手圆拱下,自然觉端雅。揖尊长,先举手,上齐眉,下过膝。随起勿久,收合当胸前。徐徐垂两肘,举手当心下,是揖平交亲友。

开其足,则稳立。直其膝,则贞一。必折腰,敬乃昭。两手圆拱下,自然觉端雅。揖尊长,先举手,上齐眉,下过膝。随起勿久,收合当胸前。徐徐垂两肘,举手当心下,是揖平交亲友。

可以看到,这与屠义英《童子礼》十分接近,与其也是一个解释,也能看出这是不符合清末那种自下而上的作揖方式的。尤其是“先举手,上齐眉,下过膝。随起勿久,收合当胸前。”一句十分明显的看到行礼顺序,所以分析就不再赘述,也不再做演示视频。在《弟子规》当中也有“揖深圆”的句子,即说的是“两手圆拱下”。

这种学堂的礼仪一直有通过儒家教学来传承,并没有断代。新中国第一步禁片《武训传》的学堂上课片段,也可以看出来,在学堂向老师行礼,也尽量“深圆”,这部影片中的导演等,都是上过学堂,其还原度非常高。能看出学生向老师行礼,虽然拿了一本书,但是遵循《童子礼》、《节韵幼仪》的礼仪动作的,而不与清末民俗作揖相同。

武训传视频

九、我们继续看一下宋代的作揖礼教程

在《事林广记》中,引用了王虚中《训蒙法》,称为“袛揖”:

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威仪方羙。观揖时亦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内。则手随时起。而义于胸前。揖时须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手过膝下。亦以手随身起。义手于胸前也。”

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威仪方羙。观揖时亦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内。则手随时起。而义于胸前。揖时须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手过膝下。亦以手随身起。义手于胸前也。”

事林广记图

在作揖之前,也是以叉手开始的,叉手当胸。可以看到文中并未像《童子礼》一样提到先讲手举起,而是直接曲身下手到膝处,然后手随身起。类似童子礼中的与平者揖。手随身起之后,也是直接交叉与胸前,而并不是高拱,也即不与清末民俗相同。韩国的礼仪,如果演示“与平者交”,那么与训蒙法倒是一样的。叉手下,上即叉手,所以韩国有可能是由《训蒙法》演化而来。但是又受《童子礼》影响,出现理解与中国不同的现象。

东岛演示视频——训蒙法作揖(15)一般作揖(16)揖尊位

如果把训蒙法不确定的地方做的有点韩国范,那么有可能是这样。

(17)韩国范训蒙法

综上从宋代王虚中《训蒙法》、明代的《童子礼》、清中期的《节韵幼仪》,都是拱手或者叉手当胸,然后手随身从上往下作揖,然后起身,手叉于胸前。都与清末的视频中的礼仪不同。

今日同袍的正式作揖礼,是来自儒家学校体系之中,一代代传下来的。是比较正式而雅正的行礼动作,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这种动作的依据是从宋代到民国一直没有断绝的学堂、书院来一代代传习的。当然道教在这一块由于也有师徒相传所以,也是具有传承性的,但是民间往往各种动作都有,这种民间的变化肯定比起 学堂书院,与宗教变化的大。

十、除幼学教材之外,也有一些文献实例说明作揖的主体动作

除了学堂之外,清代一些文人对于作揖也都是理解为,先举手加口(或者额),手随身曲,然后起身放下。叶名澧,湖北汉阳人。道光十七年(公元一八三七年)举人,在《桥西杂记·揖》记载到

“三十年前见诸先生前辈,宾主相揖,举手必至额及地,今此乡里偶一见之,曩者有一后进见莱阳初公,颐园于广座中揖甫及半而止,初公答礼尚未必也。同座皆斥后进者礼节之疏慙而谢罪焉。”

“三十年前见诸先生前辈,宾主相揖,举手必至额及地,今此乡里偶一见之,曩者有一后进见莱阳初公,颐园于广座中揖甫及半而止,初公答礼尚未必也。同座皆斥后进者礼节之疏慙而谢罪焉。”

从这段文献中也可以看到道光年间乡间礼节逐渐变化了,早不如之前,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后来“作揖礼”出现了变化。在杂记中谈到相互作揖是,“举手必至额及地”,也就是先抬手至额,然后及地。这与乾隆年的《节韵幼仪》是一样的。而并非如后世那种,先“及地然后举手至额”。

在前文中还引用过段玉裁“作为其如蹲,此皆言不便于跪,故肃以为礼,肃,盖如后世长揖……肃拜者,跪而举首下手也。揖者,立而举头推手也,肃者,立而低头下手,如今人之揖也”,段玉裁是乾隆年间举人,可见这种作揖在这时候的记录中,还是凸出这个向下的动作的。

在宋明清文献中也经常出现“举手作揖”的字眼,也就是先举手(到口或额)然后弯腰,但是有人或许许会认为,举手作揖,也可以是先鞠躬,然后在起身举手呢?所以我这里举一个特殊的例子。

《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朱熹、张栻,中有这么一个描述,“其(张栻)远小人尤严。为都司日,肩舆(轿子)出,遇曾觌,觌举手欲揖,栻急掩其窗棂,觌惭,手不得下。”

从这个描述中可以看到,曾觌想要向张栻行作揖礼,刚刚举起手来,接下来的动作肯定是弯腰了,但是张栻直接把轿子上的窗棂掩上,曾觌很尴尬,手忘了往下放。这说明在南宋这里,也是先举手,然后弯腰的。如果按照清末作揖方式,首先做的肯定是弯腰,这样的话,恐怕应该是鞠下腰的时候,张栻才能反应过来。

我们能看到很多明清的木板插画,其中涉及到作揖,往往都会画成下面这个样子。但是图是不动的,不能知道这个状态是在往下走,还是往上走。所以我们主要还是要通过文献来分析。但是如果按照一个作画者的习惯,当然绘画是有一定程序的,明代《瑞士良英》版画中有从汉到明的各种故事,其作揖形态都是一样的,但是也能看出明代人对作揖的理解,其画一个作揖图,是要抓一个过程中最典型的动作,如果是先举手从上往下弯腰,那么画成版画这种样式正是正常的方式。如果是清末那种作揖法,先垂手鞠躬,在起身举手这种样式,画师会抓哪个点呢?恐怕更会如下面摄影师一般,抓最下的点,与最上的点。比如(五)的“清末作揖教程照片”,还有后面(十一)的“道教作揖照片”,都是这样选点的,还有下面这种“梅医生鞠躬照”,虽然最上点与拱手无异,最下点与长揖也无异,但是却也难见到有清前的画师有这样画的,这虽不能成为一个有力的证据,但是也可以侧面佐证一种理解。

明代版画《瑞士良英》

清代梅藤更医生鞠躬照

综上所述,明清作揖礼,以先举手然后弯腰推下为主,清代也有先垂手鞠躬,然后起身拱手的民俗作揖礼。这都是存在的,但是前者更加符合周汉以来的传统,也是历史的主流。更是明清幼学的教材系统,从而在学堂还有一些传承。

十一、试分析清末民俗作揖礼产生的原因

1.可能是受明代官员的简化作揖礼影响。明初朱元璋废除胡跪(单腿跪)礼,推行揖礼,也影响到了日韩。《大明会典》卷之五十九,官员相见:

“凡属官见上司。洪武二十年令、凡属官见上司官、必序立于堂阶之上、总行一揖。上司拱手。首领官荅揖。其公干节序见上司官、皆行两拜礼。长官拱手。首领官荅礼。○四年令、凡揖礼、下见上躬身举手齐眼为敬、上官随坐随立无荅。其次下官举手齐口、上官举手齐心荅之。”

“凡属官见上司。洪武二十年令、凡属官见上司官、必序立于堂阶之上、总行一揖。上司拱手。首领官荅揖。其公干节序见上司官、皆行两拜礼。长官拱手。首领官荅礼。○四年令、凡揖礼、下见上躬身举手齐眼为敬、上官随坐随立无荅。其次下官举手齐口、上官举手齐心荅之。”

官员相见,有作揖、有拱手即举手两种礼节。根据四年令,这个“躬身举手齐眼”也算是作揖礼,但是未必是如清末作揖礼一样,先躬身,然后起身举手,而更有可能是躬身同时举手,更不会是躬身时候,先圆拱而下在起身举手。因为可以看到,这里官员相见,礼仪是比较轻的,或根本不答礼。这就是一种比较简化的作揖,更象是高级一些的拱手,这类行礼,也影响到了朝鲜。明初方孝孺《幼仪杂箴》“揖——张拱而前,肃以纾敬。上手宜徐,视瞻必定。勿游以傲,勿佻以轻”。可能也类似于这种状况的动作。

东岛演示视频-(18)躬身举手齐眼(19)举手齐口(20)举手齐心

这里只是展示一种可能行,手型为叉手,参考十三陵的神道的叉手将军像。

作揖,一直以来起身都与 躬身+拱手,有关,所以也有打拱、打躬之类称呼。《童子礼》《节韵幼仪》以及大部分记载,都是“先拱手+后躬身”,而清末的民俗作揖是“先躬身+后拱手”。明代官员这类礼仪可以说是“拱手同时躬身”。所以清末这类民俗作揖,有可能是通过官场的流传,然后从简单重回到复杂。“拱手同时躬身”演变为了“先躬身+后拱手”。

2.满清易服的结果。明代官员身着朝服、公服、襕衫等,都是大袖的,肃立都是拱手或曰叉手而立的,这样先拱手然后躬身,也是十分正常与雅观的,相反先放下,躬身,再上举,再拱立,并不自然。而剃发衣服之后,清代官员的服装都是小袖或者说马蹄袖,其肃立都是垂手而立,这样做先拱手,更加适合于从垂手直接到拱手的状态,想增加尊重感那就先鞠躬一下。

徐显卿宦迹图

清人画颙琰万寿图像轴

陆文定公画像

端方画像

3.受满族礼仪影响。清末民俗作揖,完全是可以分解为一个鞠躬礼+一个拱手礼。鞠躬在汉人这里一直不是单独的礼节,一直是伴随着作揖、跪拜使用的,或者其他行为,如《论语》“入公门,鞠躬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等。但是满族人却是有单独的鞠躬礼。《柳边纪略》载:“满人相见,以曲躬为礼,久别相见则相抱。”《宁古塔纪略》亦载:满洲族“无作揖打恭礼,相见惟执手。”满族人鞠躬礼的仪式是:身体直立,脚跟并拢,两臂自然下垂,五指合掌,目视受礼者,上身向前曲躬,一次为一礼。也许是这种缘故,清末民俗作揖才是这般状况。

4.民俗的嬗变。正如叶名澧在《桥西杂记·揖》中说的“三十年前见诸先生前辈,宾主相揖,举手必至额及地,今此乡里偶一见之”,民俗礼仪都是具有很多的变动性。这一点很不好说,也没有什么道理好讲。

再说一下宗教礼仪,宗教礼仪往往受世俗礼仪影响,但是又要有特殊性。我们知道现在比如佛教在今世也有一礼如同作揖礼“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齐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然而在唐代并无此,却在《释氏要览》中有“揖,即周礼第九肃拜也。又是内法下品礼也。书云揖如磬折。”《大唐西域记》记载印度礼仪:“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道教虽然在尽力保持传统,但是也一直在受世俗影响,看其服饰则可以知道。有拱手礼,在有一些地方称之为小揖(这样说明,后世名物的混乱),也有自下而上的作揖,在白云观礼仪视频教程中有展示,而道教中还有一种“稽首”却更像传统的作揖。举手近额,躬身,然后把手放下。这个名称在宋明即有,很有可能是受当时作揖影响,而区别与儒家九拜中的“稽首”。

道教作揖图

道教稽首图

十二、结论与建议

作揖礼是中国的传统礼仪,从周代盛行到现代,各个时代都有细微的区别,但是都离不开的是拱手(叉手)与躬身。而《童子礼》中是说的最为明晰的教材。这种先拱手,圆拱而下的行礼,也是最为雅正,与周汉一脉相承,也是最为适合穿着礼服行礼的。

而先鞠躬后拱手的礼仪也是一种民俗,现在一些地区也依旧在丧祭中可以看到,在一些民俗场合中我们也可以使用此。

拱手与躬身拱手是十分方便快捷的传统行礼,是适合于一些一般性场合,适合便装、戎装等行此礼仪。

韩国作揖是韩国人的自主体系,来自中国,却又不同了,故而去韩国旅游的时候,在他们的传统场合去行韩国礼仪。

附经礼堂先生《常礼》摘自豆瓣

一、常礼

1、拱手

手部动作,注意男女不同。

男子:左手抱住右手,如图。男子属阳,左也属阳,所以阳在外。

女子:右手抱住左手,如图。女子属阴,右也属阴,所以阴在外。

古时候无论坐立,以及在正规场合的行走,都要拱手。现在只用在表示尊敬、正式、重要的场合即可。

2、立容

正式场合:两腿并拢或自然分开(大约同肩宽),两脚对称(不要偏倚倾斜),拱手当胸。

一般情况:两手合拢自然下垂即可。

古时候配合上身鞠躬的程度表达不同的感情,除礼仪场合外,今天可以从简。

3、坐容

一般男子两腿分开,女子两腿并拢。两手或拱手,或放在膝上。上身挺直,不要靠后背。在轻松些的场合,可以把手放在扶手上,可以靠后背,男子还可以手握腰带,以示威武。

4、行容

步子要稳重,两臂自然摆动。

表示恭敬的场合要拱手,根据礼仪要求或快或慢。

5、行礼

男子揖礼分三等:

a、动作:拱手当胸,手向前推出,同时鞠躬随宜,然后还原为拱手状。用于平辈日常打招呼,有事问人等情况。古人一般做两次,今做一次也可。明礼谓齐心,或谓拱手。鞠躬幅度视各自情况。

b、动作:举手当口的高度,然后鞠躬,手随之下行,同时向前推出。随之鞠躬垂手,手至膝盖位置即起身,手随之收回到口的高度,然后恢复为拱手。现在可以做一次,但郑重场合应当做两次。现用于平辈见面,或对尊敬的人打招呼的时候。明礼谓齐口。

c、动作:举手当眼睛的高度,然后鞠躬,手随之下行,同时向前推出,然后随之垂下。当鞠躬约九十度时,手已在膝盖之下,于是起身,手随之收回到眼睛的高度,然后恢复为拱手。现在可以做一次,但郑重场合应当做两次。这是古代用于问候的礼仪,今天用在特别尊敬的场合。明礼谓齐眼、圆揖、祗揖、肃揖。

男子拜礼有两种:

A、再拜或四拜。动作:先深揖,然后顺势下蹲,以两手齐按地,右手在下,左手按右手上。先跪左足,次屈右足,头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双手按膝上,次起左足,恢复拱手状,上身鞠躬如也。再拜时,仍先一揖,然后同前。再拜或四拜完成,或赞礼者唱平身,然后上身直立,恢复拱手状。古时久别见父母,及祭祀、宾客行礼,皆用之,今用于家祭或释奠先师。

B、五拜三叩首。动作:先四拜如前,第五拜之后不起身,连着三叩头,然后兴,平身。明朝在正规场合对天子行礼的方式,一般场合四拜或一拜,最隆重的场合还有三山呼三舞蹈。现在中国、朝鲜(包括北朝鲜、韩国)的道学先生用来向先帝行礼。

女子行礼分三种:

a、点头,动作:首先作拱手状,然后微躬身,微点头。场合如前。

b、万福,古称肃拜,动作:首先拱手,然后低头,屈膝,手随之下垂(两手合拢不变),然后恢复拱手状。在与男子一起行礼或相问答时,如果男子行揖礼,则男子几揖,女子便几次屈膝;如果男子行拜礼,则每一拜,女子做两次屈膝。

c、男子行拜礼的场合,女子也可以行连叩。即男子每次拜要起身,女子一次跪地,叩头完再起身。男子每一拜,女子两叩。不推荐这种行礼,但明朝北方有此习俗。

6、今本伦序及其礼容:

A、平辈,年龄差十年以内,根据场合行礼,别人如何行礼,就如何答礼。

B、长者与少者,年龄差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长者答少者的揖礼可降一等。拜礼,则少者先拜(再拜或四拜),然后长者跪下,扶少者起,少者起身后,长者答其半数(再拜则答一拜,四拜则答再拜),两人相揖而退。注意异性不扶。

C、尊者与幼者,年龄差二十年以上。尊者答少者揖礼可降两等。拜礼,则幼者拜毕(再拜或四拜),尊者跪下,扶少者起,尊者不答拜,两人相揖而退。注意异性不扶。

7、凡递送、接受物品,若同性间,应双手授受。如果是雨伞、剪刀之类,应将把手向着接受者。若向异性递送物品,可用盘盏、书本、扇子之类托住物品,请其自取。若手中无任何工具可用,或物品较大,则若有桌案之类干净地方,可以放下,请其自取。如无桌案,或无干净地方,则自己持一端,请对方持另一端接过。若贵重物品,则以稳妥为要。

8、凡坐立不可妨人,故与人并作,必谨束身体,不可指画,横臂摇腿。若立,不可当人过道。若他人聚谈,道路虽窄,不得从中穿行。他人于我不便,当恭敬言之。

9、若众人同行,需有人照看前后,虽与人谈论,不可掉队太远。若幼者同行,需命专人看护。若非熟人或在异地,先期应讲明目的、路线,告知领队电话,并应命熟悉者前导后殿,随时检点人数,以防疏漏。若人数甚多,应提前组队。若有妇女儿童或老人体弱者,应特加留心。

10、凡共事,应先期排好日程,公布聚会时刻及分工,失期者有所罚。凡与人共事,虽义工、老友、临时帮衬,应有礼金,丰减随事而定,需令知之,然后失期懈怠者可得而罚,而勤快之士有所乐。

11、今人婚丧庆吊,必多礼金,君子当有所节制。若自为主人,不妨张贴告示,礼金一概不受,或仅以AA制聚餐为准,多余财物一律奉还(毕竟主人付出更多)。亦可仿照古制,客人富贵的无妨收受,中等之家则要从简,贫寒之家理当推却。若君子贺人,如身为当地尊长,则理当带头节俭,可提前与主人相约,以彰主人美德。若身为平辈、晚辈,诸事无求于主人及邻里者,则称家有无可也。若身在卑微,必须主人提携,或邻里关照者,则唯从俗而已。

12、与朋友家人当有定期聚会,以免生分。同学、同事、亲戚,如有顽劣之辈,理当疏远,不在此列。但非顽劣之辈,便当定期有所往来。

13、人应当有朋友,盖切磋砥砺之谓也。一则自己有什么信念理想,应有朋友可以投契。一则自己有什么困顿展望,须有朋友援手。所以称为朋友的,便是自信可以托付之人,有什么事不怕对他说,不用担心他厌倦嫌弃。现在人情疏远,许多人有交际技巧,但却没朋友,那么我建议大家留心身边的忠厚之人。如果他和自己处事理念相近,那么自己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要帮忙,不妨坦然相告,一来一往多了,就会成为朋友。

14、女士应首先学会保护自己。女性的礼仪责任是自修和齐家,即便是职业女性,会计当就可以了。女性应当好学,也可以有社会交际,但必须更加谨慎,不要独自夜行,不要在外饮酒,不要在不熟悉的人家里留宿,不要到陌生地方与人见面,不要乘坐不正规的交通工具,要注意交通工具的路线和时间,提前安排好行程,不要和不熟悉的人去隐秘场所。不必刻意交际,或被人挟持去参加团体活动,要有拒绝的勇气,有闺蜜更重要。如果一些应酬推辞不掉,应当让人知道自己的顾虑,不要掩饰自己的谨慎,要坚持原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