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菩萨”“鸡哔罗汉”,博物馆里的那些“显眼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微信无语表情包是哪个 “无语菩萨”“鸡哔罗汉”,博物馆里的那些“显眼包”

“无语菩萨”“鸡哔罗汉”,博物馆里的那些“显眼包”

2024-07-11 13: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最近,在表情包界最火爆的莫过于“无语菩萨”了,与之类似的文物表情包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文物表情包火出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这个暑假,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各大博物馆中一些神态生动、富有喜感的文物,再次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被网友戏称为“博物馆里的显眼包”。

  丨十八罗汉,个个都是“显眼包”

▲“无语菩萨”。(图片来自“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无语菩萨”实则为“沉思罗汉”,是瓷器艺术大师曾龙升所作《釉下加彩十八罗汉塑像》中的一件,现藏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曾龙升是景德镇瓷雕艺术的一代宗师,作品手法精巧,形象传神。他所创作的这尊“沉思罗汉”就以极为生动、风趣的“沉思形象”受到了无数年轻人的喜爱。不过,估计他自己也不会想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年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喜爱有了新的思考和方向,也让这件作品有了不一样的表达。

  其实,博物馆中许多罗汉塑像表情都很生动,是成为火爆网络的表情包潜力股。

  在“无语菩萨”旁边,有一尊“鸡哔你”罗汉陶瓷塑像也十分受欢迎,它与“无语佛”共同构成了一种“对你无语,要哔哔你”的幽默感,被网友称为“鸡哔罗汉”。这尊伏虎罗汉像面部表情十分搞怪、风趣,乍看之下有一种宠你又看不惯你的傲娇错觉。细看之后,这种错觉更明显了,令人心生欢喜。

  如今,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蹭”着表情包们的热度,已经一跃成为景德镇的“网红打卡点”了。

  丨当博物馆充满“网感”

▲5月16日,在吉林省博物院,市民在参观。(图片来自中新社)

  其实“文物表情包”并不算是新生事物,每有新的表情包出现,总会在网络上掀起一波关注和点赞。这些“显眼包”之所以受宠,不但因为充满趣味,能够与人们的生活、语言、心情很贴近,而且更有文化内涵,让过去严肃的文物有了温度,打开了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新视角。

  文物表情包依托于丰富的文物资源素材,不仅把准了网民的关注点和喜爱度,更夸张表现出文物的特点与内涵。它的出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网络文化联系在一起,用网络图文重塑传统表达,进一步拉近了文物与人们的距离。一些博物馆还会利用社交媒体作为宣传展示的窗口,积极“圈粉”年轻人。他们频频制作出圈的“文物表情包”,还常常与粉丝互动。具有“网感”的博物馆拉进了自身与“Z世代”的距离,也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线下博物馆。

  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看来,当代的中国年轻人富足、感性、探索、爱国……这些特征让不少博物馆开始探索把传统展览和流行要素结合起来,用现代创意呈现历史文明。

  丨“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8月13日,暑假期间,许多小朋友来到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参观游览,学习知识,丰富暑期生活。(图片来自中新社)

  进入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河南博物院几乎天天满员,观众每天在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山东博物馆近日接待量均在1万人次以上,大幅超过上半年平均每日5700余人次的接待量;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自6月10日开幕后,短短一个多月吸引观众逾40万人次……

  这些观众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不论是线下打卡展览,还是线上云逛博物馆,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许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是为了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给自己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不少年轻人被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所触动,获得了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

  年轻人热衷于逛博物馆,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他们对古人的生活方式、古时的生活图景、古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华文明的起源等怀有旺盛的求知欲。这些都促使他们走进博物馆,自觉地去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完)

  综合中新网、光明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等

  编辑:周佳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