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摄到手冲到放弃:胶片入门指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徕卡胶片机最好的选择 从拍摄到手冲到放弃:胶片入门指南

从拍摄到手冲到放弃:胶片入门指南

2024-04-13 04: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主要是介绍玩胶片从相机到拍摄到冲洗到扫描的流程,请注意目标读者为有一定图片影像经验并有时间或经济实力来试错大量胶卷和相机的人。

我觉得看这文章的人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学生或刚工作的人有了闲钱或时间想试试胶片、一种就是从自己爷爷奶奶那里莫名其妙搞来一个老胶片相机、还有一种是感觉胶片现在回光返照,实际活不长了,想在小规格胶片完全变成历史前体验一下这个媒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为娱乐而接触胶卷不需要天天想什么镜头素质机身性能色彩准确性。想评论“自己冲扫颜色不准”、“佐尔基4不如徕卡M6,徕卡更可靠,应该买徕卡”、“国产镜头边缘画质太糊,还是得买原厂Noctilux”、“过期胶卷画质没保证,不值” 的还请找个茅厕,把你那可怜可悲可恶的自尊淹在屎里。

对于大多数人,胶片的乐趣不在于追求极致画质(虽然现在单张极致画质的确还是大画幅胶片),而在于参与感。相比数字摄影,胶片摄影从挑选底片到拍摄到冲洗到扫描放大的整个流程都能被控制,摄影者在每个步骤中都能加入自己的主观喜好,因此看到最终图象时通常有一种超越数字图像的亲昵与成就感。

因为内容比较多,难免有遗漏或打错的地方,如果有问题欢迎指出。作者作为跟数字和模拟图像长时间打交道的人,一些地方会很容易陷入专家盲区,讲一些对于读者来说不明所以的东西,不清楚的词汇或希望更详细介绍的部分也可以说,我会尽力补全或修正。

因为很多内容有互相引用或互为前提 (prerequisite)的情况,考虑通顺性,本文主要按照拍摄顺序降解。比如个别旁轴相机装胶卷的方式很奇特,那这个方式在旁轴相机介绍里只会简要提到,在胶卷装载部分才会详细介绍。这个顺序下,即使对相机没什么了解的读者应该也可以一步一步了解胶片,了解相机,完成胶卷装载和拍摄。但这个顺序也会导致读者在看到一些词时完全不明白其含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担心,那个词可能只是说明引用,下文应该会有更详细的解释。

如果你是小红书来的,或看到自己鸽鸽在哪个广告里拿了个胶片相机,然后眼红也想跟着入,那很遗憾,本文不是你能看懂的东西,你那相机就算买了也是两周再上闲鱼的命。Windows平台请点右上叉号,Mac点左上红色图标,移动端点左上或底部工具栏返回。

本文不介绍4x5 8x10等大画幅或6x12 6x17等特殊比例,有时间精力和金钱搞这些东西的人不在本文目标读者范围内,同理不讲放大。知乎上我已经多次因为中文翻译的不准确被批评了,所以本文我放弃了对外语进行翻译,如果有拿不准的词我就一律用英语(或其他词源语言)了。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转载时请保留原文,不要删删减减搞什么重述把戏。

1. 胶卷

当前市场依然能买到所有胶卷格式,只考虑still image不考虑motion picture卷,包括(按数字大小排序)110、116、120、126、127、135、220、620、828 和 APS,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已经半死不活或者完全停产了,只有过期胶卷在售。因此这里仅介绍常见且仍然被生产销售的三种格式:135、120、以及110。

通常说的胶卷都是负片,即冲洗出的色彩是和人眼看的相反的。

左为负片直接看起来的效果,右为软件中反转颜色

也有胶片直接冲洗结果和人眼看到的类似,即反转片,这种会在下文E6流程章节介绍。

注意胶片是有正反面的,比较光滑的那面是保护层,相对粗糙的则是乳胶 (emulsion)面,记录图片的银盐就在乳胶面上。

图片来自benjaminjaffe.net

关于胶片格式:

1.1 135

135又称35mm胶卷,这个35指胶卷宽35mm。对于常见的标准135(也就是全画幅),其图片区域大小为36mm x 24mm

135胶卷。图片来自etsy.com

现在比较常见的价格大小重量等都比较亲民的胶片机基本都是使用135胶卷的,比如佳能AE-1、尼康F2、徕卡M3(嗷等等徕卡135的价格并不亲民)。

一卷135能拍8-36张不等,具体看盒子上的标识,比如 "36EXP"就代表能拍36张,exp即exposure,曝光的意思。不过因为这个36不包括片头和片尾,如果省着用,大多数36exp的胶卷实际能拍38张以上。

其实126和828格式也使用35mm胶卷,即宽35mm的胶卷,但具体细节有轻微不同。126胶卷的胶卷孔 (sprocket)非常稀疏而且只在一边有,因此图片纵向利用率比标准135的24mm要高,有26mm(所以叫126)。828的胶卷孔更少,图片区域是40mm x 28mm,但每卷只能拍8张,所以叫828。828和126基本全面停产了,除此以外,不介绍这两种格式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126和828相机多是自动傻瓜相机,长得没什么特点,也没有多少玩法,所以显得没啥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电影仍然有很多在使用35mm胶卷,因为格式一致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摄影为了省钱也会使用电影用35mm胶卷,相关内容会在下文ECN-2处理过程部分讲解。

1.2 120

120就进入了中画幅 (Medium format)领域,中画幅胶卷没有35mm那样的小罐子,是直接卷起来的一条(下图左侧):

图片来自shootitwithfilm.com

120也没有135的孔 (sprocket/perforation),纵向利用率更高:

上为135,下为120。图片来自lomokev.com

这个大小差异也决定了120有着更细腻的画面和更优秀的画质。

120胶片另有一层纸,叫backing paper,开头是品牌标识,并切成楔形方便插进卷轴(使用方法会在后文相机装卸胶卷部分细说),后面通常还会有一些标记当前帧的记号:

图片来自petapixel.com

这些记号的位置和数值有约定成俗的规则,对应不同格式的相机。关于更多120 backing paper的内容可以看 2.6 相机装卸胶卷一小节,以及petapixel的文章 :

A Photography Tattoo Based on 120 Film Backing Paper Designs

不同于135相机,120相机虽然使用同样的胶卷,拍摄的格式有很大不同。比如PENTAX 645拍的每张大概6 x 4.5cm、禄来双反很多是6 x 6cm的方块、玛米亚RB67和RZ67是6 x 7cm、富士GW有6 x 9cm。

实际的图片区域考虑边界不是真的6cm,而是略微小一点儿,但比35mm还是大至少两倍,对比如下:

黑色是135,青色是120的不同格式,红色是110

120还有个哥叫220,其和120是一样的胶卷,但是比120长一倍,因此每卷能多拍一倍的片。需要注意的是220虽然也有backing paper,但只在卷头和卷尾有,中间是赤裸的底片,因此直接放在120相机上可能会因为机身背面的检查孔而漏光。

120和135同款胶卷每卷价格是差不多的,因为120每卷能拍的张数少,每张价格贵些。但因为120面积大,算单位面积价格时,120反倒更实惠。关于价格可以查看我另一篇文:

Anon:拍立得与胶片面积/价格对比1.3 110

考虑Lomo依然在做110胶卷,我觉得可以把110也加进来,110胶卷长得很像两个连在一起的弹鼓:

图片来自维基

未使用时胶片在实心的那一边,随着拍摄逐渐移入有洞的那侧。得益于胶卷体积,110相机通常很小巧,而且长得很有风味:

图片来自camera-wiki.org

上图可能看不出来,但这种110相机长宽其实和手机差不多而且更窄,颇有间谍相机的感觉:

图片来自clickamericana.com1.4 ASA/ISO

ASA/ISO代表胶卷的感光度,数值越高对光线越敏感,同光圈下达到同样曝光需要的快门速度也就越短,因此高ISO胶卷有时也叫高速卷,低ISO胶卷叫低速/慢速卷(镜头也有类似的概念,大光圈经常被叫做快速镜头 (fast lens),大于f1的则是超快 (ultra-fast)镜头)。

不同于数码相机,胶片摄影中感光度不能随便调,每卷胶卷的感光都是恒定的,因此在选胶卷放进相机前,先想好自己要拍什么

现在比较常见的ISO大概在50-800之间。

50 ISO 基本就是为大太阳天准备的,比如CineStill 50D、Ilford Pan F Plus 50、Fuji Vel…哎等等这个死了……

100 ISO 比 50 的感光度高一档 (档的概念会在后面曝光部分详述),因此稍微灵活一些。晴天阴天室外没问题,室内的话有个50 f/1.8大光圈也勉强能行。比较常见的有柯达Ektar 100彩色负片、Ektachrome E100彩色正片、Kentmere 100黑白等。

200 ISO 比100再高一档,更加灵活了,基本室内外通吃,柯达金 (Kodak Gold)和富士都有常见且便宜的200彩色负片胶卷 。

400 ISO 就是万金油,上得了澡堂下得了闺房,最著名的莫过于Portra 400,俗称炮塔400。富士本来还有Pro 400H 跟炮塔不相上下但更便宜,现在被砍了,处于逐渐灭绝状态,如果读者手快,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去淘宝咸鱼可能还能抢到一两卷。

800 ISO 进入了高速夜光卷的领域,代表为CineStill 800T,结合大光圈能在夜里手持拍摄(但也比较有限,对比现代数码相机夜间ISO动不动飙升到128000)。

除此之外向上向下都还有其他各种感光度。高的如Kodak T-Max P3200,低的如Super Positive Black and White .8 (零点八的ISO)。

1.5 缩写

既然提到了一堆胶卷名字就顺带说一下各种名字中的一些缩写。

CineStill和柯达Vision 3的胶卷多带有T和D,其中T代表tungsten,钨丝灯;D代表Daylight[1],日光。CineStill的这样叫是因为其本质是Vision 3电影卷,50D就是Kodak Vision 3 5203,原ISO 50,日光白平衡;400D是5207,原ISO 250,日光平衡;800T是5219,原ISO 500,钨丝灯白平衡。

Ilford胶卷很多带有一个"Pan",这个pan是Panchromatic的意思,表示胶卷对可见光谱所有波长都敏感,因此结果基本就是彩色片的灰度版本。

同样的,有Pan就有Ortho,如Ilford Ortho。这个Ortho即orthochromatic,百度翻译叫“正色”。orthochromatic胶片对蓝绿和紫外线敏感但对红光不敏感(所谓的暗房红灯就是为黑白放大和orthochromatic胶片准备的)。

柯达T-Max的T指的是 "Tabular-grain",扁平颗粒的意思,指一种特定的胶卷卤化银颗粒加工。因为比普通结晶更扁和大,在不显著增加颗粒感的同时能大幅提升感光度,所以T-Max和Ilford Delta能出3200 的高ISO。

2. 相机与拍摄

胶片相机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有成千个机型(不夸张),完全枚举或分类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只能介绍些常见的类型以及操作。

2.1 机身总览

简单来说,如果追求功能和易用,那最合适的机身其实是佳能早期EOS胶片机和尼康同类的如F100等电子胶片相机。这些相机长得和现代单反基本一摸一样,而且能用现代镜头,操作和现代数码单反一致,唯一区别就是后边没有彩色液晶显示屏。

佳能EOS-1N,实打实的胶片机。图片来自ebay.com

这类相机缺点也比较明显:外观上其审美处于一种数字时代和机械时代之间的奇怪过度,没有数码的能力却有超越数码的体积和重量,属于傻大黑的类型,有些还非常贵,足够买一个现代无反相机了。

如果是颜值党追求时尚,那佳能AE-1尼康F2 FM2等就很好,价格上加镜头也就一两千、长得好看、有一定的自动能力、新手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其他厂的外观上也大同小异(我曾把一个坏了的佳能AL1和一个宾得K1000一起放在桌子上,来我公寓的朋友问为啥我会买俩一样的相机。相机这东西对于外人真的是看不出区别来……)。

俺的AE1(电池门缺了一小块儿),基本上每个用胶卷的人都有一个AE1或一个AE1P

如果有长期把玩或收藏的打算,还是全机械相机更推荐一些(或者至少支持在无电池的情况下全手动操作)。手动测光可能麻烦一点儿但并不会显著影响效率(现在玩胶片的也不讲究效率),电子测光或电子控制快门虽然方便,但一旦损坏基本修不了。

电子砖比如备受瞩目令无数人垂涎三尺的Hasselblad XPan,35mm全景独此一家,但坏了就(基本上)完全修不了,变成了一块花了自己几万块钱的摆设。

XPan。图片来自hasselblad.com

至于判断自己是否将在入坑胶卷或摄影后着迷,我觉得这也不存在什么“尝试”。几乎所有人在入坑某件事前都潜意识的知道自己这个尝试会不会发展成爱好或狂热,但因为各种原因不敢直面接受,用维达的话说: "Search your feelings, you know it to be true"。

胶片相机的机身根据取景方式和胶片格式可以分成好几种,按取景格式来说能分为

2.2 旁轴 (Rangefinder)

Rangefinder这个单词本身的意思是测距仪,只有在说相机的时候rangefinder camera才表示中文语境里的“旁轴相机”。

测距仪表示的是旁轴相机的对焦方式,通过双目视觉 (binocular vision)的原理来检查对焦距离,用初中数学的语言说就是“知道两角大小和中间连线长度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这个设计会在后文 2.9 对焦 部分详解。

旁轴的取景器通常位于相机左上角,是一个单独的窗口。这个设计为旁轴相机带来了诸多优点:

旁轴相机不需要反射镜,机身因此可以做的比单反薄、轻、小。依旧是因为没有反射镜,旁轴镜头的后组能搞到离胶片平面很近的位置上,使得应用于旁轴相机的超广角镜头更容易设计制造。使用广角和普通视角的镜头时,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比单反准确且容易。单反在接上了一个超广角镜头后,取景器视角极其广阔,难以有效检查对焦。旁轴因为取景器内视角不变,不会受到广角镜头的视角影响,依然能准确对焦(这个解释起来很玄学,但一上手立刻就能明白)。装逼利器。有钱的买个徕卡 Voigtlander Bessa,没钱的买个费德 (FED/ФЭД) 佐尔基 (Zorki/Зоркий ) ,加个测光表,文青拉满。

但旁轴同时也有缺点:

旁轴取景器会带来视差 (Parallax),即取景窗口内看到的东西和实际相机拍到的不一样,对焦距离越近,这个现象越显著,旁轴也因此无法进行微距摄影超长焦难以对焦。优点部分说了广角和普通视角下旁轴有对焦优势,但这个优势一到长焦就变成了劣势,因为长焦视角太小,在取景器内很难辨识。完全分离了取景器和镜头,即便是镜头盖还盖着也可能意识不到。

总的来说旁轴适合搭配等效80mm以下的镜头(28、35、40、50、80算是比较适合旁轴的几个焦段),使用上尤其适合旅游纪实和扫街。

上图是我的佐尔基旁轴相机之一,和iPhone SE一个长宽,稍微厚一点,镜头收回后可以轻松塞进普通口袋里。

旁轴的设计也带来一些非常奇特的现象,比如测距窗口的距离会影响对焦精度,就是上图中的取景方框和金圈测距窗口之间的距离。

举个例子:

上图中徕卡M系取景器(红色)和对焦测距窗(绿色)间距较远,而Rollei 35 RF为了节省空间,把二者压缩到了中间。

测距窗距离短的相机有对焦劣势,在拍中距离目标时更容易跑焦,即取景器中看起来好像对上焦了,但实际上没有。搭配f/3.5 f/2.8之类的镜头,普通使用时这个跑焦是没啥问题的,因为民用胶卷有效扫描分辨率基本保持在10MP以下,景深其实是挺大的。但在使用超快镜头,比如那些50mm f/0.95时,这个跑焦就会开始变得明显,而且超过3米基本就无法判断是否合焦了。因此,如果打算在Bessa R2之类的相机上用0.95镜头时,可以考虑使用三脚架,并多花点时间检查对焦。

顺便再说一句,国产厂商有不少徕卡M口镜头,在焦距、光圈、外观与徕卡原厂几乎相同的情况下便宜了十几倍。缺点肯定有,需要自己调对焦、边缘画质不好、逆光情况下有很大的炫光,尤其是veiling glare。但这个价格,要什么自行车,整体是很推荐的。

2.3.1 巴纳克 (Barnack)

最早的135相机是Oskar Barnack 发明的,也就是原初徕卡相机。特点是移除底板装片、旋钮过片、先上弦再调速,类似设计的相机在国内经常被叫做巴纳克相机,即Barnack。

考虑徕卡III和其一众仿制品巴纳克相机是最小最便携的135相机,功能已经和后来的相机一样齐全了,是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徕卡,同时长得还很骚,这里值得单独拉出来说一下(考虑以下内容略微超纲,这一小节建议先跳过,看完其他部分再回来)。

巴纳克类相机使用打开底部的方式来装胶卷,一般在相机底有一个旋钮。徕卡和一部分苏联仿制机子不用英语open close,只有德语,zu是关,auf是开,没写字的遵循右手法则。

旋转到auf就能移除底盖,打开胶卷仓:

上图右侧能看到一个片轴,这个小东西能取出来,把胶卷一段插在这个片轴里,然后再连着胶卷一起塞回相机(早期徕卡M,比如M2 M3,也需要这样取出来装卷)。

但是吧,因为快门帘幕设计的问题,巴纳克的胶卷需要预先裁剪才能安装:

这个裁剪是因为巴纳克底片被压得很紧,不裁切的话胶片上部可能会卡在底片框上,后果可能造成胶片轻微扭曲,但重则会导致胶片切进布帘和过片机构,直接报废整个相机。不过目前来看,即使不裁切,真的出问题的人也很少,所以如果情况不允许来不及裁切胶卷,读者大可去碰碰运气,反正真中奖了维修费我不出。

(徕卡后来的M系虽然装卷机构没什么变化,但机身额外多了个翻盖,装卷时翻出,装入后翻下、压紧胶卷,因此装载时就不再需要考虑底片切进快门的问题了)

裁切后胶卷和片轴一起塞进相机:

装入后建议快门调到B门,取下镜头,在按着快门时观察内部,保证底片正常,没有卷曲或卡壳:

上图底片边缘能看到两个小白点,这也是巴纳克的特点之一:因为设计时的135格式大小和现在略微不同,在巴纳克相机上使用现代135时,图片区域可能会露出一点儿底片孔。

巴纳克相机建议先上弦再调快门,在上弦前调整快门有导致机械故障的风险。正经的徕卡II和III好些,目前没有见到过因为顺序问题带来相机故障的案例,但诸多苏联仿徕卡相机用户都声称有因为上弦顺序报废整个相机的经历。

每次按下快门后,胶卷前进也不是靠把手,而是机身右侧的旋钮。

当右侧旋钮转不动时就代表胶卷到底了,调制回放模式(一般是旋转快门底下的桶或一个小拨杆),左侧的那个旋钮可以拔起:

不断旋转这个旋钮即可收回胶卷。

此外,巴纳克相机因为设计时间极其久远,当时ISO100都能算是高速卷,所以并不太适合使用现代ISO200或更高感的胶卷,真的用了高速卷很容易发现相机快门布帘漏光:

上图是比较极端的漏光,还很明显是背部漏光,得天时地利人和才能遇见这样的极端情况,但觉得比较有意思所以放上来了(漏光也不是每张都有,只有在胶卷感光度、快门速度、场景光比、手指位置都恰到好处的时候才会出现)。

总的来说,如果读者能忍受对焦取景分离,还需要手动测光的话,巴纳克相机其实是个非常优秀的选择,比华为手机小、比华为手机漂亮、还比华为手机诚实,非常适合日常携带记录生活。

2.3 单反 (Single-lens Reflex)

全称单镜头反射相机,顾名思义只有一个镜头,镜头中看到的东西通过一个镜子向上反射到给人看的取景器里,这个取景器可以是腰平也可以是棱镜。( 腰平是说waist-level,即“齐腰的高度”,通过一个屏幕显示图像,让人能从上往下不需要贴着相机就能看到图)

单反的优点有:

所见即所得,不需要像旁轴或双反那样考虑视差或镜头跟取景不一致的情况。测光多使用TTL,全称Through-the-lens,字面翻译“通过镜头”。TTL指的是相机的测光是以通过镜头的光线为准,而非通过机身其他地方的独立测光计来完成 。这保证了测光结果和最终图像一致,不会出现测光点和镜头受光不同的情况。几乎所有能测光的单反都是TTL形式,包括现代数码单反。中长焦镜头方便对焦,适合工作需求和严肃摄影。单反的结构决定了其适合做可更换镜头相机,佳能尼康美能达等都有大量优质且廉价的可更换镜头单反相机以其同样优质廉价并无比庞大的镜头群。

同样也有缺点:

反射板和棱镜带来了额外的体积重量,单反不得不造的更大更厚更重。按下快门时镜子上翻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抖动影响成像(很多专业机和中画幅因此有mirror up功能,把快门和反光板分开控制)。一些相机为了成本和体积,缩小了棱镜,取景器显示不了100%的胶片图像区域,取景器透过棱镜看到的因此比实际照片更窄小。尼康FM2单反。图片来自亚马逊

反光板设计也使得一部分单反在数码时代前夕走向了模块化的道路,比如佳能F1 NF1、尼康、玛米亚67、哈苏500等。

模块化相机多可以将相机根据功能分成几个能更换的区域,包括镜头、机身本体、后背(片仓)、取景器。可更换镜头不用说,可更换后背能让用户直接在几种不同的胶卷或格式间切换,比如6x6换成6x45,还有自动过片后背等更智能的选项;取景器多为腰平和棱镜,一些棱镜取景器自带AE,能提供测光。模块化设计因此能根据用途和场合变化,非常灵活。

2.4 双反 (Twin-lens Reflex)

双镜头反射像机,用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下面的用于拍照。

优点方面:

双反的反射镜不需要转动,因此没有单反的复杂机构。大多数双反不使用焦平面快门 (Focal-plane shutter),而使用镜间快门 (leaf shutter),声音比较小。双反除非魔改,不然都是腰平取景,照相因而不需要把相机怼到脸上。外形复古骚气

双反缺点也很明显:

两个镜头显然增加了制造成本,如果其中一个镜头出现了问题,比如对焦不一致,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意识到。缺乏可更换镜头的机器,除了玛米亚外几乎所有双反都是固定镜头。相机挂脖子上的话,长期使用腰平容易伤颈椎双反典型Yashica Mat 124。图片来自lomography.com

(严格来说view camera也是一种取景方式,但因为这个方式几乎只有大画幅,考虑目标读者,这里不在介绍)

加上胶卷格式举几个例子:

135旁轴徕卡就是135旁轴出名,M系胶卷机都是旁轴。同时,因为旁轴中文定义上指一切不需要反射镜,取景器指向与镜头平行的相机,很多傻瓜135相机也算是旁轴,包括一些固定100快门、除了胶卷前进外几乎什么功能都没有的纯机械傻瓜PS相机(Point-and-shoot,直译“瞄准并拍摄”,指不需要手动调整曝光或对焦的简易相机)。

炫酷的尼康S3旁轴相机。图片来自kenrockwell.com

135单反佳能和尼康在胶卷时代出过很多经典单反,比如佳能AE1、A1、T70,尼康F2、FE等,Minolta、Vivitar、Olympus、Pentax等厂商在那个时期也有大量优秀相机,更别提各种小厂的奇异相机了。135单反因为价格便宜、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很适合入门。

佳能NF1,带自动过片器。图片来自kenrockwell.com

120旁轴120旁轴基本就俩大头:玛米亚7和富士G系(现在你知道富士GFX的那个G是哪儿来的了)。因为底片大小的原因,120旁轴在体积上的优势极为明显,Fuji GA645甚至小到可以叠起来放进口袋。但这类旁轴的黄斑对焦通常很蛋疼,在缺乏对比的环境下很难快速准确的调整,更适合风景和摆拍。

富士GW690III。图片来自photojottings.com

120单反因为胶片大,120相机通常都有不俗的大小体积和重量。哈苏500 玛米亚RB RZ等箱式相机虽然看起来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单反,但因为是一个镜头而且靠反光板取景,在原理上就是单反相机。很多箱式120单反都是模块化设计,能更换后背、镜头、取景器。120后背就是盛放胶卷的地方,经常有不同的格式,比如玛米亚RB有6x7、6x4.5格式,还有宝丽来和Instax格式(淘宝跑焦熊),同时后背自带遮光板(俗称豆腐刀)。一些玛米亚和哈苏还可以接现代数字后背,变身中画幅数字相机。120取景器主要就是腰平和棱镜取景。腰平方便看,但左右是反过来的,因此构图会有些麻烦;棱镜取景器把左右也纠正了,而且一些棱镜取景器自带测光,但加上那巨大的实心玻璃,这东西是真的沉

哈苏500C/M,带腰平取景器。图片来自uniquephoto.com

120双反国内最亲民120双反莫过于海鸥,国际上则是雅西卡,雅西卡形象基本上是双反的代言人。大多数双反的镜头都是固定的,但玛米亚出过C330等可更换镜头的双反(大小和重量也都很出众)。

国产海鸥双反。图片来自lomography.com

120和135其实还有柯达蔡司的一堆皮腔折叠相机,这些相机看起来非常炫酷,回头率百分百,但没有任何自动功能,取景器大多不与对焦联动,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因为生产时代早,快门速度大多很捉急,经常需要三脚架快门线长曝光或ND减光镜,因而不适合初学者。

至于前文提到的110,这东西基本上只有旁轴,单反也就Minolta一个。

现在胶片机中PS机非常火,一堆人因为自己哪个偶像在什么采访里拿了个contax就颅内高潮,纷纷跟风找contax等傻瓜相机。

本文我是一点儿都不想介绍PS相机,这东西本身的卖点就是什么都不需要知道,傻子一样按快门就行了,那还花时间看几万字的教程干啥子?而且多亏那些网红明星,contax本来一德国地摊货,现在价格能跟徕卡平起平坐。徕卡再说品牌溢价,起码还有个耐操便修金属机身和专业玩家群。Contax那算啥?纯纯的智商税。

2.5 镜头

胶卷相机的镜头和现代数字相机镜头的差别主要在光圈控制上,因为机身和镜头之间没有数字信息传输,镜头里也没有磁控光圈,很多胶片机的光圈是通过机械结构和机身沟通的。

一部分相机使用镜间快门 (leaf shutter),即快门不是在胶片平面前,而是在镜头里,这类镜头还会有快门速度控制,同样是通过机械结构来与机身耦合。

这些机械结构多表现为镜头后的金属突起或卡槽,在更换镜头时需要注意这些突起的位置,一些镜头会出现位置不对插不上的情况。

以mamiya为例,RB76系镜头背后有两个金属针,控制快门和光圈。每次按下快门后都需要按机身的拨杆再上弦,此时这两个针会作为媒介把镜间快门也上弦,只有在上弦后才能把镜头取下来。

就是上图这两个金属针。图片来自ebay.com

但取下的镜头如果长期不用,上弦状态会损害弹簧,影响快门速度准确性,所以镜头取下后需要再手动释放快门。

释放后虽然保护快门,也使得这个镜头没法再直接被安在机身上,此时又需要再手动把两个金属针拨回上弦位置,才能把镜头安回去…… (哈苏V口镜头也是一样,只不过不是金属针,而是一个旋钮)

入门摄影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即便光圈调到最小,现代数字相机取景预览时的镜头也会使用最大光圈[2],只有按下快门时,镜头光圈才会收缩到指定大小(或按下“景深预览”)。

这个功能继承自胶片时代,是为了最大化进光、保证取景器明暗一致、方便自动对焦。

单反胶片机的手动镜头也是一样,转动镜头的光圈环并不会直接更改光圈,只有按下快门和景深预览时光圈才会收缩到指定大小(注意这个仅限单反,旁轴因为取景不是ttl,镜头设计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在很多单反镜头的光圈环上,除了数值外,经常还有一个额外的自动光圈。以佳能FD 50 f/1.8为例:

图片来自pointsinfocus.com

上图能看见,光圈环从1.8到22,但后边还有一个绿色的“A”,这个A就是Auto,自动光圈。

当光圈调到A时,相机会根据测光结果自动选择最合适的光圈大小。但是,这个功能仅限于有快门优先或程序自动的相机机身,对于AV1之类只有光圈优先的机身,A档是不能用的。对于没有快门优先和程序自动的相机,如果一个镜头被调到了A档,那这个镜头很可能根本没法被安在机身上,只有光圈调到数值部分才能被装到机身上。

上图同时也能看见景深参考。

// TODO DoF calculation

很多人一说镜头就是什么锐度德味奶化,诸君不要在意这些键摄。胶片时代的镜头光学素质其实并不比现代镜头差多少,而且因为能使用一些现在被禁止了的材料,有时还能出现超越时代的图像质量。

明明光学技术更先进了,为什么还有摄影师推荐购买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前的老镜头?

但老镜头的镀膜是的确没有现代科技这么猛(这也是为什么老镜头设计大多数在3-8片、4组以下的原因之一),因此抗炫光能力通常很弱,在直面强光的时候经常有各种夸张的效果,如果和过期胶片结合,效果就更炸裂了(国产镜头因为镀膜技术也经常出现逆光时强烈炫光)。

胶片是03年的过期片

上图来自佳能FD 50 1.8,车身高光能看到明显的炫光。

上图腾龙17mm f/3.5,这还算表现优秀的镜头。

炫光在便宜镜头上会更明显,比如Lomography Diana的塑料镜头:

这场景实际上不过是一只放在台灯前的惨叫鸡:

上图是Yashica Electro 35的自带镜头拍的,比Diana强了不知道多少,但还是能看见左侧的一点炫光。

购买或选择镜头时,诚然状态越新越好,但镜头元素成色对最终质量的影响其实并不是那么大。比如看下面这张图[3]:

拍下这图的镜头长这样:

一般来说,镜头上的个别刮痕对成像影响很小,除非大面积摩擦痕迹或大面积的霉,最终成像几乎不受影响。但是一个外表完美镜片没霉没刮没尘的老镜头价格通常比其略有瑕疵的同类高出很多,所以如果不想扼杀钱包的未来,选一些带点儿尘埃刮痕的镜头也未尝不可。

虽然和本文无关但此处还是想提一下。一些古老的镜头是为orthochromatic底片准备的,本身没有考虑红光波段。这导致后来panchromatic底片出现后,这类镜头的CA[4]会十分明显,导致成片显得模糊(即使底片是黑白)。这一时期同时还开始出现有声电影,迫使帧率从16提升到24,进光需求增大,镜头总是需要全开。这个问题随着后来各种双高斯变体的出现逐渐得到改善,Cooke Panchro的panchro意思就是panchromatic。本文没有提这类镜头的原因是Ultra Speed Panchro是1927年的事,第一个135相机虽然早在1913就出现了,但现在能买最早也只是1933年的leica III,读者应该是不可能接触到Panchro之前的镜头的。

2.6 相机装卸胶卷

110格式直接把弹夹放进去就好,120和135则需要一点儿技巧。

对于135单反,大多数相机在机顶左侧(当镜头超前时)都有一个小转盘:

这个东西可以被拔起来:

用力提到最顶上就会打开胶卷仓:

每次按下快门后,转动拉动胶片前进杆,胶卷从上图左侧进入右侧。

在拍摄完后,再拔起转盘,顺时针旋转就会将曝光的胶卷重新拉进胶卷罐里。

在片头脱离右侧片轴时,把手会有一下明显的震动,此时就可以使劲提起转盘,打开胶卷仓(建议此时拔起的原因是因为此时胶卷没有完全被收到筒里,还有个头留在外面,这样冲的时候省事)。

对于底部开合的机子,还有一些相机靠一个非常小的提拉把手开启胶卷仓:

把指甲捅进去然后拉起:

开启后就是和单反一样的装卷方法。

120奇特一些,有两个放片轴的地方:

上图右侧是为放置未拍摄的胶片,曝光后的胶片进入左侧。

不同于135, 120的整个拍摄过程是底片从一个片轴进入另一个片轴的过程,没有135那种拍完靠转动重新转回到罐里的步骤。因此,空的120片仓也应该有一个空片轴:

// TODO 120 film loading

这个例子适用玛米亚645/67和哈苏500等相机,Pentax 67 Fuji 690等类似,但不需要这么曲折,直接把胶卷从一段拉到另一端即可。

另外,大多数小格式胶片都能被装到更大格式的相机里,比如135可以在两侧加上一个延长轴(需要另一卷135用同样的办法装起来,在另一侧接受拍完的胶卷):

然后就能被装进120相机里了。

这种办法并不完美,因为135的出片口有时会和用于稳定120底片的旋转轴撞上(在玛米亚RBRZ、哈苏、Bronica上尤为显著),过片会有明显的阻滞感,有时甚至会完全卡住。同时,因为120在胶卷进入前有大概10cm多的空白,直接用135会浪费很大一坨,最好考虑进这个问题,额外切一段已经曝光的胶卷连起来以补偿正常120的空白区域。

另一种135装120的办法是把135真的卷进120 backing paper里,做出一条真的120(虽然内里还是135),这样基本能保证使用感觉一致,只是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麻烦。

2.7 曝光与补偿

(并不是很想写这一部分,详写没人看,简写没意思……)

大多数近现代135胶片单反都带有测光和一个自动模式,因此用户并不需要全手动操作。

由于人类对物理信号刺激的反应不是线性的,摄影中对光强度的定义也因此不是线性的,Stevens's power law 中总结人对物理光强的感知是exponent为0.5的power fucntion。

简单的说,摄影中对曝光的单位描述基于stop,“档”,每档比上一档多一倍的光。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1/250秒的快门速度比1/500秒长一倍,因此多一倍的光,因此比1/500“高一档”。

大多数相机快门速度每档之间并不是严格的2倍,而是选择了比较容易记的数字,比如1 2 4 8 15 30 60 125 250 500其中8和15并不是严格的2倍,60和125也不是严格的2倍,但大差不差,更容易记。也存在1 2 5 10 25 50 100 200 400 800等不同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相机的快门旋钮都不会用1/200这种形式,而是直接标200,比如上图的XT20,这个数字越大,表示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

快门时间越短,越适合拍运动,反之则会产生运动模糊。

一般来说,不产生的模糊的最低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比如50mm镜头就适合用1/50s和更快的快门。

前文说到了f/0.95 f/1.8等东西,这些符号指光圈。

光圈f值表示的是一个焦距与entrance pupil[5]的比例,比如50mm f/2就是说entrance pupil直径25mm, \frac{25mm}{50mm} = \frac{1}{2} ,因而f/2[6]。但光通过镜头时经过的是一个有面积的圆而不是一条线,所以对比这个f值时要记住其实际上表示的是一个面积

考虑面积,计算f值之间差距的时候,应取数值的平方,f/8就是64,f/16是256,256是64的4倍,所以f/16的曝光是f/8的四分之一。因此,虽然f/8的数字部分是f/16的1/2,但其曝光是f/16的4倍,即“高了2档”

快门速度、光圈、ISO经常被叫做“曝光三角”。

对于胶片摄影,ISO/ASA是胶卷的属性,不可更改。

对于一些自动测光的相机,有时用户会希望实际曝光比测量的高或低一些。比如拍背光的人物,按照机器自身测光多会让人物欠曝而看不清,此时最好过曝2档(很多相机甚至为此专门有一个背光按钮,按下就会按过曝两档来拍),这就是一种曝光补偿。

但很多相机没有专门的曝光补偿转盘,对于这类相机,常用的法子是用ISO转盘代替。比如胶卷是ISO200,如果想要过曝两档,就可以把ISO转盘转到ISO50,相机就会认为胶卷比实际上更不敏感,因此多曝光两档。

EV

// TODO EV formula

当太阳在画面里时也需要额外考虑下自己的曝光,相机不认识太阳,因此可能会误认为图片有足够的曝光了,从而使图片其他地方欠曝。

顺便,太阳光在图片边缘时可能留下痕迹:

上图能看到右侧图像边缘的炫光超出了边框,太阳的力量(原理见下文halation)。

数码来的读者可能会尝试长曝光来做水面拉丝或建筑去人效果,但胶卷的长曝光稍微困难一些,因为其会受到reciprocity影响,出现reciprocity failure。大多数胶卷在曝光1s以上时,对光的敏感度不再是线性的,因此每档曝光的增加不再是简单的2倍关系,而是更高次幂,比如同样设置可能需要15秒来完成数字传感器上8秒的曝光。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建议查看胶卷官方data sheet,知道长曝光的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读懂文档了。

藉此也解释下读者可能经常听见的“动态范围”或“容宽”。

不管是胶片还是数码,其能记录的色彩总归是有限的。大幅简化的说:当场景暗到一定程度时,给定的曝光下图片无法记录任何有效信息,看起来就是黑色;同理当场景亮到一定程度时,图片也无法记录任何有效信息,看起来就是白色。很亮但还没亮的一片纯白、以及很暗但还没暗的一片死黑,这俩“仍有细节的最亮”和“仍有细节的最暗”之间的差距就是动态范围。

2.8 测光

了解曝光后就是测光,测光可以分为相机内置测光和外置测光。内置测光即相机机身自己就有测光功能,佳能尼康奥巴等大多数单反都带有测光,其中一些还有快门/光圈优先功能,即能够根据测光结果,自动调整光圈/快门来达到合适的曝光。

// TODO metering mode

对于快门/光圈优先,这类测光结果多在取景器内能看到:

扫描自Canon AE1 Owner's Manual

上图是AE1的取景器,AE1支持快门优先,即在设定快门后,根据测光结果计算出镜头光圈的合适值。只有在半按下快门时,AE1才会进行测光(因此电池能持续很长时间),上图标 i 的针会浮动,停在一个数值旁边,这个数值就是当前测光的推荐光圈。如果相机此时不是在手动档而是在快门优先,那在完全按下快门的瞬间,镜头光圈就会调到指定数值,完成拍摄。

注意上图虽然光圈值从1.2一直到22,并不代表镜头就真的能从1.2调到22。读者能轻松找到的相机大多带一个50mm 1.8,这个镜头只能开到1.8,就算测光结果表示需要1.2,这个镜头也干不了,按下快门硬拍就会导致1档欠曝。

光圈优先也是类似,不过上图的数字会变成2 4 8 15 30 60 125 250 500 1000,即快门速度。

还有一些相机没有直接显示建议数值的功能,但会显示当前设置是否过曝或欠曝。这类相机大多在取景器内或机身上有两个箭头或小灯:

截图自Rollei rf Hinweise zum Gebrauch

欠曝和过曝时,两个箭头/灯会有一个亮起,根据指示调节光圈或快门,当两个箭头/灯都熄灭时就是正常曝光了。

除了这两种测光显示外,一些胶片机还有其他方式来表示测光结果和建议,但总的来八九不离十。

一些相机可能没有内置的测光功能,是全手动的机器。这类相机可以根据下一章 2.9 Sunny 16来心算,也可以借助外置测光仪。

外置测光仪可以选择相对小巧的、能插在热靴/冷靴上的:

图片来自kamerastore.com

这类测光仪类似箭头测光,使用比较简单,把相机指向目标,调整测光仪上的参数直到两个箭头都不闪为止,然后把参数复制到相机上即可拍摄。还有一些有LCD屏幕,支持快门/光圈优先,也是类似的办法。

这类测光仪优点是体积小、便携、易操作。缺点是功能不全,无法点测光,难以在高对比场景工作。

更专业些的外置测光仪可以考虑专用测光仪:

图片来自precision-camera.com

价格上这东西比前者贵很多,但功能也更全。

测光仪上面的白球是用来测光的主要元件,将其放置在对象附近,设置好想要的光圈/快门优先,按下测光键即可给出读数,小球还可以转进去来模拟非直射情况下的测光结果以及纸张平面。这种用小球的测光属于入射测光 (incident metering),即根据到达目标身上的光来决定参数。

上图中的测光仪还有两个突起,这个突起是一个可以看的小型望远镜,用于反射测光 (reflective metering),即通过目标反射的光来决定参数,透过测光仪取景器看向目标,按下测光键即可给出读数。

入射测光适合布景,比如studio portrait设制打光时用于检查光强的contrast ratio。对于摄影,入射测光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问题,但在如果距离目标非常远,比如打算拍远处的风景,此时入射测光就很容易不准,应该使用反射测光。

反射测光多为点测光,只检测一个非常小的区域,保证这个区域能综合曝光到18%灰,因此对于精准控制曝光是十分有利的。但因为视角窄,不能保证其他地方的曝光程度,在大光比场景下可能只有测光区域是正常曝光的,其他地方都有偏移。

测光仪此外还有双ISO、闪光灯、多次曝光、记忆等功能,此处不再介绍。

考虑Sekonic测光仪的价格经常比一个胶片相机还贵,大部分读者应该是没什么动力买的,所以也可以用手机app平替。我个人比较喜欢iOS上的Light Meter(这玩意儿很没创意的就叫Light Meter):

这玩意儿非常直观易用,结果也很可靠,但缺点是普通版本只支持光圈优先、只有点测反射光、而且光圈最大只能开到2.8。L39和M口有很多1.4 1.2 0.95之类的大光圈镜头,用这类镜头时该app就只能用曝光补偿来近似光圈。

关于光圈,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光圈和虚化效果关系固定,但和进光关系不固定。这是因为每个镜片都会产生反射和散射,整个镜头也是如此,进入镜头的光并不是100%都会出来的,一部分被散射或反射掉了,实际出来的只有进入的一部分。

这个现象有个典型案例,佳能RF 85mm f/1.2 L USM DS,为了柔化背景特地在镜片上涂了一些ND渐变,导致实际进光几乎是T 1.8的水平。

对于大多数f/1.8以上的镜头,其透率大多在95%以上,f和t的差距并不明显。但f/0.95 f/1.1这种超大光圈(尤其是国产)透率就比较捉急,可能实际只有T 1.4左右。

2.9 Sunny 16

Sunny 16是全手动曝光摄影的一个重要指导法则,其内容也很简单易记:

在大太阳天下,拍对着太阳的人或物,光圈f/16,快门和ISO互为倒数

举个例子,如果相机中的胶卷是ISO 100,那快门就是1/100秒;如果ISO 400,快门就是1/400秒。

基于这个规则延伸,ISO 100的胶卷,如果把光圈调大到f/8,这就是额外多了2档曝光,那快门就要收缩到1/400秒(如果相机没有1/400那就1/500)。如果光圈f/4,那就是比f/16多4档,同样ISO 100的胶卷,快门需要从1/100到1/200到1/500到1/1000到1/2000秒,既ISO 100 光圈f/4 快门1/2000。

2.10 对焦

能用自动对焦镜头的相机只有数码取代胶片成为主流前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存在过,比如之前提到的早期佳能EF口和尼康F口胶片相机[7],现存的大多数胶片机都是手动对焦。

区域对焦 (zone-focusing)在说相机镜头时指镜头只有几个特定的对焦距离,比如镜头对焦环上画了一朵花、一个人、一座山;对应微距、人像、风景;分别是大概1米以内,1-2米,2米以上,把对焦指示转到对应的图标上就是对焦这个距离。区域对焦这个区域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也并不是说这个区域内所有物体都百分百合焦,该方法虽然精度低但省事儿,出现在很多入门相机上。

但区域对焦也能指一种老派的快速拍摄方法,本来叫range focusing,后来受到一些摄影师的影响名字逐渐变成了zone focusing,指提前聚焦、利用光圈和景深关系保证在举起相机前拍摄对象就已经在景深内。这个技巧在旁轴相机上很适用,得益于大量旁轴相机镜头聚焦环有一个小突起,而且对焦行程比较统一,因此可以不看镜头就知道自己的大致对焦距离。比如看到一个人朝自己走过来,打算在他离自己两三米的时候拍,此时手可以通过对焦凸起感觉到大致对焦距离,由此把镜头预对焦在目标距离,太阳天f/8 1/400,等目标进入距离时立刻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完成抓怕。

从机身/取景器的角度来说,检查对焦的方式有裂像对焦 (split-image)、黄斑对焦、观察对焦、以及对焦靠蒙。

裂像对焦是很简单易用的一种对焦方式,多出现在单反上,有时也能装在双反相机上。裂像对焦的取景器中间有一个小圆,圆被分成上下两半,当上下对其时就表明焦点正确对在了目标物体上。有时如果目标有比较复杂的纹理难以靠裂像观察,也可以考小圆周围的圈,当对焦正确时这个圈看起啦很正常,跑焦时则会像下图一样显示出三角马赛克图像。

裂像对焦屏。图片来自camera-wiki.org

黄斑对焦只出现在旁轴相机上,原理和双目视觉一样,靠位置不同的左右两个取景器来确定对焦距离。黄斑对焦在取景器中央会有一个区域,多呈现黄色,该区域中也是一个图像,当这个泛黄的图像和取景器内其余部分重合时就是成功对焦了。

旁轴取景器内视角,中间的方块就是“黄斑”,这个区域可见树干的重影,把重影和背景对其就是对焦了。图片来自overgaard.dk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真正拍摄图像的镜头和两个取景窗口位置都不一样,旁轴总会有视差,即取景器看到的和相机实际拍到的不一样,尤其是视角上的不同。

视差会随着聚焦越近视差越严重,因此设计优秀的旁轴相机在取景器中多会有一个自动矫正的取景窗口,根据对焦距离自动调整图片边界框。但这个矫正是有限度的,在0.7m以下就形同虚设了,因此大多数旁轴相机都不会设置0.7m以下的黄斑对焦,即使镜头自身设计理论上能对焦到0.7m以内。

图片来自web2.ph.utexas.edu图片来自camera-wiki.org

(顺便梳理下中英文语境中旁轴的各种幺蛾子。之前说过,英语中把这种通过双目视觉来测距对焦的相机叫做rangefinder camera,其对焦方式就是靠rangefinder来rangefinding(verb. 测距)。像Bell&Howell的PT相机、ROLLEI 35、现代富士Xpro、奥巴Pen、松下DMC等长得像rangefinder camera但没有真正的双目测距功能,同时又而且故意不搞单反棱镜取景的被称作rangefinder-style camera。简单说,英语中对旁轴的定义是功能主导的。中文里旁轴相机泛指一切不用五棱镜反射取景、在相机上有一个平行于镜头的取景器的相机,因此英语语境中的rangefinder-style camera中文里也是旁轴相机,可以说中文对这一概念是外观主导的)

观察对焦主要出现在各种120单反的腰平取景器上,取景只有一个毛玻璃,没有黄斑没有裂像,全靠肉眼观察来决定是否对上了焦(一些机型会有放大镜帮忙检查),这种没啥技巧,只要玻璃不脏,用多了就好了。

对焦靠蒙(文艺一点儿叫“估焦”)是很多手动傻瓜相机和入门皮腔相机的对焦方法,这类相机既没有单反的TTL,也没有旁轴的镜头-取景器联动,因此使用者没有任何对焦视觉反馈,只能靠蒙。更有甚者,如徕卡一些机型,刻意取消了对焦功能和取景器,让用户全靠蒙来拍照(一些街拍摄影师很喜欢这个设计)。

图片来自collectiblend.com2.11 使用闪光灯

现在富士柯达仍有一众自带闪光灯的一次性相机在售,但其他大多数非傻瓜相机和PT相机的胶片机是没有闪光灯的,需要机外挂载闪光灯或引闪。

当代数码相机热靴已经非常强大了,除了简单的闪光灯控制外,甚至能外接电子取景器和XLR双通道音频输入。但老胶片机没这么牛皮,很多甚至都没有热靴,只有一个冷靴,因此使用闪光灯要复杂一些。

大多数相机都有一个PC口,这个PC不是说personal computer,而是指Prontor/Compur,一种提供闪光灯同步的早期镜间快门机构,后来的其他相机也都使用了这个接口来同步闪光灯。

所有老式闪光灯(除了本来和相机是一体的)都有PC口,即便是现代产品,市面上大多数专业闪光灯也仍然留有一个PC接口,可以通过这个接口来实现机外远程闪光灯控制。

PC口也可以接外置热靴,然后再外置热靴上接引闪器,从而实现无线远程闪光灯控制,但这个功能稳定性并不好,不推荐。

闪关灯测光是一个难点,因为相机自带的测光大多是不能预测闪光灯带来的偏移的,而所有TTL测光都不能在快门帘抬起时工作,因此不能“点到为止”。

对于玛米亚哈苏等中画幅,一个办法是用拍立得后背,因为拍立得ISO 800(仅指Instax)是已知的,在找到合适的曝光后可以逆向推导出底片需要的曝光。

相对专业的办法则是使用之前说的测光仪,不是说淘宝上三百一个的铭匠doomo测光表,而是Sekonic Gossen Kenko之类的正经测光仪。

测光仪多有一个flash meter功能,提供wired和wireless两种选项。wired即连接PC线,测光键触发爆闪,由此进行测光;wireless是不连接PC线,按下测光键后测光仪进入等待,检测到闪光灯爆闪时就进行测光。

既然提到了,此处也顺便说下富士柯达那些自带闪光灯的一次性相机。考虑价格,这些相机自身和图片质量出奇的好,我现在冰箱里还有一堆这相机没拍。但处理其胶片有俩需要注意的点:

一次性相机的胶片多是反着装的。即在未拍摄时,全部未曝光的底片都在都在胶片罐的另一侧,每拍一张,就有一张进入胶片罐(其实昂贵的哈苏Xpan也是这样)。即使全部胶卷都用完了,电池依然有电,闪光灯电容也依然会充能,所以拆解相机取胶卷时需要额外小心,不要碰到电路板,被电那叫一个酸爽。

3. 手冲

自己动手冲胶卷听起来是蛮酷但也蛮困难的一件事儿,常有人强调色彩负片哪怕0.5度的温差或十几秒时长就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这的确没错,但对于不印海报也不追求极致画质的玩家来说,真的,温度时间什么的宽松的很,因为温控和时间带来的曝光或色偏对于大众而言反倒更有“胶片味”。

手冲的大致流程如下(彩色负片和黑白负片):

预泡 (pre-bath)。可选但不必要的一步,这个步骤目的是浸湿胶卷、使其软化,同时让桶内温度达到39度/102华氏度(C41流程的话),防止因为温差而出现显影剂降温的情况。预泡多使用和处理温度一样的温水,浸泡大约10秒到1分钟后倒出。如果自己使用的配方显影时间很短的话(比如只有一两分钟),那预泡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让显影剂在倒入后更快更均匀的布满胶片表面。反之,如果是3分钟6分钟的显影,预泡就不是那么必要了。我个人倒习惯预泡,主要是为了检查手冲罐的密封情况,看看有没有漏水。 显影 (developer)。曝光后的胶片是没有影像的,但是收到光照的卤化银晶体保留了光照信息,这一步就是让卤化银晶体 (silver halide crystals)转化为金属银 (metallic silver),并与着色剂结合。急制/停止 (bleach/stop bath),简单的说停止显影反应。这一步不一定非要用试剂,水冲和弱酸溶液(比如水加醋)也能起到急制的作用。RA-4和一部分C41流程会把急制和下一步定影结合在一起,缩减成一步。定影 (fixer)。将未曝光的银盐转化成可溶物,洗掉这些未曝光的银盐,漏出透明的片基,仅留下曝光的部分。冲洗 (wash)。就是灌水洗干净之前残留下的各种化合物。稳定 (stabilizer)。使胶片成分稳定下来,方便长期储存。大多数现代胶卷自带稳定剂,在定影过程中会被释放,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稳定过程。2006年之前的胶卷可能需要稳定剂。这里推荐使用一些调和剂,比如柯达Photo-Flo,按大约1:200的比例参水,这个东西能加速胶片干燥,同时防止水纹。

下文会提到,现代化学加成下的药剂多能将上述步骤压缩,个别甚至能压缩到只有一步,比传统方法方便很多。

对于查询药液和胶片对应关系,这里推荐Massive Dev,上面几乎有所有胶片和药液配方下的温度时间要求,同时还有个手机App(需付费),提供暗房模式和计时器功能。

Massive Dev Chart Film Development, Film Developing Database

底片在完全干燥前是相当脆弱的,尤其是乳胶面 (emulsion side),即便是指甲也很容易留下刮痕,因此要避免和硬物接触。湿润的底片还是个吸尘器,而且湿润时沾上的灰尘在干燥后几乎完全去不掉,非常难缠。

顺便,这个过程我建议全程戴手套,配药的时候还可以考虑一下护目镜,同时不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定影液溅到衣服上基本洗不掉。

对于温度控制,可以使用Sous Vide等厨房温度控制仪,国内也有一些非常便宜实惠的温控水箱甚至是自动冲洗套装,都能稳定的产出。

3.1 采药炼金

虽然自己从零开始在家搞化学也能做出胶卷冲洗药来(甚至能做出胶卷),但这太过硬核,成本也比较大,所以这里还是推荐买已经做好的药剂。

成品药剂也有两种:干粉液体

液体的好处在于买来就能用,劣势则是保存时间受限,通常建议在生产后的3-6个月(视药剂不同)内用完,不然就会失效。

干粉跟液体相反,它保存时间通常很长,一两年没什么问题,但买来后需要手动调制成药液,略微麻烦(调成液体后就和药液一样,也需要尽快用完)。

至于快递安全方面的问题…… 粉和液都不是特别受欢迎的快递物品类型,尽管粉好像宽松一点儿,跟液比这个差距并不大。

注意药液调制过程中经常会有非常强烈且不适的气味,简单些的是氨水味,但也有石楠花混合尸体腐肉一样的直冲脑门恶臭,请务必在通风条件下调制。

大多数药剂,不管干粉还是液体,在到手的时候都属于浓缩态,需要稀释才能正常使用,对于这些“原浆”,我们一般把它们叫做stock solution。

一些药液甚至是浓缩的浓缩,需要稀释才能变成stock solution,然后冲洗时取这个stock solution再稀释变成working solution。

很遗憾,胶片药液没有固定的稀释比,每款药液都有不同的推荐比例,即便是同一款配方也可能因为比例不同而出现不同效果,只能根据说明书来调配,本文无法给出具体比例。

3.2 Push/Pull

push和pull类似于胶片时代的物理暗房版的后期曝光补偿,push提高曝光,pull降低曝光。

(严格来说这是不太正确的,push和pull实际上操作的是对比度,即多少档曝光在中性灰之上、多少档在中性灰之下。但考虑本文是入门水平,这里不加深入)

总的来说:

温度越高、冲洗时间越长,push效果就越明显,成片越亮,对比越强温度越低,冲洗时间越短,pull越显著,成片越暗,对比越低。

结合之前拍摄部分的曝光补偿,在玩胶卷时应该有意识地思考整个流程。

比如自己在室内或比较暗的环境里,机子里又正好是一卷ISO200的胶卷,镜头光圈最大只有f/3.5,还没有脚架,那正常曝光可能需要1/8秒之类的长曝光,手持很容易抖。

此时可以调相机的曝光补偿,下降两档(如果没有补偿转盘的话就把ISO盘转到800,200到400一档,400到800一档,共两档),这样1/30更容易手持拍摄。冲洗的时候push两档,就能获得比较能看的东西。

胶片只能按卷来(除非你搞45 810的大画幅),push pull不能只作用于单张图片而会对整卷都有影响。所以拍摄时一定要想好,如果要push pull那整卷都应该调整曝光。

上图是一卷1996年过期的富士Provia,讲道理应该走ISO25或ISO50,本来打算拍风景结果大部分都用到了室内,最后按照ISO200拍,冲洗时push两档,扫描时再过曝一档,后期拉曲线,大部分都能救回来(请注意这里只是说反转片也能push,push过期反转片是高危行为,是胶片摄影里的黑魔法,尝试者后果自负)。

3.3 手冲桶装载胶卷

手冲第一步是把胶卷装进手冲桶里(熟悉之后大多数人会先开始准备水池加热,在加热同时装载胶卷)。该过程不能见光,因此要么在暗房里完成,要么买一个暗袋,把桶和胶卷都塞进去,封上袋子在里边装。

这一部分我建议直接上网找视频,虽然图文能解释这个过程,说明能力还是有限,此处我只大致说下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项。

这部分虽然有图,但仅仅是为了方便理解,实际操作需要在暗房或暗袋中进行,胶卷不能见光

手冲罐(包括片芯片轴)、胶卷、剪刀都塞到暗袋里,封上暗袋,手伸进去。

120拍完是个卷,暗袋里可以直接卷开,135则取决于个人偏好。如果对135胶卷罐没什么保留意愿的话,可以直接用一个啤酒开罐器,从底部强行打开,取出胶卷(需要在无光环境下进行)。如果想保留胶卷,则需要在拍摄完倒回胶卷时保证不把整卷都倒回罐里,得留个头。如果不小心全倒回去了(很多自动胶片机也会全倒回去),则需要把胶卷头搞出来,考虑买个取片头器或参考本文常见问题部分如何取片头。

为了方便装载,一般都会切掉一部分胶卷头,让前部变成平的:

上图左侧是正常135,右侧是切掉了头的样子。

严格来说这个片头不切平也能装,但会大幅增加卡壳的几率。

Jobo和Paterson reel虽然对于胶片咬合方式不一样,但插入方式类似,有一个突出来供插入胶片:

在黑暗中可以摸到这个突起,找到后把削平了的135片头塞进去,插入后效果:

对于135,暗袋中装完会发现胶卷还连着罐体,此时需要用剪刀把胶卷剪断(所以装135,暗袋里几乎一定会需要剪刀)。

120胶卷原理是一样的,但尺寸不一样,Jobo和Paterson类reel可以拔到120的高度,剩余装卷操作一样:

注意这种reel其实是可以装2卷120的,但是需要在装第一卷前把这个红色小卡扣拉出来,卡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两卷重叠:

拔出状态

120第一卷装进去后不停的转,直到再也转不动为止,然后合上这个卡扣装第二卷。

120底片不像135那样连着,而是靠一个胶带粘在backing paper上(下图白色即为胶带):

图片来自sciencecenter.net

暗袋中摸到胶带,撕下即可。

对于个别120,尤其是富士一些版本,这个胶带粘性能强的离谱,而且还是圆边,扣都不容易扣:

就算是扣下来了也经常有残留,真遇到了还不如直接用剪刀剪断。

胶卷进入最后再转几下片芯,保证整卷底片都超过了那个小口、进入了片芯,把片轴插入片芯,塞进手冲筒里,盖上盖子,就可以把手冲筒拿出来了。

3.4 C41 色彩

C41是最常见的彩色负片显影配方,当代C41大多把6步简化成了2步:显影和急制定影(急制和定影二合一,bleach fix,一些人会把这个缩写叫blix),一部分会有额外的第三步稳定剂。

(可选)向手冲桶中倒入39°C/102°F的温水,缓慢摇晃反转手冲桶,15秒-1分钟后倒出(没有严格时间要求),你可能会看到倒出的水有颜色,这是很正常的。倒入显影剂,开始计时3分30秒起初的10秒内不断翻转手冲桶,随后每30秒翻转手冲桶4遍,剩余时间将其放回水浴中保持39°C/102°F的温度。倒出显影剂,倒入急制定影剂,同样按照每30秒翻转4遍的规则,持续6-8分钟。这一步不需要39°C/102°F恒温,但尽量保持在近似的温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C41定影剂反应会产生气体(定影剂越新鲜,这个现象越明显),手冲桶的盖子会鼓起。建议在最初的30秒后立刻检查盖子,考虑轻微开启顶盖放出多余气体,不然可能会出现冲一半桶炸开的情况。倒出定影剂,用水持续冲洗手冲桶4-8分钟或倒水清空循环6次(可选)倒入稳定剂或者photoflo取出胶卷,用海绵或专用的夹子撸掉多余的水,夹起来等待晾干

显影过程的翻转要注意力度,不可暴力翻转,应学习打太极的力道,当手里是个西瓜,揉一下翻一下。

显影和定影这个翻转的作用是激化反应 (agitate/agitation),过于剧烈的翻转会出现push的效果,缺乏翻转不一定出现pull,但一定会出现反应不均匀,最终成像亮一块暗一块。

(目前大多数C41都是这个温度和时间,但还是以自己药液说明书上的为准)

3.5 D96/D76 黑白

D96和D76是两种常见的黑白负片显影配方,正常D96/D76步骤和C41一样,只是第一步的显影用的是黑白药而不是彩色药,所以步骤上没有什么变化。

黑白处理对温度的要求比彩负宽松很多,一般不需要加热,21°C/70°F的室温下6分钟就可以进行(假设你在的地方室内常年保持在20度左右)。

C41那个39°C/102°F的温度直接用在黑白上会加速反应,很容易做出push的效果,想用39°C/102°F这个温度的话需要对应的减少冲洗时间,具体时间看药液和胶卷说明。

CineStill Df96配方更为简化,只需要一步:在室温下把药剂倒进去、晃一晃、6分钟左右倒出来即可。

(Df96名字中,D指developer,f指fixer,意思就是developer fixer二合一)

3.6 ECN-2 电影色彩

ECN-2由柯达开发,是ECN-1的后继,比ECN-1更环保一些,这个过程主要用于电影胶片。电影胶片因为首要目标是电影,并不像摄影底片一样按36张的卷卖,而是以100 200 400 feet的大包卖,并且5包起购。淘宝上的电影卷都是商家自己买了这些大包,然后分装进135罐子里的。

柯达 Vision 3 电影胶卷主要有5203、5207、5213、5219、5222、5294。其中5203和5207是日光 (daylight)白平衡的,如果用于室内经常会看起来很黄;5213和5219是钨灯 (tungsten)白平衡,用于室外会非常蓝。5222(又称XX)是黑白负片,5294是正片。历史上柯达还有过无数胶卷,比如1917年就推出了1201,一款orthochromatic电影卷,然后不断推陈出新,数字逐渐变大,直到现在的5000系列(现在还有7000系,但7000系是为16mm准备的)。

除柯达外,淘宝上偶尔也会看见富士Eterna和85系列的电影卷,比如100T 125T等。现在富士已经不再生产电影负片了(实际上完全停止生产负片了),所以如果看见可以考虑买一两卷玩玩。

电影卷比普通胶卷后面多了一个碳层,叫Anti-halation backing,有时也叫Remjet,"remove by jet"的意思,不是冲压引擎那个ramjet。

这个碳层除了电影机内快速过片防静电外,也是防止光晕。

图片来自维基

上图在红色层左边的黑色就是碳层,光线在穿过红绿蓝后被这个碳层吸收。如果没有碳层,强光在穿过胶卷后会在相机板上发生反射,重新照到胶卷上。因为离红色层近所以让成片显红,并在高光附近产生红色光晕。

下图中在摩托车高光点的边缘可以看见红色光晕,这就是没有碳层的后果。

泛蓝是因为这卷是钨灯白平衡

放大:

电影卷曾经只有工作室能处理,不过现在一些简化药包能让个人也处理了,跟C41的主要区别在于入药前需要先把碳层移除,其他的步骤差别不大,具体参考自己的药包说明书。如果没有ECN2,那在移除炭层后用C41处理也可以,虽然对比度上会和ECN2不同,但整体差别不大。

如果打算寄到其他店让他们处理的话,一定要提前强调这是ECN2卷不是C41。一些店家如果不知道,把ECN2放进C41里,会对整个C41药液产生污染,基本上在重新洗仪器前都没法再处理C41了,那大概率你不光拿不回自己的胶卷,还会被要求索赔。

辨别ECN2和C41的方法也很简单,motion picture卷的孔 (sprocket/perforations)两边是圆的,但still image的孔是方形带圆角:

图片来自randomphoto.blogspot.com上为ECN2下为C41。图片截自维基

(CineStill也有ECN2药包,但他们这个药包是没有除碳能力的,如果直接把Vision 3电影卷丢进去会污染药液,大幅缩减药液寿命,图片质量直线下降)

碳层移除值得稍微提一下:

最简单的碳层移除配方就是小苏打,大概60-70g小苏打混入1000ml水中就能当碳层移除药。使用时在26-38度水温区间浸泡30秒即可,倒出后用水冲洗并摇晃,可重复使用。这个方法不能去除碳层,只限于使其不再粘在胶片上,冲完后依旧需要用海绵或手搓掉。

第二种配方是硼酸,20-25g硼酸混入1000ml水,使用时在26-38度水温区间浸泡30秒。这个配方和小苏打类似,不能根除但方便手动处理。

第三种配方来自柯达,最复杂但效果最好。(Sodium Sulfate) 硫酸钠100g、(Borax) 硼酸20g、(Sodium Hydroxide) 氢氧化钠1g,先混入800ml 26-38摄氏度蒸馏水,搅拌至溶解后再加入200ml,最终配成1000ml药剂。这个配方在胶卷浸入30s后倒出,再倒水剧烈摇晃经常能直接把碳层冲出来。据称这个配方能洗20余卷(一卷多指一卷120或一卷24张的135),虽然我个人基本上每12-16卷就会重配,毕竟材料比较容易获取。

CineStill的胶片,50D、800T什么的,都是柯达Vision3电影卷,但是没有碳层。所以,虽然CineStill包装上写的C41,他们的胶卷完全能用ECN2处理。

以前CineStill是买来Vision 3,去掉碳层再销售,有很多瑕疵,还可能有霉。现在他们已经是直接搞未涂炭的电影卷了,质量好很多,但价格也贵。国内有不少店也在做同样的除碳电影卷,和早期CineStill类似,瑕疵率可能型高一些,但价格比CineStill便宜几倍,可以多加支持。

3.7 E6 反转片

反转片经常被叫做幻灯片,因为其不需要后期反转色彩,直接看就是正色,常用来投影。

上图是一卷Kodak 5294(也是柯达电影卷,但主要用于telecine和television)反转片无后期直接看的效果,显然,再烂的内容,放在反转片上拿起来看也变得炫酷无比。

本文开始编写时富士还在生产胶片,但编写期间富士停了其色彩胶片的生产,包括反转片Provia和Velvia。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依然在产的基本只有柯达Ektachrome了,但Ektachrome那个价格……

然后依旧在本文编写期间,富士又他妈复产了,但各卷价格都有所提升,最高达到88%…… 捏妈的

不同型号反转片的色彩差距比负片要明显许多,下图是一张富士Provia 100F(过期5年):

图中右侧能看到一小块黄色花田,我跑到那里,换了个角度,又用柯达Ektachrome 100照了一张:

这张后期做的比上一张更多,把橙色推向了黄色并提升了饱和度

E100几乎没有绿色,而富士则全是绿色,同时柯达的蓝色要比富士浓重许多,这个色彩特点还是很连贯的。

(去上面场景的时候我没有带富士Velvia,但整体来说Velvia比Ektachrome还蓝,是一种蓝里泛紫的蓝)

反转片对于个体玩家的确能做,但是流程繁杂,现代化学加成下虽然有些药包流程简化了不少,其依然比C41困难,时间消耗也更长。

讲道理现在反转片基本死绝了,这里介绍也没什么用,但如果不介绍的话,读者要怎么知道我有一箱120反转片呢?

反转片的传统流程虽然和负片原理类似,但复杂许多,显影后需要反转,而且定影有两步,加上需要严格杜绝药液交叉污染,每种药液之间还需要一步彻底清洗,总共能达到11步之多。

对于居家E6处理,我强烈推荐CineStill CS6 CREATIVE SLIDE

Cs6把反转片E6本来的程序简化成了3步:显影、反转、定影,几乎就是C41额外加一步反转,但和C41/ECN2最显著的不同在于

Cs6 各步骤之间不能有任何药液交叉污染,每步完成都需要彻底冲洗药筒再进行下一步显影剂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使用

显影步骤根据所选药剂的不同有不同的配比和时间要求,反转和定影也没有固定时间,具体按照自己想要的效果在说明书里找。

CineStill CS6的第一步显影有三种配方,Dynamic Chrome,Daylight Chrome,以及Tungsten Chrome。

Dynamic Chrome的特点是动态范围大。反转片的容宽度通常很窄,曝光也需要很精确,否则非常容易过曝或欠曝。下图是我走常规E6处理的一张图:

对比同场合下另一卷用CineStill Cs6 Dynamic Chrome的结果:

右上角是装载不善导致的胶片贴合色差

可见天空没有过曝,暗处细节也(至少比前一张)丰富很多。

即使是风光类大光比, Cs6 Dynamic Chrome也能完美应对:

Dynamic Chrome配比暖调是1:1(即化合物与水同量),中性调是1:2(即一份化合物两份水)。但基本上只能用暖调,中性调经常会蓝的发黑。

对于温度,Dynamic Chrome需要40摄氏度/104华氏度,温度不对的话会同时出现色差和过曝/欠曝,难缠得很…… 如果再配上富士Velvia 柯达Ektachrome等本来就发蓝的主,那就真是蓝他爹给蓝开门:蓝到家了。

注意Dynamic Chrome是为了扫描优化的,肉眼直接看会感觉偏暗。同时Dynamic Chrome做push和pull的能力很差,基本只能靠拍摄时的参数来决定成片曝光。

Daylight Chrome只有6档左右的容宽,因此成片会损失一定高光和暗处细节,不太适合扫描。但Daylight Chrome处理结果非常通透,适合肉眼直接观看,而且能轻易push2档(我甚至试过4档,勉强能看),送人是很棒的选择。

阴天拍的Provia,Daylight Chrome处理

Tungsten Chrome顾名思义是为钨灯白平衡准备的。这大概因为以前柯达Ektachrome和Elite Chrome有不少80T 160T之类钨灯平衡的反转片,但现在都绝版了,只有过期卷能买。考虑钨灯反转片的稀缺和反转片本身擅长偏蓝的特性,至少我是没见过或听过用Tungsten Chrome的。

E6整体来说比ECN2还复杂,我建议在熟练掌握C41和ECN2前不要盲目尝试E6,尽管反转片拿在手里看要比C41 和ECN2都炫酷无数倍。

3.8 特殊胶卷和其他过程

除上述流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胶片处理流程,一些是

此外,一些胶卷需要特定的处理方法,有些处理方法已经完全绝迹,使得对应胶卷几乎变成废胶。

最有代表性的是柯达的Kodachrome,使用K-14,有整整17步流程[8], 2011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能正确处理Kodachrome的店了[9]。所以如果eBay Etsy之类的地方看到有人卖好几卷Kodachrome但只要一卷的钱,别想太多,这胶卷现在只有看胶卷罐的价值[10]。

不是所有的黑白胶卷都能用D76/D96,chromogenic黑白卷需要用C41处理,比如Ilford XP2和Kodak Black&White。Chromogenic用C41的原因是因为其黑白调不是由银盐密度区别造成的,而是和C41彩负一样使用了染料。在20世纪末期21世纪前期C41物美价廉,黑白反倒不受大众欢迎,民用冲洗店也经常缺少黑白负片的处理能力,chromogenic就是因为这个现象而出现的,让黑白爱好者也更容易处理黑白片。

Dr5和Adox Scala等可以处理黑白反转片,一些特殊胶黑白卷直接用d96d76就是反转片,但其ISO通常很低。

3.9 交叉处理

一种胶卷说自己适合走C41流程并不代表这个胶卷就只能走C41流程,用户完全可以把这个胶卷当黑白或反转片处理,大多数情况下处理的底片一样会有影像,只不过效果可能比较奇怪。

比如刚刚说的E6反转片就能放C41里处理,结果看起来就是正常彩色负片,虽然扫描后会感觉到强烈的色偏。

下图是一张富士Velvia 50用C41处理后的图:

同一场和我还用正常数码相机拍了一张:

C41 Velvia有很强烈的burn dodge感,饱和度很高但色彩并不准确(虽然数码相机的图我也做了复古处理)。

C41反过来能用E6处理,出来的东西的确是反转片,但是大多数C41底片的片基不是透明的而是橘黄色或绿色,因此这样交叉处理的C41大多会有非常浓的色偏。

C41彩负胶卷也可以放在D96/D76里处理,结果就是黑白负片,虽然效果不如正常黑白。

黑白负片并不会因为放进C41或E6就获得色彩(因为根本没有染剂),但像之前说的,有一些chromogenic黑白胶卷需要用C41处理才能正确显像。这种黑白片走D76 D96也一样能有图像,但因为反应不正确,片基颜色多非常的浓厚,扫描起来很困难。

3.10 药剂保养与计数

很多药剂对紫外线敏感,暴漏在日光下会大幅缩减其有效成分及寿命,同时空气也对这些化合物不太友好。因此药液尽量储存在密闭不透光的容器中,放在凉爽干燥的环境里。比较推荐下面这种可压缩式罐子,倒入药液后能下压,挤出空气。

图片来自cinestillfilm.com

每次冲洗胶片都会损耗药液的处理能力,而药液能处理的胶片总量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时刻记着自己这批药已经处理了多少胶卷,大概还能处理多少。大多数药每批都能处理8-16卷120,或36张一卷的135,具体需要参考说明书。

药液能力多使用一个 "2% rule",即百分之二法则,同一批药液,每卷胶卷都增加2%的处理时间

为了方便计数,我的方法是做了一批卡片,标记出流程和2%计数,底部是计数区域:

把这些卡打印出来,然后每处理一卷就用打孔器打掉相应位置上的数字。

上文中C41、ECN2、Df96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药剂,即处理完一卷后药剂可以倒回瓶子里以后继续用,也因此需要计数,保证药效。

但有很多药剂是一次性的,不能把用完的药剂倒回去,比如D76的一些药和Cinestill E6的第一步显影剂。不过这些药大多数都适合稀释后使用,比例从1:1 到 1:30不等。根据比例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推荐时间。这个一般药包说明书上会写,还是参考具体的药。

在使用这类一次性药剂时,节约就显得很重要。上文的手冲部分说每隔一段时间就翻转手冲桶,这种方式需要保证手冲桶静置时药液也能完全淹没胶卷,因此需要较多的药液。另一种冲洗方式是将桶横置在滚动台上,不断滚动,这种方式只要保证药液能覆盖桶的一半就可以了,因此更省药。在使用一次性药剂时,推荐用这种滚动法。

图片来自bhphotovideo.com

(上图jobo桶有写,手动翻转inversion需要485ml药液,但滚动rotation只需要240ml)

4. 扫描

// TODO scan intro

4.1 扫描仪

扫描仪是非常实用的胶片转数码方案,而且种类繁多,既有便宜又傻瓜类的自动扫描自动反转,也有高度可编程还能出raw的高端仪器。

如果照的大多数片都是普通135,而且对于图片质量没有太多追求,不需要raw也不想花时间去搞后期,那么几百块钱的自动扫描仪就很合适,自带色彩反转,简单易用出图快。

这种扫描仪。图片来自亚马逊

再高端点儿的可以考虑Plustek、Pacific、Epson等扫描仪,分辨率更高,有ICE (Image Correction and Enhancement) 红外除尘,还支持raw输出。

扫描仪适合按流程走的正经照片,在此条件下其效率高效果好。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胶片格式或意外曝光情况,扫描仪经常因为算法对直方图的判断问题而导致很难出图,此时可以考虑搭建更麻烦但更灵活的相机扫描。

我个人使用的扫描仪是用于搭配SilverFast的Epson Perfection V600,对于个体户来说是性价比很强的一款扫描仪,下文也是用这个扫描仪当例子来说明SilverFast的扫描流程。Epson Perfection V600扫描胶片时的最大长度有限,能放2列、每列6张的135,或单行2张6x9的120。

注意V600 在120上的扫描结果很好,但因为有效分辨率并不是特别高,135照片扫描结果非常捉急。实际上除了专业扫描仪,个体户能买得起的扫描仪其135扫描结果基本都很烂,图片直出质量跟几百块的柯达扫描仪差别不大,唯一的区别是可能有DNG选项,后期调色空间大一点。

选择扫描仪时不能只看最高分辨率,这个最高分辨率就和手机的一亿像素一样只是个数字,实际效果远低于这个理论值。所有数扫描仪都有一个最高数字分辨率 (Maxmium digital resolution)、一个最高光学分辨率 (Maxmium optical resolution)和一个最高有效分辨率 (Maxmium effectiveresolution),前两者是明标的,最后一个则几乎从来不明说,且MDR>MOR>MER。比如V600,最高数字分辨率是12800dpi,最高光学分辨率是9600dpi,而最高有效分辨率只有2400dpi左右,换句话说,尽管能出12800dpi的图,其效果和2400dpi没有本质区别。

(不是说v600差劲,2400dpi已经很强了,常见家用扫描打印二合一经常只有300dpi的有效值)

4.2 数码相机扫描

一些读者可能来自数码摄影,已经有几个数码相机了,同时不想用便宜的扫描仪或不满足于简易扫描仪的直出质量,这个情况下可以考虑用数码相机扫描。

数码相机扫描通常依赖于一个微距镜头和一个胶片台。

微距镜头多使用原厂或适马腾龙的100/105mm微距,如果觉得平时没有微距兴趣不想花大几千再买一个微距镜头只为扫描胶片,那使用普通镜头加增距环也可以,比如50 1.8套俩环。

对于数码相机扫描的光源,部分读者可能在玩数码的时候已经买来补光灯或闪光灯,用这些东西就可以(闪光灯需要注意距离和闪光灯焦距)。对于没有这些设备的人,把底片对准光源扫描可行,但有一些必须注意的点,特别是光源的CRI。

CRI (Color Rendering Index) 指光源的显色性,即“让物体显示出自身颜色的能力”。

上图来自YouTube@Pushing Fil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TVt3hD5bo

最左和中间的差距在移动设备上看可能不明显,但最右iPad能看到明显的粉红色偏。在使用相机扫描时,应尽量保证光源有较高的显色性。大多数专业工作室LED和闪光灯的CRI都在95以上,比较适合用来当扫描光源。使用闪光灯时(机外闪光灯,毕竟闪光灯需要朝向镜头),注意将焦段调到24mm左右(根据与底片距离调整,总之防止过于集中),并叠加多层散射片。

数码相机扫描时,尽量不要用镜头的最大光圈,尤其是非微距镜头。像各厂的狗头和1.8南瓜饼,全开光圈时会有vignetting,即画面四周的暗角,同时边缘画质也经常不尽人意。

对于50 1.8加增距环,扫描时尽量开到f/4左右。但也不要开太低,100mm以下的大多数镜头在f/8左右就会开始受衍射影响,f/16就肉眼可见的变模糊了(衍射效果具体还是看镜头焦段和相机传感器大小及像素)。

数码相机扫描通常还会发现一个问题:扫描图像的直方图非常狭窄,没有接触到最黑和最白。

上图右上方可以看见,直方图数值都在中间,两侧几乎没有数据。

直接反转图像的话,直方图会水平翻转,左右依旧不碰边。因此,反转后的另一个重要操作是调整图片黑白点,尽量保证直方图覆盖两边:

上图进行了调整,直方图左右都碰边。

4.3 牛顿环

这个现象在直接把胶片放在扫描仪玻璃上或相机扫面时使用两块玻璃将胶片夹起时很容易出现,当两层玻璃离得很近时,光线可能发生干涉,导致牛顿环 (Newton's rings)。

如果上图中牛顿环不明显,我再放大一下:

这斑马纹一样的圈圈就是牛顿环。

为了防止牛顿环,最好的方式是不让胶片平面和任何玻璃紧密接触。所以,在使用平板 (flat-bed)扫描仪时,尽量使用自带的片夹,保证胶片和扫描上下平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下文SilverFast部分会详述)。

使用数码相机扫描时,尽量选择没有玻璃直接压在胶片上的设计,藉此减小牛顿环出现的可能。

类似这种片夹。图片来自Etsy.com

没有玻璃层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胶片有多卷?

这个卷不是内卷的卷,就是字面意思:胶卷有多么的卷曲?特指冲完待扫描的胶卷。

// TODO scan preprocessing

5. 后期处理

软件方面,胶片后期主要靠Photoshop、Lightroom和SilverFast,还有一个插件Negative Lab Pro。

……上述几个全都是付费软件,LR和PS不必多说,Negative Lab Pro价格99刀,SilverFast如果选SE PLUS版本也是99刀(SE版本49刀),价格类似但各有各的特点。

5.1 Negative Lab Pro

Negative Lab Pro本质是LR的一个插件,自身不能独立工作,但因为是LR插件,其自定义功能搭配LR能提供非常大的操作空间,适合对图片要求高的玩家或摄影后期经验丰富的人。

下部分我就简称Negative Lab Pro为NLP了(不要当成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使用NLP时,注意对负片照下或扫描的原始图片需要保留周围没有曝光的部分来做白平衡:

选择LR或ACR的白平衡工具,吸取未曝光区域:

图片会变成下图这样:

随后裁切图片至没有未曝光的边框,这一步很重要,NLP靠负片最亮和最暗区域来决定正片黑白点,如果保留未曝光区域会导致NLP错误判断正片黑白位置:

此时调换出NLP(Windows上快捷键Ctrl Alt N),选择Convert Negative:

根据喜好微调,之后点击Apply即可。剩下的还可以在LR继续调整,不过要记着因为原始图片是负片,对图片效果的影像是相反的。

……

这个例子是我随机挑的一张负片,现在转出来效果真是一言难尽,跟个Window XP时代的网站配图一样。

找了个同地点的另一个底片,再做个示范,下为底片:

修正底片白平衡:

NLP反转:

修正片孔带来的曝光偏移:

这看起来好多了……

5.2 SilverFast

SilverFast是一个独立软件,但需要搭配扫描仪。扫描结果非常棒而且极其智能,可以自动反转,不需要太多操作就能获得漂亮的扫描片。

// TODO Epson load film into tray

6. 胶片保存

// TODO film bag etc.

7. 拍摄过期胶片

不管是为了省钱还是为了满足收集癖,很多人都会在某个阶段对过期胶卷产生兴趣,所以这里顺便说一下拍摄过期胶片的要点。

胶片是有保质期的,严格来说所有胶片在出厂后都只有半年左右的最佳性能阶段,电影工作室便严格遵循这个时间段。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半年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其化学性能下降不会带来任何肉眼可见的质量损失,因此消费者级别胶片大多有2-4年的保质期。

即便在这几年的保质期之后,胶片依然能对光做出反应,但性能的下降速度会逐渐增加,出现色彩失真和光晕等现象。

一张2003年过期彩色负片的示例

不同的胶片类型受过期时间影响也不同。反转片受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彩色负片,黑白胶片最耐的住时间考验。

即便是同样类型,同一型号的胶片,储存时间不同,成像效果也不同。

下面三张来自三卷不同的底片,都是2008年过期的反转片,同样的地点和题材,同样的设置,但胶卷在拍摄前的储存情况不同,图片质量天差地别:

所以,在购买过期胶片时,除了过期时间,还要注意卖家是否提供了胶卷储存条件。过期20年以上的除非价格非常划算否则不建议购买,可能拍完什么都冲不出来;储存条件尽量选低温避光储存的。

拍摄过期胶片时,基础原则是“每过期十年加一档曝光”。

但这仅适用于储存状况良好的胶卷,对于储存状况未知的过期卷,我建议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再根据“望闻问切”加曝光。

“望”观察胶卷的外观,如果有塑料罐的话也看塑料罐内壁,如果内壁出现淡黄色凝结物,说明胶卷储存状况不佳,应考虑额外加至少一档曝光。“闻”凑鼻子前闻一下,胶卷是否散发出明显的化学物味道。正常胶卷是无味的,如果有味道说明乳剂损坏严重,应考虑额外加至少一档曝光。“问”如果商品描述没有提供明确的过期时间和储存条件,就私信问卖家。如果卖家回答是不清楚,至少问出这胶卷是哪里来的,根据出处做决定。“切”暗房或暗袋里切下一小块未曝光的胶卷进行冲洗,观察结果(不用单独为这一小块开冲,冲其他片子的时候把这一小块加进去就行)。对于彩色负片和黑白,如果冲洗后未曝光部分基本透明说明状态良好,透明度越低说明胶卷状态越差,反转片规则相反。

注意反转片不完全使用十年一档的规则,过期反转片是黑魔法玄学,需要向卤化银王效忠并献出灵魂方能悟得真谛。

8. 拍立得

// TODO Instant film back / Maggy

9. 常见问题

哪里适合买胶片机/胶片?

胶片的话,淘宝天猫之类都可以,大多数评分高于平均的店家都值得信任,他们的vision 3/乐凯也很适合新手入门。对于相机,像AE1,FM2之类的大众款,淘宝也经常有店家专门卖,这些大多没什么问题。更高端和冷门的机型则需要额外注意,一些个体户会故意伪装成 “我从我爷爷那里得到了这个相机,不懂这是什么” 来含糊其辞,故意加一个看起来很实惠的价格,但实际卖的东西要么描述不符要么就直接用虚假快递号骗单。胶片机作为清一色的二手物品,除了定制产品,切勿走第三方支付,不管是淘宝咸鱼Mercari Yahoo eBay,一切要求第三方支付的卖家都不值得信任。

买相机会遇上骗子吗?

绝对会,但了解常见套路能避免上骗。识别骗子有几个方法,第一是一句谚语 "If it's too good to be true, it's not true"。天上不掉馅饼,如果你看见一个相机,价格比正常低好几倍,图片和描述里相机状态还很好,那几乎一定有问题。一些骗子为了合理化自己的价格,还会使用pathos 套路,在商品描述里加故事汇,比如对象送的现在分手了不想留着见物思人、比如这是自己爷爷爱惜的相机但爷爷去世了想为相机找一个合格的新主人、比如家人过生日高兴了要低价把相机卖给网友等。在常见的咸鱼eBay Etsy Mercari Yahoo Rakuten等平台上,如果卖家是新号,一点儿历史都没有,还缺乏任何验证,那基本就是确定的骗子。对于想买的潜在“客户”,骗子多会说自己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能用平台支付,希望使用第三方平台,这是另一个常见套路。还有一些会利用平台漏洞。以Mercari为例,Mercari用了类似咸鱼的付款方法,在确认收货后才会把钱打给卖家。但为了保护卖家、防止买家故意不收货,系统会在快递显示到货后三天自动收货。一些骗子因此会故意搞一些假快递号,买家下单后报上假号,追踪会迅速显示到货,如果买家没注意到,以为这是发货通知,那三天后自动收货,付的钱就追不回来了。如果使用搜索引擎,可能还会发现一些小网站卖相机,价格看起来也非常实惠,这类网站有时也不安全。首先检查域名,如果域名像是ftg587之类的字母数字组合码,那肯定有问题。如果域名看似合理,就看有没有标注商家物理地址和联系方式,有的话搜索对照看是不是真的,如果网站感觉像是专职做生意的,也可以去查备案。

我不小心把135胶片全倒进胶卷罐里了,怎么再把胶片搞出来

有好几种办法,最简单的是买一个135取片器,底部带货区有淘宝链接。没有取片器的话,可以再拿一卷没拍的胶卷,片头贴个双面胶,塞进另一卷里,稍加转动,感觉转不动时就是两个胶卷粘住了,此时拔出就能把另一卷带出来。如果连双面胶也没有的话,找一卷胶卷片头蘸点水,然后迅速塞进全倒回去的那卷里,蘸水胶卷会有和双面胶一样的效果。

我冲出来的底片非常黑/透明,是怎么回事?

对于C41和黑白负片,不管曝光如何,至少片基应该是清澈半透明的,能看见一帧一帧的图片和之间的间隔。如果整个底片都和炭条一样又黑又不透明,可能是相机有严重的漏光,导致整卷都被曝光了;也可能是胶卷储存环境非常差,卤化银完全失效了。如果底片非常的透明,看不见图像,一般是曝光有问题,整卷都欠曝了。如果用的是旁轴相机,那还有可能是你忘记取下镜头盖了(不是玩笑)。判断底片问题首先需要关注片基上的自带文字或编码(注意个别航空卷和再包装卷本身片基没有任何文字编码),如果这些码清晰可见,那一般是用户操作问题,如果这些码都看不清,那就是胶卷自身或冲洗流程的问题。

上图胶片孔旁边能看到文字和keycode,只要这些东西能清晰看见,就不是胶片自身的问题。

我冲出来的底片有奇怪的痕迹,是怎么回事?

看情况有不同的原因。

上图左侧能看见明显的色偏和高亮,这种方向和胶片前进方向一致的一般要么是相机漏光,要么是在冲洗时上下摇晃太少或根本没晃,导致各深度的化学反应程度不一致。

还有一种是和胶片前进方向垂直的:

如果这种现象只出现在胶片一侧,而且间距比较有规律,一般是冲洗时的反应问题。如果间距没有规律,那可能是胶片储存条件过于恶劣出现了局部退化或霉化。

如果同时出现在两侧而且非常密集,则说明装胶片时太紧了,胶片收到拉伸出现了轻微形变(这种叫stress mark)。

如果是贯穿一整条胶卷的重复痕迹,那看情况有可能是海关检查的X光和CT机对胶片产生了影响,这个现象对于高ISO胶卷尤为显著。

胶卷能出的问题非常多,更多可参考本文底部延伸阅读里的film issues 101。

10. 净整些没用的

胶卷摄影有完全可控的过程但又不那么可控的结果,拍摄者在成像过程中的参与度相当高,面对最终结果,其情感和手机照片是完全不同的。

同时,胶片摄影还有各种乍一看脑里有坑 坑里有 的相机。90年代的胶片相机市场野蛮生长,各种妖魔鬼怪都有,对比之下现代厂商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花时间精力去开发这些产品的(近年来最有这个味儿的大概是富士XPRO3了吧……)。

同时,胶片和相机分离的特点也带来了超多的自定义玩法,完全可以自己手动制作相机。

这里整理了一些奇异的相机,如果读者在135入门后想玩的更野一些,可以考虑以下的东西:

Zenit/Foto sniper狙击相机,再买一个老蛙神鞭,去老美旅游拿出来,保证三秒钟就被警察放倒:

图片来自petapixel.com

日本还有更硬核的,名字也硬核,叫Konishiroku Rokuoh-Sha Type 89

图片来自pocket-lint.com

110胶卷相机因为自身设定,走的基本都是傻瓜相机的路子,但Minolta为110胶片做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单反,Minolta 110 Zoom SLR,如名字暗示的那样,这货的镜头可以实现25-50变焦

图片来自维基

现代佳能RF系统有一个其他厂商都没有的3D双眼镜头,但佳能绝不是第一个玩双镜头3D的,胶片时代这个东西就有了,View-Master Personal Stereo

图片来自维基

除了两个镜头,还有三个甚至四个镜头的Nimslo 3D:

图片来自Etsy.com

这种多镜头相机扫描的图片可以制作成gif,会有种3D动图的感觉。

前文120相机提到的最广的也只有6x9,再往上价格着实是猪突猛进。对于很多想要全景风格但又不像用135胶卷来凑合的人来说,120全景似乎只能找大画幅配6x17后背,只是价格难以接受。但有人3D打印了这个,120中画幅6x24相机,能配Schneider 180mm f5.6:

图片来自Etsy.com

没有3D打印机没有问题,木头也能做相机,小孔成像120真·木头·复古中画幅6x9相机

图片来自Etsy.com

说实在的,对于本文中任何推荐的相机/镜头/胶卷,我都处于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

一方面我的确认为这些东西好用或好玩,可同时,互联网时代带任何热度都可能让这些产品涨价或被黄牛或翻新贩子拿捏,进而不方便读者真的去搞到这些玩意儿。

但再想想,我想要的机子基本已经都有了,而且大概率这文章也不会有人看(文章被盗用的可能性比被看到的可能性大多了),就算真的会提升价格,那至少伤不到我……

11. 带货区

很可惜二手胶片相机很多没法直接发,所以这里带的货基本都是现代制造的专用于玩的相机,我也有几个,挺好的(但经常漏光也是真的)。性能上这些相机大多很屎,但现在弄胶片不也是图个开心,这些相机绝对很开心。

上文中有一张带齿孔的照片,那张是我把135装在RB67的645后背里拍的。相机加后背小几千,还跟哑铃一样沉。我身体强壮意志坚定所以没问题,但如果读者想要更轻松的拍齿孔照的方式,可以试试这个:

乐魔 (Lomography)是苏联ЛОМО (Lomo)时期出现的第三方厂,曾经跟Lomo合作,现在原版Lomo已经死了,但乐魔倒活得如日中天。

之前说到的用于拔片头的取片器:

// TODO add items

12. 延伸阅读Anon:透视、镜头、虚拟和物理相机https://petapixel.com/how-to-get-started-with-film-photography/https://ikigaifilmlab.com.au/bloghome/film-issues-101-and-how-to-fix-them镜间快门上弦后,调整快门速度会损伤快门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