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中西湖杨柳的文化内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形容柳树的重叠词 唐宋文学中西湖杨柳的文化内涵

唐宋文学中西湖杨柳的文化内涵

2024-07-04 13: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西湖杨柳

“一株杨柳一株桃”,是中国传统滨水植物配置模式。历史悠久的西湖也不例外。《西湖志》卷四载:“滨湖垂柳万株,间以桃杏梅李。”当然,西湖边的柳树沿岸而生,长居湖畔,可以称得上是随处可见。

但西湖赏柳的主要地理位置集中在白堤和柳浪闻莺处。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涂碧,如在画中游。

此外,更有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风景如画,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写过《钱塘江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确是每至阳春三月,万柳迎风而动,恍如翠浪翻腾,更兼烟柳层层,莺啼声声。南宋时,柳浪闻莺处为皇家园圃,景致动人。而今则借西湖为景,层次分明,且其自然景物以柳树为主,数量繁多,品种丰富,引游人如织。

三、描写西湖杨柳的诗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西湖杨柳带来的魅力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而西湖有关杨柳的诗词同样具有穿越时空的美感效应。纵观唐宋西湖诗词,杨柳的身影不计其数,它见证了离别之时的真挚情谊,正如岑参《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

罢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

海云迎过楚,江月引归吴。

城底涛声震,楼端蜃气孤。

千家窥驿舫,五马饮春湖。

柳色供诗用,莺声送酒须。

知君望乡处,枉道上姑苏。

“柳色供诗用,莺声送酒须”,杨柳青青,垂须送行,是柳树枝条随风飘拂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福,也暗含诗人的不舍与感伤。除了送别诗中的惜别意象,还有诗词以杨柳之美衬托描绘女子美丽,如《莺声绕红楼》:

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

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

词序云:“甲寅春,平甫与予自越来吴,携家妓观梅于孤山之西村,命国工吹笛,妓皆以柳黄为衣。”上片是借梅花起兴,写游湖之快意,下片则以垂柳映衬,写景象之美妙。《姜白石词校注》析曰:此为纪游词。“携手多时”应词序“平甫与予”句“长笛”应词序“国工吹笛”句。下片应词序“妓皆以柳黄为衣”句。“人妒垂杨绿”二句,以颜色刻划家妓衣着之美;“垂杨却又妒腰肢”二句,则以舞姿刻划家妓体态之轻盈。而且垂杨会妒人的腰肢,则其人之美可想。

不过杨柳更多的还是在诗词中作为西湖美景的一部分,烘托西湖独特的美,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留下不少诗篇,像是比较有名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上篇是愉快舒畅的心情写照,但即使是失意忧虑之时,西湖的杨柳美景也能让人驻足截瘫,白居易在《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镜湖之游,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韵寄微之》中这样描绘:“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蘋。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即使是“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拥身。”也不禁感叹西湖美景带来的审美体验,“自然闲兴少,应负镜湖春。”

再如《湖上寓居杂咏》:

湖上风恬月澹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其二)

秋云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凝不流。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其三)

辇路垂杨两行栽,苑门秋水欲平阶。朝朝南望宫云起,白鸟一双山下来。(其五)

微波冲得绿萍开,数点青青粘石阶。绿葑自来还自去,来时须载白鸥来。(其六)

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其九)

柳下轩窗枕水开,画船忽载故人来。与君同过西城路,却指烟波独自回。(其十三)

指点移舟着柳堤,美人相顾复相携。上桥更觉秋香重,花在西陵小苑西。(其十四)

诗人定居在孤山西泠,对西湖的点滴变化感受入微。在这些诗篇中多次提及描绘杨柳之景,动静结合,静中有动,那种明净清澈的境界与作者萧散自得的情趣融合无间,是姜夔的代表性作品。

出现在诗词的杨柳多为优美且雅致的形象,也为后人对西湖的遐思中增添了独特韵味。飞卿《杨柳枝八首》中“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延寿有《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写自己修炼过程中所悟出的禅理。“绿柳堤边春色多,数树重重袅翠萝。红白花枝争斗发,晴阴天气半相和。”西湖山水不仅带给平凡人美的感受,也带给高僧关于佛法的体悟,在这之中杨柳的优美是功不可没的。

正因为古今诗人词人所摄录的西湖杨柳不仅如淡水着盐般的融入了他们的文化性格、淑世情怀及审美情怀,而且清极丽绝,摇曳多姿,具有沁人心脾、经久不衰的美感效应,所以,西湖美景深受古今文人喜爱,引得各地游客慕名前往。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杨柳独有的风情激发了唐宋诗人对美的探寻欲望,他们以独特的艺术创造,将西湖杨柳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廊上,也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审美记忆里。

四、文化积淀

唐代诗人不断治湖、游湖、写湖,西湖文化渐渐繁盛。时至宋朝,北宋苏轼在《杭州乞度碟开西湖状》中提到,“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西湖的拟人化,在苏轼笔下发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将西湖与美人西施作比,不仅因为两者名字相似,同属于吴越文化,更为表明两者皆具有风姿绰约的天然气质。而陈寅恪曾说过的“中华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也表明了南宋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宋室偏安之时,随着商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加上杭州拥有西湖胜景的天然条件,杭州区域形成了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享乐风尚,以及崇尚晓风弄月的做派,文化性格中也多浮靡、婉约、唯美的审美特征.再加上与江南地区种植水稻、养蚕缥丝的讲求精细的农耕文化特质相叠合,使得杭州形成了细腻、秀美、婉约的阴柔美特质,从而孕育了拥有“柳”般纤纤细腰的端庄秀丽的西子美人文化意象。

意象,是通过外界景物的形象与主体的情感相互交融,所形成的充满主体情感的形象。叶嘉莹先生指出:“中国文学批评对于意象方面虽然没有完整的理论,但是诗歌之贵在能有可具感的意象,则是古今中外所同然的。在中国诗歌中,写景的诗歌固然以‘如在目前’的描写为好,而抒情述志的抒情则更贵在能将其抽象的情意概念化为可具感的意象。”至于意象的生成问题,袁行霈先生有一个较好的阐释:“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唐宋西湖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柳树,其本身作为西湖自然景观的特色内容为历代历位诗人所喜爱,化入诗中,即便只是作为场景交代,也占据了一定的篇幅,并自然的帮助文学作品营造好西湖独有的氛围与文化特色,是意境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审美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后人而言,感知西湖文化,品读唐宋西湖文学作品,柳树作为历史承袭的自然景观,是读者可以具感的意象,从柳树的具体意象中竭力贴近当年抽象的情思与情怀。而柳树本身,久居西湖湖畔,进入诗人的构思,既是诗人对西湖的感受的组成部分之一,符合诗人的美学趣味,也是诗人融入思想情感、渗入诗人的人格情趣,经历化合而构建出的主观情意,富含意义与内涵。长此以往,西湖给予柳树以诗意栖居,而文学作品中柳树意象的日渐丰富也帮助丰厚了西湖文化底蕴的沉积。

西湖一路发展至今,从来都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晶。西湖水域宽广,柳树栽植于湖畔,柳树景观与西湖山水相得益彰,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美,而文人墨客或析或赏或玩,见柳枝临风倚湖微动感,居绿荫而叹风光,有感而发,诗文一蹴而就,亦是自然和人文的结合,是睿智和妥帖相配合。而西湖的柳树与西湖紧密相连,与西湖的浮沉变迁勾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西湖的不同际遇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内涵。柳树不但从自然景观的角度装扮点缀着西湖的湖光山色,更是唐宋文学反哺西湖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载体。

唐宋文学中的柳树文化伴随西湖文化应运而生,反之柳树文化又增补裨益了西湖文化,丰富了西湖文化的内涵。

文稿:胡园苇 郑淇 翟聃镭 徐嘉淇

图片:网络

编辑:徐诗妍

请您点击【再看】支持有美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