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这里有一道专业门槛,但并非不可跨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当记者学什么专业的比较好 财经记者:这里有一道专业门槛,但并非不可跨越

财经记者:这里有一道专业门槛,但并非不可跨越

2024-07-12 14: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财经记者:这里有一道专业门槛,但并非不可跨越 | 记者手记 原创 周荣旺 施嘉翔 深度训练营 收录于话题#记者手记 6 个内容 #深度营 26 个内容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五篇,我们与两位财经记者对话,她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财经新闻里,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如此交织共振,作为见证者、亲历者甚至是推动者,这是一件幸运且有意义的事”。

/ 记者手记 /

作者 | 周荣旺 施嘉翔

编辑 | 冯平 胡世鑫

财经是一个宽泛的领域。狭义的财经新闻是指财政、金融领域的报道,关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等;广义上的财经范围更宽泛一些,可以指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一切报道,包括政经、产经领域的报道,关注大政方针、各个行业。

以下两位接受采访的记者,分属能源、汽车两个行业。但无论是能源还是汽车领域,对于初入行、没有专业背景的她们来说,都是庞大而陌生的。两位记者通过各自的方式摸索与突破着,最终逐渐适应这份工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与她们交流后,我们发现:财经记者是一个门槛较高的工作,但了解财经知识并不是硬性条件。它是一份媒体工作,记者的专业性是放在第一位的。正如《财经》杂志记者王静仪所说,“记者就是这样,快速学习,在工作中学习”。

“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时刻刻拥抱改变”

第一财经日报 马晨晨

2019年11月,距离我研究生毕业还有半年。我开始找工作,左思右想,投了两个传媒集团:上海文广和另一家南方的报业集团。意外的是,第一财经先把我从上海文广的池子里“捞”了起来。

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经济学的专业背景,研究生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就读,实习经历也几乎与财经领域无关。

所以参加第一财经的几轮选拔考核,我心情一直很忐忑。面试进行到最后一轮,人力资源部的同事问我,还有什么问题。

我坦白地说,担心自己的专业知识可能跟不上。

她安慰我,以后会在工作中慢慢成长的。

入职当天,马晨晨的朋友圈截图

如果把财经新闻拆分开看,你会发现不同条线的报道各有特点。我现在关注的主要是能源行业,涉及到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等话题。

在我看来,能源像是一个To B(即to business,企业主要业务是面向企业)的行业。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能源,用电、用油、用气,但个体的选择权相对有限,更多类型的交易环节出现在企业之间。你可以回忆一下,是不是只有当你家里停电的时候,你才会关心电力是否紧缺这个问题。所以它和普通人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通常不会成为社会话题。

同时,能源行业很多企业都是国企,相对保守,记者需要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才有机会获得更多信息。

此外,能源行业的专业门槛较高,许多专业术语并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记者提前做一定的准备,努力打入这个圈子,并和圈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慢慢接触到行业里面比较核心的资源,然后才有能力回答业内人士关切的一些问题。

在我原来的想象里,成为一名记者以后,各种采访资源都会纷至沓来。

但是当我签完合同,从实习记者变成正式记者的那一天,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没有人给我一本武林秘籍或者通关宝典。

编辑老师会让我每周报选题、写稿子。但他们也不是熟知每一个领域的专家,不能代替记者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更多要靠记者自己去摸索、试错。

他们还会不断地发问:“这里是什么意思,跟上一段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编辑扮演的更多是审视者的角色。这些问题都需要记者通过各种数据、权威报告、专家采访或是实地走访来回答。

入职一个月,我在能源行业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很焦虑。就像骑自行车,踩第一脚是最费力的。我迫切地想要认识业内人士,但是又没有人来找我,于是我尝试主动去联系一些活动的主办方。

我参加的第一场电力论坛,还是软磨硬泡恳求主办方让我去的。因为这场活动是内部交流,不对媒体开放。

结果去了之后,我发现完全听不懂,整个活动充满了技术分享和理论探讨。我就像一个小学生误入了大学课堂,很茫然。

不过我还是在这个活动上找到了一个能做下去的选题:电力行业的教育问题。它本质还是一个教育问题,这个行业为什么缺人才、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尝试去回答这些自己能理解的问题。

我通过这种方式从边缘往核心摸索,从比较边缘的话题,逐步深入到这个行业。

马晨晨参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媒体沟通会

这篇稿子是我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突发新闻。限电消息传出的那天晚上,领导说这是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要尽快出一篇。

我当时注意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国家电网,向他们确认东北限电的真实性和具体原因。电网答复我说,是因为电力紧张而不得不拉闸,并非出于任何阴谋论的猜测。

我还是一个刚入门不太久的新人,第一次遇到居民生活用电被拉闸的情况,虽然网上也有很多信息,但是鱼龙混杂,不能确定真伪。我需要一些时间梳理逻辑,同时采访一些人,包括亲历停电的市民、发电企业人士、行业专家以及各平台上的官方通报,尽可能清晰地呈现事情的经过和原因。

所以那晚我就没有睡觉,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写,早上五点多把稿件上传到系统里,六点多编辑就回复我了,说在看。7:59,那篇报道发出来了。

挺惊讶的,我很少看到早上八点以前就能签发的稿件。因为我们的发稿要经过“三审三校”,审核校对肯定需要时间。说明领导对这篇报道也比较重视,行动迅速。

发完之后,我洗了把脸就去参加了一个电力行业论坛。后来工作群里不停有人@我,我才知道这篇报道中午登上了百度热搜第一,下午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二。能得到这么多的关注,我觉得是因为它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回答了大家心中的一些困惑。

我现在每天都会看能源行业的最新动态,去了解这个行业的历史、它现在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一开始是很艰难,一度感觉自己要抑郁了,但是做着做着,我发现这个领域还是很有意思的。

去年9月22号,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已经不记得那一天我做了什么,当时以为就是普通的一天。但其实不是,它开启了能源行业,甚至是全社会的一场剧变。

诚如人们经常引用的那句话,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能源行业首当其冲,它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的现状是60%以上依赖煤炭,但是以后60%以上将是依赖光伏、风电这些可再生能源。这不是局部的、偶然的变化,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颠覆性的变革。

对我来说,新闻之所以有魅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观察的是处在变动中的世界。不确定的未来,被体制创新、被技术变革、被想象力重塑。

毫无疑问,剧变中的能源行业正面临很多挑战。有一个理论是,能源价格低廉、供给充足和清洁环保这三大目标存在难以同时实现的“不可能三角”。那么,该怎样平衡取舍?我们解读能源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聚焦行业中的企业遭遇的困境,关心企业中的千万微观个体的命运改变。

这里面有很多的变数,让人生出危机感、好奇心,也藏着源源不断的惊喜。

2021年,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期间,马晨晨专访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

以我的经历来说,我觉得做社会新闻,你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但做完这个报道你会从中抽离出来,然后很快扑进下一个选题,缺乏一种连贯的内在观察和知识积累。

而在财经新闻里,我能感觉到自己和行业一同成长。碳中和是一个很灿烂、很宏伟的目标,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如此交织共振,作为见证者、亲历者甚至是推动者,这是一件幸运且有意义的事。

Q&A

1. 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维度有哪些?

一个事件发生之后,我们通常会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报道:

第一个是对新闻事件作现象层面的阐述: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说东北限电,到底是限了哪一个区域、限了多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这些都是需要第一时间去呈现的;

第二个是挖掘这个新闻事件里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或者人物,这可能是《三联生活周刊》、《人物》等媒体侧重的角度;

第三个是探究这个新闻事件的原因。这个原因通常会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会往后放一放。如果你能够在短时间内,把原因全面、深入地还原出来,这当然是一篇很好的报道。

以上是常规的思路。

2. 作为财经记者,您会不会有被质疑专业性的困扰?

有次,我邀请一个专家做采访,但他一口回绝了我。

他说,“我不想办媒体培训班”。

能源行业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很多记者可能都像我一样,原来是学新闻的,对这个行业没有太多的知识积累。他们去接触这些专家的时候,提的一些问题可能不够专业,或者理解对方意思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

于是,专家就需要努力地去解释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甚至有的记者在没有与专家确认的情况下,把他自己理解的表述写出去,然后说是专家说的话。

专家就会很生气,可能对记者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他们会调侃,我跟媒体交流好累,就像给他们办了个培训班一样。

那天他拒绝后,我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我觉得之前我可能也提过一些粗浅的问题,也许给同行今后的采访增加了阻力,有一种愧疚感。另一方面又想,如果专家在与记者交流时更宽容、记者在处理模糊的概念时更谨慎就好了。

一个专家可能一辈子都在研究某个领域的某个重要问题,他在这个问题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可利用的资源都比记者多得多。而记者这个职业的特点是,我们需要跟许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接触,即使我跑能源这个领域,它细分下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行业和主题: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石油、天然气、电力、碳中和……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脉络。

能源行业面向媒体记者的专业培训不多,更多时候要靠自己去摸索,所以有些问题是很难避免的。

当然,作为记者,我们一定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前辈、业界专家、从业人士等不断学习,包括向自己所得的教训学习。

”去了现场,就一定会有收获”

财经杂志 交通工业组 王静仪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上海记者站做新闻研究员,配合外国记者,找选题、找采访对象、翻译以及负责一些行政工作。

我的任务是把中国的新闻报道给德国读者看,尤其是经济新闻。我们的报道方向比较宽泛,从宏观经济到公司新闻,也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新闻,平时出差很多,自由度很高。

德国人关注的点和我们不太一样,有些我们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到德国人那里他们就觉得特别新奇。比如“小三劝退师”,如果夫妻双方感情出了问题,通常妻子这一方会去寻求“小三劝退师”的帮助,让她去劝退丈夫身边的“小三”。

王静仪在外媒工作时参加十九大(图源:新华视点)

这些对于外国读者是很新鲜的事,但这不太符合我的个人兴趣,我会觉得有的太猎奇、太偏了,而且选题间没有很强的内在连贯性。它让我什么东西都学了一点,变成杂家,懂一点点金融、懂一点点商业、懂一点点时政,总是浮于表面,不能扎下去。

当时我想,想扎下去的话就只能去国内媒体了。我想专精一个领域,所以后来我离开了德国这家媒体,去了《财经》。

和在外媒工作不同,我在《财经》不必发愁采访资源。以前在外媒,每次我接到的都是全新的选题,我要从零开始,去找人、约采访,每个领域都要从零开始。

但在财经媒体,如果跑条线的话,行业里基本都是固定的一些公司,我们会一直跟这些公司打交道,与行业里的专家也保持着长期的联系。就算你没有,你的编辑也会有的,他也会提供一些现成的资源给你。

不过这是我后来意识到的事情,2019年7月,我刚入职《财经》,还是常常找不到选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最开始,我会去跟踪行业里的一些日常活动、动态,写一些短稿,也会有一些常规的选题,编辑安排我去参与,起一个配合的作用。

但我刚入行,并没有相关方面的资源,所以一直提不出大的选题。大概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觉得别人好忙,我怎么没有事情做。

我做的第一个大的选题是调查一家处于困境中的车企,当时这个企业的车卖不出去,逐渐开始拖欠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已经走到了破产边缘。

这种比较偏调查类的稿件,无法仅靠现有采访资源。去找欠薪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内部的员工,这些是我能够凭借勤奋去实现的。所以,我先做了许多外围的采访和资料搜集工作,在对企业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去了企业的汽车总部。

那时我也年轻,就站在汽车工厂外面,向那些从厂区里走出来的工人发名片。“我想和你们聊一聊,工厂欠薪了吗?你们最近的生产忙不忙?”

他们公司应该有统一的指示,要求不能接受媒体采访,所以很多人摆摆手就走掉了。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这个企业品牌部的人给我打电话,要约我吃饭聊一聊。我当时很慌,然后马上和我的编辑打电话,告诉他情况。

编辑告诉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一,你要全程录音,保护好自己,留好证据。第二,他给你任何东西,比如钱或礼物,你都不要收。不管对方说什么,你随机应变就好。第三,见面之前,把定位发给我。

我跟编辑说,咱们两个小时之后联系,如果联系不上我,你就准备一下,看是否报警。

然后我就去跟对方见了个面。见面后,对方只是跟我闲聊,概括起来就是“虚与委蛇”。“王老师来了,怎么不提前和我们打个招呼,让我们好好招待一下。”只说了类似这样的客气话,也是在提醒我:他们知道我来了,我在做什么他们都知道。

但我尽量展示了我的诚意:我只是一个年轻记者,我只是在工作而已,我只希望尽量真实地去呈现企业的状态。我也在趁机问公司的现状,对方不愿意告诉我,但也没有表现出攻击性,他能理解我的诚恳。

在实地探访的时候,我简单地和工人、工厂附近的一些店主聊了聊,证实了工厂确实有停产、减产的情况。同时,我也和公司的人正面打了交道,尽管不是那么愉快,但也都是有收获的。

凭借这种外围的广泛突破,之后我们正面出击,联系了对方公司高管,要求回应,最后有了一个独家专访的机会,做出了一篇我觉得蛮不错的稿子。

当时关于这家企业的新闻很多,但没有其他媒体去过他们的总部、工厂,而我采访到了他们的高管、工厂工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我后来明白:不论什么稿子,你到现场就一定有收获。能够抵达现场,你就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三四个月之后,我就找到自己在组里的定位了。作为一个年轻记者,我需要更努力一点。我会主动去做一些走访类、调查类的新闻,自己还挺喜欢并且擅长做这类工作的。

做财经记者需要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去年年底,辽宁国企华晨汽车破产重组。得知消息的第二天,公司就派我去沈阳。

王静仪做的有关华晨汽车的封面报道

去之前,我下好了所有跟华晨有关的资料,内容包括华晨的历史、车型、相关媒体报道等。在去沈阳的飞机上,我一直在读,下了飞机我就觉得:华晨这个企业我蛮熟了,跟他们任何一个人聊天,我都不会怯场。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选题,采访还涉及到债券知识,我一点都不懂,而且债券知识即使提前准备了,一时也很难理解透。面对这种情况,我有一个技巧,我会很直接地问采访对象,比如华晨到底是什么情况,能给我解释一下吗,以这种外行的角度来提问。

到那之后,公司公关拒绝了我的采访要求,于是我就只能做外围采访。

我首先去了厂区门口,那天运气比较好,我看到华晨的销售公司正在清货。汽车的销售模式并不是车厂直接卖给消费者,它中间是需要经销商接手的。但华晨的这批车砸在手里了,库存车卖不出去,于是他们搭了一个草台班子,以很便宜的价格在厂区附近卖车。

连这一点钱都要挣,这能够透露出很多信号:一是他原有的经销体系已经乱了,正常的经销体系已经走不通了;二是这个厂已经很缺钱了。

去了现场,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要去现场,而且要反复地去。同时,你要学会选时机,比如下班的时候,你能看到工人从厂里出来。而且,那时工人的时间宽松一点,他才能跟你聊几句。

我现在也开始带一些新的记者,建议他们去做调查类、实地走访类的报道。这些并不难,只要愿意做就能做。

Q&A

1. 财经记者的工作节奏是怎样的?

因为我们是双周刊,工作节奏不是很快。同时,我们出稿是长短结合的模式,短的比如说有一个热点事件或行业动态需要及时跟进,出了事之后我们就要马上写,最晚第二天要写出来;长的是自己有意识地去策划的选题。

记者都是这样,多线程工作,日常工作中有很多动态的东西要去跟进。而且,我们都有自己需要固定联络的公司,你一个人跑好多家公司,永远有事干、有稿子写。

2. 做财经记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和能力?

我觉得需要做到两个“专业”,一个是新闻方面的专业,另一个是你自己所跑条线的专业。

同时,要会快速学习,这是一份工作,不谈个人喜好。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做这个工作,那你就要努力地把它做好。

媒体是分条线的,长期负责某条线的记者,如果做得好,你应该在自己负责的领域成为一个“专家型”记者。

3. 如果想成为财经记者,新手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我觉得要从一些脚踏实地的事情开始。比如说汽车领域,现在商场里新开了很多卖电动汽车的门店,比如特斯拉、蔚来等,日常生活里你可能也看到过。

这其实就是一种新趋势,车企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效果怎么样?为什么不把店开到郊区去……你看到这些店,你天然地就会对他们有一个疑问。所以你从日常生活出发,发现问题,然后试着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了。

我们对是否有汽车领域的相关工作经历没有硬性的标准,我们现在的招聘也是这样的。如果你有汽车行业的工作背景,那当然很好。如果没有,那你能表现出来比较强的快速学习潜力,那也没有问题。记者就是这样,让你干什么,你就得能马上上手干。

4. 如何能看出一个人的快速学习能力?

试稿。你要做一个你能做得出来的选题,而非很棒但是无法落地的选题,比如商场里的汽车门店就不错,至少可以采访到店员和消费者。选题是第一步,它也是最重要的,之后才是你怎么做。我觉得这可以反映出来这个人的综合素质。

5. 采访前你一般会做哪些准备?

我个人的理念就是:做充足的准备。

比如说我今天约了自动驾驶公司的一个人,要跟他聊一下。首先是要了解采访对象这个人,知道他的生平,他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他什么时候到的这个公司,以往的工作经历是怎样的。可以去领英里看他的资料,或者以往的媒体报道,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和观点。

第二,这个公司目前是什么状况,它融资融到哪?公司最引以为傲的产品是什么?他们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样的?

然后是这个行业:这家公司在行业里是什么位置?行业目前的趋势是什么?这个行业里目前大家都在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这三个方面是我每次做采访前都会准备的。做好了这些准备,采访的时候永远不会没有话聊。努力是能够弥补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的。

原标题:《财经记者:这里有一道专业门槛,但并非不可跨越 | 记者手记》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