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弓瞄准心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弹弓射箭狩猎视频教学 弹弓瞄准心法

弹弓瞄准心法

2024-04-18 15: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别人看我玩弹弓时,经常都会有人说,这不是小孩玩的东西吗?这么幼稚?

弹弓幼稚吗?古代贵族要修习“六艺”,“射”为其中之一,虽说古人是射弓箭,但道理与弹弓相通,要达到精准的射击水平,弹弓比弓箭和枪械射击更为困难,枪械不确定因素少,而弹弓任意一个动作变形,都会严重影响瞄准的精度。

具体说来,枪械只需要确定上下-左右两个维度,弓箭要确定上下-左右和拉弓距离三个维度,弹弓要确定弓体的上下左右、皮筋上下左右以及拉弓距离五个维度,所以弹弓的瞄准难度要高得多。

与弓箭、枪械相比,弹弓更安全、便携带、对场地要求低而且器材很便宜。

古人将“射”与书法、音乐等,都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

要想击中靶心,必须全身放松,宁神静气,精细调节各个关节的位置,在发射前的那一刹那,做到物我两忘。而当子弹正中靶心的那一瞬间,平静而又兴奋的愉悦感从心底升起,这就是射击的乐趣所在吧。我自己练习弹弓时,常常会忘记时间流逝,一不注意,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开始练习弹弓到今天已经整整3个月了,中间试过好几种不同的弹弓,不断摸索瞄准射击技巧,现在在10米外打3厘米直径的靶子已经有一定准头(见下图),最好的一次是四连击。

下面就总结一下我的弹弓瞄准技巧。

1)瞄准线

我试用过好几种不同类型的弓,最后觉得这种有瞄准线的弓最好用。瞄准时,当瞄准线在视野中缩为一个小点时,就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弓体与瞳孔之间的相对关系。

当瞄准线在视野中缩为一个小点时,就可以准确确定弓体与眼睛的相对关系

2)射击流程

先简单说一下我的瞄准、射击流程:

1.身体侧向目标,全身放松,重心略往后坐

2.将子弹用皮囊包好,持弓的左手抬起,与肩同高,伸直,右手握住子弹跟随抬起,此时橡皮筋处于松弛状态。

3.头向右侧倾斜,左手姿势微调,将瞄准线在视野中缩为一个点(见上一条),然后将弓拉满,皮筋轻轻贴住面颊。

4.左右手微调,做到三线重合(见下一节)。

5.左右手保持稳定不动,轻轻转动腰部,使得瞄点对准目标。

6.注意呼吸,在吸气到顶点,将要呼气之时发射。

3)左右瞄准:

瞄准过程中,较为容易掌握的是左右瞄准,左右瞄准的要点在于三线重合,如下图:

三条线,一是上面的皮筋,要在视野中缩为一条细线,二是下面的皮筋,要在视野中缩为一条细线,第三条线是上下弓头边缘的切线。瞄准时,通过微微调整右手的姿势(持弹的手),将两条皮筋在视野中缩为两条细线,再将两条细线与弓头边缘的切线完全重合(重点是观察下弓头边缘与橡筋的关系)。三线重合得好不好,是影响左右精度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难掌握、需要重点练习的地方。

在视野中做到瞄准线缩为一个点,并做到上述三线重合,那么左右瞄准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可以练习射击一些细长的直立柱子或者矿泉水瓶,以获得信心。

4)上下瞄准

上下瞄准较难掌握,并且不像左右瞄准那样可以找到客观的指示标记,而要靠体感和肌肉记忆保证精确度。

下面先讲一下上下瞄准的原理。

当瞄准线在视野中缩为一个点时,弓门连线(右侧粗线)与人的瞳孔的相对位置就已经确定。当瞳孔、瞄准线、目标三者连成一条直线时,子弹发射轨迹与射击目标的相对位置,就唯一决定于图中AD、BC两条直线的夹角,其中BC是瞳孔与瞄准线连线,AD是弹囊与弓门中点连线。

要保证射击精确度,就要尽可能做到每次瞄准时,直线CB与AD保持相同的夹角,或者说,瞄准时保证瞳孔(点C)到直线AD的距离不变。但是瞄准时我们并没有办法准确感知这一距离,就只有通过感知橡皮筋与面颊的接触点E来确定直线AD的位置。

但是,即便面颊触点位置确定后,瞳孔到直线AD的距离,还受到头部扭转、倾斜角度的影响,而头部倾斜、扭转角度无法找到客观的参照指标,只能通过反复练习,形成准确的体感记忆和肌肉记忆。

另外还要通过练习形成面颊接与皮筋接触点的准确体感记忆。

有一个方法是将头颈扭转的肌肉记忆转换为手臂与握弓姿势的肌肉记忆,即通过保持准确的手臂姿势和抓握弹弓姿势,使得弓体(图中直线AB)与身体保持确定的相对位置,这样在瞄准过程中,为了让瞄准线在视野中缩为一个点,头颈自然会扭转倾斜到固定的角度。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同时练习手臂与头颈的肌肉记忆,可以使得准确度更加稳定。

另外,左臂举弓时以水平伸直为宜,水平这个位置比其它位置更好把握、更容易形成肌肉记忆。而且手臂伸直后,主要靠肘肩腕关节抵抗橡皮筋向后的拉力,手臂肌肉参与少,容易保持持弓姿势的稳定性。

练习时,面颊部位可以贴一小块胶布,这样容易确定皮筋触点位置。

5)接下来讲讲如何调整瞄准线。

左右位置:瞄准线应该在上下皮筋固定点连线的正上方。

上下位置:上下调整瞄准线的目的,是调整头部的偏转角度,一个舒适的头部偏转角度,更容易保持瞄准过程的稳定性。原理如下:

当头部的倾斜角度固定时,上下瞄准的位置,是由瞄准线位置(上图中的B点)和皮筋与面颊接触点(上图中的E点)共同决定的,所以瞄准线的上下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调整面颊触点的位置,然后形成准确的体感记忆。

但是,当手臂水平伸直时,瞄准线的位置就决定了头部需要偏转的角度。

6)其他注意事项:

1.持弓的左手要放松,不要把弓握得太死

2.注意弓头外缘切线要保持竖直(与水平线垂直)

3.身体重心略往后座有助于提高稳定性

4.拉弓之后,要将瞄点移动指向目标时,应该通过腰部扭转实现,而不是移动手臂。

5.配合呼吸节律进行瞄准、射击,对提高准确度很有帮助

6.以修身养性为练习目的,切忌伤害小动物。练习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防止误伤他人。

————————————————分割线——————————————

随着练习的深入,又有一些新的体会,总结如下:

1.钢珠比泥丸的射击准确度更高,因为钢珠比泥丸更接近正球形,子弹离手时由于子弹形状偏差产生的扰动小。

2.撒放是影响精确度最重要的因素(或许没有之一),保持撒放一致性,形成肌肉记忆,是提高准确度的关键。另外,由于撒放手疲劳导致动作变形对准确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连续练习时间较长时,就会发现命中率越来越低。

3.准星相对目标的瞄准,只需要在准星在目标周围轻微晃动,经过靶心正中的瞬间,抓住机会发射,所谓“有意瞄准,无意击发”。《黄帝内经》有一句话“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以发”,这说的是针刺治疗的方法,但这句话应该来源于弩机的射击技术,应用在弹弓同样适用,就是要捕捉发射时机,如果犹豫不发错过机会,等到准星完全停于目标之上,往往会因为瞄准时间太长,导致动作变形而失去准确度。

4.瞄准过程,校正弹弓形态,也就是校正弹弓、皮筋相对位置,占据了瞄准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当准星距离目标较远,将准星移到目标之后,要再次校正弹弓、皮筋的相对位置。当准星已经靠近靶心、弹弓形态已经校正准确,就屏气、保持动作,然后目光观察准星在目标周围的晃动,抓住机会发射

5.握弹弓时,手掌大小鱼际紧握手柄的尾部,起到固定作用,拇指和食指及虎口尽量放松,只轻轻扶住弹弓,而不是用拇指、食指、虎口紧握弹弓。持弹弓的手要尽量伸直,手臂伸直不仅可以让弹弓更稳定,而且可以提高瞄准精度。

——————————————分割线————————————————

提高准确度最重要的三个辅助方法:

1.练俯卧撑

2.练俯卧撑

3.练俯卧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手臂力量直接影响弹弓的稳定性。在陈策老师著《中国弹弓射击运动实用教程》一书中提到这么一件事情,摔跤世界冠军李岩岩在他那里学了10分钟弹弓,就在6m距离12连中4cm靶心,读完此处甚为感叹。

这其中运动天赋固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自己为健身连续练习了一段时间俯卧撑之后,意外发现自己弹弓射击的精确度竟然大大提高了,这才明白手臂力量直接决定了瞄准时弹弓的稳定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