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小赋的思想内容与审美特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衡小赋的代表作品是 抒情小赋的思想内容与审美特色

抒情小赋的思想内容与审美特色

2024-07-04 2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抒情小赋的思想内容与审美特色 ★★★★★

一、抒情小赋的兴起

在两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历史中,汉赋内容经历了从汉初的反思历史,至西汉盛世的歌功颂德、劝百讽一,到东汉末年,汉王朝的统治已走到崩溃的边缘,士人已经失去了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因此,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次涌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在辞赋这种文体里,除了汉大赋被继承外,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抒情小赋悄然兴起,涌现出许多名家名作。如班彪的《北征赋》、蔡邕的《述行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和《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等等。

二、抒情小赋的内容

(一)反映黑暗现实,抒发愤懑不平

东汉中后期,社会现实黑暗,统治集团又采取高压政策,士人的心性普遍受到压抑。尤其到了东汉末年的桓、灵时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官场污浊,贤愚错位,人情虚伪。物不得其平则鸣,表现在抒情小赋的内容上,就是越来越多的士人运用赋来反映社会的动乱及黑暗,抒发他们压抑激愤的感情。蔡邕的《述行赋》作于桓帝延熹二年(159),当时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杀把持朝政二十余年的梁冀,五侯之一宦官徐璜为讨好汉桓帝,听说蔡邕善琴,令其到京,蔡邕内心不愿,但也只能从陈留出发,到偃师就托病不前,后返陈留。蔡邕途中所经都是先朝故地,其在赋中于历史事实的叙述中寄寓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此外,东汉末年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直将矛头指向当时的统治者。作品开篇即言自春秋以后圣明理想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而“德政”“赏罚”都已无法挽救当前的社会。其后,他列举了小人得志、贤者失位、是非颠倒等各种龌龊现象,并指出“实执政匪贤”,由刺世而至与世道决绝。此外,还有其它一些作品也表现了对王朝兴衰、世道浑浊的不满与悲愤。

(二)表现出世归隐的思想

东汉时期在思想界,维持世道人心的西汉经学开始衰落,道家思想又重新趋于活跃。因道家倡导以人合天,主张无为清静,对生命价值积极肯定,这些都促进了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东汉末年的衰世激发了士人力挽狂澜的情怀,但是当士人发现他们维护的皇权带给他们的只是血光之灾和囹圄之祸,而又仕途不顺,社会不可挽救时,他们逐渐转而注重于个体的生命价值,此时士人中隐逸和出世思想抬头。

出世归隐思想体现在辞赋创作上,典型的就是张衡的《归田赋》,此赋真正宣告了抒情小赋的诞生。张衡因亲历污浊黑暗的官场朝廷和奸党的排斥异己,目睹权贵的骄奢淫逸,上书乞归,写下了这篇赋。在赋中他描绘了一个明丽祥和、情趣盎然的田园世界,着意追求一种顺情适性、自我身心与外在环境和谐融洽的人生境界。此外,表现悲观厌世和隐居的思想是抒情小赋的又一内容。

(三)重视抒写自我心性,出现咏物和爱情的主题

汉末,在经学式微及庄骚思想再度回归的双向影响下,文人个性的解放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带动了文学创作思潮的变迁,作品表现的内容由浓墨重彩地描摹盛世,转变为重视对自我心性的抒写。汉赋也由追求词藻华丽、以大为美,转变为以满足自我审美愉悦为主旨。《后汉书》中记载,东汉中后期有许多文人,学富五车、多才多艺,在琴、棋、书、画、舞蹈、音乐等众多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尤其是中期的马融和后期的蔡邕,因而东汉中后期的文学作品在题材、体裁方面多有创新。在多元化的审美追求和自娱世风的共同促使下,文人们创作了很多咏物赋以满足自身精神上的愉悦。如马融有《长笛赋》《围棋赋》《琴赋》等辞赋,蔡邕有《弹琴赋》《弹棋赋》《团扇赋》《笔赋》等赋。此外,蔡邕还将男女情爱的主题引入文学作品之中,如在《青衣赋》中,他对青衣的美貌进行了优美的描写,并抒发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咏物和爱情的表现主题在抒情小赋中的出现是文人人格的独立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意识的自觉,同时也是许多朝代末期,由于社会动荡、朝政腐败,文人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所造成的文学作品主题的一种改变。

三、抒情小赋的艺术特色

抒情小赋与汉大赋在艺术特色上迥然不同。汉大赋多长篇巨制,运用散文句式和主客问答的形式,以宫殿、政事等为主要描写对象,并且多歌功颂德,曲终奏雅,“劝百讽一”,喜用华丽辞藻。而抒情小赋则不然,它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抒情小赋篇幅短小,重在抒情写志,语言流畅朴实,多直抒胸臆,犀利明快。如张衡的《归田赋》全文四个段落二百多字,分为归田的原因和归田的快乐两大部分,简洁明快,没有汉大赋的铺张扬厉和呆板凝滞。“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短短六十个字已经委婉表达了自己希望有所作为,但是官场黑暗、怀才不遇,决意归隐。

汉大赋赞誉的成分多,批评的成分少,相比较而言,抒情小赋言志抒情更直截了当,如赵壹的《刺世疾邪赋》:“故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赵壹在此赋中对汉代的政治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就连人们通常所称颂的文、景盛世也未放过。

(二)抒情小赋题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王褒的《洞箫赋》是汉代咏物赋的代表作品,写洞箫曲调悲凉哀怨,作者从它的制作材料——竹子恶劣的生长环境,与洞箫相伴的孤独悲鸣的飞禽走兽,以及吹奏者是苦难的盲人入手去表现洞箫声悲戚的特质。这篇赋独辟蹊径,以悲为美,是乐器赋的奠基之作。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赵壹的《穷鸟赋》、祢衡的《鹦鹉赋》运用拟人手法,物我交融,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情志,展现出咏物赋的另类特色。赵壹生性刚直,屡次抨击,《穷鸟赋》就是赵壹犯死罪被友人救回,感恩而写,赋中借一穷鸟陷入困境,幸获贤人救济的遭遇以自况,一抒怨愤,一表感恩,此赋运用拟人手法,物我合一。《鹦鹉赋》以聪慧高贵的鹦鹉被人捕获,身处笼槛,抛乡弃子,前景堪忧的拟人化手法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哀怨以及感恩报德之心。

(三)抒情小赋语言多运用骈偶句式,对仗工整,有明显的韵律美,像散文诗的语言。例如张衡的《归田赋》:“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等等,语言清新明快。另外,抒情小赋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还时常一边写景一边抒情,例如蔡邕《述行赋》:“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败而无轨兮,涂泞溺而难遵。……伫淹留以候霁兮,感忧心之殷殷。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抒情小赋是汉代文学的一枝奇葩,它在内容和艺术特色上都对汉大赋有所突破和创新,其创新是文人人格的独立和自觉的创作意识在文学上的体现,它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更加注重个性化、抒情性的发展导夫先路。

【李凡关键词:黑暗现实 出世归隐 咏物和爱情 直抒胸臆 题材广泛 对仗工整】

【李凡说:凡新变必有命题,近年来抒情小赋的考查频率不断上升,相关内容需要大家多加掌握,另外,凡事都要举一反三,既然抒情小赋的脉络能单独命题,那么整个汉赋发展阶段,是不是也可以单独命题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