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泽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留到后世原因是什么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2024-06-26 06: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择端画像

《清明上河图》局部

在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之前,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盛大的都市,金兵用一场战火把它变成废墟。千年的历史风云演绎着兴废存亡,这不是作为后人的我们能够见证的,北宋的经济文化中心汴京到底是什么样?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给我们留下繁华北宋的一个片段。

宣和画院

张择端,字正道,山东诸城人,在那时叫密州。苏轼曾在这里主政,李清照的丈夫金石家赵明诚也是这里的人。张择端的故事已失散在历史的风云中,有的史料说他生平不祥,有的则说他生于1085年,卒于1145年。这个年份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李清照生于1084年,卒于1155年。张择端比李清照小一岁,却比她早逝十年,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我们的两位山东老乡,一位为那个时代留下了伟大的词章,一位为那个时代的辉煌留下印记,共同鼎力扛起一个文化历史的高峰。

1145年是南宋绍兴十五年,离汴京毁灭已经过去十八年,张择端终在了哪里?是他梦魂牵绕的汴京,还是南徙途中?不可考。但是他亲见了那个繁华的盛都在兵燹中宫倾玉碎是不争的事实,《清明上河图》是汴京最后的遗影。我们今天看这幅图画,看到的只是繁华与昌盛,无论如何也读不出恐惧感,张择端却带着那种恐惧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看到《清明上河图》中的情景化为灰烬。

张择端自幼聪慧,喜欢绘画艺术,青年时代游学汴京,住在相国寺里。相国寺原是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几经变迁改成寺院,在当时是一座开放的文化场所,除了佛殿还聚集了大批艺术家、工匠、算命卜卦先生,最多的恐怕就是画家,他们在这里作画,卖画。十九岁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常到这里游览买些藏品,当时有人向他们夫妻兜售徐熙的《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夫妻俩对这张画爱不释手,徐熙是五代南唐的著名画家,可是他们拿不出二十万钱,以至于李清照晚年在《金石录后续》中说,当时虽为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最后只得放弃。赵明诚和李清照嗟叹之时,是年十八岁的张择端可能就蜗居在相国寺一角苦苦地作画。他善画界画,犹攻舟船、城郭、街市、桥架。他的幸运来了,宋徽宗到这里赏画,看到了他的作品,一道圣谕将他调到宣和画院。

宣和画院的前身是翰林图画院,始建于宋太祖雍熙元年(984年),距离徽宗朝已经一百一十年。北宋的画院一直是国家主导的艺术机构,供职人员一律授予“职称”,等级由高而低分别为侍诏、祗候、艺学、画学正、画学生等职。

画院的职责是:绘制宫观壁画、负责宫廷、官署用画、表彰功勋、戒鉴教育后人、搜访鉴别民间名画、代制帝王御画。到了宋徽宗主政时,他又在画院增设了画学一科。所谓画学,就是分门别类地研究各种题材的画法,他把画学分为六类: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宋史》选举志)。可以看出,从北宋起,中国的绘画就形成教学制度,向更专业的高度发展。

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不是偶然的,这幅画卷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经济、文化背景。北宋的经济是非常繁荣的,经济的繁荣表现在城市风貌上,于是就派生出表现市井风情的市肆画,这种题材在北宋风靡。《清明上河图》之前,就有北宋人燕文贵所绘《七夕夜市图》、高元亨绘《夜市图》、无名氏绘《夷门市尘图》。这些图画“状其土俗繁浩,货值相委,往来疾缓之态,深可嘉赏”(刘道醇《宋朝名画评》)。

在这个基础上,《清明上河图》横空出世,就不是孤立的现象了。张择端正是努力反映他的时代,才给我们留下这幅传世的神品,也留下北宋的印记。

清明上河图

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伟大?因为它是一部直观的北宋史。这幅画图中的汴河从城郊流入内城,串起了北宋“都市人”的生活,城郊有水井菜园,河上有行驶的航船,道路上有各种车辆、小轿,河上有巨大的虹桥,岸畔有雄伟的城楼、寺院及房舍。

看着看着,我们进入画中,沿街行走,到处是酒店和脚店,在闹市区十字路口就有一家酒店,一面写着“孙羊店”的酒旗迎风招展,店门前有一道拦阻人马的杈子。杈子内的柱子上一边写着“正店”,一边写着“孙记”。所谓“正店”,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酒店,资金雄厚,不但售酒,还有作坊制酒,名酒佳酿多从这种店铺售出。与正店对应的是脚店,脚店就是规模较小的酒店,资金不如正店雄厚,且不承担制酒的功能。虹桥南首,汴河南岸就有一处脚店,门前设欢门,店前柱上左右各写两个字:“十千”“脚店”,“十千”出自《诗经》:“倬彼甫田,岁取十千”,形容数量繁多,而欢门则是北宋时酒店的门楣装饰。

除了酒店,街上到处是邸店,邸店就是旅店。京都繁盛,旅人如织,投考的士子,贩运的商贾,都要驻停,没有邸店无处歇脚。画图中有一处邸店上写“久住王员外家”,这是北宋时旅店的广告词,今天听来新鲜又陌生。原来,邸店收入丰厚,在汴京不仅有官营的邸店,还有官员、富贵人家开的私人邸店。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宋真宗时有官屋两万三千三百间,年收入十四万余缗。那个“久住王员外家”处,就是王员外开的旅店。在这家邸店以东还有一处招牌,上书“久住”,下面有“曹二”二字,可见这是由曹二开的一家小旅店。

在《清明上河图》的街道上徜徉,还能看到几家医药铺、香药铺。宋时民间流行“九福”之说,分别是口福、花福、药福、鞍马福、衣裳福、钱福、眼福、病福、屏帷福。这是九种物质生活之最,医药铺占的是病福。不是说得了病是福,而是说,得了病,在京师有回春妙手医治,因此病人有福分,不至于延误。九福的后四福集中于汴京,当时的医院就是医药铺。所以病福与药福不是一回事。

在图画的左尽头有一座医药铺,门首挂一块牌匾“赵太丞家”,门前地上立着几块招牌,一块上书:“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另一块书“太医出丸医肠胃病”,还有一块书“赵太丞……”后面的字迹不清。这个赵太丞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应该是宫中御医在外开馆医病。宋代医有医官,最高的医官是太医令,其次是太医丞,都有御医资质,这位赵姓太丞应该是御医的身份,这么高级的医生在民间诊病,要不怎么说汴京人有病福呢?这一间医药铺被张择端直画到里间,从门外可窥室内,里面设条凳,一人坐,二人站立,正在说话,似为候诊。在《清明上河图》中,街的十字口处还有一家杨姓开的医药铺,一块招牌写着“杨家应症”,一块招牌显示了“杨大夫”字样,说明这是一家普通的医院。

香药铺不同于医药铺,虽然都有一个“药”字,但香药主要是指香料,比如沉香、檀香、桂花、玫瑰等物,香药铺是专门经营香料的商店。画图中闹市区十字街口北侧有一家香药铺,标牌竖立,上书“刘家上色沉檀楝香……”字样。“久住王员外家”邸店附近也有一处香药铺,露出一块招牌,上写“李家输卖上”等字样。宋人喜香,屋室熏香、熏衣用香、典礼、礼佛燃香,宋人有佩香囊的习惯,把香料磨成粉,装入囊中,携带在身上,走到哪里香气四溢。由于这样的生活习惯,北宋香料用量很大,贵重的香料都是从越南、印度、东南亚诸国进口,香料贸易占有很大的经济比重。汴京经营香药的多是官营,朝廷甚至设立香药确易院,“置官以鬻之”。张择端画中的两处香药铺非官营,一定是有官宦背景的店铺。

图画中还有一个卦摊,卜算人搭了一个凉棚,棚檐上挂着“神课”“看命”“决疑”的招牌,棚下卜课先生正在接待一位求课者,还有三个围观的人在窃窃私语,课卜的神秘惟妙惟肖。

张择端表现的清明,除了生发的柳树枝条、人物衣着,还有一处令人叫绝的地方,那就是他在城郊处画了一家纸马店,此店紧邻一家小酒馆,招牌上赫然写着“王家纸马”,显然纸马店主姓王。纸马是冥品,正值清明节,京城人纷纷上坟举哀,纸马是大量使用的。这家纸马店开在从内城去往郊区的地方,可谓符合市井经营规律,没有严密考察和对风土人情的了解,绝做不出这样的布局。《清明上河图》背后一定有大量的写生稿,否则不会有这么精确的场景表达。

《清明上河图》中商铺鳞次栉比,酒楼茶肆比肩,各种作坊绵延,图中人物,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云集,有坐商、行商、税务官员、市井闲人、乞丐、算命者、工匠、船夫、车夫、轿夫,构成了一幅历史的市井长卷。

金明池争标图

张择端还有一幅画不为大家熟知,那就是《金明池争标图》。

金明池在京城西顺天门外,据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金明池“周围约九里三十步,池西直径七里许”。每年三月二十日,也就是清明时节,圣上要来此观赏一个由军士、舞技艺人、民间艺人参加的水上演出活动,这是一个表演赛,因此叫争标。为了达到完美的表演效果,从三月一日起排演就已经开始,市民争睹,商人争相设置摊位,这实际上是一个京城里官民同乐的迎春节日。

三月二十日这天,禁卫军头上插花,身披锦绣披风,着镶嵌金线的衫袍,腰束绦丝金带,手持从皇家库府中取出的金枪、宝装弓箭、龙凤绣旗,马上系着红缨缰绳,一时间万马奔腾。圣上驾临,在临水殿设宴赐赏群臣,演出开始,诸军演出百戏、舞大旗、扮狮豹、舞弄枪刀、蛮牌,装鬼神、演杂剧等等。民间也有彩船出演,船上有傀儡戏、说唱、颂辞、奏乐等等,在一派欢乐中迎接春天的到来。

《金明池争标图》就是表现这样一种欢乐的风俗画。这幅画的左下角有张择端的题款:“张择端呈进”,应该是他画出来呈给宋徽宗御览的。

1127年是他笔下这一派繁华的结束,这一年是靖康二年,金军攻破汴京,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做了金人的俘虏,《清明上河图》也好,《金明池争标图》也好,画中的情景成了一片废墟,但曾经的繁华存在张择端的画中。

这一年张择端四十一岁,屈指算来两幅图画当创作在三十至三十五岁之间。三十岁之前他没有这样的生活阅历和创作激情,三十五岁以后金兵围困汴梁城,在战乱中他也难以找到创作的激情。有人推测这是他南渡以后的作品,似不可能。

按照上面所说的生卒年月,靖康二年之后又十九年他逝世,这十九年是南宋草创临安基业,兵荒马乱动荡的十九年,先君蒙难,国都沦陷,眼见的繁华破碎,即使画出那个时代,也表现不出《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宁静恬淡,《金明池争标图》上的盛况热烈。

张择端给我们留下了他的艺术遗产。

【责任编辑:李丹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