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向总书记报告︱我们的科研成果正走向更广阔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卫国简介高新 我在现场,向总书记报告︱我们的科研成果正走向更广阔市场

我在现场,向总书记报告︱我们的科研成果正走向更广阔市场

2023-12-15 14: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见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邢卫红时,她正带领南京工业大学团队进行造纸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攻关。通过新增的膜电解单元,将制浆、造纸废水中滤出的无机盐,制成可用于生产的酸、碱,节能减排、节约成本。

这项新技术,正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产研院视察时见到的产品迭代而来。虽然时间已经过去8年多,邢卫红对见到总书记的那一幕仍记忆犹新。她向记者描述说,那天她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向总书记介绍了“全球首套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成套工艺”,并且说当时已经建成4万吨/日的废水处理示范工程,相当于新增一个再生水厂。“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并详细询问有关投资规模和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嘱咐我们要多开展这样的科研攻关。”邢卫红说,总书记的话深深烙印在大家的记忆里,指引着膜科所不断向着科学研究新的高峰发起“冲锋”。

“通过一道道膜,我们以低成本实现造纸废水零排放,将纸浆处理水变成纯净水,不断破解造纸废水回收利用的世界性难题。”邢卫红介绍,8年过去,科研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将反渗透产生的浓盐水,分离成氯化钠浓盐水和硫酸钠浓盐水,再通过新增的膜电解单元,制成可用于生产的酸、碱,替代部分外购药剂,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除了技术升级外,我们还将这套工艺设备延伸到民用领域,开发出适用于净水器和空气净化器的新型膜材料。”在邢卫红看来,不论是研究项目还是科技成果,最终都要满足市场需求,把科研成果从书架上应用到工厂里,转化到市场上。

现在,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造纸制浆废水从制纸公司直接输送到南通能达水务公司,经过“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成套工艺”预处理、膜集成、蒸发结晶等工序后,化为清流和可回收利用的工业用盐,供园区循环使用。

“目前整套设备日处理5.75万吨制浆、造纸达标尾水,系统回收率大于98%,处理后的中水水质良好。”南通能达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卫国介绍,经过处理的中水供江山农化、王子制纸等园区内企业作为生产工艺水循环再利用,而经过膜分离后的浓水,则进一步蒸发结晶,转化为工业用盐等材料。这样的技术运用,每年可为园区节约用水1400万吨。

“我们将制浆废水物尽其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邢卫红告诉记者,科技攻关不仅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还保护了碧水蓝天。如今,研究成果已运用于数百家企业,近五年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超50亿元,减排废水数亿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秦旺/文 白利振 朱奕欢/视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