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百年文艺盛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开街仪式主题文字内容怎么写的 重现百年文艺盛景

重现百年文艺盛景

2024-06-30 19: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SWADI

祠堂街新生

2017年至2020年,中建西南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持编制了祠堂街的概念性城市设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策划规划一体化设计等一系列规划工作,为街区持续的更新改造、项目建设、招商运营奠定良好基础。9月15日,“百年文艺祠堂街”正式开街。

△ 图片来源

公众号:祠堂街艺术社区

9月15日上午,成都市商务局和青羊区人民政府主持召开成都城市有机更新消费创领大会暨祠堂街艺术社区开街仪式,中建西南院副总建筑师刘刚作为祠堂街系列规划的总负责人,受邀与城市更新、商业消费、文化艺术等领域专家齐聚祠堂街,共同解锁这条百年老街的新生。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郑勇主持设计的木木美术馆,作为街区改扩建的第一栋新建地标建筑,成为本次开街仪式的举办地。

CSWADI

听读历史

祠堂街位处老成都心脏地带,紧邻人民公园,清代被称为喇嘛胡同,因八旗驻军为四川总督年羹尧修建生祠而得名,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成都人心目中的文化街和革命街。历史上的祠堂街各大书店报刊云集,有着抗战时期成都70%的书店,是成都近代新文化兴盛的中心。祠堂街也是中共地下革命的重要据点,多次举行党的重要会议和聚会。同时,这里也是近代中国知识界与艺术界的交流平台,张大千、齐白石都留下墨宝,推动文艺在此真正走向大众生活。

至今,祠堂街仍留存着百年前的街巷格局、历史建筑、历史河道和原生树木,是目前成都中心城区文化遗存聚集度、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而祠堂街和人民公园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共同构成了成都市中心独特的城市文化生活和历史风貌。

CSWADI

见证更新

更新前的祠堂街,四周被城市主干道分隔,街巷被违章搭建堵塞。如何在保护与活化历史遗存的同时,使被割裂的历史街区与大众生活再次融合,城市设计中心通过多轮规划研究,给出了这一议题的答案。

01 历史遗存保护和利用

设计伊始,团队就对现存的历史建筑、街巷格局、历史河道、街道树木进行系统梳理和建档,分类别提出保护与更新措施。一是对历史建筑提出保护、修缮、整治改造措施,二是恢复和打开历史街巷,三是依托历史河道打造公园滨河慢行,四是原址保护街道树木,延续成都人对祠堂街的共同记忆。

02 街道慢行一体化改造

人民公园与祠堂街的开放与联通,恢复了本为一体的历史格局和城市活力。设计在交通论证的基础上,将原祠堂街的四条机动车道改造为集外摆空间、车行道、绿道、沿河步行道于一体的慢行街区。为了实施落地的科学性,通过多个交通方案的反复对比实验,以最优方案组织了周边道路流线和信号灯。

改造后,业态和活动不再仅局限于建筑内部,室内和室外被打通,产业和人群生活被重新链接起来,真正实现了公园与街区的一体融合。

03 产业融合和文化集群

祠堂街这片历史街区代表着成都在思想、文化与艺术上的人文底蕴,需要更关注文化产业的落位和创意的孵化,让年轻人回到老城。从“还原空间形态”到“重现文化盛景”,进行文脉+业态+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团队筛选能够与周边区域形成串联的主题业态,融入成都中心城区文化产业集群。

△ 图片来源:网络

CSWADI

城市设计参与焕新历程

2017年

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编制的祠堂街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探索了祠堂街更新改造的可行性。

2018年

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编制了成都两江环抱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包括少城、文殊院、耿家巷、四圣祠等,首次系统性地梳理了祠堂街的文化资源、保护方式和分类控制要求。

2019年

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编制的策规一体化设计,奠定了全面更新的基础,通过街道一体化改造实现与人民公园的融合,同时明确了特色定位和业态主题。

如今

更新后的祠堂街焕然一新,恢复了原汁原味的空间记忆,展现了历史文化和公共生活之盛况。同时,年轻的潮流元素也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为这条百年老街注入了新的生机——这条百年老街终于迎来了新的荣光。

编审 / 中建西南院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 / 城市设计研究中心

编辑 / 吴怡霏 王楠 陈思宇

校对 / 陈序 安东 屠然 陈周超

原标题:《重现百年文艺盛景 | 祠堂街正式开街》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