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月的三胎政策,与二胎比较有什么效果?三胎现状如何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开放二胎的政策内容怎么写好 开放数月的三胎政策,与二胎比较有什么效果?三胎现状如何了?

开放数月的三胎政策,与二胎比较有什么效果?三胎现状如何了?

2024-06-29 04: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国家最初实施二胎政策的两三年里,我国新生儿的出生比例大幅增加,而家庭选择生二胎,紧跟国家政策走的原因也有很多。

但不得不说,生二胎的热度很大程度是取决于一时的冲动,等到生完二胎才发现,生活中要面临的问题不单单只有二胎的生育和喂养,还涉及到了更多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今国家的三胎政策似乎让更多的家庭更谨慎起来,甚至可以称为消极应对,这也就导致如今三胎实行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并没有看到新生儿有实质的增长,但却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不再生孩子。

三胎政策效果不理想的根源不是如何生育,而是如何养育!

1.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和思想的进步,让人们对生育的问题看得越来越理性。现在物质生活好了,不论男女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年轻人的重心更倾向于先立业后安家。

大家对经济的追求会暂缓他们对生育的追求,自立自强的年轻人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去追寻更好的生活,新新人类有了对生活更个性的理解。

他们不会只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简单生活,也甚至会认为生育一个孩子会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与其跟随大流多生孩子,不如自己自给自足的生活更自在。

2.教育观念的增强,让人们意识到生育的根本不是生养,而是养育。现在的年轻家庭大多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意识里对孩子能力和知识的培养是非常看重的,如果只是为了提高人口比例而去生二胎生三胎,应该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这些年轻人更知道生养一个孩子的背后是对这个孩子一辈子的养育,从学知识学文化,到学做人学成长,这些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很多家长宁可只生一个孩子,从小给孩子高质量的教育,无论从付出的精力还是物质上,都能让一个孩子接受比常人更优质的东西。

这也是很多家庭对生二胎三胎不热衷的原因,或许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在养育问题上给更多的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也无法分散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3.社会环境下带来的三胎弊端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不得不说家里多几个孩子会让家庭的幸福感上升,也能增加亲人之间的感情,但在更现实的社会大环境下,这些细小的幸福感就不值得一提。

首先,生育的女性,每一次怀孕生子,都可能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之间比例的失衡,为了照顾孩子,而不得已在工作上做割舍,这让很多新时代独立女性无法接受。

现在就业压力非常大,女性对工作的渴望也日益增强,她们或许不愿意为了孩子放弃自己奋斗的事业,也不愿为了家庭而牺牲自我去做全职妈妈。

其次,如今生孩子的经济成本非常高,从小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以及各种孩子生活用品都足以让家庭感到强烈的经济压力,养育一个孩子生活质量都会有所下降,如果再生二胎三胎,家庭的生活质量更是直线下滑。

等到孩子长大结婚,买房买车这些都是大额支出,如果家里有多个孩子,这种经济负担堪称致命。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困难阻挡了三胎的热潮,那就是生完孩子谁照顾的问题。

大部分都是双职工家庭,本身就上有老下有小,再生一个孩子,让家中老人照看,身体不允许,请保姆照顾,经济条件不允许,自己辞职照顾,生存能力就失去了保障……

不论如何看,生三胎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都非常不现实。

三胎政策实行的时间还不算太长,短期内生育率没有明显的提升也是情理之中,但国家如果想要真的通过鼓励生三胎政策来改善目前老龄化的人口比例,还是应该下一点实质的功夫。

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去追生三胎,最少这几个问题要得到根本解决,只有解决了民生最基本的问题,才能让政策得以发展延续。

1.降低养育成本。不生孩子是因为养育成本太高不敢生,像是孩子的教育成本,为孩子买房买车的成本,以及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正常的开销,经济的大山让家庭喘不动气,自然也就不敢松口生孩子。

希望国家能联合多个部门,着实降低生育的各项成本,给家庭更多经济上的保障和优待。

2.改善教育现状。生而不养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希望的是能生还能更好的养育。但目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还不足以给大家更多的勇气去接受三胎。

国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的教育理念革新,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好的教育和养育,相信这些利民政策如果能顺利实施,那大家生三胎的意愿也会增长许多。

充足劳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老龄化的当前,生三胎不失为一个改善的好政策,但好政策的实施,除了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些支撑它实施的有效办法。

要站在民生的角度,做微观上的改变,只有改善民生基本问题,才会让三胎政策得以切实推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拜托了爸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