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定投的卖出策略:如何止盈? 指数基金定投不仅要考虑买入时机,卖出时机也很重要。卖出的操作被称为止盈。那基金定投什么时候卖出呢?我们前面介绍了很多优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建设银行基金怎么卖出 指数基金定投的卖出策略:如何止盈? 指数基金定投不仅要考虑买入时机,卖出时机也很重要。卖出的操作被称为止盈。那基金定投什么时候卖出呢?我们前面介绍了很多优秀... 

指数基金定投的卖出策略:如何止盈? 指数基金定投不仅要考虑买入时机,卖出时机也很重要。卖出的操作被称为止盈。那基金定投什么时候卖出呢?我们前面介绍了很多优秀... 

2024-04-22 0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剑平聊投资,(https://xueqiu.com/4215273028/251841064)

指数基金定投不仅要考虑买入时机,卖出时机也很重要。

卖出的操作被称为止盈。

那基金定投什么时候卖出呢?

我们前面介绍了很多优秀的指数基金,也介绍了定投指数基金和增强定投收益的做法。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指数基金的卖出。

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那关于定投指数基金该如何卖出呢?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止盈策略。

第一种思路是基于自身收益的止盈。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基金定投获得一定收益后,及时卖出部分或全部份额,以锁定收益并降低风险。这种方法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第二种思路是基于投资品种价值的止盈。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当基金的投资品种价格达到一定水平时,考虑卖出以获取更高的回报。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市场走势有一定预判能力的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投资品种的变化。

第三种思路是低估时买入长期持有,依靠基金分红获取现金流的止盈。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长期持有优质基金,等待市场低估时再买入,然后通过基金的分红获取现金流。这种方法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追求稳健现金流的投资者。

总之,基金定投止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环节。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止盈策略,并严格执行,以实现更好的投资效果。

其实三种方法都有道理,但适用范围是有区别的。

按照收益率来止盈赚多少才能卖?

一、从收益率角度来考虑止盈从收益率角度来考虑止盈是最常见的基金止盈策略。

这种思路很简单,就是坚持定投指数基金。

当看到自己持有的某只基金的收益率达到了设定的收益率,就可以开始卖出止盈。

比如说我们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当我们看到这支基金的账面收益率达到了我们设定的收益率,如20%,就可以赎回持有的这支沪深300指数基金,完成投资。

很明显,这种止盈方法对止盈收益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不能太频繁止盈,因为指数基金包括股票基金短期买入卖出赎回费还是比较高的。

我们前面介绍过,指数基金如果持有不到七天就赎回,会有一个惩罚性的赎回费率1.5%,大大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持有超过七天后,大部分指数基金赎回费率是0.5%,大部分基金继续持有超过2~3年,赎回费免除。

假如说我们设定赚5%就止盈,同时赎回费率为0.5%,赎回后再投资其他品种,合计交易成本高达收益的10%。

我们赚到的钱的10%都作为费用交给基金平台和基金公司了。

反复几次,那收益会大打折扣,很不划算。

二是止盈的收益率设置的不能太低。

这个止盈的收益率也不适合设置的太低,否则牛市时赚不了多少钱就止盈比较浪费。

比如说大牛市,可能一轮牛市上涨会超过200%,如果我们赚了8%就止盈,那对牛市就比较浪费。

设置止盈收益率时有一个比较常用的数字30%,也就是赚了30%就卖出。

为何要这样设定,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还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这个止盈的收益率在A股的一类品种应用很长的时间了,那就是可转债。

什么是可转债呢?

可转债本质上是一类债券品种。

债券有约定期限,比如说五年期约定利率,比如说每年支付利息多少元,持有这只债券平时会获得利息,到期了能拿回本金。

可转债也是这样一种债券,不过它增加了一个功能,在到期之前可以以某一个价格转换成对应的上市公司股票。

这个功能是可转债相对一般债券最大的一个不同点。

这个转股价通常是固定的,试想一下,如果可转债对应的股票价格大涨了,可转债仍然能以较低的价格转换成股票,那这个可转债是很值钱的,于是这个可转债的价格也会随着正股的价格而上涨。

如果对应股票的价格暴跌了呢,可转债也会随着下跌。

大多数可转债会有一个强制赎回条款,如果股价在一段时间里高于设定好的一个值,通常为转股价的130%,那么上市公司有权按照一个约定价格赎回全部可转债。

可转债发行上市的时候通常是100元的面值。

换句话说,以100元的面值买入的可转债如果涨了30%,差不多就要准备卖出止盈了,否则会被公司强制赎回。

实际上,牛市疯狂的时候,甚至可转债会在强制赎回执行之前短期涨到超过130元。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每次牛市的时候,市场上的可转债基本上剩不下几只了。

这也是他的一个缺点,并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资产种类,只是阶段性的出现投资机会。

换句话说,可转债自带一个30%收益率止盈的策略。

实际上如果投资可转债收益率通常比30%的收益率高。

因为可转债上市后单价很多时候会到九十多元甚至八十多元。

从90元上涨到130元,收益率上涨是接近45%的,而且很多可转债会涨到130元以上。

不过总体来看,如果在可转债上市的时候投资,他按照默认的规则,最后对应30%的收益率止盈。

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是希望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因为债券要还本金,但是转换成股票之后,公司就不用拿出这笔现金了。

所以公司在发行可转债的时候是有动力做好研究,精心设计好规则,让可转债尽量能到期转股。

绝大部分可转债设计的年限是五年。最后大部分可转债都成功转股了,没转股的是少数,而且通常不到五年两~3年就实现了。

所以可转债30%收益率止盈的策略是一个很有效的止盈策略,平均2~3年就可以止盈一次。

可转债虽然是一种债券,但是它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特征跟指数基金中很多品种比较相似。

可转债涨跌区间跟指数基金高度重合。

所以如果套用到宽基指数基金上,30%收益率止盈的策略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2~3年就可以大概率遇到一次30%收益率止盈的机会。

不过这种止盈策略也有如下缺点:

①.不同投资者开始投资的阶段不同。

有的投资者是熊市很低估的时候开始投资,有的投资者可能涨了一截才开始投资,这就会出现有的人止盈了,有的人才开始投资。

所以这种止盈只能是大家根据自己的收益情况判断是不是需要这样止盈。

②大牛市疯狂阶段的涨幅会更高,投资者会缺失一些收益。

③比较适合波动大的品种,因为只需要赚30%就止盈,对短期波动大的品种使用这类策略更适合。

例如中证500指数基金等。

这类品种波动大,更容易触发止盈,这种止盈策略比较适合可能在未来2~3年内要用到这笔资金的朋友。

第二种止盈的思路是按照估值来止盈。

指数基金有自己的投资价值,如果价格大幅低于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低估。

如果价格大幅高于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估。

我们在低估区域定投指数基金,就是买入价格低于其应有价值的指数基金。

那反过来,如果要我们卖出,也是因为价格大幅高于价值。

这也是我们目前经常用到的一种止盈方法。

这种方法的投资周期要比按照30%收益率止盈策略更长。

因为一般在大牛市的中后期才会到高估区域,例如2007年、2015年大牛市,其他时间估值是达不到很高的位置的。

大牛市通常7~10年一轮,所以使用这种投资方式时中间需要有耐心持有。

估值止盈的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在牛市收益高,通常从低估到正常估值,从正常估值到高股每一个区域都有30%~40%的涨幅。

到了高估区域,如果遇到像2006~2007年那种大牛市,涨幅很惊人,所以这种止盈方法能在牛市获得很高的收益。

第二个优点是投资者可以比较长的享受到投资品种本身盈利上涨带来的收益。

有的朋友会担心牛市那么长时间才来一次,如果牛市没来,岂不是很长时间里不赚钱。

其实不用担心的。

拆分一下指数基金的净值,指数基金净值等于市盈率成盈利加分红。

对于有的指数基金来说,自身盈利增长是非常不错的,每年盈利增长都有10%是20%。

假如说在七年时间里牛市没有来,估值始终在正常估值,这些指数基金的净值也是涨幅不错的。

实际上对很多盈利增长不错的品种来说,不适合使用30%收益率止盈的策略。

这种盈利增长不错的品种,即使估值保持一个位置不变,依靠盈利增长,净值每年都平均上涨15%~20%。

例如很多股民熟悉的大牛股都是这种类型,长期盈利增长不错,可能十年时间里会上涨几倍甚至十几倍。

仅仅赚30%就止盈太可惜了。

估值止盈的缺点,是投资者需要非常有耐心,按照30%收益率止盈,通常2~3年就能遇到一次。但是按照高估来,必须要有大牛市,那就得7年甚至10年才能等到。

在牛市来之前,投资者需要耐心持有,享受背后公司的盈利上涨,面对中间涨涨跌跌的波段,需要不为所动。

这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可以坚持下来的,如果坚持下来,收益会很丰厚。

在定投指数基金的时候,我们会应用定期不定额的方法,指数基金越低估,我们买入越多。

当指数基金估值进入高估区域,我们卖出指数基金其实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只不过是反过来。

进入高估区域后,我们把手里的指数基金分成多份,估值越高,卖出的比例也越高。

这种分批卖出、按照估值调整卖出金额的止盈方式也被称为梯度止盈。

比如说,一只指数基金在20倍市盈率以上进入高估区域,进入高估区域的时候,我们持有这支指数基金1万份。

当指数基金达到20倍市盈率时,我们卖出10%的基金份额。

下个月当指数基金达到24倍市盈率时,我们卖出14.4%的基金份额。

估值越高,我们卖出的比例越高。

这种卖出方式的好处是防止在牛市初期就把指数基金全部卖出。

因为一次大牛市可能市场整体涨幅会很高,如果刚进入高估就卖出了,后面的收益会缺失。风险是有可能牛市结束了还没有卖完。

不过相比一次性进入高估止盈来说,梯度止盈可以把卖出门槛降低一些,更容易达到卖出的条件,跟定期不定额买入相配合也是不错的技巧。

第三种思路是不止盈,也就是买入低估的指数基金,然后长期持有。

以分红的形式获取现金流。

首先,长期持有不卖出靠分红货的收益,这样的投资策略是存在的。

换句话说,也就是长期持有,依靠每年的现金分红来获取现金流,满足生活所需。

当然,这样做要求投资者有一个足够强壮的心脏,遇到股市大幅波动的时候,能够坚持下来。长期持有不卖出的收益。

这种投资策略的收益如何呢?

在投资指数基金的过程中,投资者能收获两种收益,

一种是资本利得收益净值上涨的收益。

另一种是分红收益。

在持有指数基金的时候,基金净值会长期上涨,但是因为不卖出,这一部分收益短期内不会兑现,所以主要是每年收获现金分红收益。

因为指数基金自身具备长生不老的特征,只要背后公司正常经营,这些公司的盈利就是长期上涨的。

现金分红作为盈利的一部分也会随之长期上涨,指数基金就变成了一个利息收益不断上涨的超长期理财产品。

我们前面提到过,指数背后公司的盈利是长期上涨的,分红是盈利的30%~40%,自然也是长期上涨的。

所以应付基金每年分红的金额也是长期上涨的,只不过这个长期上涨不是每年都上涨。

这种投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适合股息率高的指数基金,这种方法是和股息率高分红多的指数基金。

通常指数基金分红能不能长期持续看的是股息率。

如果一个指数的股息率长期比较高且稳定,是适合使用这种方法的。

主要是大盘宽基指数基金,如上证50、沪深300、恒生h股以及红利类策略加权指数基金如中证红利、红利机会等。

二是长期分红收益与初始买入时的股息率关系较大。

很明显,这种投资方式跟开始投资时的股息率关系很大。

如果开始投资的时候股息率高达5%,那第一年现金分红收益率就有5%,投入100万元,第一年分红就是有5万元。

之后每年分红会越来越多。

到了第20年,估计一年分红就有48万元,20年能收到的总分红是360万元左右。

但是如果开始投资的时候股息率只有2%。第一年分红只有2万元。第20年的分红大约是19万元。20年收到的总分红约144万元。

20年后一个360万元,一个144万元,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用这种不卖出的思路,一定要在指数基金股息率高的时候投资,通常对宽基指数基金来说,如果股息率超过4%,未来的分红收益率不错,超过5%就是比较少见的好机会了。

但是如果2%都不到,那就要小心。

通常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往往也是大熊市,指数基金处于低估的时候,也暗含了低估值投资的理念。

所以如果打算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一定要在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再买入。

#英伟达市值突破万亿美元# #又现基金经理自购潮,该布局基金了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