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放线、验线总结大全,不要再说怎么学放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建筑平面尺寸标注是轴线还是外墙线 建筑施工放线、验线总结大全,不要再说怎么学放线!

建筑施工放线、验线总结大全,不要再说怎么学放线!

2023-09-04 10: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1-1 建筑基线定位

六)根据总平面提供的定位关系尺寸,定位时先将原有建筑物的MP、NK延长在AB上交得1点和2点,确保1、2点在AB直线上,由2点量至3点,再由三点量至4点。

七)分别在3、4点安置经纬仪测量90°而测定出EG、FH方向线。在该方向线上分别测定出E、G、F、H点,该方法也适用于只有原建筑,没有建筑基线A、B的情况,只要先按一定的距离由原建筑假设AB直线即可。

图1-2 建筑方格网定位

八)根据建筑方格网定位(如上图:建筑方格网定位图和下表所示)

在建筑场地的方格网,根据建筑物坐标用直角坐标法测量。

1、由A、B点的坐标值算出建筑物的长度值a各宽度值b。

即 a=268.24-226.00=42.2m

b=328.24-316.00=12.24m

2、在m点安置经纬仪,照准N点在MN直线上测定A",B",即

A"=MA"=226-200=26.00m

B"点由A"点再量取建筑物的长度a=42.2m

3、分别在A"、B"点安置经纬仪,测90°,并在视线上分别量取AA"=316.00-300=16m.得A、B点,再由AB点量取建筑物宽度b=12.24m。得C、D点。

放线

工作

施工工程中测量控制

一)基槽开挖深度控制

当基槽开挖接近基底标高时,在基础拐角处3~4m位置,在槽壁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水平控制桩,一般比基槽设计标高高出0.5m~1.0m,用于拉线找平基础底标高。

二)开挖达到设计标高的控制标记

在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一般每隔2.3m钉一30×30见方小木桩打入基底,并在小木桩周围撒上白灰点或白灰圈作为基槽开挖到位标记。

三)基础放线

1、在基槽开挖完成后,必须复核槽底的标高及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准备砼垫层施工,砼垫层完成后进行基础放线。

2、首先在控制桩 I 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照准轴线另一端的控制桩 I"的小钉。固定水平制动螺旋,并使望远镜上下移动,从槽底层的另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投测轴线标的记点。

3、弹线(轴线)

每隔一段测一个点(一般不超过3米)用红笔点圆点。圆点外用红笔画圆圈标记,以便清楚位置。最后将各点用墨线弹成一条直线,此线为主轴线。

4、其它轴线的弹法(如图3-1所示)

图3-1 基础弹线

1-孔洞位置;2-中心轴线;3-砌转大放脚;4-基槽边界线

根据垫层上已弹出的主轴线,测量建筑物其它细部轴线时,由一个主轴线的交点为0点,沿主轴线量出细部轴线距离,将细部轴线的两端对应点弹成墨线。最后完成所有轴线的弹线。

5、细部线的弹法

按图纸所标注的基础宽度,由轴线向两侧量距,定出边界点,再弹出墨线,即为基础宽度线。最后将图纸标注的洞口位置、管井位置、门洞位置、墙、柱尺寸等弹出墨线。

注意:

1)偏轴线尺寸

2)洞口、预留口标高的(地面标注)。

3)预留插筋高度、位置。

四)首层墙体施工放线

当基层完成后,用控制桩将线引到砌好的基础墙截面上。

1、用小白线将轴线两端与控制桩对点拉通,对照拉通线每隔一段用红笔标一个圆点,然后将各点连续用墨线弹成该墙的轴线。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轴线都弹出来。

2、在弹线时对已砌好的基础墙进行复验,利用主轴线检查基础有无偏移,防止出现半边墙跨空现象(见图3-2),同时还需注意整个建筑物轴线总长误差应控制在1/2000-1/5000范围内。

图3-2 基础墙错位

3、门窗洞口放线

A、门的位置在基础墙平面上画出;

B、窗的位置一般在基础的侧面画出;

C、窗台、门口、洞口的规格尺寸(长×宽×高)及标高一般在皮数杆上反映(见图3-3)

图 3-3

4、皮数杆的设置

在砌筑施工中,墙身各部位的标高是用皮数杆来控制的。皮数杆是根据建筑物剖面图的标高而设定的。内容包括:窗台、门窗洞口、过梁、雨蓬、圈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位置。

皮数杆一般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和隔墙处(见下图)

立皮数杆先在地面上打一桩,并用水准仪在桩上测出±0.000标高。将皮数杆上的±0.000与桩上的±0.000线对齐钉牢。皮数杆钉牢后用水准仪进行复核,并将皮数杆立垂直。(如上图:皮数杆设置图)

5、高程传递

1)当墙体砌到一步架高时(1.2M),用水准仪在室内墙所有墙面上测定一条距室内地坪0.500M高的水平线,称为“建筑50线”。作为该楼层所有标高的控制线。二层及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应以首层为50线依据,竖直量取,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每层±3mm,总高H≤30m应为小于±5mm,总高30m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