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建筑变革的管理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2023-12-23 23: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重要知识点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3.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 4.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5.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6.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3. 7.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练习题

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2.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是(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 原始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D. 唯我论与不可知论3.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在于它片面夸大了(    )A.人的作用             B.地理环境的作用C.物质生产的作用       D.英雄人物的意识和意志的作用4.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是(    )A.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B.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C.全人类的共同意识              D.社会阶级意识中带有共性的内容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B.社会的性质和人类解放的程度C.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斗争的状况D.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它所武装的阶级社会势力的性质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是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7.生产力是指人们(   )A.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B.解决生产发展问题的能力C.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D.改造和影响自然的能力8.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依据是(    )A.劳动者的素质                B.生产工具C.生产管理的科学化程度        D.科学技术水平9.人和物的要素之所以能够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是因为(     )A.正确调整分配关系以及由它决定的消费关系B.把科学技术物化在机器工具等生产资料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C.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能够把诸要素结合起来D.劳动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10.下面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关系是为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C.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D.生产关系必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存

11.下列各项,哪一个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     )A.政治法律思想    B.政党C.国家政权机构    D.法庭 1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中(     )A.两对矛盾是并列统一的关系B.两对矛盾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起决定性作用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起决定性作用 13.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方面,它是指(    )A.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觉悟        B.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C.人口的分布状况和受教育程度            D.人口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14.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A.它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B.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C.它是社会制度变更的决定力量    D.它是社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1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    )A.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B.为了尽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D.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得以顺利推进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和依据是(    )A.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B.新的主要矛盾的形成和出现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D.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    )的基本原理。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  B.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原理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18.社会意识形态是指(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总和B.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社会意识的总和C.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D.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总和19.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突出表现在(     )A.自每个新社会诞生以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B.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C.每一个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       D.某个社会阶段完结以前的瞬间20.人类历史归根结底是(    )A.生产发展的历史          B.阶级斗争的历史C.社会革命的历史          D.人的发展和进步的历史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D    6.A    7.D    8.B    9.C     10.D  11.A   12.C  13.D  14.B    15.C.   16.B   17.C  18.C   19.B    20.A (二)多选题1.下列说法中,关于“社会存在”的正确理解是(   )A. 社会存在也就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或者说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B. 社会存在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C. 社会存在是由社会意识所引导和决定的D.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也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2.下面关于社会意识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和艺术等方面C.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D.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具有阶级性的3.下列命题符合唯物史观的有(     )A.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就越充分B.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就越能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C.社会越是发展,对地理环境的破坏就越大D.社会越是不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大4. 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它规定了社会制度的性质C.它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力量      D.它决定了社会的基本面貌5.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意味着(    )A.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B.社会运动本质上是一种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C.人们有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来研究人类社会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表现方式不同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C.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也都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7.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重大意义在于(    )A.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为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提供了锐利武器B.为实现对社会现象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C.为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开辟了道路D.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科学历史观和基本原则 8.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B.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C.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D.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9.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如下特征(    )A.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B.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统一C.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顺序性和跨越性的统一1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原因在于(     )A.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和一般过程B.它规定和制约着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其他规律C.它决定并且制约着参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D.它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始终起作用的规律

参考答案

1.ABD   2.ABCD  3.AB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D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答:(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2.社会意识的独立性主要表现是什么?答: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各自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答;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标准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自觉认识到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4.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答: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其次,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再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