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记者会,新总理明确延迟退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延迟退休感想怎么写 3月记者会,新总理明确延迟退休

3月记者会,新总理明确延迟退休

2024-07-02 15: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募25周年 新浪财经致敬公募基金25周年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刘晓艳、李一梅、王凡、陈戈、杨小松、江向阳、王小青、邓召明等70+掌舵人物,蓝海竞逐,迈向下一个五年征途>>谁是您心中最优秀领军人物?谁家是您最信赖的基金公司?谁是您最青睐基金经理?【点击投票】

3月13日,两会后新总理出席记者会。

记者问:“今年会不会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总理答:“将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适当的时候稳妥推出。”

总理的回答包含两层意思:

必然执行: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妥善准备:认真研究,充分论证。

秉持基于事实、逻辑自洽、严谨结论原则,我们以研究基金的模式研究养老,结合宏观数据和底层逻辑,分析中国养老金政策、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1、必然延迟的退休

关于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时间,已经有明确。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这等于延迟退休必然在十四五期间开始,延迟退休不晚于2025年执行。

事实上,在今年1月,山东、江苏两省已发布政策,提出探索延迟退休政策。

2、负担不起的社保

我国社保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付制。

现在退休的人领取的钱,大部分源于现在我们每月缴纳的资金。

举个大概的例子:

假如爷爷退休工资5000元;

70%约3500元,源于上班族每月缴费。

20%约1000元,源于政府补贴资金。

10%约500元,源于社保基金投资收益。

因此,你未来能领多少钱,大部分源于届时有多少人缴费。

从全国整体看,社保基金的收入支出也不乐观,附上最近10年的社保基金收支情况:

好的消息是,已退休人群工资涨幅不错,十年翻一倍,跑赢了通胀。

坏的消息是,自己缴纳的养老金大部分已花掉,80%+已付出去了,不足20%属于自己。

从单个省份来看,社保收入不够花的情况更加严重:

22个省份入不敷出,需要统筹补贴,

7个省份有结余,统筹支援亏损省份。

因此,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全国社保2028年收入不够支出,账户结余也将于2035年耗尽,预计2050年统筹养老金缺口16.73万亿。

当然,该研究没考虑财政补贴等因素,但是,社保未来支付能力下降难以避免。

3、不得不提前准备的规划

你可能会想:

“退休的时候,只要有人缴费就行。”

那80、90后退休靠谁缴费呢?

我们用工作人口/缴费人口,

可以看到缴社保的人数和领社保的人数。

很明显,出生率下降已经成为现实问题,

2011年,3.16人缴费,1人领取。

2020年,2.57人缴费,1人领取。

2050年,1.30人缴费,1人领取(你我)。

未来缴费人口大幅降低,社保退休金支付能力也将大幅降低。

2023年是第一波婴儿潮开始退休的年龄,

如果不实行延迟退休,未来17年,

多3.7亿人领钱,

少3.7亿人缴费。

婴儿潮退休,但没有婴儿潮接力缴费。

根据人社部的官方数据,仅2021~2025年,

多4000万人领取养老金,

少3500万人缴纳养老金,

对照2020的缴费领取人口结构,

2025年,

2.93亿人缴费,1.62亿人领取,

1.8个人缴费,1个老年人领取。

因此,必须2025前开始延迟退休。

解决社保养老金不足问题,有两个办法:

(1)多生娃,鼓励多胎,增加缴费人口。

(2)延迟退休,多缴5年+少领5年。

鼓励生育是主动措施,

延迟退休是被动措施。

多5年缴费,少5年领取,

合计10年,效果显著。

目前的退休政策制定于上世纪50年代初,那时候人均寿命才40岁,现在人均寿命已经大幅提升至77.8岁。

由于卫生和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各国的现收现付制度都难以持续,贴几个国外的延迟退休最近的新闻,英国甚至准备68岁退休。

事实上,放眼全球,65岁退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我们不叫延迟退休,而是回归主流?

总而言之,

延迟退休,既定事实,不以个体喜好改变;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准备养老。

2023和百万基民在新浪财经定投基金,一键购买抓住更好投资机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退休 延迟退休 社保 养老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相关新闻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