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退休潮”,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延迟退休开始时间最大可能是哪年 2022年,中国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退休潮”,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2022年,中国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退休潮”,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2024-06-27 05: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上,就是中国人口结构的现实情况:老龄化加速和生育率下降,在2022年实现了趋势叠加。

2022年,中国的「00」后也将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和「70」、「80」、「90」后一起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当代的中国中青年人,似乎其中很多人还未想到自己在未来将会遇到怎么样的社会变革和不可逆转的趋势力量。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养老成为显著的民生问题。

2022年这波被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退休潮,也将是对政府与社会的一次挑战与考验。

它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是巨大的养老金压力掏空了年轻人的钱包,还是庞大的岗位空缺,带来了就业新机遇呢?

而正处退休潮中心的60.70后们,又面临着怎么样的处境呢?

这篇文章,就将从有依有据的角度出发,剖析人口结构,展望退休潮开始以后的中国经济的后续走向,并且,基于现实,尊重规律,对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中的一些趋势,风口,风险,挑战,机遇等等方向性的东西,进行深入思考和研判。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

1 2022年,为什么会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退休潮”启动节点?

2022年,对于中国的一代人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转折年份。

故事要从60年前,也就是1962年开始说起:

1959年到1961年,全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史称“三年自然灾害”。

结束后,1962年起,国民经济转晴,全国人民开始补偿性生育。我国历史上第二轮婴儿潮如期而至。1962年温饱问题稍微转好,人们的生娃热情就爆发了,从1961年的949万直升为1962年的2451万,一直到1971年,人口生育量持续了10年的高位数!

1962年到197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保持在30~40%之间,这场持续10年的婴儿潮,诞生了2.6亿人,占当前全国总人口数的约20%。

这批人,就是传说中的60.70后,他们成长为祖国建设核心时期的中坚力量。

80-90年代,中国经历经济发展的大踏步前进阶段,而这一波婴儿潮出生的人也被认为,对新中国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遵循人口发展的惯性规律,第二次婴儿潮中出生的60.70后,2022年将正式迈入老年期。

这群人的退休给人口老龄化带来第二次“冲击波”,构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局面。

1962年,到2022年,正好60年,60年代出生的这批为中国经济和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人,正式进入退休的年龄阶段,60年前的数量爆发,60年以后的集中退场,这是注定的轮回,也是必然的结果。

因果清晰,一目了然。

结果就是:从2022年开始,未来十年60后开始大规模退休。幸好80-90后整体人口还不是很少,也保持了每年2000万左右的人口。这一波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城市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建设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如果60岁退休的话,那意味着从2026年到2033年将会有3.1亿人集体进入退休状态。这将是一个持续15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

15年以后,中国将从一个9亿人工作5亿人无法工作的国家,变成5亿人工作,而9亿人不能工作的国家。

2020年中、美、日、欧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中国于「2000年」前后正式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

「2021年」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预测,中国将于「2035年」前后正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而到了「2050年」,中国将达到老龄化高峰。

届时,中国的老龄化比例将达到30%上下,意味着可能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并且多方预测,这一状态将持续长达几十年而不会回落。

老龄化社会是必然趋势,但是中国还有一个人口难题,就是生育率持续下行:

图片来源:网络

两者相叠加,趋势清晰:

经济周期角度,60后对应的是00后,70后对应的是10后,这两个时间点好歹人口还没有那么明显的下降,等到了80后对应的20后,以及90后对应的30后,那个时候就比较尴尬了。

今天大约是2个劳动力养1个人,等到当90后和00后成为社会支柱时,就变成了1个劳动力需要养2个人。也就是说,要保持今天的社会财富和生活水平,那么他们1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必须是今天的2倍。

劳动人口大大减少,退休人口又急剧增加,这两项变化叠加在一起,注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结构和财富分配,提出了迫在眉睫的调整和升级要求。

很现实的就是2022年这个退休潮的窗口已经打开,如果有形之手需要发力,实际上从现在开始,就已经是需要的节点了。

同时,新中国最大规模的退休潮的到来,也给中国“人口红利”时代,划上了一个真正的句号。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退休潮”启动以后,中国将迎来一个怎样的经济现实环境?

很现实的,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和逻辑判断,退休潮一旦启动,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财富分配,将会发生很多必然,也是必需的调整,升级和改变。

这就会带来全新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模式,几个必然的环境现实分析:

1、平均寿命的增加成为趋势,这算一个好消息: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1岁,已经极其接近美国77.28岁,离欧盟国家尚有3岁差距,而日本以84.6岁的人均预期寿命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名是中国香港。

不夸张地说,今天的中国人,预期寿命即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赶英超美」。

老年人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结构中,数量越来越多的群体,但是高储蓄和低欲望的消费习惯,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必然的负面影响。

2、当下的中坚力量群体,所面对的刚性经济压力,会持续加大:

2010、2020年中国百人人口结构 图片来源:网络

2020年,68个劳动人口承担32个人的抚养和赡养责任。而10年前的2010年,是74个劳动人口承担26个人的抚养和赡养责任。

不要小看仅仅减少了6个劳动人口,因为短短10年间,已经从「3个人养1个人」快要变成「2个人养1个人」,这种变化来得太快。

然后随着退休潮的开启,被养的人,上游老人的数量快速加大,下游儿童又是国家千方百计鼓励增加,而负责“赚钱养人”的中间力量人口却持续减少。

不断加大的抚养压力对于当代的70、80、90、00后而言,未来养老金压力也将面临枯竭的可能,还将面临抚养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情况,需要更多的财富储备和更加稳定的现金流。

未来中国劳动力中坚力量的收入增加,财富分配话语权提升,是必然的,如果中坚力量的经济得不到改善,向上就是养老金枯竭,向下就是低欲望社会,日本这个国家,已经给出了非常现实的案例。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的当下,未尝没有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现实的一种可能?

现实的角度来看,就是这样。

3、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在系统性风险出现以前,必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变:

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什么情况?

2021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5793」亿元,基金支出 「60197」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 「63970」亿元。

中国的基本养老金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通俗讲就是用现在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来给付当期老年人领取的养老金。年轻人越多,老年人越少,压力越小,反之则压力越大。

当前,平均每2.65个年轻人在养1位老年人,我们的基本养老基金尚有结余,但是如果30年后,中国进入到了「养老金高原期」,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30%。

结论非常清晰,一张图就能一目了然说清风险在哪里:

进水的水管越来越细,出水的水管越来越粗

养老金出现缺口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的国家,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当然,国家托底是值得信赖的,央妈印钱来保证养老金支付也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养老金蓄水池出现了枯竭,到了需要印钞来“补水”的阶段,会带来什么结果?

很现实:被动持续的通货膨胀,进而发展为恶性通胀。

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结构中,一定会针对养老金体系进行重大改革,两个思路:

要么在还有存量结余的阶段,让结余更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创造增量,钱生钱。

要么,就是在水龙头上下功夫。而养老金体系,动一发而牵全身,必然会给当下的经济运行带来本质层面的改变。

加水要多,中坚力量的收入就要拉上去,否则会进一步给压力夹缝中的中坚力量群体增加更大的压力,无异于竭泽而渔。

放水是被动的,很难调整,但是也必然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总的来看,2022年退休潮启动以后,中国的整个经济宏观基本面,将面临着全面的,重要的调整和变革。如果没有全新的经济现实环境,那么中国的养老问题,必然会成为一个蕴藏系统性风险,并且持续压力加大的包袱。

养老金体系绝对不是小问题,关系着中国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解决不好,直接会遏制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都搞不好,还谈什么对外崛起,对内复兴?所以,中国经济与时俱进,升级调整,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针对“退休潮”和“低生育率”,会有哪些必然的趋势变化?

基于以上对退休潮叠加低生育率困局,以及经济层面的理性分析,有一些必然的趋势,可以进行研判:

1、养老金的发放未来的趋势不会缩减,但是增速和表现会趋于平缓:

中国的养老金调整从2005年开始第一次上涨后至2021年一直连续上涨,已经持续了长达「17年」。最近一次上涨幅度为4.5%。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当然这是好事,每个人都会老,谁都希望自己辛苦了一辈子,退休能有保障,但是这样的福利,是需要国家在经济结构层面进行大量工作和努力才能实现的。

这个结构的转变是必然的,那就是“国家托底比例降低”,养老金替代率会下降,但是总量依然会保持稳定,甚至是缓慢上升的。

具体来说,就是国家财政的养老金比例需要减少,然后养老保险,养老投资的比例会加大。

2、退休延迟和退休群体经济价值第二春,是必然引导趋势。

养老金就像一个游泳池,进水的水管越来越细,出水的水管越来越粗,眼看着水池里水支撑不了多久。

怎么办?开源节流。

通俗地说,就是让大家多交几年养老金,少领几年养老金。

延迟退休已经不用多分析,已经是主流在推动的一个做法。

另一个方面,不能忽视的,就是退休人员的经济价值固化,必然需要调整。

有的人退休领着退休工作,还发挥余热,打工赚钱,这是对生活的追求,无可厚非。

很多体制退休人员,不仅仅有高额的退休工资,还挂职一些公司,拿着不菲的经济收入。

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存在即是合理,追求收入带来的安全感,有什么问题?

但是这种情况就是对经济的一种固化伤害:退休的群体,不仅仅从养老金体系中拿钱,还要在经济环境中拿钱,并且消费率极低,形成持续的经济固化症结。并且造成社会经济竞争加剧。

设想如果退休金是3000元,退休人员还从事了一份工作获得4000元收入,那么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把4000的工作让给年轻人和中坚力量不好吗?毕竟养老金还是这个群体在“加水”的吧?

说句不客气的,拿着养老金,还要在经济环境里面赚钱,这是很自私的做法,当然人性使然,不过必然不能持续。

愿意退而不休,有能力,或者愿意发挥余热,获得比养老金更高的经济回报,那么是不是养老金就可以不要了?

愿意安心退休,拿着养老金,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把工作机会和财富可能,让给更需要的年轻人群体,是不是也是一种进步?

在养老金的现实情况下,进行开源节流,是必然的趋势。当然,这里的讨论需要大家理性客观的进行思考和理解。请不要抬杠或者来炫耀自私的本性。

3、对于退休群体和老年人的“消费教育”和“经济引导”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活力的核心核心课题和需求。

退休人员和老年人群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完成,进入了享受成果的阶段,无可厚非。

但是这样的群体,其实除了日常基本开支以外,缺乏消费欲望,没有经济参与的主动性。

手上的积蓄和财富,不是高度固化,就是成为经济诈骗和各种精心炮制的消费陷阱的重点关注目标。

很极端,要么完全不花钱,要么被骗的精光,无论哪一种情况,对于国家经济环境来说,都不是好事。

所以,引导退休人员和老年群体,建立理性健康的消费,创造经济活力,并且有经济风险意识,是一个必然的需求。

4、退休潮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社会资源和财富能够让当下主力的中坚力量,得到优势。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必然要进行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老年群体和退休群体,在公共资源和社会财富层面,对中坚力量群体的挤压。

退而不休,倚老卖老,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在年轻人上下班高峰期,还要和年轻人群体抢夺公共交通资源,跳广场舞扰民,甚至在服务行业拿着退休金和年轻人抢工作机会等等的情况……

这是个例吗?不,这是普遍存在的。

就连首都北京,都有这么一个老太太,一年365天,天天拿着免费的老龄卡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挤公交,要求别人让位子给她,也不是为了办事,纯粹就是坐车玩,就是要让赶着上班的年轻人给她让座,理由很简单:国家给我老龄卡,这是我应得的权利!

还有那个通天纹正黄旗的大妈,大家可还有印象?

这样以给社会公共资源,让中坚力量添堵的老人和退休群体,还少吗?

所以,引导退休群体和老年群体,错峰享受社会资源,在社会财富分配和资源使用上做出适当的让步,是必然的趋势。

连给老人们发养老金的年轻人都躺平了,最终该谁着急?

退休群体和老年人的资源引导和道德教育,很重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中国当代的70、80、90、00后怎么办?

既然退休潮已经来了,那么对当下的中坚力量群体来说有什么策略可以应对的呢?

基于以上的分析,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分析观点,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

观点可能比较真实扎心。

1、70后群体,需要直面必然而来的“延迟退休”。

这个群体,非常有必要对个人的财富、工作、学习、养老安排进行「重新规划」

预期寿命变长会改变很多事情。一来随着退休年龄延长,人们的工作年数增加了,二来,退休后的时段也延长了,该如何应对?

如果还是用过去对付十来年余生的态度去规划30多年余命,后果一定会是悲剧性的。

70后群体,属于经历了中国几轮经济红利的群体,客观来说,逆天改命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已经非常小了,所以,对于退休和养老的保障,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70后而言,已经是比较固定和现实的。

从良心的角度出发,这个群体,也到了远离风险,求稳积累,注重财富安全的必然阶段了。

2、80后群体,除非是公务员和事业编,或者是持证的长期职业(比如医生,教师,律师),否则,就别指望靠退休金养老了,还是多自己存点钱吧。

80后,是为60后填坑的第一代人,不吹不黑,就是中国经济结构里面压力和责任最大的当下主力群体。

图片来源:网络

我也是80后,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群体所面对的压力和风险,是有话语权的。

如果2000年左右没有买房,那么不管在哪个城市,靠自己买房的难度,一直是增加的;

没有父辈可以继承的铁饭碗,那么就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谋生;

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两头夹击。

……但是时间不会等待,80后已经逐渐走进40岁,绝大多数80后的养老,是指望不上国家的。

不是说国家不会发养老金,老老实实交社保,总是有的,但是出于经济发展需要,必然伴随的通胀,如果没有自己的养老储蓄和提前准备,那么80后的养老是令人焦虑的。

3、90后和00后群体目前还没有养老这么长远的压力,但是也要懂得积累:

少生病,买保险,多存钱,越早准备,越好。

第一,多攒钱,少听别人忽悠你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不该花的钱别乱花;

第二,多锻炼身体,保证身体一直健康。

第三,失业和经济冲击风险之下,一定要有门自己的手艺,持有安全性和确定性高的安全资产,最好,多考虑一下是否有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

事业不分大小,有个能收益的自媒体账号,有个淘宝网店,都算。

4、对于50后、60后的长辈和父母,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远离一切和投资有关的陷阱和风险。

快消品、保健品、理财行业公开的目标客户,就是这样的群体。

很巧的是,金融骗局,感情诈骗,各种套路所针对的,也是这个群体。

年纪大了,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就没有多少财富成就和经历经验的群体,是很脆弱的。

万物有周期,是人都会老。当下一切的思考和准备,其实都是为了在老去,退休的那一天,活的更有尊严,活的更有品质。

以上,就是对2022年中国“退休潮”进行的一次专题,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和大家进行分享。

图片来源:网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