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害惨中国几代孩子,请别再盲目使用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延迟的满足感对学生的好处 “延迟满足”害惨中国几代孩子,请别再盲目使用了

“延迟满足”害惨中国几代孩子,请别再盲目使用了

#“延迟满足”害惨中国几代孩子,请别再盲目使用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小津妈 拜托了妈妈

这两年,“延迟满足”的概念很火,也有很多知名人士推崇“延迟满足”,觉得是高层次的人必备的一种能力。

很多父母似懂非懂,觉得为了孩子长大后能成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所以仅仅根据字面意思,明明很多事情可以及时满足孩子也要故意拖延,以为这是在锻炼孩子的等待和自控能力。

实际上,这种做法非但培养不了孩子的自控能力,反而可能会造成孩子生命的匮乏感,累计到一定程度还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比愤怒,对家长采取报复。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延迟满足”?

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究竟该如何获得?

这一切还要从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开始说起:

//

著名的棉花糖试验

和“延迟满足”能力

//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为了研究意志力在人一生中的作用,他设计了一个名叫的“棉花糖”实验。

在一间幼儿园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带他们去小教室里坐15分钟。

桌子上的托盘里,摆放着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

研究员制定了这样几条规则,开始了测试:

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没有奖励。

如果能够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会额外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等不住的孩子,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会马上返回,你可以吃掉糖,但是必须放弃第二块。

(小朋友们煎熬地与及时享乐的欲望作斗争)

实验开始后,他们发现:

一少部分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吃掉了糖;

多数孩子猛盯着棉花糖,三十秒后等不下去了摇铃;

只有约百分之三十的孩子成功等到实验者返回。

研究追踪发现,孩子们的学业成绩与他们等待棉花糖的能力有关。

那些擅长等待的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容易成功,而不擅长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体重超标,沾染毒品,成就相对很低。

依据这种等待中展现的自我控制能力,米歇尔教授提出了“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人,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即自控力更强。

//

很少有人会思考

那些孩子为什么能

控制住自己吃糖的欲望?

//

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实验中能坚持到最后的30%的孩子表现很棒。

但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些孩子为什么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去吃那颗糖?

糖果几乎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诱惑力,但是它对每个孩子的诱惑力又不是等同的。让我们来想想,糖果对哪种孩子更有诱惑力呢?

是一直想吃糖果却不能吃到的

还是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吃到的?

更可能的答案是:

那些一直想吃却吃不到的孩子因为太想吃了,所以等不到另一颗糖果的到来,就急不可耐地把第一颗吃掉了。

而那些想吃就可以吃到的孩子因为得到了足够的满足,所以此时糖果对他的诱惑力没有那么高,这使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冲动,等到第二颗糖果的到来。

在3岁以前的孩子的生活中,不仅糖果的问题如此,很多问题都如此,如果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而且他的情感能得到充分的回应,他的自控能力就会越强。

而那几个孩子之所以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最可能的原因是他在之前的生活里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父母能够充分接受并回应他的情感。

而事实上,关于这个棉花糖的实验,还有一个后续,这个后续也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我们必须澄清几点:

棉花糖实验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实验样本),仅仅只有不到90个孩子。相比于很多近年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这个样本数量显得很薄弱,似乎不足以代表更大的儿童群体。

当时接受研究的孩子们,都是从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幼儿学前班里招募来的。他们的家庭情况,不具有广泛代表性,仅仅只能代表该社区的一般标准。

纽约大学的学者们整理分析了从2002年开始长达十几年的数据,并重新演绎了这个实验。而这次,接受实验的儿童总数超过900位。被招募的儿童涵盖了多种族,多语种,不同家庭背景(包括单亲等)。那么大家猜猜看,实验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很多读者也许都猜到了。所谓的“延迟满足”和孩子的自控能力(其他还包括学习成绩、认知发育、行为问题等),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孩子能否通过“延迟满足”而得到第二个棉花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儿童家庭的社会与经济水平。

那么,是棉花糖实验的学者误导了我们吗?也不能这么说。其实实验的设计者Walter Mischel教授在研究中也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在实验过程中,那些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孩子,几乎都不懂得延迟满足,无法通过测试。很可能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研究人员的承诺,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直觉,认为只有靠行动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而2013年发表在《Cognition》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道,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孩子是否能通过等待去获得奖励,并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自控能力,而更多地表现了孩子对周边环境的信任和依赖。

所以,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及时回应和满足,给到孩子足够的依赖和信任才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才是对孩子信任感、安全感最好的培养。

//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及时回应和满足

才是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关键

//

自控能力说到底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的能力。而孩子很小的时候还不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个过程中父母及时的回应和陪伴能帮助他学会自控。

1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及时回应

是孩子学会自控的前提

我们传统的观念里,会批判人的负面情绪比如:憎恨、嫉妒、害怕。实际上这些情绪与生俱来,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产生这种情绪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孩子伤心的时候你在身边安抚,这就相当于告诉他:你有这种情绪是正常的,我也有过。

试想,当你难过的时候,你老公的哪种回应最令你感到安心?

是转移你的注意力?

是虽然也陪着你,但他也一脸忐忑不安

还是陪着你,但是他很镇定,不觉得这不是天塌下来的事儿。

显然,第3种态度会令你感到更安全。

孩子需要的陪伴也是这一种,你的这种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无论是他的愤怒、嫉妒还是害怕都是能被人接受的。

这样他也能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去否定它,而能够接受和承认自己的情绪,就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了重要的铺垫。

2

父母的陪伴能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并逐渐学会自控

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很多动物都有及时回应孩子情感需求的天性。老鼠会频频地舔舐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鼠,而猴子会对小猴的需求有求必应:要抱就抱,要挠就挠,要玩就玩。

这些情感上的安抚使得这些动物宝宝们的情感得到及时的满足,情绪也比较平稳,成年以后的他们在鼠群或者猴群里才有更好的社会性。

来到这个未知的世界,孩子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挫折,当孩子受挫的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身边陪伴。孩子怕的不是挫折,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孤独。

较小的孩子还不具备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的能力,父母在身边的陪伴能帮助他平复自己的情绪。这种平复情绪的过程就是孩子练习自己控制自己情绪的过程。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会逐渐明白:这的确让我很难过,但是没关系,过一会就会好的。

//

父母总是故意“延迟满足”

反而容易让孩子走向"失控"

//

因为对“延迟满足”的误解,很多人误用“延迟满足”。

几个月的孩子就被训练自己入睡,哭了不抱,不哭才抱。

孩子喜欢一个玩具,不能立马就买给他,非要完成一个任务才能得到

孩子哭了不能马上抱,会惯坏的

生活中偶尔几次的延迟满足不足以使孩子的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但是如果是频繁的延迟满足训练,让孩子压抑在心中的不满和怨恨越来越多,这种情绪会累积到不能够再忍受的程度,这时候,火山就可能会喷发。

很多人曾推崇对哭闹的新生儿进行延迟满足训练,先间隔3分钟再去抱,然后再间隔5分钟。

如果你是这个婴儿,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这就相当于当你发脾气的时候,你老公隔三分钟过来安慰你一下,然后又隔5分钟过来安慰你一下。你是对他心存依恋还是越来越失望?

孩子对成人的期望很多时候都像我们对恋人的期望,而延迟满足训练带给孩子的失望和压力不断刺激孩子的神经系统,使得这部分越来越活跃,产生神经冲动的过程也会越来越快。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知道一些事情的发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就是很难让自己平静下来的症结所在。

//

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是

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最自然的路径

//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难过、会伤心,父母的陪伴帮助他平复情绪,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自然的挫折与刻意的延迟满足训练不同,是孩子生活中的必经,而不是明明父母能给却偏偏不给的刻意训练。这个时候不要刻意让孩子躲避挫折,而是陪他一起度过,这是让孩子学会自控的最自然的路径。

孩子的成长有很多阶段,在3岁以前,建议给孩子充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回应,这是孩子学习认识情绪和平复自己情绪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给孩子打好足够的根基。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适当限制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就不会那么困难。

因为你知道你们之间的根基很深,偶尔限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他人或者有可能伤害到他自己,完全可以让他停下来。这时候孩子哭闹也很正常,你只需要在旁边陪伴他就可以了。不必为此心存愧疚。

要避免的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放任自流,比如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也不加以限制。这种放任恰恰让孩子丧失了童年最需要的互动。

所以,对于孩子的需求,如果可以满足的就大大方方满足,不要故意设置很多阻碍,如果不能满足,就和孩子说明真实的原因,不要总让孩子觉得是你不爱他,或者是他不值得被爱。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