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6《将相和》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6《将相和》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2023-06-26 0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讲述了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三个故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叙写,每个小故事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联系紧密。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屡次立功,职位超过了老将廉颇,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才有了第三个故事。将、相由“不和”到“和”,表现了他们二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 本课主要学习用“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学习提示点明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课后第二题是对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两位学习伙伴分别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情况,一位同学一眼看到了一个词语,另一位一眼看到了一句话,通过对比,说明“连词成句”地阅读就是能扩大视域,能一眼看到多个词语甚至一句话。

本课的另一项教学任务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任务形象。课后第三题要求借助小标题的提示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第四题通过交流蔺相如、廉颇的看法,把握人物形象。这两个练习意在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学年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较长课文有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的积累,比如为每一个故事列小标题,抓文章中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等。在此之前,学生接触历史故事较少,对古代朝代不甚了解,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本篇课文孩子们想必非常有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璧、臣”等16个生字,读准“强、划、削”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3个字,正确读写“召集、胆怯、商议”等词语。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理解课文内容。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4.借助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体会将相和好的意义。5.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点】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理解课文内容。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3.借助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体会将相和好的意义。【教学难点】借助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体会将相和好的意义。【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师:看到课文题目,有些同学就知道了,这是一则历史故事。请你打开语文书,看看这是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二、介绍《史记》师:同学们,请你们利用上节课学习到的阅读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停顿、不回读学习小资料:《史记》,看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小资料: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前后经历十余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生分享自己看到的内容)三、指导“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一)出示学习提示,明确在阅读过程中要尽量连词成句,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二)通过小挑战,练习提高阅读速度,体会如何扩大视域。1.小挑战①渑池会面 秦王要赵王鼓瑟 秦王存心侮辱赵王生分享自己看到了什么。2.小挑战②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生分享自己看到了什么。(利用多媒体闪现一些词语和句子,从易到难地呈现,让学生快速地读。因为词语或句子出现的时间很短,最好不要超过一秒钟,学生不得不尽量一眼就看清楚词语或句子,从而体验到“连词成句地读”就是一眼扫过去,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者句子,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3.小结方法: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把词语连起来,一下子看一句话,这就是连词成句地读。一眼扫过去就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这个方法叫扩大视域,这是能帮我们提高阅读速度的好方法。4.教师总结:连词成句,扩大视域。四、实践“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一)出示阅读要求: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本文共1600余字,我读完课文花了(——)分钟。(二)计时器启动。学生默读。(三)出示检测题,反馈阅读情况。(1)《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A.春秋 B.战国 C.秦朝(2)渑池会上,蔺相如要求秦王:A.击缶 B.鼓瑟 C.唱歌(3)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A.上大夫 B.上卿 C.上丞相(4)“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是:A.蔺相如对廉颇说的 B.蔺相如对手下人说的 C.蔺相如对赵王说的(5)“渑池会面”中廉颇有没有去渑池?(6)“负荆请罪”之前蔺相如和廉颇有直接冲突吗?五、了解阅读效果,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一)组织交流阅读体会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全部学生都完成阅读检测题目之后,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2.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的?同桌交流,再全班分享。(遇到不懂的词语时,暂时忽略,不要回读。例如“渑池”“鼓瑟”“击缶”等词语,我不懂具体是什么意思,但能猜到它们是地名、演奏乐器的意思,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就不用管它们,继续往下读,就能提高阅读速度。)3.读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课后第二题)

生说。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除了用到了《搭石》中学到的“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速读方法,还发现打破标点的限制,“连词成句地读”能扩大视域,提高阅读速度。接下来的学习,我们要运用这些速读的方法,更好更快地读懂课文。六、再读课文,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一)再读课文,概括小标题师:将相之间是怎样由“不和”到“和”的?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尽量缩短阅读时间,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三个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并试着找出关键词,列小标题概括内容。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教师板书这三个词语)

(二)借助小标题,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师:《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组成的,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小组交流,画出主要情节图,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完璧归赵→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渑池会面→蔺相如被封为上卿→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不服→蔺相如请病避让→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面”上的功劳,被封了官,位居廉颇之上,所以引起了廉颇的不满。后来廉颇认识到自己的狭隘,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才重归于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三)小组合作,讲演故事。1.组内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演一演其中的一个故事。然后练习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2.听的同学要关注别人在讲述时或者表演时有没有抓住主要情节,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可以提问,根据同学的发言,可以在书上作批注。七、识字写字(一)识字

渑(miǎn)池:地名,渑池县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鼓瑟(sè):即弹奏瑟这种乐器。瑟,古代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鼓,弹奏、敲击的意思。击缶(fǒu):缶,瓦盆。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召集 大臣 商议 解决 称赞 商量 允诺 典礼 得罪胆怯 示弱 拒绝 职位 抵御 划归 侮辱 战袍 强逼无价之宝 同心协力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绝口不提(这件事情绝对不和别人说)和氏璧(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 (二)写字

重点:“臣”、“拒”“典”的笔顺(三)多音字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读出了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也就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这样一篇由名著改编成的课文,如果仅仅读个大意,这叫囫囵吞枣。《史记》最成功、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刻画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我们这节课就来读一读课文中的人物。二、品读故事,分析人物特点(一)读“完璧归赵”,品“蔺相如”人物特点师:快速默读第2~9自然段,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是怎么出场的?又有哪些表现?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①学生快速默读课文。②指名学生交流。1.PPT出示第六自然段:

师:从蔺相如的言谈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蔺相如连用了四个“如果”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目的就是造成“秦国理亏”的局面,让秦王想出兵也没有借口。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有勇有谋、深谋远虑的人。此去秦国,他已有应付的计策,并且对圆满完成任务有十足把握。)2.PPT出示第七自然段:

思考:①为什么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你觉得璧有毛病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首先,璧在秦王手里,如果直接上前去夺,会被说失礼,且侍卫会阻拦;其次,直接揭穿,秦王不但不会归还和氏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理和小气;最后,可以看出秦王确实喜欢和氏璧,利用其欲弄清楚毛病何在的心理,要回和氏璧。可以看出蔺相如非常的机智、聪明。)②蔺相如真的会撞吗?为什么?(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体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才智过人。)生角色扮演演绎第七自然段,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总结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 PPT出示第八自然段:

(语言描写,体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既保全了和氏璧,也保护了自己)(二)抓住蔺相如的语言,自学“渑池会面”、“负荆请罪”,总结人物特点。

1.生快速默读11~16自然段,勾画出蔺相如说的话,批注感受。2.点明交流。学生交流后小结:抓住主要事例中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作者也正是通过细致描写具体事例中人物的言行等表现来突出人物特点的。(三)读“负荆请罪”,品“廉颇”人物特点PPT出示:按照刚才品读蔺相如的方法,速读课文,体会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四)结合具体事例,品味人物特点思考: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小组讨论汇报(“完璧归赵”“渑池会面”突出了蔺相如机智勇敢、深谋远虑、不畏强暴;“负荆请罪”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廉颇勇于改过的良好品质。)三、总结收获,学以致用1.总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交流预设:连词成句地读,扩大视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时既要有一定的速度,还要能抓住关键句段理解,结合具体事例品味人物的特点。

2.运用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练习《赵奢秉公执法(节选)》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