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子?他们的势力如何,结局又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康熙是雍正的第几子啊 清朝的“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子?他们的势力如何,结局又如何?

清朝的“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子?他们的势力如何,结局又如何?

2023-07-17 20: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公元1708年,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结党营私,僭越皇权,严重威胁到康熙帝位,康熙对此大为不满,以“不法祖德,暴力淫乱”等理由将太子废黜。

至此,王朝皇子们终于等来权势之争的大洗牌,太子之位的空缺意味着他们同时拥有了角逐皇权的机会。

康熙膝下二十四个儿子,

有能力和势力参与储君争夺战的一共九人,这就是中国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

这次夺嫡之争激烈且盛大,手段残酷又血腥,规模空前堪称历史之最。

今天就来聊一聊“九子夺嫡”是哪九子?他们在这一政治风波中势力如何?最后又都得到了什么样的结局?

九子夺嫡,太子党野心过大

康熙的众多子嗣中,排除掉那些不成气候、有心无力以及年龄太小的,

真正参与夺嫡战的九人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禵。

这九个阿哥也不全是各自为政,而是

逐渐在势力上划分成了五个党派,也就是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以及八爷党。

先说太子党。

太子也就是二阿哥胤礽

,在第一次被废前,他可谓占尽出身的先天优势,在朝中支持者众多,势力极大。

胤礽由孝诚仁皇后所生,是康熙的嫡子。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各方面都往汉文化靠拢,包括长幼尊序。

康熙要做天下之表率,在自己的继任人方面理所当然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他早早立下太子,宣告天下大清后继之人是嫡子胤礽。

胤礽最大的外援势力是外叔公索额图,索额图当年辅佐康熙擒鳌拜、平三藩,功绩显赫,在朝中可说得上是一呼百应。

只不过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为康熙忌讳,失势被杀,胤礽就此失去最大的助力。

虽然这之后几年他仍然贵为太子,也能靠身份继续拉拢一部分朝中大臣,但势力已经大不如前。

兄弟们个个虎视眈眈,胤礽稍有不慎就将引来祸患。

而康熙四十七年发生的“帐殿夜警”事件,就是大阿哥胤禔逮到机会,给胤礽的一记痛击。

当时康熙带着众皇子以及满清贵族去木兰围场狩猎。

途中,十八阿哥突然生病,康熙难过之际发现太子居然面露喜色,遂与胤礽产生嫌隙。

胤礽心中不安,竟然趁夜深跑到了康熙营帐外窥视,被负责守卫康熙安全的大阿哥胤禔发现,当即将此事奏报康熙。

康熙是个长寿的皇帝,他自然知道自己在位时间太长,已经妨碍到底下的儿子继承大统。

胤礽野心大,康熙疑心重,两相碰撞之下,

康熙感到皇权以及自己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于是数罪齐发,废黜太子。

虽然之后康熙又一次将胤礽立为太子,但胤礽仍然没有抓住机会,竟策划逼康熙退位,

事情败露后遭到康熙幽禁,直至身死。

优势尽失,大爷党操之过急

太子之后,最有希望获得储君之位的是大阿哥胤禔

,也就是夺嫡之争中的大爷党。

大爷党势力也不小,朝中,大学士纳兰明珠、吏部尚书余国柱、礼部尚书佛伦皆属于这个势力集团。

胤禔是康熙长子,虽说是庶出,但在当时除了被废的太子是嫡子外,其余皇子皆是庶子,所以是嫡是庶并没有太大关系,而胤禔皇长子的身份倒是有一定优势。

都说百姓爱幺儿,皇帝爱长子,康熙对待胤禔的确颇为重视,几次让胤禔随军出征,包括与蒙古的一些政治事宜也都让这个儿子参与其中。

胤禔在外立下功劳,回到朝中也因擅长弓马骑射常常护卫在康熙身侧,因此拥有许多机会与康熙相处,手上的筹码相对其他皇子也更多一些。

按理说,太子胤礽被废黜后,无论是按长幼顺序还是单论功劳,胤禔获得储君之位的机会都是非常大的,但他却偏偏把一手好牌给打烂了。

胤禔一直都将太子视作皇权路上最大的竞争者,

太子失势后,胤禔一边迫不及待想取而代之,一边又想着杀之以除后患。

后来竟然直接向康熙请奏,说太子这人包藏祸心,不能久留,如果父皇不忍心下手,那么可以让他去动手杀掉这个弟弟。

胤禔争夺皇权的心思昭然若揭,这可犯了康熙大忌,这个儿子对待亲兄弟都能痛下杀手,又怎么能保证他会始终顾念父子之情呢?

康熙痛斥胤禔为“乱臣贼子”,直言将永远不会把他立为皇太子。

到这里,胤禔的夺嫡之路算是走到了尽头。

而这还不算完,三阿哥胤祉这时还站出来揭发了一件事,让胤禔遭到永远囚禁,再无翻身机会。

局中清流,三爷党难成气候

三爷党以三阿哥胤祉自为一党,胤祉既无出身优势,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势力,平常与他往来的皆是陈梦雷和李绂在内的一些清流派臣子。

胤祉因为书法文学以及骑射功夫了得,倒是深得康熙喜爱。

在开始的时候,

胤祉也心存夺嫡野心,所以参与进大阿哥与太子之间的党争。

一方面,胤祉与太子虽说不是一母所生,但皆由容妃马佳氏抚养长大,兄弟俩关系素来亲厚。

“帐殿夜警”一事,胤祉帮太子说话属于理所当然。

另一方面,太子被废,大阿哥又优势突出的情况下,胤祉若是找到大阿哥的错处,趁机谋取谋取,作为三儿子他在这场夺嫡之争中也不是全无希望。

于是胤祉大义凛然且证据确凿地向康熙揭发,太子乃是被大阿哥所请蒙古喇嘛所害,被镇魇物乱了心性才会做出怪异之事。

虽说胤祉有揭发之功,但他与大阿哥此前有勾结的事却也一并败露出来。

大阿哥遭到终身圈禁的同时,他也被康熙关押了一段时间。

而胤祉大概因为这事也醒悟了,为了保全自身率先一步退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此后读书作文也算快活。

只是等最后的赢家雍正即位后,

胤祉也难逃被猜忌的命运,被幽禁于景山永安亭直到病逝。

势力太强,八爷党遭康熙忌惮

前面三个阿哥失去机会后,

最激烈的储君争夺战爆发在了四爷党与八爷党之间。

八爷党以八阿哥胤禩为首,九阿哥胤禟、十阿哥

、十四阿哥胤禵三人皆是胤禩的支持者,在朝中,胤禩也追随者众多。

特别是太子二次被废后,胤禩当属当时呼声最高的皇位继承者。

裕亲王福全、大臣阿尔松阿、鄂伦岱,礼部尚书何焯、刑部尚书张廷枢、兵部尚书萧永藻等人都站在八爷党一方,且多数官员都推举胤禩作为新的皇太子。

然而就是这样的强大势力,引起了康熙的忌惮。

胤禩一时膨胀,完全忘了胤礽的前车之鉴。

那时候康熙宝刀未老,皇权岂能容人觊觎,胤禩过早显露的野心引起了康熙的不满。

矛盾的彻底爆发是“毙鹰事件”。

康熙五十三年,胤禩得到两只上等的老鹰,便拿去讨康熙欢心。

可不曾想,

老鹰送到康熙手上时奄奄一息,惹得康熙大怒。

康熙认为这是胤禩对他的诅咒,正式宣布与此子恩断义绝。

胤禩失势后,八爷党的权力过渡到十四阿哥胤禵手上,可那时八爷一党受到康熙接二连三的打击,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与四爷党的竞争渐落下风。

后起之势,四爷党成最后赢家

四爷党以四阿哥胤禛为首,十三阿哥胤祥属于这一阵营。

胤禛虽然生母地位一般,但他自小养在贵妃佟佳氏身边,因此获得了来自佟佳氏家族的扶持,大臣佟国维以及隆科多皆属于四爷一派。

储君之争的前中期,胤禛一直自称“天下第一闲人”,表现得真如闲云野鹤一般。

这样的举动既麻痹了对手,也让康熙放下戒心。

胤禛藏匿锋芒,避免了许多没有必要的争斗,而且获得了足够多的时间来培植自己的势力。

就这样,胤禛在朝中上下暗中经营,逐渐取得众多重臣的支持,势力愈发庞大。

可以说,胤禛能获得最后胜利的关键一点就是,他行事谨慎,且能做到韬光养晦,外界根本看不出他有夺嫡之心。

虽然康熙谈不上多喜爱胤禛,但却承认这个儿子至诚至孝且忠君爱国,所以在其他皇子接连受到康熙打压时,胤禛一直未引起过多的注意,实力得以保存到最后。

康熙驾崩后,胤禛以雷霆手段组织起朝中势力,迅速继位,

成功站上权利巅峰,成为清王朝新一任皇帝——雍正皇帝。

随着新帝登基,八爷党众人也迎来了最终的结局。

八阿哥、九阿哥一个被改名为“阿其那”(意思为狗),一个被改名为“塞斯黑”(意思为讨厌鬼),且双双被囚禁狱中,于雍正四年相继去世。

十阿哥因为家族背景深厚逃过一命,但也被剥夺爵位,拘禁在京师,直到乾隆继位才被释放。

十四阿哥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兄弟,最终虽说免去一死,可也被幽禁皇陵数年之久,同样也是等到乾隆继位才重获自由。

至于在九子夺嫡时站在雍正这一方的十三阿哥胤祥则获得了较好的对待。

雍正将胤祥封为和硕怡亲王,且让胤祥参与处理国家事务。

只不过

胤祥身患顽疾,最终在雍正八年积劳成疾而死。

这场夺嫡之战,除了最后胜利的四爷党,曾经意气风发的皇子们要么身死要么遭到迫害,给后人留下无尽唏嘘与感叹: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