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康有为怎么了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3-03-16 09: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我们所知道的“公车上书”事件的历史叙事,资料出处是康有为自己写的《我史》,他的叙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戳穿,很多人信以为真,然而,纸毕竟包不住火,多年之后,在众多历史学者的努力还原下,康有为夸夸其谈的真相,最终还是被戳穿了。

康有为不诚实

废话不说,老冯简单粗暴,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把这事的真相告诉大家:

真相一:康有为确实起草了给皇帝的上书,但是,只有80个人签署,而不是康有为在《我史》中吹嘘的1200人。

真相二:当时在北京草拟上书的举人,并不是只有康有为一个,而是有很多人,例如有一个名叫陈景华的广东举人,他也写了上书,他也在北京组织了联名签署,并且他那份上书,募集到289人签名,比康有为募集到的80人签名,要多得多。

真相三:当时以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为代表的朝廷高级官员,也起草了上书,京官的主战奏折非常多,至少有35封,部分官员还收集了在京各省举人的签名,这部分由京官组织的上书,成功送达光绪皇帝的案前,比康有为的“上书”,影响力大得多。

真相四:康有为在《我史》中说,他农历四月初八到都察院去递交上书,都察院说皇上已经签约了,拒绝接受上书,这个说法和清代档案不符,清代档案显示:都察院在农历四月初八当天,仍然接受并转递了举人的上书,当天,都察院转递了湖北、江苏、河南、浙江、顺天、山东、四川等七省举人的八批上书,签名者多达324人,但是,其中并没有康有为的上书。

真相五:事情的真相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递交。为什么没去递交?因为他听到了内部消息,说皇上已经答应了《马关条约》的条款,这事已经没救了,所以,也就懒得去递交了。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康有为《我史》,“公车上书”叙事的出处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总结一:康有为确实有组织上书的行为,但是,签名者寥寥,只有80人,康有为出于虚荣心,在他的《我史》里,把80人吹嘘成1200人。

总结二:当时在北京草拟上书的,并不只有康有为一个,而是有很多人,而且,不但有民间举人的上书,而且还有清政府高官的上书,但是,康有为在《我史》里,只提及了自己的那一份上书,对其他人的上书,则丝毫没有提及。换句话说,他刻意放大了自己的行为,而抹杀了别人比他影响力更大的行为。

总结三:康有为那份募集到80人联署的上书,最终他并没有递上去。换句话说,从本质上讲,他并没有上书。

参考资料: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

康有为《我史》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康有为《自编年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