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具有了成熟的长度单位制度,当时采取是什么进位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度量衡分别是什么单位计算 商代,具有了成熟的长度单位制度,当时采取是什么进位方法?

商代,具有了成熟的长度单位制度,当时采取是什么进位方法?

2024-07-12 0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遗物为我们了解夏代的容量和重量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二里头出土了数量较多的深腹罐、圆腹罐、大口陶尊以及形体较大的陶盆等容器。在大口陶尊的口沿等部位,刻划有类似数字的符号。夏代农业发达,因此形体较大的大口陶尊等器物在当时可能是作为定量的粮食容器来使用的。

而陶尊口沿上的符号可能是用标准量器测定好以后再刻上去,标明了陶尊的容积或当时陶尊内所盛物体的容量。这表明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标准量器。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爵、驟等我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据《墨子•耕柱篇》载:夏启曾“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昆吾是当时依附于夏王朝的一个东方小国,在今河南濮阳附近,昆吾人擅长手工业,启便派人在此铸鼎。据对出土的一件青铜爵测定,其含铜92%,含锡7%。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有刃部锋利的铜戈网。铸造青铜器需要发达的度量衡知识,原料的配比、火候的掌握等等工艺程序,均离不开比较标准的测容、称重等计量方面的知识。这些出土的考古遗物表明,夏代时应该已经出现了容量和重量器具。

夏代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伴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作为国家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度量衡制度,也初步形成了。文献记载有不少关于夏代度量衡制度的内容,说明夏代出现度量衡器具已是不争的事实。迄今还未发现夏代真正的度量衡器具,这应与当时器具的材质以及考古发现的偶然性有关。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度量衡器更多的是一种权力象征,所以只能严格地掌握在官府手中,民间则很少见到,而其数量也必定非常有限,这可能也是至今未发现夏代度量衡器的又一条原因。

在古代西方,最早的度量衡是由寺庙定的,城市形成时一般以一座庙宇为中心,当祭司们要记录收进和付出的粮食等物品时,就需要建立一个量度标准,这就成为庙定量具或敕许量具。这与夏代度量衡器藏于官府比较相似。夏代度量衡制度形成后,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最终过渡到商代更加成熟的度量衡制度。

商代的度量衡制度。商族是黄河中下游的一个古老部族。商的始祖名契,其母为有域氏之女简狄。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这一时期,商族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商族曾臣服于夏。夏代末年,夏桀昏庸无道。

商汤趁时举兵灭夏,建立了商王朝,建都于西亳(今河南偃师)•商族早期经常迁徙,其范围基本均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境内。至盘庚即位,商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后,更不徙都。

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大约从公元前1600年到前1046年,其中又以前130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商代农业、手工业更趋发达,社会经济更为繁荣,青铜器制作精美,宫殿陵墓规模宏伟。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商代还出现了成熟的文字。作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重要内容的度量衡制度,在商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囿于匮乏的实物资料,我们对商代的度量衡制度仍知之甚少。

商代的长度单位,1、尺、寸、分制的普遍使用。商代具有了成熟的长度单位制度,尺、寸、分制已普遍使用。商代尺、寸间的进位说法不同。

考古实物证实商代一尺应为十寸,一尺约16〜17厘米。目前共发现了三支商尺,其中一支为骨质,另两支为牙质。骨尺据传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骨尺长16.95厘米,尺分十寸卩叱两支牙尺系早年由上海博物馆征集,亦传为安阳殷墟出土。

两尺形制、牙质相同,尺面均等分十寸,每寸刻十分,一支表面已剥蚀,长度分别为15.78和15.8厘米,现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三支商尺长度大约均在16-17S米之间。《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曰:

“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史记•夏本纪》载禹“身为度,称以出明代朱载埴解释说:“若据身为度之一言,则应长十尺为是,盖十尺为一丈,古称丈夫"。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尺为16-17厘米,则一丈正为160〜170厘米。而身高160厘米者,其拇指指尖与食指指尖的距离大约为16厘米,一指之宽为1.6厘米《大戴礼记•主言》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一尺为16厘米,则一寸正为1.6厘米。因此,发现的商尺与文献和人骨实测结果相合。

《大戴礼记》编定于东汉初年,但书中所收文章多产生在公元前,故其内容与商尺长度相合并非偶然。商代晚期发现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一到十以及百、千、万等数字,证明了商代采取的正是十进制的进位方法。

2、长度单位“寻”。位于城址南部居中的基址建筑群平面近于正方形,长宽各约200米,总面积约四万余平方米,应为宫城性质的建筑。其中,4号宫殿建筑基址包括了正殿、东、西、南三虎殿、庭院以及水井、排水沟和围墙等设施,整个建筑规划整齐,布局合理。郑州商城是殷墟之前的商代国都,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

城址平面基本呈纵长方形.周长6960米,其中东、南城墙长度相等,皆为1700米,西城墙长约1870米,北城墙长约1690米,东段折向东南。

在城址西、南两面还发现一道外郭城墙,在城内东北隅发现了宫殿区,在城内北墙东段的向阳斜坡上发现了祭祀遗迹,城外还发现了青铜器的铸造和窖藏遗迹以及制陶作坊等。整个城址规模庞大,分区合理,体现了高超的设计和建造水平。这些均见证了商代成熟的长度制度。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考古发现的车船和农具等信息也反映了商代成熟的长度制度。商代工种众多,而每一工种又有较细致的分工。商代的木工工种有如下几类:车人——制造各种车子及舟船;匠人——建造房屋;卢人——制造摒弃的柄(戈、矛、大刀);弓人一睫弓箭;梓人。造日用器和装饰杂器等。

目前在安阳殷墟、西安老牛坡和山东益都苏埠屯等地巳经发现了20多辆商代车,均为木质,附有青铜饰件。甲骨文中多处有车的记录。其中,有用车打猎和车作战,在战争中,还有俘获敌方车的记录。甲骨文的“辇"字,表示的就是人拉的车。

卜辞常有“登射三百",说明商朝的军队中已配备有300百辆战车。因此,商代的制车行业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制车需要高超的木工水平,但精密的测算则是制车的基础。

一辆完整的车包括了车轮、辐、舆(箱)、辆(辕)、轴、衡等部件,要求木工熟练掌握劈木板、刨平、做檸头、打卯孔等工艺,而每一道工艺均需进行细致的测量与计算。甲骨文中还有关于商人用舟和弓箭等的记录,制作舟和弓箭同样需要精密的测算。

在安阳殷墟墓壁上还发现了一些木耙的痕迹,宽度约8〜10厘米,与《周礼•冬官•考工记》“超广五寸”大致相符。这说明当时的农具制作是严格遵循一定的尺寸规定的。

结语

因此,从考古发现的诸多遗物和遗迹现象看,商代的测量技术非常发达,长度制度已日臻成熟,尺、寸、分这一影响中国数千年的长度单位制已完全形成,此外,商代还出现了“寻”这一以人体为参照的长度单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