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挥广西优秀民族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西河池民俗文化研究 持续发挥广西优秀民族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持续发挥广西优秀民族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2024-07-18 04: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独立完整、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自治区成立后,广西坚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着力发挥民族文化在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传承各族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中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得到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

各族人民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孕育包容互鉴的文化品格。在共同开发广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交错杂居,和睦相处,大家同住一条村、同习一个礼、同耕一峒田、同过一个节,形成了代代相传的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各民族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在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等各方面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孕育了各民族开放包容的共同文化品格。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广泛。自治区顺势而为,进一步弘扬各民族开放包容的传统文化,引导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接触、混居程度迅速提升,逐步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局面,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如“刘三姐”歌谣已经实现了跨文化传唱,“壮族三月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种共享的文化表达,“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已经打造成为一个展现民族文化魅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盛会,通过节庆活动,广西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西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合的家庭户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30%,全户少数民族混合的家庭户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25 %,全部由一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由汉族和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二者合计占总家庭户的42.5 %。

创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自治区大力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始终坚持民族文化一起传,不断创作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磅礴力量的广西故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民族文化抢救保护、民族文化开发应用、民族文化图书精品、扶持民族传统节庆等五大工程。打造“刘三姐”“壮族三月三”特色文化品牌。铜鼓、壮锦、风雨桥、干栏建筑、兴安灵渠等民族文化瑰宝得到传承保护。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获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天等“壮族霜降节”获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刘三姐歌谣等3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族文化精品层出不穷,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碧海丝路》《八桂大歌》《白莲》《太阳童谣》等一批以民族文化为题材的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八桂大歌》《血色湘江》等彰显桂风壮韵、红色血脉的文艺精品广获好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贯通的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在全国首创“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民族文化产业日益壮大,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处于全国先进行列,获得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和全国十大盛事演出奖,入选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搭建民族节庆活动交流平台,在“壮族三月三”期间全自治区全体公民放假两天,成功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优秀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了各民族节日一起过、欢乐齐分享的生动局面。

实施文化戍边强区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基础。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近日,自治区提出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使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粘合剂”。我区应在现有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上,适时实施“文化戍边强区行动”,引导广大少数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力争在促进各民族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新突破。重点保护一批跨境非遗项目,支持边境地区梳理与周边国家跨境共享的非遗项目清单,做好重点项目的保护工作;建设一批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深入挖掘阐释少数民族地区非遗重点项目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当代价值,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增强文化认同;支持设立一批各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重点建设京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侬峒文化生态保护区、天琴文化生态保护区、左右江红色文化生态保护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三省坡民族文化保护区等;打造一批少数民族节庆品牌,继续高质量建设好“壮族三月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崇左侬峒节、百色布洛陀文化节、河池铜鼓艺术节、防城港京族哈节等重大节庆联谊活动平台,增进各民族间的感情交流,提升广西节庆文化品牌知名度、关注度和美誉度,增进广西与外界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一批文旅融合的民族风情旅游走廊,重点构建广西边境民族风情旅游走廊、柳州—融水—三江—龙胜—桂林民族风情旅游走廊、以东巴凤为核心的长寿康养民族风情旅游走廊、百色隆林-西林-田林民族风情旅游走廊,打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新亮点、新业态、新增长极。

实践证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正是广西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一家人、心相通、无隔阂,一家事、齐奋斗、共繁荣”的良好氛围,让广西民族团结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对优秀民族的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构筑了各民族共建共享的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得到加强,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文化认同和凝聚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