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祠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海1234wg 寺庙祠院

寺庙祠院

2023-04-07 17: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南岳衡山的“七十二峰”中,有一座山峰,因状如莲花,得名“莲花峰”。点缀在“莲芯”上的便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寺——方广寺。

 

方广寺就在莲花峰的“莲芯”上

据《南岳志》记载: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一位名叫慧海的和尚来到这八座青峰围绕的狭长山谷中,见此地与世隔绝,环境幽静,就在这里结草为庵。

有一天,惠海正在庵中诵经,忽然,有五位身材伟岸的壮士求见。来者的面容各不相同,分青、黄、紫、白、黑五色,都穿着白袍。五人请求惠海和尚允许他们听经学佛。

惠海问他们是何方人士?五人一同回答他们是南岳山中的五位龙神,如果允许他们听经,五人愿意让出一块平地,献给惠海建造寺院。于是,惠海答应了龙神的要求。

当天晚上,山谷中乌云骤起,霎时间雷声隆隆,大雨滂沱,传来阵阵“哗啦啦”的响声。第二天清早,惠海起来一看,只见山下出现了一块宽敞的平地。

惠海见龙神兑现了承诺,决心四处化缘募捐,最终用得来的钱在这块平地上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取名“方广”。这就是《南岳志》上记述的“五龙听经,平沙献地”的故事。

后来,慧能和尚成了“南岳十八高僧”中的一位,方广寺便是他的道场。

“方广”一词在佛教中是大乘诸经的总称。“方”指的是大乘的道理,是完全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道理,就像人们平时所说的真理;“广”指的是大乘教化的范围,广大而无所不包。“方”与“广”合在一起,就是说用真理去普度众生,这正是大乘学说的境界和宗旨。

名为“方广”,寺却以“幽深”闻名于世。前人曾留下“不至方广,不足以知其深”的说法。那么,“深”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有人总结为山深、林子深、寺深。

怎么理解这三个“深”呢?还要从方广寺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自然条件说起。

从方广寺望向对面的山林

南岳有前山和后山之分。大多数的人文景观都集中在前山,所以,前山热闹;后山则以自然风光取胜,山上覆盖了广袤的森林,间或有溪涧流瀑。方广寺就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木中。

所以,想要去方广寺,唯有两条路可走,一为步行走山间小径,二为驾车走盘山公路,不管哪条路,都要绕过重重山峦,上坡下坡,行约10公里的路程,最终抵达那一方幽静之地。不过,一路走来,路两边的自然风光足以令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许多人选择步行走山路,虽然路途远,路不好走,可是却多了许多野趣。沿途那些未曾见过的植物,偶尔窜出来的小动物,都给游者带来了探索自然的无限乐趣。在别处,难得有这般亲近自然的机会。来方广寺的香客们大呼“好累”之余,无不感叹,前人留下来的那句“不至方广,不足以知其深”的话实在是贴切。

从窄小的山路走出来,方广寺就在眼前,为三进式院落,没有围墙,被一片密实的林木紧紧簇拥着,更显幽深。耳边还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原来寺院左侧有石涧潭,泉水从石上流下来,形成瀑布,注入了深不见底的潭中,声若钟鸣。

修葺一新的方广寺

第一进是牌坊式山门,通体浅灰色,形制为四柱三间三楼,楼顶不小。跨过山门,寺院的第二进为大雄宝殿,殿堂坐落在高高的石台基上,前后出廊,前廊的两根石柱颇为惹眼,上有蟠龙抱柱的圆雕,与山门上繁复的蟠龙圆雕遥相呼应。寺院的第三进为一座两层式殿堂,同样是前出廊,上层为三圣殿,殿内供奉着三尊木佛,分别为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和药师琉璃光佛像。据传这三尊佛像是惠海大师建寺时保存下来的,历经坎坷,曾遭刀砍火烧却都没有遭到破坏,是方广寺的镇寺之宝。

寺内左侧还有香积厨、知客堂、僧房、斋堂等建筑。

始建于梁天监二年的方广寺,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在这段历史中,方广寺屡废屡兴,最后一次重建在清道光年间,由曾国藩的弟弟时任陕甘总督的曾国荃组织重建,据说耗资白银两万。这次重建奠定了寺院的规模与布局。

如今,除第三进建筑为曾国荃组织修建时遗留下来的以外,其余的皆为近几年重修。整座寺院显得很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