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疾控提醒:学生夏令营 须防传染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州疾控提醒 广州疾控提醒:学生夏令营 须防传染病

广州疾控提醒:学生夏令营 须防传染病

2023-10-12 0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前正值暑期,许多孩子正参加各类夏令营、训练营、研学活动。广州疾控提醒,大家共同居住、集体活动,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常见的有“红眼病”、手足口病、腹泻、流感等。

  广州疾控提醒各位家长,如发现自家孩子参加夏令营前出现眼睛不适、发热、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应暂缓入营。夏令营期间,如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治疗管理,不得带病参加集体活动,避免延误病情造成疫情蔓延。

  注意用手卫生

  别用手揉眼

  如何预防“红眼病”?疾控专家提醒:“最重要的是不用脏手揉眼睛!”注意手、眼卫生,常洗手,并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用眼疲劳,积极治疗眼部疾病。

  人们常说的“红眼病”,其实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

  广州疾控专家表示,“红眼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球结膜下出血为最显著的症状,可表现为单眼或双眼的异物感、烧灼感、瘙痒、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自然病程一般为1-3周,预后良好,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发病后两周内

  传染性最强

  据介绍,“红眼病”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染。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两周内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患眼—手—物品—手—健康眼,以及患眼—水—健康眼的方式进行传播。前者为家庭、同学、同事之间的传播方式,如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品,与患者共用洗脸毛巾、脸盆等,或者接触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生产工具、娱乐玩具等;后者为污水、家庭之间的传播途径。

  “红眼病”患者病后7-10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尤其要避免去公共浴室、游泳池、理发店等公共场所,以免传染给他人。

  若家中有“红眼病”患者,其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不能与其他家人混用,且应定期消毒。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有眼部疾病应积极治疗,避免眼部感染加重,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此外,广州疾控还提醒,夏令营中较为高发的传染病,还要注意防范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与“红眼病”类似,预防手足口病也要注意用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彻底洗手。而感染性腹泻则要提防“病从口入”。避免直接食用生冷、刺激的食物,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凉拌菜、海产品等。(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穗疾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