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统计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东肇庆房价下跌原因是什么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省统计局

2024-07-14 1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13年广东经济运行总体趋势和基本特点、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质量及效益情况,对2014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预判,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分析

 

  2013年,广东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花大力气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全年经济平稳增长,GDP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双双突破1万亿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所提升。但考虑到目前国内外需求仍略显疲弱,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14年仍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

  1.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宏观调控实现预期目标。

  ——广东经济发展“稳”字当头。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3年广东实现GDP6.2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全年四个季度累计增速均为8.5%,显示了稳健的运行特点。与全国相比,全年GDP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比山东和江苏低1.1个百分点,比浙江高0.3个百分点,比上海高0.8个百分点。

  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增长7.8%,按平均汇率折算为9453美元,突破9000美元大关,比2012年增加880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制定的国家与地区收入水平划分标准,广东已迈进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新门槛。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近年广东人均GDP连续突破几个1000美元大关,2007年突破4000美元大关,2008年突破5000美元大关,2010年突破6000美元大关,2011年突破7000美元大关,2012年迈上8000美元大关,2013年再上9000美元台阶,基本一年一个台阶。

  表1   2007-2013年广东GDP和人均GDP增长情况

  

年 份

GDP

人均GDP

 

绝对数

(亿元)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元)

绝对数

(美元)

比上年增长

(%)

  

2007

31777.01

14.9

33272

4376

12.1

 

2008

36796.71

10.4

37638

5419

7.9

 

2009

39482.56

9.7

39436

5773

7.1

 

2010

46013.06

12.4

44736

6608

9.5

 

2011

53210.28

10.0

50807

7866

8.0

 

2012

57067.92

8.2

54095

8570

7.4

 

2013

62163.97

8.5

58540

9453

7.8

  

  ——物价总水平稳定。2013年,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稳定在2.0%-2.5%之间,变化不大,下半年有所上扬,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其中1-12月上涨2.5%,涨幅较前两月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年内高点,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指数均保持稳定,1-12月购进价格指数下降1.8%,降幅继续收窄0.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一致,均下降1.2%。与全国及其他省份相比,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高于江苏(2.3%)、山东(2.2%)、浙江(2.3%)、上海(2.3%)。

  图1 2013年CPI、IPI、PPI逐月累计增长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3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64.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促进创业17.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0.20万人;2013年末,全省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7.98万人,登记失业率2.43%,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70.6万人,转移就业90.8万人。

  2.从三大供给看,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增幅有所回落。2013年广东农业实现增加值3047.51亿元,增长2.5%,增幅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全年农业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多次强台风、强降雨灾害性气候、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以及H7N9禽流感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两增两减”,蔬菜、水果产量增长,全年蔬菜总产量3144万吨,增长5.4%,水果总产量1359万吨,增长6.3%;水产品产量815万吨,增长3.3%;粮食总产量1315.90万吨,下降5.8%;肉类产量429万吨,下降2.0%。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5647.24亿元,增长8.7%,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高于浙江、上海,低于江苏、山东。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保持在8.6%-9.1%之间,波动很小,对广东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944.33亿元,同比增长9.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2%,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1%,拉动工业增长5.7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702.90亿元,增长7.7%。主导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423.98亿元,增长9.9%,高出全省规上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587.41亿元,增长19.9%,增幅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48.23亿元,增长13.7%,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995.22亿元,增长11.7%,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发展稳定,完成工业增加值2105.94亿元,增长7.2%;汽车制造业本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增幅逐月稳步回升,全年实现增加值1378.82亿元,增长12.9%;全省汽车产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54.3万辆,增长28.9%,轿车产量也突破200万辆,达到206.17万辆。

  ——第三产业在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业的带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年第三产业增长9.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增幅高于上半年0.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8.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1.7%;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8%。全年交通运输邮政业持续较快发展,全省货运量达到305830万吨,增长14.8%;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0.1%,增幅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年内珠海港和虎门港货物吞吐量相继过亿,超亿吨大港达到5个;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69.72亿元,增长13.6%,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实现快递业务量20.80亿件,增长55.5%。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平稳,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57万亿元,增长12.8%,其中短期贷款增长18.1%,中长期贷款增长11.7%。2013年以来,虽然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逐月回落,但商品房销售市场仍较畅旺,1-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仍增长24.5%和39.5%。

  表2 2013年广东GDP核算情况

              指 标

1-12月绝对值(亿元)

1-12月增长(%)

1-9月增长(%)

1-6月增长(%)

1-3月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62163.97

  8.5

  8.5

  8.5

  8.5

第一产业

3047.51

  2.5

  2.1

  2.9

  3.3

第二产业

 29427.49

  7.7

  7.7

  7.9

  8.1

工业

 27426.26

  8.0

  7.9

  8.2

  8.2

建筑业

 2001.23

  3.9

  3.2

  4.1

  6.9

第三产业

 29688.97

  9.9

  10.1

  9.6

  9.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04.41

  9.5

  10.0

  9.4

  8.3

批发和零售业

  7039.20

  10.5

  11.2

  11.5

  10.7

住宿和餐饮业

  1391.84

  3.4

  3.8

  4.0

  4.4

金融业

  3817.42

  18.0

  17.4

  12.4

  12.9

房地产业

  4207.46

  11.2

  12.1

  14.2

  16.4

营利性服务业

  5366.65

  5.7

  5.9

  5.0

  4.3

非营利性服务业

  5261.99

  9.2

  9.2

  8.9

  7.9

 

  3.从三大需求看,投资及消费需求稳定。

  ——投资较快稳定增长。2013年以来,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保持在18.0%-19.0%之间。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58.53亿元,增长18.3%。投资有六个亮点:一是民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民间投资12780.32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5.9%,增长25.5%,增幅比整体投资快7.2个百分点,对整体投资的贡献率达到73.3%,拉动投资增长13.4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投资较快,投资结构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058.32亿元,增长20.5%,增幅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519.47亿元,同比增长21.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1.5:32.6:65.9,第三产业比重比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三是工业投资结构优化。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3.1%,虽然增速相对较低,但投资结构趋优。汽车、石化、医药投资分别增长24.9%、35.4%和32.2%,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8.3%。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受益于粤东西北加快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推进而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498.55亿元,增长17.7%;其中城市建设投资增长21.4%,能源投资增长17.5%。道路运输业完成投资1607.81亿元,增长43.1%;其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在广州、深圳地铁和城轨项目带动下完成投资553.87亿元,增长87.0%,拉动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航空运输在广州、深圳飞机购置和机场扩建等项目的带动下增长47.8%。五是粤东西北投资提速。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实施有力地推动资金向该地区投入和聚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明显加快。全年粤东西北地区完成投资6801.64亿元,同比增长27.5%,比珠三角地区高12.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727.33亿元,同比增长20.3%;制造业投资2409.79亿元,同比增长2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640.52亿元,同比增长38.4%;房地产业投资1473.86亿元,同比增长29.3%。六是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投资8935.97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比整体投资增速快2.4个百分点,占项目投资的比重达54.7%。

  ——消费稳中见升。2013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维持在11.0%-12.0%之间,逐月微升。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53.93亿元,同比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1%。一是商品零售市场稳步增长。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2795.92亿元,增长14.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10523.20亿元,增长19.7%。二是汽车类消费持续改善。全年限额以上汽车类累计实现零售额2794.52亿元,同比增长16.2%,累计增幅逐月上升,其中12月份快速增长23.7%。三是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等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全年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累计实现零售总额1120.59亿元,增长23.1%;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49.61元,增长21.7%;家具类零售额增长41.3%;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6.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8.6%。四是信息消费较快增长,成为重要的消费亮点。2013年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6400亿元,增长21%,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33%。 

  ——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1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累计完成进出口10915.7亿美元,外贸规模继续稳居全国之首,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2%,同比增长10.9%,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从全年走势看,进出口增速呈高开低走态势,增速连续9个月回落,比1-11月略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364.0亿美元,增长10.9%;进口4551.7亿美元,增长11.0%。外贸进出口增速回落的同时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继续保持稳中有升,全年累计增长12.0%,而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走低,下降0.6%。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9%,占全部出口总额的69.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增长15.8%,占40.3%。全年对欧盟(28国)进出口965.0亿美元,增长1.6%;对美国进出口1188.6亿美元,增长8.7%;对香港进出口2687.8亿美元,增长18.1%;对日本进出口679.3亿美元,下降5.7%。

  (二)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

  ——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全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7.8%,比2012年全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增长11.1%,占第三产业比重为57.8%,占GDP比重为27.2%,比2012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9:47.3:47.8,第三产业比重是近10年来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

  ­——工业高端先进产业地位进一步突显。全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143.29亿元,同比增长9.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23.3%提高到24.0%;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314.71亿元,同比增长9.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0%,比2012年提高0.1个百分点。同时,继续淘汰水泥、造纸、制革、印染、炼钢、铅蓄电池等行业的落后产能。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继续提高。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五个一体化深入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全年广州南沙完成投资252.99亿元,增长6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2个百分点;珠海横琴完成投资208.77亿元,增长24.0%;深圳前海完成投资84.41亿元,大幅增长365.4%。粤东西北围绕钢铁、石化、交通基础设施等大项目的投资建设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以产业转移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全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14.6%和10.5%,均高于珠三角的8.7%;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3.7%、38.4%和22.9%,高于珠三角的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2.7%、13.1%和12.2%,高于珠三角的12.1%。全年粤东西北GDP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约高2.0个百分点。

  表3 2013年四大区域主要指标情况

区域

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

进出口增长(%)

珠三角

8.7

15.2

12.1

11.0

东翼

15.3

23.7

12.7

9.2

西翼

14.6

38.4

13.1

14.5

山区

10.5

22.9

12.2

6.2

 

  ——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占半壁江山。2013年,广东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多个领域均强于国有和三资经济。从整体看,2013年,广东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21万亿元,增长8.8%,比整体增速高0.3个百分点,占比提高到51.5%,比2012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工业看,全年广东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282.11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5个百分点,比同期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高3.2个、6.8个和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1%,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从进出口看,全年广东私营企业进出口3550.6亿美元,增长33.0%,高出外贸总体增速22.1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2.5%,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而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3.7%,国有企业进出口下降3.3%,集体企业进出口下降1.5%。

  (三)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中有升

  ——企业经济效益恢复性好转。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提升较快,利润保持较快增速,1-12月实现利润总额5854.93亿元,同比增长23.0%,明显好于2012年。全年利润增速比全国高10.8个百分点,各月利润增速均高于鲁、苏、浙、沪等省。企业销售利润率提高到5.6%,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每百元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85.44元,同比下降0.2元。规模以上亏损工业企业亏损总额393.66亿元,下降18.5%,企业亏损面从2月的28.4%持续收窄到12月的14.5%。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增长15.2%,增幅自6月份以来逐月上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3.6%,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4%。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265.78亿元,增长13.7%,增幅自7月以来逐月回升,其中对教育、社保、就业等11类民生支出增长16.1%,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住房保障等支出增幅均高于公共预算支出平均水平。

  ——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各级政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18.2%,月人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9.1%和17.6%,各地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19.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0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实际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69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实际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7:1缩小到2.84:1。

  ——能耗水平继续降低。初步预计,全年广东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高于4.0%,可以实现下降3.5%的预期目标。全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665.1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低5.4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长3.3%。广东的低碳行动企业能源消费量仅增长1.5%。在调查的68个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4个产品单位能耗下降,下降面达64.7%;其中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6.4%,吨铝加工材消耗能源量同比下降16%,万米印染布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3.4%,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6%,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4.4%。

  (四)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

  当前,广东经济运行虽然比较平稳健康,但也存在不少困难,面临国际国内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下行压力仍较大。困难主要是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一是近年内外需求特别是外需的减弱,以及海外市场的竞争加剧;二是转型升级所带来的阵痛,部分产能被淘汰,部分产能向省外转移带来生产的放缓。

  第一,外需仍较疲弱。虽然欧美和日本经济形势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较小,外需未见明显好转。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未消除,国际市场需求还是疲弱。全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仅增长4.3%,最高的1-2月也仅仅增长5.2%。近几个月以来,加工贸易进出口仍呈下降趋势,全年下降0.6%,比2012年下滑5.6个百分点。同时,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使用、环保等成本持续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导致广东企业出口成本上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一些大型出口企业及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产能或订单向内地省份或周边国家转移,影响广东产品的出口。

  第二,国内商务消费和餐饮市场仍较低迷。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系列厉行节约政策,有效扭转了过去不良的消费风气。在社会消费结构尚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之前,国内商务消费和餐饮市场发展必然有所放缓。2013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月小幅上行,但住宿和餐饮业仍比较低迷,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4%,比2012年低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9%。烟酒类零售额仅增长1.9%。

  第三,工业投资增速、技术改造投资总量偏低。目前,广东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较理想,但第二产业,主要是实体经济投资不甚理想,增速相对偏低。2013年,广东工业投资增长13.1%,增幅同比回落5.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9%,工业投资增速低于全国,这表明企业对投资实体经济的热情不高。全年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439.22亿元,占整体投资比重为10.7%,其中工业技改完成投资1557.73亿元,仅占工业投资的21.1%,占整体投资的6.8%。

  第四,企业盈利状况整体有所好转,但生产经营压力依然较大。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人工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升值加快,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等。1-12月,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0.7%,工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5.6%,尚低于多数虚拟经济收益率,影响资本投向实体经济。

  第五,新的大的增长点尚未形成。通过推进转型升级,广东水泥、钢铁、造纸、有色金属等行业的部分落后产能得到淘汰,部分行业产能向省外转移,这客观上减少了生产。但同时,现代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新的较大的增长点尚未形成气候,因此工业生产扩张相对乏力。

  二、对2014年经济运行的预判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稳中见好

  国内经济形势有向好的迹象,为广货扩大销量带来机遇。目前全国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出现积极的变化,表明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综合举措取得实效,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渐趋明显。1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指数同比下降1.4%,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两个指数降幅继续收窄,表明市场需求趋于活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2013年,央行新增贷款8.89万亿元,M2同比增长13.6%,表明目前市场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方针将进一步激发各领域的改革热潮,优化各种资源的市场有效配置,引导市场需求的有效释放,给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国际市场回暖迹象明显。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尽管总体经济增速仍然偏低、势头仍较弱,但基本都走上了持续增长的轨道。1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升至53.3,创下32个月高点。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3.6%,为2012年一季度以来单季最高增速;日本经济一、二季度环比增长1%和0.9%,三季度预计环比增长0.6%;欧元区经济触底反弹,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2%,二、三季度环比分别增长0.3%和0.1%,11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连续7个月上升,以98.5创2011年8月以来新高。新兴国家方面,印度11月份制造业恢复增长,当月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0月份的49.6跃升至51.3,为2013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结束了此前四个月低于临界值50.0的衰退局面。根据多家机构发布的报告,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将出现3.6%-3.7%的增速,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将依旧保持超宽松状态,信贷环境正逐步放宽,财政紧缩政策对经济的拖累已经淡去,发达经济体总体表现向好。有机构认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比今年翻番,可达到2.1%;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将从4.7%提升至5.3%,两大市场之间经济增速差距将缩窄至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

  (二)广东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先行指标表明广东经济运行内在动力仍比较强劲。当前,CPI和PPI等价格指数有企稳上升的趋势,表明市场需求在缓慢趋旺;广东12月PMI指数继续上升至51.5,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产品订货)为54.0,比上月小幅回升0.8个百分点,是该指数自发布来的最高值,生产指数(生产量)为55.4,连续10个月在临界线以上运行,是该指数2013年的最高值,较11月回升1.8个百分点,表明本月全省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扩张,生产预期总体向好;全年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比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表明贸易热度不减;银行信贷、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仍比较活跃,银行存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经济运行资金面比较宽裕。

  表4 2013年主要先行指标情况

指 标

1-9月

1-12月

  绝对量

  增长(%)

  绝对量

  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3

2.3

102.5

2.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98.0

-2.0

98.2

-1.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98.8

-1.2

98.8

-1.2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3626.06

3.7

4830.13

4.6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

2405.36

4.4

3206.62

5.5

货运量(万吨)

220633

14.9

305830

14.8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

115713.00

14.9

119685.15

13.9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49583.48

11.0

50638.64

9.5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

74259.09

13.2

  75665.16

12.8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193.71

3.6

235.57

6.8

PMI(%)

51.3

 

51.5

 

        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1-11月数据。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给广东发展带来新一轮重要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提升发展活力,已经成为广东各界的共识。可以预见,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改革、投融资改革、金融创新、贸易促进平台建设等领域的推进,广东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活力必将大大提升,从而刺激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也将给广东带来巨大的内需潜力。

  ——珠三角规划纲要和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决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13年,广东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进程都在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建设投资增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生产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行业的生产在加快,全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1.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9.9%,均明显高于制造业的增长水平。

  ——挑战依然存在,保持稳定增长也有难度。总体看,2014年,广东发展将面临一个较好的环境,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而且广东本身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和区域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面临的各种挑战不容低估。

  综合各种因素初步判断,2014年广东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的中高速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增长8.0 %-9.0%,同时第三产业比重、现代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区域发展差距继续缩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持稳定提升。

  三、政策建议

  2014年,广东经济发展应坚持“稳中有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通过改革创新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

  第一,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以改革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以改革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以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改革要在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投融资、金融、资源价格、三农等方面推进,以健全资源的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改革,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创业环境;通过改革,努力引导金融资本抽离投机经济,流向实体经济,提升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增强广东经济竞争力。

  第二,坚持不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而增强广东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提升广东经济在国内和国际的综合竞争力。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中新广州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东莞台湾高科技园等六大平台为载体,以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培育企业为抓手,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创新要质量要效益。从广东的工业生产实际看,不管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与生产紧密相关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及重化等行业,还是高技术产业,都是广东工业的主体,必须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而面对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要保持广东工业产品的竞争地位就必须依靠技术和服务创新。目前,广东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2%、技术自给率接近70%,表明广东经济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创新基础,并基本步入一个重要的创新阶段。因此,要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证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居民收入相应增加。

  第四,努力采取措施,保证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稳定。外需方面,在争取稳定和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目前,广东进出口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全球消费市场比较稳定,但对广东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外部竞争加剧等因素挤压加工贸易的空间,加工贸易的方式已经在走下坡路,必须加快转变方式,才能适应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变化。内需方面,保证投资和国内市场消费同等重要。要继续跟进重点项目建设,解决征地拆迁、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争取早完工、早投产,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要落实各城市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提高普通工人收入,深化居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改革,提高社会消费预期,促进内需。要研究刺激居民消费的机制和途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消费需求。继续开展“广货网上行”、“广货全国行”,借助电商平台推销广货。

  第五,打造就业服务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流动及配置。初步判断,广东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供求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但同时存在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找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加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信息的公开和对称,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实现科学配置,提高全行业劳动生产率。

  

 

                                                             供稿单位:综合处

                                                           撰    稿:王文森 周媛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