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传统扒龙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东珠江台直播频道是多少台 央视新闻 传统扒龙船

央视新闻 传统扒龙船

2023-06-15 0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龙船扒得快,今年好世界。”

(意为在龙舟比赛中获胜,今年就有好运气。)

△广东东莞龙舟竞渡

「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

——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

广东的龙舟竞渡是当地影响面最广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而东莞有着全国时间最长的龙舟月和最热闹的龙舟氛围,当地人称龙舟竞渡为“扒(pá)龙船”(“扒”在粤语中有划的意思)。

东莞赛龙舟、龙舟制作技艺,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天(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东莞市龙舟锦标赛举行的日子 (该项赛事一般隔几年才会举办一次,每次举办各支队伍都铆足干劲力争夺冠) 。为期两天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将在东莞沙田拉开帷幕。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18支龙舟队伍,按国际大赛惯例进行标准龙(一艇22人)比赛,在东莞沙田龙舟公园赛龙夺锦。

进入“龙舟月”,东莞人有多拼?

大家在陆地上加练龙舟,网友戏称“动力车间被曝光了。”↓

深夜,他们还在挑灯夜训,让人直呼“仿佛看到自己高考时的模样”↓

在船尾拴上轮胎,增强爆发力,练就“水上轻功”↓

水中“拔河”你见过吗?这是划手们在热身,也是真拔“河”↓

划手们还解锁了新肤色——“烧鹅色”皮肤↓

别眨眼,龙舟比赛的速度像风一样,无人机都快追不上了↓

整齐划一、劈波斩浪,冲击力扑面而来↓

从造龙舟、起龙、扒标、趁景,到吃龙船饭……与东莞龙舟有关的这些事,都蕴藏着相应的习俗文化。“扒龙船”还有哪些步骤?划手们真的都是房东吗?东莞龙舟的制作有哪些讲究?

东莞地处珠江口,河涌交错,水面开阔。过去,人们的生活和劳动都需要涉水而行,自然练就了一身划船本领。

东莞人热衷水边活动。农历四月初八后,从各镇街到社区、村落,都上演着龙舟盛景,除了本地人,每年都能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观赛,整个农历五月不停歇。

△东莞龙舟历年的变化

东莞的“扒龙船”自宋以来,沿袭至今,成为国家级非遗。“扒龙船”分为两种形式:“趁景”和“扒标”(龙舟聚集处,当地人称为“景”)。

“趁景”是友谊赛,不设奖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舟在江面上相遇,自发地进行比赛,聚散自由。(也有表演赛,可自行选择对象,邀请对方比赛,对方同意则擂鼓响应,不同意,则静锣息鼓。)

“扒标”则是有组织的龙舟比赛,也是最有看头的“景”。而在没有水的村镇也会举办“扒旱舟”。(东莞万江的龙舟活动,三年一周期,每三年进行一次“扒标”,其余两年是“游龙趁景”。)

△如今的东莞龙舟盛景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龙舟景,每年都从万江开始,万江赛龙舟也被称为“东莞龙舟第一景”。此后各镇、各村定出自己的龙舟景日子。如今,龙舟景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游艺竞技活动。

△东莞龙舟景盛况

东莞的老人常常这样形容“扒龙船”:“扒得快,好世界,扒得慢,等食饭。”想要扒得快,怎能少得了一条给力的龙舟?

在东莞万江,河边上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一间小房子,房子的“主人”是龙舟。万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龙船不能没有“家”。

万江街道有“扒龙舟”传统的社区,都在河边为龙舟搭建了龙船屋。每间龙船屋造型不一,成为河边的风景。

△在东莞人心里,最好的江河风光要留给龙舟。

来源: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