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保护启示录: 除了碉楼,还要保护村落的整体环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东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有关吗 开平碉楼保护启示录: 除了碉楼,还要保护村落的整体环境

开平碉楼保护启示录: 除了碉楼,还要保护村落的整体环境

2024-07-03 07: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每当游客走进开平,总会被眼前的奇特建筑所震撼:充满异国情调的碉楼在田野间星罗棋布,与岭南古民居互相交织。多立克列柱、哥特式尖顶、拜占庭穹窿、巴洛克纹样……千姿百态的建筑风格让人眼花缭乱,如同欧洲古堡“穿越”到了岭南水乡。

开平碉楼,每座楼都有自己的独特身世。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摄

今年6月10日,是国务院调整后设立的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广东省主会场将设在江门开平市,启动仪式当天将在自力村碉楼群景区举行。十年前,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从此真正走向世界舞台。

自“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以来,以碉楼为代表的侨乡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今年,侨乡文化遗产保护又将迎来新的机遇,“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日前已获批准设立,并将在“遗产日”启动仪式上举行授牌仪式。

回顾十年碉楼保护历程,当地政府与民间如何走出自己独特的文保之路?除文物本体外,散落乡间的非遗资源又当如何盘活?“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将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哪些新的指引?本报记者再次前往开平进行实地走访,梳理侨乡文化保护的开平经验。

◎保护

24座碉楼被成功“认养”

开平碉楼广泛兴建于上世纪20年代。无数开平人漂洋过海“淘金”,也将西式建筑带回家乡。部分碉楼伫立将近百年,但它们真正声名远扬不过十几年时间。2001年,开平市正式以“开平碉楼与村落”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经过数年的申遗“长跑”,终于在2007年成功载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过,对碉楼保护工作者来说,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当时,不少人都对何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头雾水;至于如何保护碉楼,更是完全没有先例可循。”开平市文物局局长李佳才坦言。

作为华侨物业,大部分碉楼业主散居海外,而且后人众多,产权复杂。为进行有效管理,当地政府首创“产权不变、政府代管”的模式,为申报点内的碉楼办理托管手续,同时制订《开平碉楼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先后投入上亿元经费,主动对碉楼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修复整治。

家乡环境的切实改善,让碉楼业主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们纷纷将手中的钥匙交由政府代管,有的还出款支持碉楼的维修工作,将珍贵文物、文献交由政府展览、研究。

每座碉楼都有自己的独特身世。让碉楼“讲”好故事,离不开华侨后人的积极参与。

逸农庐是自力村的标志性建筑物,由加拿大华侨方文田所建,现已成为方氏家族传奇的见证:展厅内每件旧物一如当年,仿佛时光不曾流逝;墙上一幅幅后人生活照,诉说着海外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据悉,“逸农庐的传人历史展览”由方氏家族亲自策划。在后人方秀儒的倡议下,海内外亲属积极奔走,四处征集家谱、图片与口述史。策展人介绍,整场展览尽力保留逸农庐“家的感觉”,为华侨留住“文化之根”。

开平碉楼还积极探索民间保护的多种尝试。2010年,当地推出首批32座碉楼供社会各界人士“认养”,经过5年的持续推进,开平目前共有24座碉楼被成功“认养”,428万元认养经费全部到位,相关维修工作均已完成。据悉,首期32座碉楼的认养工作未来仍将继续落实执行。

◎活化

帮助村民建立文化自信

申遗期间,在联合国评估专家建议下,项目申报名称从“开平碉楼”改成“开平碉楼与村落”。专家称,开平拥有“世界最美丽的村落”。这一微小的改动背后,蕴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远见卓识。它意味着,碉楼与村落保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乡间民居及生态环境都应纳入保护范畴。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活的遗产’,传统农耕文化也是遗产的一部分。”李佳才向记者介绍,为保证农田不被随意开发,当地政府将田地收购,返还农民耕种,鼓励他们在农闲期间种植油菜花。每年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已成为开平一景。同期开锣的“碉楼油菜花节”,也是当地特色旅游品牌之一。

自力村、马降龙、锦江里和三门里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4个申报点,它们风格各不相同:三门里有当地历史最早的碉楼,自力村则是碉楼全盛时期的代表作,马降龙侧重展现田园风光,而锦江里最具“艺术范”。开平旅游部门也因地制宜,发挥申报点各自的特长。

除了有形的碉楼与村落,开平还蕴藏着无形的传统文化遗产。截至2016年,当地共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3项,开平锣鼓、水口泮村舞灯、赛龙舟……每一项技艺都凝结着侨乡民众的智慧结晶。如何盘活丰厚的非遗家底,同样考验着开平人的智慧。

位于塘口镇仓东村的仓东教育基地,是开平乡土文化保育的典范之一。基地获得了201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这一奖项的“获奖者”不仅有政府机构、大学和民间组织,50多位村民与工匠也同样获此殊荣。

来自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的谭金花博士,见证着这座古村的“华丽转身”。2011年,她带着团队进驻仓东村,与村民合作修建祠堂。不过,谭金花并未将目光停留在文物修复上,她更重视唤醒仓东村民的家园意识,让他们成为乡村文化保育的主体。

仓东教育基地2014年落成后,围绕当地村民、外来学生、志愿者及研究者等开展多场系列活动。村民们自发参与其中,热情地用舞狮、开平小调、自家制作的开平小吃迎接来宾。全村人在祠堂大排筵席,700多年历史的古村正在重焕生机。

“让村民们成为古村复活的主角,保存他们的质朴生活方式,让古村找到精神和灵魂。”谭金花如此总结。

◎理念

为游客整合“侨文化”

随着时代的转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需要新的视野。“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十年来,侨乡文化遗产保护一直牵动人心。2013年,广东首项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构成侨批档案约17万份侨批中,来自五邑地区的就有4万余件,占将近三分之一。

非遗项目、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彼此息息相关。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行整体性保护,成为大势所趋。到去年为止,广东已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今年,这一大家庭又将添上“新成员”:“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已获批准设立,并将在“遗产日”启动仪式现场进行授牌。

“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非遗项目,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只有让他们在适合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去,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在五邑大学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看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实现非遗保护“从点到面”的飞跃,体现文保观念的进步。

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400多万侨胞分布在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坐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以及各级非遗资源。“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侨文化’是他们的共性。”张国雄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破了文化遗产属性上的壁垒,这对其他地区华侨文化的保护,将起到示范作用。

根据“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初步设想,五邑各地侨乡文化资源将实现整合。其中,台山、开平、新会、蓬江、江海为核心区,而东部鹤山、西部恩平则为协调区。

张国雄透露,到2020年底,江门将有望建设成为中国的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培养非遗传承人、建设非遗传习所,是下一阶段的任务重点。届时,江门地区的文创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也将得到进一步整合,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生动的“侨文化”体验。

【记者】杨逸 实习生 王蒙

【通讯员】李颖仪 杨秋銮

【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