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东地区风俗文化区 粤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粤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2024-07-11 06: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年例价值与意义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年例具有社会与经济两大方面的效益。社会效益方面,首先亲朋好友年例期间欢聚一堂, 年例起到团聚和增强凝聚力的作用;其次作为年例的传承者,参与其中的群众在活动期间进一步加深对家族文化和宗族的理解与认同,产生深厚的归属感;再次,人们通过年例不仅增加亲朋好友间的交流与接触,而且拓宽了人际交往和社交圈子,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最后, 年例还成为民间艺术展示、传承的重要舞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年例的舞台不断发扬光大。

经济效益方面,一方面,年例的举办促进该地区的生产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 年例的举办为茂名树立起与众不同的城市形象,成为别具一格的城市品牌。此外,年例的举办还能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民俗节庆旅游行业,“民俗节庆旅游开发是经济、民族政治、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它丰富了产品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求到新的生存空间和土壤”[2] 通过独特的旅游体验,年例以不同的形式为更多人所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文化的双重发展, 由此缓解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局面。

二、茂名电白地区“年例”传承发展的困境

年例的发展历来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和环境这一载体, 过往茂名地区年例的盛行曾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当地子民。无论是欢聚一堂时血浓于水的亲人还是莫逆之交的朋友,抑或是隆重仪式所带来的对祖辈和血脉宗族的敬畏,都在用一种庄重而活泼的方式传递出茂名年例地区人民的精魂,而现如今茂名地区这一人民福祉的体现却正在悄然衰竭。目前,年例的举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攀比风造成铺张浪费

年例是每家每户都会举办,但年例宴席上的菜式, 则根据不同家庭自身经济实力而定。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当地攀比风气渐渐兴起。有能力的家庭追求菜式的丰盛独特和排场的豪华铺张,而一些经济水平比较一般的家庭也存在私底下默默攀比的情况。随着年例越来越受到奢靡浪费风气的影响,当地还出现一种不成文的说法 : 年例期间,主人家摆的宴席台数和宴请宾客的多少, 彰显该户人家的富有程度和人脉的广博,以上原因都加重了相互攀比和铺张浪费的现象。

(二)形式化日益严重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追求高速度往往容易忽视精神文化,忽视情感沟通,年例的举办也正面临着这一问题。一些人只是跟风办年例,往往忽视亲朋好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年例也只是为了走过场,甚至还出现一些客人已经吃完离开主人还未知晓的状况,这使得举办年例的意义大打折扣。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当地存在将举办年例等同于简单的请客吃饭的现象,甚至越来越普遍,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原本极富韵味与文化价值的年例活动演变成片面化、世俗化的人情请客。

(三)举办兴致低落

村民举办年例的兴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日渐低落。一是年例期间物价急剧上涨,部分村民难以承担高昂的举办成本。自 2000 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被搬上年例餐桌的海鲜品目种类越来越多,所谓“无鲜不成宴”的传统直接影响市场的供求,从而导致海鲜价格的飞涨。据统计,若按开设 10 桌酒席的市价来算,食

材的购买花费约 8000 元,加上厨师、伙头跟班的工资以及餐具、餐桌的租金,总开销可高达上万元,对普通家庭而言,高成本是导致的举办兴致低落的主要原因。二是现如今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每逢年例举办期间不便回乡参与,导致家中长辈举办年例的动力受阻。三是许多村民觉得现如今年例变味,仪式感不强,因此参与的兴致降低。以上,不难看出年例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年例被推向极端,变得过分庸俗化,经济化使之失去原本的价值,因此寻求合适的方式让年例回归原本的面貌, 实现并发挥其最本真、质朴的价值迫在眉睫。

三、年例文化精神的开发与文化品牌的树立

就目前年例的发展及传承情况来看,年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许多针对年例保护研究的论文不胜枚举,相关举措也相继颁布。虽然以现代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传播方式有一定功效,但深入反思不难发现例如网上征文等活动,其成果大都散落在网络空间中,导致参与主体单一,获得的效益间接且局限性较大,群众对年例的关注度随着活动的开展情况跌宕起伏,不能产生持续稳固的效果。通过对茂名电白地区年例发展及现状的深入考察和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茂名年例的继承发展应从开发文化精神,树立文化品牌,这两方面工作着手,二者相互配合,不仅能给年例的传承发展带来全局性影响,而且期效果更是直接、长期、有效的,能使年例重焕生机,一改现今的衰颓之态。

年例文化精神的开发与文化品牌的树立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梳理年例的文化精神

从最根本的工作开始,穷源溯流,深入探究到底什么才是年例的文化精神,对年例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全方位的认知,具体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对经验丰富的年例研究文化工作者、古村落具有一定地位和威望的长者以及相关学者、专家进行采访交流,从中深入挖掘出年例文化精神的实质。大规模的调研走访工作结束后,整理好访谈记录,结合茂名地方志及各地县志上收集到的资料总结出精粹,还原年例的精神风貌。紧接将调查研究得来的年例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像开展以“年例文化精神的开发与文化品牌的树立”为主题的文艺活动等,以此借助政府的支持与推力,让群众明晰与重新正视年例的意义。

梳理好年例的文化精神这一举措要与设立专门机构的措施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设定一个以年例发展传承为目标的工作机构,以前当地设立的高州市年例促进会存在参与主体单一的缺陷,收效甚微。年例作为一个全民参与的民俗活动,其传承、发展工作也需要全民的支持与参与,因此本研究提议应重点创立一个健全完整的机构,其参与人员应包罗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年例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传承发展。

(二)利用科技设馆保护

专家学者、相关权威人士及群众应推动年例节、年例文化馆、年例的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实施开展,全方位对年例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成为传承文化的一大重要方式与载体,在年例传承的过程中,具体的形式与内涵会有更新与变化,会或多或少受到时代不良风气的影响,偏离人们的发展期望路径,对于如何保存原汁原味的年例文化,数据库和文化馆的建立,充分运用数字化的保护工程就显得愈发重要。如今数字媒体技术与民俗文化的紧密结合不仅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民俗艺术的心理需求,同时能缩短民俗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这一创新形式合理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现出民俗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助于提高艺术展现的效率和效果, 更有益于扩大民俗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使之走向世界。[3] 此外,在记录保存有价值的传统年例物质外壳的过程中还应在年例每年的举办过程中,融入创新的理念, 不断丰富并深化年例的内涵,通过不同形式的年例研究活动,着力推动年例与附近地区文化习俗如七菜开、祭荔枝神节、冼太夫人诞的联合,由此进行联合开发保护, 打造并推广年例的文化品牌,形成别具一格的粤西民俗文化圈。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建立民俗博物馆 17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424 个,建设非遗保护设施建设并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4] 非遗保护场所的建立对民俗保护工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注意的是设立相关的文化场所后,不能让这些文化馆成为死的建筑,而应该成为活的化石正如故宫博物馆的馆长单霁翔所说,“博物馆不是冰冷的知识库, 而应成为温馨的知识宫。要由物为主转化为人为本, 关键是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5] 反观现在中国大多数的博物馆展览情况, 大多数民众一进博物馆只能独自一人面对浩瀚的历史, 匆匆一览便不了了之。因而茂名相关年例文化馆的设立, 决不能重蹈覆辙,而应该以人为本,以亲自参与为目的, 而不能以物为主。

(三)发展特色旅游

年例蕴含的精神、文化不仅能使人们得到富足的精神享受,还促使年例回归举办的初心,增强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使年例文化得到持续性地传播与发展。并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族民间文化为主,具有易参与性、艺术性、视觉享受性、文化内涵深厚、丰富多元性的特性,这无形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6] 年例正是具有上述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而可以考虑采取保护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措施以利于年例的长足发展。例如针对年例活动进

行相关文艺产品的制作生产,像适合携带的旅游纪念品、艺术画作、特色手工艺品等,同时配合年例特色旅游服务的开展,吸引外地游客亲自参与,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利用工作的开展,无疑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个重要渠道,它不但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活态保护, 还能够打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中的知名度”[7] 实践也充分证明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可以有效地促进年例的传承,最终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成功实现传统节庆的现代化转型,并保留好富有韵味的文化血脉。

四、结语

有效传承、增强发展年例文化是一项促进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年例作为粤西人民重要的民俗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发展变迁,如何传承与发展好年例是至关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开发年例文化精神与树立文化品牌,以政府作为强有力的主导者,鼓励全民参与, 各尽其责,打造长期有效合力的新形式,立足当下,建立年例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年例发展得越来越好, 使茂名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广泛影响其他地区,形成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保护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 M]. 上海 :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3-26.

[2] 余丹: 民族节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互动模式研究[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科版),2009,30(09):5-8+297.

[3] 项东红: 数字媒体技术复活民俗艺术的价值研究 [J].传媒论坛,2019,2(14):11-12.

[4] 施慧. 新时期非遗博物馆提升服务能力的思考 [J]. 新西部( 理论版 ),2017(03):87-88.

[5] 单霁翔: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6]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M]. 北京 : 文化艺 术出版社,2006.

[7] 杨洪, 袁开国 , 黄静 : 湖南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 产旅游开发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03):48-57.

作者简介:1. 邓妮茹 (1997.10-), 女,广东海洋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2. 梁思晓:(1996.09-), 女,广东海洋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3. 李伊琳(1998.07-), 女,广东海洋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4. 龙黎飞(1982.02-),女,湖南衡阳人,广东海洋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新闻学方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