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如何落实到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小衔接班包括哪些课程内容 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如何落实到位?

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如何落实到位?

2023-05-11 09: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修订,针对小学阶段的幼小衔接做出重大调整与改革,对于后续幼儿园与小学双向幼小衔接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能基于幼儿园与小学视角找寻到怎样的解题思路?

让我们逐一分析,初探其中要点。

02/

注重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学习设计

将幼小衔接陡坡放平

(一)从低年级的学习设计伊始,放平陡坡

目前在幼儿园、小学及家长群体中,仍有不少人认为幼小衔接是知识的衔接,目的在于让幼儿园里唱跳游戏的孩子在步入小学后能无缝适应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为了达成这一指标,有许多家长在园外为孩子报名“幼小衔接”班与各式兴趣班,孩子被迫学习五花八门的知识,何尝不是对其愉快成长体验的剥夺?

现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五条提及:“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对与幼儿园关联最密切的低年级课程进行设计调整,切实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与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强调生活经验与实践学习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标准的提出意味着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互通性的教育点增加,小学一二年级得以摆脱高年级的教学模式,以更贴近幼儿园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开展学习,使得幼小之间有了更平缓的过渡,一二年级的学生仍可在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的学习中调整状态,适应新环境。家长与教师也不必再为孩子跟不上小学节奏而担忧,更应将视角转向儿童全面发展。

小学一二年级要想做好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的学习设计,便要主动出击,及时与幼儿园达成有效互动与联结,调整低年级的学习模式与思路,汲取幼儿园游戏化、生活化教学的优质经验融会贯通进小学的教学思路,有意识承担起幼小衔接另一引导者职责,在低年级阶段帮助儿童实现角色的完全转化。

那么,以小学为主导的小幼衔接应该如何落实,才能实现预设目标?我们不妨拉远镜头,一同学习借鉴他人优质成果。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办学,坚持由小学主动与幼儿园联系并共同规划、落实“小幼衔接”工作。在低年级的学习环境创设与课程设计方面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也做足了准备。刘晓东教授提到,这一小学的1—3年级教室的环境设计、桌椅摆放乃至学习方式, 都很像当前中国的幼儿园,二年级学生那天依然在扎堆玩积木。可见, 日本的小学存在“幼儿园化”现象。

我们的改革落脚点不是对小学“幼儿园化”的盲目效仿,而是要看见“幼儿园化”背后的儿童观,看见小学与幼儿园的密切联系。从小学教室环境的适当打造、课程内容的调整再到教师的指导支持均可向幼儿园“取经”,基于一二年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能力需要搭建平缓的“斜坡”,摆正“儿童为本”的理念,先“备人”再“备课”,坚持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方能实践有效的“小幼衔接”。

(二)被拉长的幼小衔接时间线,幼儿园要做什么?小学要做什么?

以往我们认为幼小衔接时段由幼儿园三年+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组成,也有不少人认为幼小衔接只是幼儿园大班与升学暑期短短一年的任务。但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小学阶段的幼小衔接,并对一二年级提出全新要求后,幼小衔接俨然是涵盖幼儿园三年+小学两年的“五年大工程”!这一漫长过程中教育与衔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幼儿园与小学也应合理安排学习梯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 幼儿园阶段的幼小衔接做什么?

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做好孩子、家长两手抓。在幼儿方面,幼儿园应持续开展活动满足幼儿全方位发展需要,同时兼顾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从小班阶段起便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逐步推进幼儿注意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发展。

在家长方面,幼儿园要主动保持与家长沟通联系,疏导家长因孩子升学产生的不良情绪,通过知识讲座等形式告知家长科学幼小衔接的意义与形式,为家长做足心理准备,家园联动开展幼小衔接。

· 小学阶段的幼小衔接做什么?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要强化衔接意识。对于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的小学教学而言,课堂衔接是最核心的衔接。我们在课堂中为孩子上什么内容、玩什么游戏、如何解答孩子的不解与困惑,如何观察、评估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站在生活化、游戏化与活动化解读设计课程都是小学教师需要直面的要点。

《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与《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也分别对于幼儿园与小学的入学准备工作做了明确要点指引,详细要点可跳转以下推文阅读:

幼小衔接不知道怎么办?收藏这篇干货就够了!| WPEF · 幼关注

/

编 后 语

刘晓东教授提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不能只靠幼儿园来解决。小学教育界应当高度重视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问题, 主动地去衔接幼儿园, 这是考验小学教育界是否具有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尺度之一”。

正值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主题定为“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这里的“我们”,便应包含幼儿园与小学,由双方勉力合作,达成共识,给予我们的儿童一个更加愉悦、幸福的学习与成长过程。

近期好课推荐

· 解决幼儿园户外2小时的困扰,这个活动就够了!| 2022全国幼儿园户外活动全方位提升实操工作坊

· 在大热的自主游戏背后,为何教师介入与放手的尺度总是难以把握?| WPEF · 呦好课

· 你是在“敷衍”还是在“观察”?你是在“猜测”还是在“解读”?| WPEF · 呦好课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解锁更多新鲜“干货”。

特别说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