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儿游戏活动案例评析 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2023-12-27 07: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附件

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申 报 表

案 例 名 称 《建构乐园》

适 用 班 级 中班

教 育 部 基 础 教 育 司 制

一、活动背景(主要介绍游戏活动所需的玩教具材料、环境创设、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教师预期、游戏规则或玩法等。)

游戏名称:建构乐园

环境创设:

研究表明,积木建构活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对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社会性的发展也有显著的作用,幼儿积木建构水平是衡量幼儿积木游戏情况的一个关键因素,有的幼儿到了中班积木建构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为提升我园中班幼儿的建构水平,我园老师利用操场靠墙一角开设了“建构乐园”这一区域。

玩教具材料:

基本材料:一孔板、两孔板、三孔板、四孔板、五孔板、长板、短圆棍、长圆棍、方形板、不规则几何板;不同规格塑料水管。

后续增加材料:纸箱、帽子、标识、辅助材料等。

预设、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

在游戏开展前,教师先在班级内进行了游戏区域的基本介绍及游戏规则,幼儿对建构乐园充满兴趣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之前都是在室内进行的建构活动,大型户外建构活动经验不足,所以在第一次游戏时老师并未对幼儿的建构作品提出设计与规划,意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游戏目标:

1、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质,并能根据搭建对象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搭建。

2、在共同使用积木或共同搭建过程中,促进分享、合作、协商等社会性行为能力的增强;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

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利用建构乐园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想法与设计,利用不同的搭建技巧,巧妙设计并搭建出造型与作品。

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主要介绍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探究和交往的关键环节和典型行为,以及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等。)

第一次游戏:不定主题,自由发挥。

来到建构乐园的小朋友们看到炭烧积木后两眼发光,特别兴奋的拿起积木和小伙伴们搭建了起来,老师只在旁边观看,并未介入。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搭建出了一架飞机,一座小城堡,还有一个小朋友用几块板两根水管就做出了一副雪橇。

在第一次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虽然玩的很开心,每个人也搭建出了作品,但是对于孩子们的搭建能力、搭建技巧、和以及社会性发展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

第二次游戏:制定主题,分工合作。

  恰好我班女孩子特别喜欢城堡,因此老师以此为契机为孩子们提供了城堡的图片、视频,通过观看孩子们知道原来城堡的屋顶是尖尖的,城堡很大里面有很多房间和窗户。

  同时在活动开始前引导孩子一个这么大的城堡一个人完成不了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立马反映过来: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建筑队,建筑队里要有设计师、建造师、总指挥、搬运工...

活动开始后,孩子们分好工后开始搭建城堡,这时问题出现了,宏宏搭建的柱子不牢固,搭了3、4次都倒了,他还是一直不停的在反复搭建尝试,于是我引导宏宏想想原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钧钧在旁边听到我问宏宏后,拿了一根圆木棍插到了4孔板再把水管放到圆木棍里,这样就解决了水管总掉的问题了。

小朋友们在忙着搭建城堡,旁边的水管区里有几个男孩子突发奇想,用水管拼成了最喜欢的枪,还玩起了打仗的游戏!

孩子们的建构兴趣和建构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新的问题又来了,整理积木的时候总有几个小朋友过来问老师这种积木放哪个柜子?那个积木是放在这的吗?

于是,在活动后的分享环节里,我把图片给了孩子们看,并让他们说说喜欢哪种积木的摆放方式?你觉得造成积木摆放很乱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么做?孩子们踊跃发言,在下一次活动开始前孩子们也很积极的把标识照片贴到了对应的柜子里。

第三次游戏:玩出花样,乐趣翻天。

看到幼儿的搭建兴趣如此高,老师又收集了一些纸箱投放到里面,孩子们有的拼出了宝座、有的拼出了一座高楼,有的拼出了个火车轨道,还有的小朋友把水管、积木、纸箱这三种材料结合在一起搭建出了一座漂亮的城堡。

曲棍球,原由是孩子们从纸箱中淘出了一个小球,然后在老师没有引导的前提下自发想出来的一种游戏,曲棍是找的废旧水管,孩子们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老师只是在旁边给他们加油助威,但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会满操场的追着球跑,会给其他游戏区的小朋友造成困扰,所以在分享环节我启发孩子想想怎么避免球跑到其它区域,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用积木围起来,有的说用网隔出一块区域,有的说出界的球就不能算分...

同时请刚刚参与游戏的小朋友们来说说游戏感想,以及你觉得哪里需要改进,有的小朋友说人数太少了,有的小朋友说分不清队友所以球都不知道该传给谁…

瑞瑞告诉我他爸爸是球员,他每次去比赛都会穿球服,每队的球

服颜色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衣服上还有个数字。

岩岩说那我们就往衣服上贴数字好了啊。嘉嘉说我们可以像升旗手一样戴帽子啊(周一我们班担任升旗手,升旗手要戴帽子)!

浩浩说不行不行,帽子会挡住眼睛!悦怡说天气好热,穿两件衣服太热了,会受不了的!我们可以分男队女队啊,女孩就传球给女孩,男孩就传球给男孩,多简单啊!

在下一次的游戏前孩子们首先约定好分男孩女孩队,一个队6个人,出线了的球不能在用曲棍赶,在线外的球不能算分,游戏时果然成效很显著,孩子们都玩得不亦乐乎!

第四次游戏:角色定位,快乐分享。

为了孩子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在建构乐园中的角色,老师又往里添加了安全帽,戴上安全帽后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这一次他们不仅拼了城堡,还用木板做成公路把几座房子连接起来了。浩浩和他的好朋友架起了一座桥梁,还有模有样的站在上面进行测试。游戏后孩子们在兴奋地和同伴讲解、分享。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主要介绍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反思教师支持行为的适切或不足,分析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以及进一步的持策略等。)

活动特点及价值所在:

积木游戏是一种结构性的游戏,他是以象征性游戏的发展为基础,并与之并行发展起来的。积木游戏的成功开展对幼儿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即幼儿需要一定的“以物代物”的认知能力,要理解积木与其建构物作为“符号”的象征意义。

与其他艺术活动相比,积木游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它类似于音乐表演和美术创作的心理。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感知周围环境事物,包括各种建筑物、道路、交通工具、生活物品、人物等,只有记住了周围的一些事物并形成了丰富的表象,才能运用积木去模仿、去建造自己记忆中已经有的各种不同表象。

幼儿在把积木时而堆高、时而围合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当幼儿在配合并平衡各种类型的积木时,可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而当幼儿使用各种积木搭建造型时,更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当他们收拾整理积木依其大小或形状分类时,无形中增强了计数和分类能力。幼儿将所见到的事物表现于积木造型时,他们的心得与感受也可得到进一步增强。

幼儿经验发展分析:

通过这几次活动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建构水平,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搭建完成作品。

幼儿在对建构材料进行搭建的过程中时,不仅满足了自己搭建的需求与愿望,还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满足感。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发展。

在第一次活动时老师只让孩子们自由搭建,但可以发现孩子们会萌发很多的想法与灵感,而且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能想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想法,说明孩子们的思维是特别活跃的,前期建构经验也是比较丰富的。

在第二次活动中幼儿没有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而是反复操作尝试,这说明这位孩子的学习品质是比较好的,但是遇到事情还缺乏和同伴交流讨论的想法与意识。在今后的游戏中教师对于这类幼儿应多加观察与引导。

教师教育支持与分析:

从第一次游戏到第二次游戏再到第三次、第四次游戏;从自由搭建到主图搭建再到发明曲棍球游戏,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尊重并支持幼儿的想法与创意,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良好氛围,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有利的表现。在建构过程放手让孩子搭建的同时,老师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出现问题及时给予支持与鼓励。活动后进行分享与总结,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丰富幼儿的建构经验。

随着年龄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中班幼儿思维、想象、生活、经验等更加丰富,建构目的性增强,建构的坚持性也在增加。在中班主题建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作为主题建构,还可以让孩子参与主题活动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建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孩子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建构计划、建构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定主题、按主题行动的习惯和能力。如在开展主题建构游戏“长城”时,孩子们在积累了大量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学画设计图,引导孩子们分析长城的结构组成,建筑的主体部分是什么形状等等..然后讨论制定建构方案,主要包括建构步骤(先搭建什么,后搭建什么)建构材料的选用,人员分配,后期装饰。

可生成的教育契机:

孩子们自主想出来的曲棍球是带有竞技的一种户外体育游戏,从孩子们那种神采飞扬的精神来看,这个活动还值得老师们探究与完善。现有的玩法只是孩子们自己摸索出来的,老师们可以丰富裁判、替补球员、记分员等角色。

进一步支持策略:

几次活动下来,感觉建构材料种类还是比较单一,可以增添一些主材料如奶粉罐、纸板等,并根据主题适量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同时可以加强他们在造型方面的知识与训练,例如学会选择高低、宽窄、厚薄、长短的材料搭建,由单一的延展向整体布局发展。

孩子们在每次活动中的大胆创新,做事有始有终,都值得老师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与反思!

四、设区市推荐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