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EF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儿园签到设计图 WPEF

WPEF

2023-11-06 19: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加藤積一(KATO SEIKIICHI) 日本藤幼儿园园长。1980年毕业于法政大学社会学部,毕业后进入贸易公司工作。1992年进入父亲创立的藤幼儿园。2000年任园长,与夫人加藤久美子(KATO KUMIKO)女士共同经营藤幼儿园。

1月31日,西部幼教论坛日本游学访问团一行人有幸来到这座“日本最著名的幼儿园”参观考察。显然自出名以来,园所习惯接待各国慕名而来的人,参观流程已经标准化:指南说明、园所参观、聆听介绍。园长加藤积一先生亲自接待,可合影,可签名,可答疑,可见园所已然成为教育界的“游览景点”。

这所拥有40年历史的蒙特梭利幼儿园,其特色之一是它的建筑设计。

这张“园内指南”不仅标注了设施名称,更诠释了儿童学习和成长的不同地点。

借此,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主要特点:

1. 以儿童为本: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2. 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幼儿园提供给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其内在潜能。蒙台梭利为孩子设计丰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

3. 不“教”的教育: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主张提供“有准备的学习环境”,让儿童在环境中主动去接触、探索、研究,形成智慧。

4.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也就是所谓的“儿童敏感期”。蒙台梭利强调针对儿童不同的“敏感期”,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5. 教师为辅: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开动脑筋、挖掘潜力。

蒙台梭利教育以儿童为主,培养儿童健全人格,有着完整的教学体系。

那么,“藤”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教育环境呢?

跑圈不应是惩罚,而是一种对本能的褒奖。

有别于幼儿园该有的方方正正的样子,藤幼儿园将校舍设计成了超现代的椭圆形。出自于设计过优衣库和7-11的著名设计师手冢贵晴。手冢认为,人类对于圆是有执念的。有孩子的家长都应该知道,小朋友更喜欢绕着圈圈跑。而圆形的设计可以完全激发小孩子骨子中奔跑的天性。

事实也确实如此,正因为这种设计,一个孩子一上午就能跑出6公里的距离!完全不需要特别指导,只要小朋友到了屋顶,他们就会像驰骋于草原的小马驹,拉都拉不回来!

[这是院内某个男孩儿一上午的行动路线,近6000米的距离]

人类因风险而进化,这里的孩子就算受伤脸上都会挂着最明媚的微笑。

不知道何时开始,孩子不能受伤成为考核幼儿园的一项硬性标准。由于孩子被一个积木所伤,就禁止所有幼儿园都使用木制玩具;因为孩子在操场奔跑受伤,于是就要求孩子课间不许出教室。但安全与风险本就不是站在对立面的两个词汇。藤幼儿园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典例,有意设计一些有风险的场景。

天窗是金属的,没有经过打磨的圆润安全边角。院长加藤积一认为,只要告诉孩子碰上去会很疼,孩子就会自己注意。细品之下,不无道理。

幼儿园中间的空地不是塑胶跑道,而是特意设立了几个地势不平的小土包,孩子就算摔倒受点伤也没关系,下次他们就会记住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奔跑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别再摔倒。人类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受伤中,吸取教训,不断进化,最终才站上了食物链的最尖端么?

表面的细节之下,还有更用心之处。

当孩子们在尘土中玩闹之余,一定会洗一下自己脏兮兮的小手。园中随处可见的水池,没有感应水龙头,高高的水龙头下也没有遮挡的水槽,持续流淌的水会将泥点溅到小朋友的衣服鞋子上,他们会下意识的关紧水龙头,节约水资源。

["如何让小朋友自觉节约用水“这一世界性难题却被幼儿园这一小设计完美解决]

噪音一直在为影响孩子专注力背锅,墙和窗却始终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心理学家Ravi Mehta等人的研究表明:70分贝左右的“温和”噪音环境更有利与促进大脑神经的活跃和创造思维。而一个孩子正常情况下可以制造的最大噪音上限也不足70分贝。人在噪音下,反而更加容易提升专注力。这也是人类的本能进化使然。

于是,这个没有墙和窗的全通式教室就出现了。藤幼儿园的内部全部相通,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割成一个一个部分,而无论任何部分都是不隔音的。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听到别的孩子发出的声音,为了去听清老师在讲什么,孩子会不自觉的提升专注力。这也侧面提高了老师授课的趣味性。

门是个让人纠结的东西:既让人懂得守时,却也让人紧张。

纵观整个幼儿园,只有入口处有一道门。这道门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守时。

而就连老师的办公室也是没有门的。院长加藤积一的理念是:在传统的办公室里,孩子要敲门才能找到老师,本来挺轻松的事情会被一扇门弄得很严肃。

果然,追求极致的幼儿园,连门该在什么地方出现都如此考究。

连怎么玩都需要教,孩子是不是废了!?

藤幼儿园没有玩具,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客观上藤幼儿园的确没有玩具,可主观上幼儿园本身就是个巨大的玩具。

[园中有很多可活动、结实的木箱,本来是用做教室区域划分,却被孩子们用来作玩具]

之所以没有玩具,是因为玩具就是告诉孩子“要这样玩”的道具,孩子不会去思考更多,可是孩子本就应该要在生活中自己去发现乐趣。就像宫崎骏动画《龙猫》中所展现的理念,主人公没有任何玩具,但却能在隐藏的楼体中快乐地玩耍,创造新的游戏。

在日本有这么一句俚语“いどばたかいぎ”,是指在日本原始社会人们到“井”边打水,趁着打水的空隙互通消息。而幼儿园希望孩子们也能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下交换彼此收获的信息,学会如何更好的交流。而园中的”淘气堡“就是基于这个原则被设计成井的形状。小朋友们不断在这里创造新的玩法。

这让我想起了羊骨游戏,滚铁圈这些小时候玩的游戏。不正是因为没有条件而创造的玩具么,但我们也对此乐此不疲。相较于现在眼花缭乱的玩具带给孩子来的乐趣,我们那个时候脸上挂着的笑也许才更烂漫自然吧。

孩子的成长本就应该是一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旅。

藤幼儿园非常介意在自然与孩子中间划出一条深刻的界限。“与自然共生”是加藤与手冢的共同理念。孩子应当在探索自然的同时,给予大自然足够的尊重。哪怕只是一株草,一棵树。于是这种理念也被应用于建筑当中。

这颗百年老树就这样被环抱着,享受着与孩子在一起的晚年时光。它只是老了,却从来没有被遗忘。而新鲜的生命也仿佛赋予它新的生机。

而对世界的探索从来都不只属于孩子,家长在藤幼儿园中的定位也是学生。

学校中随处可见的二维码指南,扫码就会得到孩子在此处的所见所感。如此一来家长可以学习如何与老师的统一语言。

这个幼儿园就连吃饭都充满了探险的味道。

幼儿园建设了自己的农场,孩子会与老师共同种植蔬菜,享受着丰收带给人类的喜悦。园长加藤相信饮食是孩子感受世界的重要方式。幼儿园的午餐涵盖了多国家、多文化的料理。单单是主食大米就包含了日本能买到的所有种类。甚至会将300年前的日本料理带上餐桌,让孩子去体验。

与其夸赞幼儿园的匠心精神,更被幼儿园对于孩子天性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所感动。抛开种族的矛盾,我们真的应该学习一下日本对于幼儿园的理念。

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能映照孩子的一生,让孩子们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结 语

做好一所幼儿园,就是要用“工匠精神”,心存热爱,想到极致,做到极致。加藤园长说,藤幼儿园存在的目的是给每一个孩子创造幸福的未来,让每一个孩子奔向美好的未来。藤幼儿园做教育,不是为了迎合谁,而是把心思都花在了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和家长受益上,这才是藤幼儿园能够做到最好的精髓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