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平潭海蚀奇观 尽览大自然鬼斧神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潭岛风景区 探秘平潭海蚀奇观 尽览大自然鬼斧神工

探秘平潭海蚀奇观 尽览大自然鬼斧神工

2024-01-21 05: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俯瞰仙人井景区

  

  

  

  邱毅看平潭

  碧波万顷的海域上浮卧着一座状似麒麟的岛屿,它叫平潭岛,它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岛。平潭的海蚀地貌甲天下,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此次《邱毅看平潭》栏目围绕“探秘平潭海蚀奇观”话题,邀请短视频博主“平潭搭搭哥”高剑廷、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集团总经理林郁川、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毛凌云,介绍石牌洋、海坛天神、东海仙境等海蚀造型系列景观,以及探讨“哑巴皇帝”的传说、石牌洋上祭拜的习俗、海坛天神传宗接代的神奇效应、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岩岬上的海蚀地貌以及海峡两岸海蚀奇观的形成原因等。

  ■平潭融媒体中心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短视频博主“平潭搭搭哥”高剑廷:

  阐述平潭名胜传说

  石牌洋又被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位于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坐十几分钟渡船就能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二石相距12.1米,高者约33米,底部周长57米;矮者15米,周长39.9米,呈长方体。远远望过去像一艘帆船,也有一个说法――来我们平潭岛必须去看石牌洋,寓意一帆风顺。

  据地质学家考证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

  海坛天神与石牌洋齐名,位于海坛岛的南面――南海塘屿南端海边,从平潭的芬尾码头乘船约一个小时就可到达。海坛天神形如仰面而躺的裸体石人,体积大约是乐山大佛的四倍。头枕沙滩,足伸南海。躺长330米,胸宽150米,头宽35米,头高31米,脖长18.3米,右手五指都依稀可辨。如此巨大的球状风化造型世所罕见,天下奇绝。

  潮涨潮落,海侵海蚀,铸就了平潭岛险趣自然的海蚀景观。除石牌洋、海坛天神奇石“双绝”外。位于平潭岛东部的“东海仙境”海蚀造型系列景观,同样值得一游。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仙人井”,井为天然海蚀洞,井底侧有两个洞口通往大海,涨潮时海浪汹涌撞入,井底白浪翻腾,声若洪钟,蔚为壮观。

  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云游至平潭岛,看到此处风景优美,脱靴歇脚,恰逢盛夏烈日,口渴难耐,遍地寻水,由于地处海边,缺乏淡水,找半天,一滴水都找不到。铁拐李便念起咒语,用他的拐杖在地上乱戳,凭空戳出来一个深坑,还是不见泉水,由于用力过猛,惊动了山神,山神召开兵马围攻铁拐李,以少敌多,见势不妙,铁拐李用拐杖把底部捅出两个大洞,循入东海,于是就有深坑和暗流。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毛凌云:

  揭秘海蚀地貌形成原因

  关于石牌洋,还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哑巴皇帝”的传说,据传早年有一哑童,和寡嫂相依为命。他从小喜欢剪纸,指挥纸兵冲锋陷阵,人称“哑巴皇帝”。蓬莱大仙云游至此,便送他三张仙纸。哑童心想,百姓受苦,罪在皇帝,便将之剪成兵马等物事,试图造反,错失良机失败。叔嫂二人乘仙纸变成的船逃到这里,不幸遇风浪沉没,双帆化作二石,供后人想象。随着地学科普知识的普及,让人们知道是球状风化和海浪侵蚀作用造就了这一奇特的石蛋――海蚀柱景观,宛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双桅帆船,便成了平潭著名景点――“半洋石帆”。

  “海坛天神”是花岗岩山体沿穹状节理风化剥蚀、崩塌,形成的低缓穹状山丘,构成的天然象形裸体石人。腹下有一个高4米、直径1米多的海石柱,作为一个膜拜物,久婚不孕的女性碰触它之后,回去就怀孕的一个传说,结果很多善男信女欣然相信就前来拜祭结果如愿以偿,从此香火就渐渐旺盛起来。

  平潭岛和台湾都是由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大陆岛,平潭在约1亿5千万年前,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和俯冲,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大量的火山岩和花岗岩。花岗岩经过断裂节理的切割,雨水的侵蚀、海蚀、风化等作用就形成石牌洋或者海坛天神以及猴子、天鹅等各种象形石。原来的台湾岛也是在海底下,6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把它抬上来之后,然后经过海水不同时期的侵蚀,坚硬的岩石留下了,软弱的岩石被剥落,形成一个漂亮的女王头象形石。

  东海仙境是海岸地貌的典型类型,它的岩性和石牌洋、海坛天神不一样,它属于火山岩的基岩海岸,实际上它是海浪沿着海岸发育的节理裂隙不断侵蚀而成,经过海浪侵蚀就沿着岩石有缝隙的地方慢慢地形成海蚀洞,当上面很薄、节理在发育时,洞顶的岩石就塌落下来,所以仙人井里面有连通的海蚀拱桥,浪打进来就像浪声轰鸣让人感觉非常震撼。

  

  

  

  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集团总经理林郁川:

  打造世界级海蚀奇观旅游目的地

  石牌洋的传奇性对游客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做好策划,策划的原则一定是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石牌洋景区提升工程总体定位是以海蚀自然文化景观为基础,拓展景区边界,融合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理念,将石牌洋景区打造成集海蚀自然景观研学基地、文化创意体验、商业购物、海上娱乐、农业休闲为一体的平潭滨海休闲旅游第一站、世界级海蚀奇观旅游目的地。

  第一阶段:2021年至2025年末,我们将景区建设成国家4A级景区。

  第二阶段:至2030年,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建成集海蚀地貌文化与景观、农业休闲、海上运动为一体的集成项目旅游景点。

  第三阶段:到了2035年,景区管理与服务达到国内一流水准,旅游品牌形象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与美誉度。

  目前东海仙境是所有景区中最火爆的,游客来了很多但景区不够大,所以现在我们计划对仙人井进行扩容,下一步在保护原生态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增设一些景观的平台,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海蚀地貌的鬼斧神工。

  

  

  

  ←海坛天神

  

  

  

  ←石牌洋

  

  

  

  ←形状似鲨鱼的岩石

  邱毅: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去看石牌洋能够一帆风顺的寓意和在台湾出海要拜妈祖一样,“双帆石”还有传奇故事,在海蚀洞里面还有一个叫皇帝洞,当时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叫赵罡,也曾经躲在这个皇帝洞里面,躲掉元朝的追兵,也因此保得平安,更增加了平潭石牌洋本身的传奇性。

  除了石牌洋,还有另外一个是海坛天神,大陆、台湾很多善男信女都想到平潭来看看海坛天神。通过讲述了解海坛天神是一个“男神”,于是有人就说,两岸本来一家,台湾应该就有个“女神”才对,所以就在台湾的东北角就找到野柳的女王头,女王头是“女神”、海坛天神是“男神”,本应该是一对。

  平潭岛和台湾岛都是因地壳运动形成,奇岩怪石究其成因应以海蚀为主,加上后来的水蚀、风蚀、风化,才使人看到了它的无穷变化。大海是一位最有恒心、最有毅力的雕刻艺术家。汹涌的海浪和呼啸的海风就是它的刻刀。千百年来,连接不断碰撞与冲刷着礁石,锻造出海峡两岸一对海蚀奇观,连结起平潭与台湾的奇石情缘。这样世界级的自然奇观与史上罕见的巧合,不仅具有珍贵的科研价值,而且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随着平潭旅游产品逐渐向品质化提升,旅游发展格局阔步2.0时代。石牌洋、仙人井等平潭滨海旅游的“老名片”,在经历景区改造提升后焕然一新,智慧旅游、海上运动、台湾经验等元素为景区赋能提质,推动观光式旅游向体验式转变,真正让游客玩得好、留得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