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储存脐带血缺陷:使用概率低、性价比不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干细胞价格10毫升是多少毫升 专家指出储存脐带血缺陷:使用概率低、性价比不高

专家指出储存脐带血缺陷:使用概率低、性价比不高

2024-07-12 18: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目前而言,储存胎盘干细胞比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更安全实用,但是从科学发展前沿来看,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前景更为广阔。”10月31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再生医学健康产业论坛上,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原四川华西医院院长曹泽毅教授指出,“根据研究,在小孩出生后20年内需要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极低,仅为0.04%到0.0005%,因此我们不推荐健康家庭保存私人脐带血。简单地说,就是大家应该都把脐带血免费捐给公共脐带血库,除非家里已经有病人,不然就不要花私人脐带血库这个冤枉钱。”

曹泽毅教授表示,虽然已经有几百万人私人存储了自己的脐带血,到目前为止,真正使用到自己脐带血的人称得上凤毛麟角。因此,自己能用到自己的脐带血的可能性极小。几万块的价格买这个“保险”,性价比太低了。

除去低概率,脐带血还存在以下科学问题:比如对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突变在怀孕阶段已经发生,因此病人出生时的脐带血里面往往已经包含了突变癌细胞。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自身的脐带血进行移植,相当于用少量癌细胞去置换大量癌细胞,没有意义,复发率极高。事实上,医学上已知使用自身脐带血治愈白血病成功率极低。此外,用异体脐带血比用自己的脐带血治白血病效果更好;脐带血一般只有几十毫升,和骨髓移植动则几百毫升相比,脐带血里面含有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很少。由于干细胞移植需要的细胞数量和病人体型成正比,脐带血移植正常情况下只能用在婴儿或者几岁的儿童。因此,储存脐带血并不是一个长期保险。还有脐带血会过期;脐带血的提取,转移和保存都是高技术,对人员、设备、环境等要求都很高。比如说,只要污染一次,或者断电一次,所有细胞就废了,没法再用了。

胎盘干细胞比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更安全实用

据报道,解放军307医院于2015年7月15日下午在京宣布,经过16个月的术后观察,由该院陈虎团队率先开展的世界首例胎盘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成功。中国造血干细胞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307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陈虎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脐带血干细胞具有免疫原性较弱、配型要求不高的优势,且移植抗宿主病发率较低,但缺点是造血干细胞数量太少,不容易植活,难以满足移植要求;胎盘组织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通过分离胎盘中造血干细胞,从而弥补干细胞数量不足,两者联合移植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公开报道。

“这表明胎盘干细胞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临床应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中国中清科华集团技术顾问、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院长雷志勇教授指出,胎盘造血干细胞移的成功,为治疗白血病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但这是生死攸关的医学新探索,容不得半点瑕疵,必须要有更多临床病例才能不断验证这种移植方式的科学性、稳定性、有效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共分8个章节,规范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机构资质和条件,限定多项措施,保护受试患者的权益。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原四川华西医院院长曹泽毅教授表示,四川省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转化单位的四川省间充质干细胞库是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干细胞储存库之一,作用于人体自身的生物资源储存与保护。

2013年12月,四川省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复设立,康裕建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及首席科学家。在依托单位中国中清科华集团成都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共建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共同努力下,该中心主要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产品研发,脐带胎盘、乳牙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制备和储存,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建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产品的中试平台等科研工作。康裕建教授表示,四川省间充质干细胞库是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干细胞储存库之一,专门提供胎盘干细胞存储服务,已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胎盘是目前理想的干细胞来源,胎盘干细胞应用前景非常广阔。”10月31日,第一届国际再生医学健康产业论坛上,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脐带血干细胞库保存的是造血干细胞,未来应用主要是辅助治疗血液性疾病,有效性和可复制性很受局限,建议把脐带血免费捐给公共脐带血库。胎盘干细胞库保存的是间充质干细胞,未来在干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方面的用途更广些,父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来源:中国网四川 )

相关报道(科技日报 2015年07月07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