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调、调性、调式、调号等几个概念的含义,以及简谱中转调的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帮我找一下105度的谱子 总结一下调、调性、调式、调号等几个概念的含义,以及简谱中转调的方法

总结一下调、调性、调式、调号等几个概念的含义,以及简谱中转调的方法

2024-06-30 12: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篇文章以《暗香》的简谱为例,总结一下简谱调号和在乐器演奏中的使用问题。

人们唱歌和很多乐器的演奏都是使用的简谱,但是对于简谱的调号,我一直是稀里糊涂的,没闹明白,最近在学习电吹管演奏的过程中,仔细思考了调号的问题,有了稍微清晰一点的认识,在此总结一下。

对于很多歌曲来说,在网上往往可以找到多种调号的简谱,给人以困扰,不知道该用哪个调号的简谱,其实如果是唱歌或者只使用一种乐器演奏,可以不用管调号问题,按照谱子唱或者演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跟着伴奏演奏乐器/唱歌,或者多种乐器配合演奏,就需要使用同一个调号演奏,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找调子,要找准伴奏的调子,跟着伴奏的调子演奏/唱歌才演奏/唱的准,否则就是跑调,不好听。这里就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找准伴奏的调子,二是要把乐器调整为该调来进行演奏。

一、怎样找到伴奏的调子?

可以在一些DAW软件中使用测音高的插件(如Auto-Key、TONIC等)或者使用Mixxx、Song Master Pro、WaveTone等音频软件检测伴奏文件的音高/调性/主音(Tonic/Key),这在另一篇文章中再讨论,这篇文章重点说明一下第二个问题。

二、怎样选择/设置乐器的调性,该使用哪个调号的简谱?为什么有的歌曲的简谱有多个版本?

因为最近在学习电吹管,所以我主要关注管类乐器的移调问题,管类乐器一般来说都属于“移调乐器”(transposing instrument),比如对笛子来说,有A调、G调、F调等多种调性的笛子,对于萨克斯来说也有bB调萨克斯(高音,次中音),bE调萨克斯(中音,上低音)等多种调性,我们可以根据歌曲的调性,选用不同调性的乐器再配合各类指法来实现演奏各个调性音乐的效果,这个问题也挺复杂的,这里不做过多讨论,只关注使用电吹管等电子乐器的情况。电子乐器的移调是挺方便的,例如所有电吹管都可随意转换各个调性,所以一把电吹管就相当于一套12种调性的笛子,这样就可以一种指法打天下了,简直不要太爽。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该使用哪个调号的简谱来演奏。

对于大多数流行歌曲来说,其实使用哪个调号的简谱都可以,因为一首歌曲的记谱方式多数情况下只有一种,所以无论简谱的调号是1=C,1=D,1=G等哪一种,下面的谱子都是一样的,我们只需要把乐器的调性设置为和伴奏一致,然后按照谱子演奏就可以了。但是某些时候,一首歌的记谱方式可能不止一种,例如对于《暗香》这首歌,我就找到了多个版本的简谱(下文中进行详细讨论),这时候就必须弄清楚简谱的调号、记谱方式和歌曲调性之间的关系了。

什么是调?

首先需要理清和调有关的几个概念,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调?

关于音乐的“调”,网上有各种定义,各种解释,但对于像我一样的音乐初学者来说往往是越看越糊涂,我思考了很久,有了一点心得,也不知是否正确,在这里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以待以后进一步学习理解。

总的来说“调”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调、调性、调式、调号这几个概念在日常使用中往往相互混淆,让人越看越糊涂,可能一篇文章中所说的调性在另一篇文章中被叫做调号或者简称调,在这里我简单总结一下。

多数时候歌曲的“调”是调性(Tonality)的简称,调性是调的主音Key和调式类别Mode的总称。调式类别(Mode)有很多种,例如简谱的调号写作1=C就是C自然大调,写作6=a就是a自然小调,但是我从来没见过6=a这种写法,也就是说简谱的调号一般只用自然大调这一种调式,自然大调的主音(Tonic/Key)就是1的音高,所以写作1=C,在这里1是唱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C是音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1=C的意思是把音高为261.6Hz的音符C4唱做do,这样一首歌里面每个发音的音高就确定了,整首歌的音域(Range)也就确定了。

前面提到的简谱的“记谱方式”(即谱子)和调式类别(Mode)有关,为方便理解我暂时就认为调式类别决定了记谱方式(谱子)。实际上,如果用函数的概念来理解,一首歌或者一句歌的音域(Range)、主音(Key)和谱子(Notation)这三个变量(后两个变量合称调性Tonality)相互决定,对于简谱来说,一般谱子(N)是不变的,这时候音域(R)就由主音(K)决定,音域(R)随着主音(K)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五线谱来说,一般音域(R)是不变的(也就是说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不变),这时候谱子(N)就由主音(K)决定,确定了主音(K)在哪个音符上也就确定了五线谱转写的简谱的谱子(N)该怎么写。简谱相比五线谱方便的一点是一首歌的音域(R)可以随着主音(K)的位置随便调,而五线谱相比于简谱来说方便的一点是一首歌的谱子(N)可以随着主音(K)的位置而调整。

这时候可以说明一下“调号”的概念了,在简谱中,调号是谱子(N)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种主音(K)和音域(R)的组合,在五线谱中调号是音域(R)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种主音(K)和谱子(N)的组合,所以简谱的调号和五线谱的调号不是一回事,简谱的调号可以视为=调性(Tonality),五线谱的调号(key signature)用来确定主音的位置,主音位置确定了谱子也就确定了,但大小调还不确定。

以《暗香》为例说明简谱中转调的方法

在对“调”相关的几个概念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可以来考虑一下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了,就是某些歌曲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谱子,这时候该用哪一种?

《暗香》这首歌,原唱是a小调,简谱的调号一般用大调标注,所以应该标注a小调的关系大调C大调即1=C,但其实在简谱中调号没那么重要,所以我们可以找到各种调号/调性的简谱,例如:

各调性的《暗香》简谱 版本1

这时候用哪个调性的谱子其实都没关系的,因为这几个调性的简谱中谱子内容都是一样的,起始句“当花瓣离开花朵”的谱子都是3437136,但是也有这样一种简谱,它的起始句的谱子是717b5573:

《暗香》简谱 版本2:全部转调,升高5个半音

哪一种谱子是对的呢?该使用哪个谱子呢?用前面理解的理论来分析一下,会发现这两个谱子其实是一样的。

一般情况下,简谱的谱子(N)是不变的,但是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一首歌里面有转调的情况,《暗香》这首歌里用到了转调,下面这个简谱显示的更清楚一些:

《暗香》简谱 版本3:部分转调,升高5个半音

可以看到,在唱到“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这一句的时候歌曲由C调转为了F调,也就是升高了5个半音,如果不转调,还使用C调演奏的话,这句歌词的调子是6b76#135462:

版本1 原调

转为F调简谱调子变为343#572136:

版本2、版本3 转调,升高5个半音

可见原来用到2个升降调符号,转调后只使用了1个升降调符号,这也说明了转调后谱子的调式更合理了。

注意一下,转调的时候,这句歌词的音域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无论用哪个谱子,演奏出来的效果让人听了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C调转F调的方法是,把C调的4(F)唱做1,所以原来“走”字唱4就变成了唱1,其他各个音符的发音随之相应改变。

相应的,如果要把整首歌都进行转调的话,这首歌的第一句“当花瓣离开花朵”C调唱作3437136:

版本1、版本3 原调

转为F调就变成了717b5573:

版本2 转调,升高5个半音

可以看出,C调唱名中没有用到升降号,转为F调后使用了1个升降号,这就说明了对于这句歌词来说C调相比于F调更合理一些。

这样,就解释清楚了为什么《暗香》这首歌的简谱会有多个版本,我们需要使用哪个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段中没有写“C调转F调”而是写着“转调,升高5个半音”,是因为原调不一定是C调,C调升高5个半音是F调,但是如果原调使用D调的话,升高5个半音就变成了G调,就是D调转G调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